文/三分鐘聊教育(歡迎評論 轉載)
教師應該善於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他們包括學習能力在內的多方面能力
讀書是一件積累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階段為了能夠加深記憶,就需要經常性地複習知識。之前流行的一句話,就是高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其實是這樣的的對於那些家庭條件一般的人來說,高考的順利無疑是為它們的人生道路帶來轉折,所以現在的家長和孩子對於學生高考是很重視的。
孩子能夠上到好的大學,為祖國和社會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自古以來大家的美好期望。我們國內最高的學府就是清華北大,對於孩子來說能考到這樣的一流院校是最好的出路了,有的人高考的分數線僅相差入取分數的幾分,十分之令人可惜。
大家都知道林徽因,她和她的老公梁思成是建築界著名的人物,它們在建築業獲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期望著自己的孩子能夠傳承自己家的衣缽,繼續的發揚光大家族的建築名望。在他們的孩子出生之後,林徽因就特別重視孩子的學習,梁從誡從小的成績也較為突出,可謂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兒子成績的優秀,也使得她認為必須也是一定能考到清華的,但是當成績出來之後,身為母親的林徽因是不願意接受和相信的,孩子的成績和分數線僅僅相差了2分。充滿不甘的她就申請去查試卷,在試卷上便知道了背後的真實原因,試卷上寫的11個字。
「我一點都不喜歡建築,我喜歡的是歷史」,要說能力梁從誡是有的,只不過不願意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已,林徽因隨後也接納了兒子的想法和叛逆。兒子也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歷史學者,這樣的情況其實是較為普遍的,可見合理的教育方法對於孩子們來說其實是重要的。
教育孩子家長經常出現的誤區:
喜歡拿自己孩子和別家的比較
在大家小的時候,想必都知道聽過「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話語,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很打擊孩子自信心的,這樣的對比一般都是拿孩子的劣勢,和家長的長處在做比較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也容易造成孩子叛逆的心情。
為孩子規劃好一切
一般喜歡規劃孩子的家長,都是比較霸道的,它們總需要孩子身邊的人聽從自己的看法,孩子在規劃好的生活中長大。對於以後自主選擇的情況是頗為影響的,對於孩子的好處一點都沒有,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不是非常的叛逆,就是比較逆來順受的性格。
無條件聽從孩子
這類父母就是大家俗稱的「溺愛型」家長,他們都想儘量的滿足孩子的需求,對子女的要求也算是言聽計從,幫孩子包辦好一切,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孩子的性格必然是非常的自我和飛揚跋扈的,對於成長過程中製造了很多的隔河,不利於孩子的社交。
針對--兩分之差落榜清華,母親不願接受重查試卷,背後原因就在卷上,這一話題的分享,大家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往期精選
國內大學人數「第一城」,高校數量達82所,人才卻難留?
國內4大走紅專業,含金量不輸「鐵飯碗」?畢業前景好
各地中小學寒假時間出爐,中小學假期「提前」,周期最長達48天
張掖三所「黑馬小學」走紅,「含金量」十足,學生期望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