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三個女孩落榜清華,人們卻直呼中國教育界的良心!

2021-01-07 啟史

自古以來,人們無論在生活質量,還是在生活品質上,總是存在著差異。但是,總有一個打破階級的辦法,那就是學習!在古代就有寒窗苦讀數十年,只為一朝科舉中第。也正是因為如此,當發現那些學術造假,高考冒名頂替事件發生時,人們才會十分憤怒。

卻不想,在1946年,三個女孩沒能考上清華,給當時帶來了很大轟動,人們直呼這是中國教育界的良心!事實的真相是如何呢?今天《啟史》為您揭開謎題。

三女孩落榜引轟動

在1946年,是大學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的第一次招生,招生名額沒變,但是抗戰時期積壓下來的大批學生都成了考生。清華大學作為數一數二的學府,儘管一再擴招,最終確定的名額也只有八百七十人,錄取率甚至不足百分之五。

面對高考這座獨木橋,自然有人成功有人落榜,不算什麼稀奇事。但是,偏偏三位女孩的落榜,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她們就是梅祖芬,梁再冰,馮鍾璞。當然,她們的名字並不顯眼,但是她們都有一個好爸爸。

圖1:梅貽琦

梅祖芬的父親是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梁再冰的父親是時任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的梁思成,馮鍾璞則是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馮友蘭。三位父親不僅在當時很有名望,而且共同點是都在清華擔任重要職位。

要知道,在民國時期,信息沒有現在那麼流通,再加上三位父親德高望重,而女孩們也都報考了清華大學,如果破格錄取如何呢?事實上,確實有人對梅貽琦提出這個意見,但是被言辭拒絕了。正是這樣的態度,體現了教育的公平公正,才讓免於戰亂的人們,也見到了為未來的希望。

一世清白梅貽琦

出生書香門第的梅貽琦,儘管到他那一代時已經家道中落,好在家風被流傳下來。立志做到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梅貽琦,通過優秀的成績成為了首批清華留美公費生。

在學成歸來之後,梅貽琦就投身教育事業,在清華大學當起了老師。在1931年的危難之際,梅貽琦接任校長,他也是清華擔任時期最長的一位校長。在他任期內,教育出了無數人才,更使得清華大學躋身世界名校系列。也因此,梅貽琦被人稱為清華的「終身校長」。

圖2:華羅庚

梅貽琦治學嚴明,甚至在女兒的事情上也沒有過多幹涉。但是他真的就沒有破格錄取過嗎?其實是有的。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其實並沒有好的學習基礎,在入學清華之前,甚至當過售貨員,教員等等。當梅貽琦發現華羅庚在數學上的天賦時,就破格錄取了他。

事實上,梅貽琦是對的,華羅庚成長為了一名重量級的數學家。可見,梅貽琦並不是不會做破格錄取這件事,而是認為梅祖芬不值得這樣做罷了。相比較於古板守舊,循規蹈矩的人,梅貽琦這樣的做法更加讓人欽佩。

再查試卷林徽因

另一位女孩梁再冰,她的雙親都十分著名。父親梁思成也許不太出名,但他的父親是戊戌變法的梁啓超,母親林徽因更是在民國時期名聲一時的才女。梁啓超和林徽因甚至是清華建築系的創建人,而梁思成也成為了清華建築系的主任。

圖3:林徽因和梁思成

出生於這樣的家庭,梁再冰自然收到良好的教育。因為小時候就耳堵目染,她對建築十分著迷,而她高考時報的第一志願就是清華大學建築系。

可惜的是,在成績出來之後,梁再冰僅差兩分,就與清華無緣。林徽因對於這樣的成績也感到不可思議,就去複查試卷,可惜的是,沒有誤判的地方。一生好強的林徽因,沒有為女兒開後門,讓她去嚮往已久的清華,而是去了第二志願。

後續如何?

這三位女孩的後續如何呢?梁再冰被第二志願北大錄取,而馮鍾璞則去了第二志願南開大學,在南開大學讀了一年之後,以同等學力考到了清華大學。梅祖芬則是去了清華大學的先修班,在民國時期曾有這樣的規定:先修班修業期滿,各科考試均及格者,得免試升入該院校一年級。因此,梅祖芬也成為了清華大學的一員。

有人認為她們通過其他方法進入清華讀書,也算是父母給予的便利,這就和民國時期的教育制度有關了。不過,至少她們是依靠自己考上的,而沒有侵犯同時考試的其他學生的利益。

事實上,在民國時期教育也並不普及,即使在建國之後,全國上下的文盲率也有80%左右,我們至少應該感謝現代的教育普及,讓我們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線上。而三位女孩的落榜,也讓廣大學子看到了教育的公平,未來的希望。

相關焦點

  • 三位大家的女兒曾落榜清華,團中央官微談「民國教育公平」
    7月8日,有「大V」發布微博稱「這三位大學者大專家的女孩因為差幾分沒有考上」,並配上一張四名女性圖片,圖片下方文字標註為「【教育的公平】1946年有三個女孩考清華落榜,落榜的女孩分別是清華建築系主任梁思成女兒梁再冰,文學院院長馮友蘭的女兒馮鍾璞,校長梅貽琦的女兒梅祖芬,這讓人看到了那個年代中國教育的公平和良心。」在高考日發這樣一條微博,很快便引來熱議。
  • 三位民國大師之女落榜,他們的做法,卻奠定了清華在大學中的地位
    但在民國時期三位有名的女子,卻落榜了清華,但是她們的父母身為清華的元老,做法卻讓國人感到敬佩與支持,他們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讓我們充滿力量與希望呢?對於本身成績與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梁再冰來說,清華大學不只是她的唯一選擇,在清華大學落榜後,她選擇進入中國最高學府之一北京大學繼續深造學習。畢業後的梁再冰積極地投入新中國的建設中,後擔任新華社記者,也為中國的外交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民國時期,中國一片混亂為什麼教育界人才輩出?
    當時的各路文學家,無論是留學歸來的,還是在中國傳統教育私塾影響下成長起來的,都非常重視中國教育。其中,連蔡元培,胡適,魯迅等大學都參與了語文課本的制定。因此,當時的民國語文教材《開明國語》由葉聖陶先生親自編寫,豐子愷先生親自負責插圖。教材中的所有內容都是許多學者新創或再創造的。可想而知,當時的民國教科書是如此難得!
  • 民國時期的「高考」是什麼樣子的?西南聯大是如何招生的
    吳晗是我國研究明史的專家,現代明史研究的集大成者,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北京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委員(相當於現在的院士)。這些不尋常的現象,在民國卻是比較常見。這要從民國的高考制度說起。民國高考制度1912年,民國高校開始實行自主招生政策,類似於歐美高校招生制度。各個學校有自己的入學考試,只承認自己學校舉辦的「高考」的成績,想要幾個學校都嘗試一下,就得參加一下這幾個學校的考試,如果都沒錄取,恭喜你,你就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學校就讀了。考試的地點也是高校決定,高校一般在報名人數較多的省市設置考點舉行考試。
  • 中國最牛大學,雖然只存在了短短9年,卻被譽為「教育界奇蹟」!
    引言:「中國最牛大學,雖然只存在了短短9年,卻被譽為「教育界奇蹟」!」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這兩所大學還不是最牛的大學,曾經很多人因為清華和北大誰是中國第一學府而爭論一番,但其實這兩所都不是最牛的大學。
  • 他清華大學校訓提出者,30歲擔任清華校長!開創眾多教育界先河!
    成立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就是靠美國人退回的「庚子賠款」建成的。這一時期的清華就是一所典型的「遊美預備學校」,美國教師佔了一半,學校的辦學方針就是「沿用美國教習,均照美國學堂,到美入學可無杆格。」學校事宜均要「與美國公使所派人員商榷」。此時的周詒春身為一個中國人,內心感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 教育界四大美女:一隱姓埋名一遠走他鄉,一跌落神壇一身敗名裂!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典故耳熟能詳。如今教育界也有「四大美女」:王延軼、顏寧、陳果、胡紅梅。 1、西施VS王延軼 西施是戰國時期的絕世美女,她美貌無雙,惹人憐愛。
  • 民國宣稱五族共和,那麼民國時期中國真的只有五個民族嗎?
    有很多人在不了解民國到底有多少民族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就會被五族共和這個說法給帶偏了方向,以為民國時期就只有五個民族而已。但實際上如果我們真要探究民國民族數量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民國的民族數量不僅不止五個,甚至還要比我們如今的民族數量還要多上幾個。根據《我國少數民族概況研究》一書,發現民國時期是5個不同語系,共包含了64個民族。
  • 民國時期周至縣大財東盧三
    善史鉤沉:民國時期的周至大財東盧三圖為:1945年抗戰委員會贈銀質三等獎章圖為:民國時期陝西省政府授予記功獎章圖為:武城中學授予盧三「為國育才」牌匾圖為:河南災民贈:「熱心救濟」牌匾圖為:盧毓秀像「民國時期在周至縣,誰錢再多也多不過盧三」。
  • 梁思成清華建築系創始人,兒子差兩分落榜,林徽因也不幫說話!
    林徽因、梁思成是民國最著名的夫婦。他倆身上有很多標籤,林徽因一代才女,民國美女,在文學、詩詞、繪畫方面都有很高造詣。梁思成愛好廣泛,音樂、美術、外語等方面都很出眾。他倆有個共同的標籤,都是中國頂級建築師,中國現代建築設計先驅。
  • 老照片:民國時期的著名美男子,個個英氣逼人!
    在人們心中民國時期美男子幾乎就是長袍馬褂。當然,民國時期也出現了很多美男子,也許他們沒有在民國美男排行榜上,或者是被他們的才華掩蓋了。今天咱們不看排名,只盤點幾位著名的美男子,讓人們回顧一下民國那個時代。第一位是 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陸軍二級上將,棗宜會戰中在南瓜店陣亡,抗戰中犧牲的最高軍銜將領,張將軍濃眉大眼,臉型稜角分明,剛毅的外表下有一顆熱忱的愛國之心。
  • 民國時期各種各樣的職業裝
    這些職業裝屬於中國古代傳統服飾的一部分,但在民國時期,這些中式傳統職業服裝發生了變化。郭沫若曾說:「衣裳是文化的表徵,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清末民初,西方文明進入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廣泛吸收了外來文化。在職業裝方面,對外來服裝文化的吸收代替了原先孤立縱向的繼承,使職業裝的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在中國服飾發展史上具有開拓性意義。
  • 民國時期中國最大的兵工廠
    瀋陽兵工廠是民國時期中國最大的兵工廠,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由奉系軍閥張作霖建立。正式名稱為奉天軍械廠、東三省兵工廠,稱為奉天軍械廠。瀋陽兵工廠大門。1922年奉天軍械廠改為東三省兵工廠。重新闢建築槍, 炮彈, 炮等三廠, 由丹麥商家文德(Winther)公司承建。1926年至1928年, 完全為擴充時期, 增建槍廠及輕機槍廠。 有機器8千餘部, 槍, 炮兩廠, 為初建時之7至8倍, 擴建完成, 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之兵工廠。
  • 民國時期大師輩出,為何那麼多人討厭民國?
    1912年到1949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的民國時期,也是辛亥革命之後亞洲建立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於中國人民來說,民國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時代,它表面歌舞昇平實則軍閥割據,上流社會紙醉金迷下層人民卻困苦不堪。民國究竟是好是壞?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現代人們對民國的感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喜歡者有之,憎惡者也有之。
  • 《良友》圖片,民國時期摩登女郎的時尚參考
    在現代思想的影響下,畫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眾多女性書籍中,嶄露頭角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影響了民國時期女性的生活和審美情趣。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使服飾也開始融合,從最初的拒絕,到普遍接受,再到最後的的融合,民國時期的女裝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良友》這樣的時尚畫報把這種時尚帶到了人們的眼前。第一期《良友》畫報以電影明星蝴蝶為封面女郎,刊登了各種各樣的女性新裝,堪稱時尚服裝搭配寶典,共有47對時尚女模。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多少錢?說出來別不信
    ,人們在裡面發現了海貝等物,由此可以推斷在商朝乃至夏朝時期人們已經開始採用貨幣的方式來進行交易了。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 民國時期最美的10個女人,可惜紅顏薄命,大部分未得善終
    民國時期是我國文藝界蓬勃發展的時期,在這期間,我國電影從零開始,一步步走上了世界的舞臺。許多特別出色的電影明星就產生於這個時期,其中,幾個絕世美女直到現在,也留在大家的記憶中。
  • 民國時期女子穿的服飾,到底有多美?
    這是一個拍攝於1929年的視頻,拍攝地點是上海,內容是三個民國時期的婦女分別用英語,國語,和粵語介紹自己的髮型。這三個女子應該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中間女子的英文非常標準,左邊的女子介紹了自己的髮飾是鑽石鑲的,可見她們的家境是非常富裕的。
  • 清華人發問引人深思 | 無問西東裡的清華精神離現實有多遠
    在共和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清華「兩個傳統」涇渭分明:領導了「一二·九」運動、而後成為清華校長的蔣南翔是教育界的「聖人」,而代表舊傳統、而後隨蔣赴臺的梅貽琦則是教育界的「敵人」。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敵我修辭日趨淡化,對梅貽琦評價的也逐漸轉變。因此,對於兩種傳統,目前權威的說法已然是「在清華漫長的校史上,梅貽琦和蔣南翔兩位校長對清華影響最大」。
  • 揭秘高曉松精彩人生:曾從清華退學 考北影落榜
    下午他將飛赴美國,參加第二屆紐約中國電影節,為自己導演的影片《大武生》做宣傳。  在內地樂壇,似乎沒有哪個幕後音樂人能像高曉松這樣引起持久的關注,十多年來,無論是他的作品、婚姻還是口無遮攔的言論,總能引起轟動,成為媒體焦點。儘管近年他已經低調很多,但對於他的傳奇經歷和精彩人生,仍有不少人心存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