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仔糕做法與配方

2020-12-25 騰訊網

家人比較愛吃的小甜點,缽仔糕。

外面買的缽仔糕吃著是軟糯的口感,但個人比較偏愛軟糯帶點韌性的即Q弾感,不太喜歡買預拌粉之類的,某天突然饞缽仔糕了,於是心血來潮配了個方子,覺得味道口感出奇的適合偶,一直沿用到現在^_^,相信玩烘焙的家裡都囤著N多原料,這方子用的材料很簡單,一般家裡都會有的,長話短說,上方子啦!

這方子粉的比例稍變動了一下,木薯粉和粘米粉比例3:2口感稍Q彈。

想做出不同口感及口味的缽仔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以下小提示

1.木薯粉和粘米粉的比例接近3:2,口感比較Q彈,,若喜歡較軟的可多加些粘米粉,喜歡更Q彈的可多加些木薯粉。

2.方子中加了紅糖,也可隨個人口味加冰糖或白砂糖,更顯晶瑩剔透。

3.沒有用缽仔糕模,用的蛋撻模、布丁模,大概10個左右。

4.可放上水果丁(芒果、菠蘿集),果乾(蔓越梅、葡萄乾等)享受多種口味。

5.我用的黃片糖,甜度適中,如用白糖或黑糖需作適當調整哦!

1.先準備好蜜紅豆。

將60克粘米粉、40克木薯粉倒入碗裡。

2.加入100克水。

3.攪拌均勻。

4.鍋裡加入60克紅糖、100水。

5.小火加熱至紅糖完全溶化。

6.將煮沸的糖水趁熱倒入步驟3的粉漿裡,邊倒邊不斷攪拌。

7.缽仔糕粉漿做好啦!

8.將粉漿倒入模具裡(我沒特意買缽仔糕模具,就用各種蛋撻模布丁模)八、九分滿即可,放入適量蜜紅豆。

9.大火蒸15分鐘左右。

10.加了紅豆的缽仔糕。

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0基礎快手甜品 廣式小吃缽仔糕的做法
    今天教大家一個零基礎的快手甜品缽仔糕,這個方子裡放的材料都不用單獨煮熟,如果做豆類的話要提前把豆子煮至綿軟後再用,配方量的糖已經減至最低了
  • 遇見|缽仔糕
    小時候,一到夏天,就總會纏著阿媽給個5角錢,然後興衝衝的跑到街角拐彎處的小店裡,甜甜的叫一聲阿婆,我要一個紅豆的缽仔糕,小時候的缽仔糕是小夥伴們玩耍一個下午後解饞解悶的開心果;是阿媽下班晚了急著回家做飯時
  • 砵仔糕,做法真的不難~~
    缽仔糕▼缽仔糕是廣東地區的漢族傳統糕點小吃,主料是粘米粉和澄面,味甜。缽仔糕可以分成兩大類:老式缽仔糕和水晶缽仔糕。老式缽仔糕在以前比較多,現在多見的是水晶缽仔糕。原料:缽仔糕粉200克、白砂糖40克、水440ML紅豆、玉米粒、蔓越莓等輔料(例如紅豆玉米這些可以自行更換,芒果啥的都可以哦~)步驟
  • 【圖】港式茶點「缽仔糕」的做法 如何自製美味缽仔糕
    缽仔糕是廣東地區漢族糕點小吃。主料是粘米粉和澄面,味甜。缽仔糕可以分成兩大類:老式缽仔糕和水晶缽仔糕。
  • 廣州特色美食缽仔糕的家常做法,香嫩爽滑可口,一上桌就被搶光!
    ,下面教你缽仔糕的家常做法。  一、家常椰絲紅豆缽仔糕  食材:缽仔糕粉100克 白糖30克 清水200克 煮爛紅豆粒適量 椰絲少量  製作工藝:  1、先將100克缽子糕粉與80克清水混合  6、小技巧:一定要冷卻後才能叉,這樣缽仔糕會好有韌性
  • 小時候愛吃的缽仔糕,記憶中的味道,手把手教你做一鍋,太好吃了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個早餐,就是可以一次做多一點,想吃時熱一熱或直接涼吃都可以的糕點,也是我們客家的一個傳統美食,小時候最愛吃的缽仔糕,這一個做法非常簡單,配方很詳細,新手也可以一次成功,早上起來現做現吃都花不了多少時間的,營養又好吃。
  • 辣條缽仔糕、髒髒缽仔糕、臭臭缽仔糕,這家店有點重口…
    這些缽仔糕被玩出了20多種口味,每一款缽仔糕的價格都在2-3塊左右,有些口味你肯定沒見過!缽仔糕可以分成兩大類:老式缽仔糕和水晶缽仔糕。前者用粘米,後者用木薯粉,一個口感紮實,一個更加Q彈。很少見到缽仔糕有榴槤口味,榴槤都藏在缽仔糕的中間,咬一口整個榴槤肉直接爆漿,榴槤的臭味瞬間撲來。
  • 從小吃到大的缽仔糕,原來做法這麼簡單,鹹甜通殺!
    武漢又恢復了往常的熱鬧,前幾天逛夜市,看到很多賣缽仔糕的小攤位。 真的很懷念以前上學的時候,校門口的小攤上,經常會有阿姨推著小車賣缽仔糕。 當年放學最幸福的時刻,就是跟小夥伴們一起,聚集在缽仔糕小攤上,把缽仔糕一個個翻起來,找到自己心愛的口味。
  • 天橋缽仔糕,出檔一小時就打烊
    這個小小的攤位,就是陪伴了我在深大的這些年的缽仔糕小攤,每次一下課我都會拉著我的小姐妹飛奔去天橋上踩著點「蹲守」缽仔糕。可能是因為天氣滿滿變熱了的原因,放了一會兒缽仔糕就變得有一點兒黏黏的,放在一起的紅豆綠豆缽仔糕都有點兒難捨難分了。
  • 童年回憶缽仔糕,現在鬥門越賣越貴,不如學會自己做!
    缽仔糕,是鬥門特色傳統糕點小吃之一。其主料是粘米粉和澄面,以爽滑可口、口味豐富著稱。缽仔糕可以分成兩大類:老式缽仔糕和水晶缽仔糕。老式缽仔糕在以前比較多,現在多見的是水晶缽仔糕。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做充滿回憶的缽仔糕。食材:粘米粉六兩,澄面三兩,紅豆六兩,片糖八兩,水四杯。
  • 不可錯過,好食到淚奔的缽仔糕!
    樂小活小的時候學校旁邊總會有一間缽仔糕,夜晚看TVB電視劇的時候總會出現缽仔糕這個小食,大大的一個,滿滿的紅豆!
  • 這個網紅缽仔糕,只要2.5元,老闆卻是個佛系怪叔!
    佛系,但專注這就是怪叔出品的缽仔糕▼怪叔家的缽仔糕可不是尋常的缽仔糕皿器用的可是碗,大大一隻2隻缽仔糕,就抵得上一部 7P 了缽仔糕沿用了最傳統的做法用的是粘米漿,糕體不透明吃起來的口感是黏黏糯糯的阿叔說,他也不想大家排隊但沒辦法,為了做出最好吃的缽仔糕必須按足步驟,缽仔糕得自然涼開了才賣不能放冰箱,只能開一颱風扇加速熱氣揮發
  • 兒時最愛吃的缽仔糕,終於學會了,在家也能做,想吃多少就做多少
    說到廣東的傳統小吃,缽仔糕當然是不能缺少的啦。對於大部分80後、90後的廣東人來說,童年的美食記憶一定會有缽仔糕。缽仔糕甜甜的口感,以及多種多樣的口味,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缽仔糕實在是太好吃了,跟糖果一樣對於小朋友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 別整天吃娛樂圈的瓜了,一起去吃缽仔糕吧!
    這樣的對話每天都會發生在校門口,阿嬤手制的缽仔糕,口味沒太多選擇,但卻讓學生們爭相購買。但是漸漸街頭很少見賣缽仔糕了,甚至很少地方吃得到了。缽仔糕成了記憶中的童年味道。真·多到·眼花繚亂·缽仔糕,選擇困難症的阿呆一臉懵,我真的進的是缽仔糕店嗎?
  • 晶瑩剔透缽仔糕,高顏值好味道,製作還能零失敗?
    比如我們今天想要給大家分享的這款缽仔糕,就是廣州的一個經典小吃。它的口味爽滑可口,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增添不同的食材,做出不一樣的口味。而隨著人們口味和喜好的不斷變化,缽仔糕也在不斷的升級當中。以前比較受歡迎的是老式缽仔糕,這種缽仔糕是用粘米粉製作而成,口味爽滑,從外形上來看非常的可愛。
  • 不願消失的缽仔糕,幸好廣州還有這6家,「好煙韌啊」~
    老闆大多都很親切,你只要說要什麼口味的缽仔糕,他都會親力親為地為你把缽仔糕挖出來,拿根長長的竹籤「督」起缽仔糕再遞給你。在老闆的薰陶下,還曾有「長大了要賣缽仔糕」的念想。吃過了那麼多缽仔糕,它的小故事也有所耳聞。相傳,缽仔糕首創於廣東臺山,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清朝鹹豐間就已經有古書記載,「缽仔糕」的大名和製作方法也被記下。
  • 缽仔糕粉絲回家了!
    (文末是新店視頻喲)今天缽仔糕官宣一下:     這個月8.28!星期五!這4年茂名私房遍地開花,大部分向實體店轉型,缽仔糕還能夠在4年後見到大家,實在三生有幸。全靠各位大佬們的默默支持和鼓勵。其實一直有關注缽仔糕都知道,我們除了缽仔糕,這兩年還帶給大家更多好吃的東西,例如,每年夏天都有的超級大份量的鮮果切
  • 這8家缽仔糕,都是老廣州的回憶,再不吃就要消失了!
    雖然是幾塊錢小小的一塊缽仔糕,還是希望這樣的有情懷的小吃不要消失啊~西關老字號缽仔糕這家店主打新式透明的水晶缽仔糕,走在上下九買個缽仔糕一邊吃一邊逛街也是不錯啊!就是童年缽仔糕的味道,偶爾還可以見到老人家背著書包,帶「化骨龍」過來買缽仔糕吃!
  • 《汝姐糕點講解堂》:缽仔糕,彈牙清爽的迷人好味道
    那麼今天,小編就要來和大家分享一道在廣東地區比較出名,幾乎是家喻戶曉的美食,它的名字就叫做缽仔糕。缽仔糕,顧名思義,是裝在「缽仔」裡面的小糕點,而缽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個頭比較小個的寬口碗。傳統的缽仔糕以馬蹄粉,水晶澱粉為製作原料,口感彈牙清爽,款式也很多。那麼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它的具體製作方法。
  • 6間好食到喪心病狂的缽仔糕,咬上一口便已淚奔!
    放學的時候學校附近總會有一間缽仔糕走鬼檔,夜晚看TVB電視劇的時候總會出現缽仔糕這個小食,大大的一個,滿滿的紅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