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總覺得自己生命中的每一次或大或小的轉折,不管是好是壞,都會有蘇打綠的聲音相伴。而今寫下這些文字,紀念我和蘇打綠一起走過的時光。至於這篇文章還能不能上原本迫切想上《三青》的音樂版,我已經不在乎了。
--題記
一.這天
其實最初我是被動的接觸到蘇打綠這個組合的。
那是初三畢業的夏天,一特好的哥們兒分手快樂了。或者也算不上分手,類似愛情比較準確。那段日子在QQ上就看到他整天整天的聽《這天》,我心想不至於這麼悲催吧,好奇心作祟,於是我也酷狗了一下。事實上,那個男女不辨的魔鬼音,一開始的確難以接受。再看歌詞,卻不覺震撼了我:「生命從來不覺得自己對誰該負責任/我們看了編造的謊言就如此輕易/將彼此劃成碎片/太多虛偽情節的表面模糊陌生的眼」。
我不得不承認,後來我也就整天整天的聽這一首歌;再後來,它成了我的手機鬧鈴,尖銳的聲音瞬間就能把我叫醒;後來的後來,每次只要學校組織數學考試,當我做完了選擇題就無從下筆之時,就反反覆覆的寫《這天》的歌詞,一直寫一直寫,寫到被年級主任帶到辦公室作為消極對待數學考試的典型。
好吧,這就是我迷上蘇打綠的開始,如題記所言,我把迷上蘇打綠也當做了人生或大或小的轉折之一。
二.相信
高中伊始,帶著無比的失落感,我邁進了那個一開始嗤之以鼻到最後難以自拔的縣二中。原本以為穩噹噹的縣重點,到頭來只能望洋興嘆,那樣巨大的心理落差,一時間著實難以承受。於是開始跟考進縣重點的同學們通信,內容除了抱怨就是後悔,無用的廢話一封一封的寄出去。意外的是居然有人回信了。全信除了她的名字就只剩下一整頁歌詞,是蘇打綠的《相信》:「我會永遠相信/不完美的完美/無論什麼世界/東風藏在眉心」。青峰在這首歌中舒緩而溫暖的聲音讓長達七分鐘的曲子聽起來也不感到倦怠,而那長達一分多鐘的鋼琴獨奏,更是讓人徹底安靜下來,去思考那些所謂的得與失,那所謂的重點不重點。
唱的多好啊,「無論什麼世界,東風藏在眉心」。無論身在何處,只要你想要的你追求的依然存在於你的內心,那麼距離就真的不是距離。後來這句歌詞就被我刻在眼鏡盒上,成為了我安身在縣二中的最初的力量。
三.左邊
談起《左邊》這首歌,我真心很想用一個很俗氣的題目,叫做「我和某某某不得不說的一些事」。也就是說,我想寫我過時的女友了。
高二的時候已經徹底迷上了蘇打綠,而《左邊》就是我們一起聽的第一首歌。那時正在鬧豬流感,學校不讓放假,周末我們就躲在教室靠後門的課桌邊,一人一個耳機,放上《左邊》,我做英語閱讀,她看我做英語閱讀,再寫下去就徹底俗套了,此處省略七十字。
覺得自己是個喜歡起來就能夠不顧一切的人,為她考過班上第一,也為她幾近輟學,唉,感情這個東西……算了不說了。
說來也巧,這首歌是蘇打綠主唱青峰寫給他的初戀的。我的她不是初戀,不過這都無所謂了,只是永遠記得我十八歲生日那天一起唱了《左邊》;只是永遠記得生日十二天後就各奔東西了,一共是364天,一年差一天;只是永遠記得《左邊》裡唱:「握你的溫柔/散落在我心中的是錯過/我需要寂寞來撫摸/雨季中百花凋落過後的沉默」。不知她如今安好,最後一次把這首歌,唱給她。
四.背著你
如上文所言,某曾經幾近輟學。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特別特別叛逆的時期,而我的叛逆期居然出現在那個與高考近在咫尺又好像遙不可及的高二下學期。那段日子裡我經常會在教室做卷子做著做著就不想做了然後請假回家,會站在教室外面看裡面的人搞學習但打死了不到上課也不進去,會不按時回家然後去找上文《左邊》裡的她,到最後就是不聲不響的逃出校園並且立志輟學。
很長一段時間對家裡人的苦口婆心充耳不聞,關起門來一個人聽蘇打綠。直到那個晚上聽到了他的《背著你》:「背著你讀書/背著你寫字/你再不會責備/我不夠用功」。我個人覺得這首歌是寫給父母的,不知道理解是否有誤,但一定無誤的是,當我處於那樣一個想輟學沒人理想返校沒勇氣的尷尬境地的時候,這首歌無疑是讓我接近崩潰的心徹底決堤了,越聽越覺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親友,終於下定決心返校。
鑑於這首歌對我回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特此單列。
五.喜歡寂寞
九月份來到了三大,十月份蘇打綠出了新專輯。
蘇打綠在新歌《喜歡寂寞》裡唱:「如今故事發展成就一個我/學會了生活能享受寂寞」。實在深得我心。
在三大,逐漸習慣了寂寞。也許長期的習慣就會成為喜歡。現在喜歡一個人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個人泡在圖書館五樓看亂七八糟的書聽五花八門的歌,一個人在雨天沒頭沒腦的跑步,一個人寫下這些毫無實際意義的文字。
時間是夜裡十點三十七分,完成了這篇文章。推開窗戶,站在三樓看看外面靜謐的夜,我想我此刻的樣子,見風仍然是風。
點擊↙↙↙【閱讀原文】暢享文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