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何異同?

2020-12-20 澎湃新聞

什麼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何異同?

2020-09-04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一、病毒是一種特殊的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其實,絕大多數微生物對人類是無害的,而且有很多微生物還和人類共生,甚至可以服務於人類。

可是,畢竟有一些微生物是可以讓人生病的。這些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叫作病原微生物,也叫作病原體。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蟲、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等等。

病毒就是一種常見的病原微生物。據說,人類疾病中有50%都與病毒有關,而且病毒性疾病基本都是傳染性疾病,例如,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危害極大。因此,了解病毒有利於我們增長防病治病的知識。

二、病毒與細菌有何異同?

細菌也是常見的病原微生物。但是病毒和細菌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呢?

(1)病毒比細菌的結構更特殊。細菌的結構也比較簡單,但比病毒複雜得多。多數細菌是一個單個的細胞,它有完整的細胞結構,能夠獨立生活和繁殖。而病毒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微生物。它們的結構非常簡單,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就是我們常說的「核酸」)組成。

(2)病毒比細菌小得多。細菌很微小,但是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它的結構。而病毒個體極其微小,絕大多數要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普通的光學顯微鏡看不到。病毒要比細菌小1000倍左右。所以,在病毒面前,細菌算得上是龐然大物了。

(3)病毒和細菌的生存方式不同。由於細菌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它侵入人體時通常在人的細胞外活動,所以容易被人體免疫系統發現,也容易被藥物(抗菌藥物)殺滅。而病毒的結構連完整的細胞都不算,所以不能獨立生存,只能寄生在人體或其他生物(稱為宿主)體內,而且必須侵入到宿主的細胞內,藉助宿主細胞內的能量和原料合成自己的蛋白質,從而得以複製增殖,之後再從細胞中出來破壞其他的細胞。正是由於病毒多數都在細胞內活動,所以人類不太容易對付它,很多藥物並不容易進入細胞殺死它,所以一般依靠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現和殺滅它。

正是由於以上特點,病毒引起的疾病比細菌引起的更加多,更加容易傳染,更加不容易治療。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病毒性疾病的提前預防。

圖2 病毒與細菌的大小相差1000倍

(病毒落在細菌身上,就像落在太空船上的小小機器人)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臨床藥學專科分會抗感染藥物學組

作者:王 卓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原標題:《【掌健識】什麼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何異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病毒和細菌有什麼不同
    病毒是一種最小的病原微生物,個體最小,結構也最簡單。它不具有什麼細胞結構,只含一種形式的核酸,或是脫氧核糖核酸(DNA)或是核糖核酸(RNA),沒有能進行蛋白合成的核糖體結構,也沒有執行代謝功能的線粒體或其他細胞器。
  • 病毒和細菌有何區別?醫生: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病毒和細菌都是能讓人生病的一種微生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都習慣將病毒和細菌放在一起說,而這兩者確實都是可以讓人們生病的東西,但醫生也跟我們說,病毒要比細菌可怕得多,大家也需要搞清楚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區別!
  • 專家詳說細菌和病毒-光明日報-光明網
    因為這次的病原體是病毒,不是細菌。那麼,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異同?為啥不能用抗生素殺病毒?入侵人體,細菌和病毒有不同的途徑       細菌中有許多「好人」,其中腐生細菌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環能順利進行;部分細菌會進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轉換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 皮膚病中的真菌、病毒、細菌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真菌?什麼是病毒?什麼是細菌?醫生:你的病是由於真菌(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什麼是真菌,是細菌嗎?是病毒嗎?也就是小而已,小到我們根本無法用肉眼看到它。只能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國內主要將它分為八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前三種是比較常見的;它無時無刻不存在於我們的四周,就是我們的身體裡、衣服上、皮膚上、手上都有許多微生物存在
  • 細菌和病毒是不是一回事?一個是活的,另一個好像不是
    沒錯,從本質上來講,細菌與病毒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活的,另一個好像不是。我們先來看看那個活的,也就是細菌,細菌是什麼呢?細菌是地地道道的微生物,它作為一個生命體,一點爭議也沒有。細菌很小,它小的只有一個細胞那麼大,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單細胞生物。
  • 比細菌和病毒更可怕的,是超級細菌
    抗微生物藥物的耐藥性產生,為什麼要引起重視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醫學專家們除了對新冠病毒本身的愈發了解之外,也開始擔心起了另一種隱形殺手——超級細菌。「普通」和「超級」細菌 © TEDEd在重症住院患者中,繼發感染是一種非常易發的併發症。
  • 如果太空中也有細菌和病毒……
    當人類終於有能力將探測器送出地球軌道親眼看一看其他星球時,問題卻接踵而來。這些探測器除了搭載精密的科學儀器之外,還經常順便捎上一些「不速之客」——地球上的微生物。雖然在前往其他星球的旅途中,宇宙空間嚴苛的溫度以及強烈的射線足以殺死大部分像細菌病毒這樣的微生物,但架不住還有另一些已經在地球上進化得刀槍不入的生命,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
  • 快速識別病毒和細菌新方法有了—新聞—科學網
    模擬細菌DNA的多價檢測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病毒感染和AMR相關的細菌感染都可以通過篩查患者樣本中的DNA來檢測。但這種方法是很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病毒DNA的數量很少,而且檢測環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其他的非病毒DNA。 因此,提高當前測試方法的靈敏度,以及設計出簡單可靠的檢測目標DNA的方案是目前的迫切需求。 通常,標準的方法是設計分子探針,它能與病毒DNA緊密地結合,但不能與非病毒DNA牢固結合。
  • 新型肺炎由病毒引起,那麼病毒和細菌是一回事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們都知道此次新型肺炎是由病毒引發的,可以大家會有疑惑,這病毒和這肺炎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我們感染了病毒,又怎麼有效對付它呢?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病毒到底怎麼回事。伊萬諾夫斯基發現,我們可以把這個得了菸草花葉病的葉子拿出來,通過一些方法,把它提取出一些液體,而這個提取液中,肯定含有一些治病的元素,但他並不知道治病的元素是什麼,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就讓這個提取液通過了一個過濾器,這個過濾器有個特點,細菌經過過濾器後,就過不去了,所以經過這種特殊的過濾器後,這個提取液就是完全無菌的了。
  • 俄發明細菌和病毒「掃描儀」
    它能在幾秒鐘內確定周圍空氣中是否存在致病性病毒、細菌或毒素。該儀器能識別的病原體達86種,其中包括新冠肺炎病毒。雖然識別速度快,但儀器的識別精度並不比實驗室分析的精度低。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MEPhI)代表日前發表了雄心勃勃的聲明,他們根據俄衛生部的訂單開發出這款新儀器。
  • 細菌與病毒誰更小?
    細菌和病毒有區別嗎?有的!細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作為地球上最小的生命形式,人們總是忽略它們的存在,病毒和細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約1000倍。可就是這微小的生物時時刻刻刷著「存在感」,人類一不留神就會被它們感染。無論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大多數細菌可以獨立生存繁殖而不需要任何宿主,細菌有一整套生長和繁殖的裝置(細胞器),通常是無性繁殖的。而病毒必須找到一個寄主細胞來繁殖。
  • 筆記丨關於細菌與病毒的話題
    一、微生物界我們會想到細菌,還有一個更狠的角色,它就是病毒。 二、細菌是一個細胞,是生命,但病毒完全沒有細胞結構,僅是一小片斷的遺傳物質,外面裹著一點蛋白質。兩者在體積上沒法比,細菌是一個細胞級別的存在,而病毒只是分子級別。顯微鏡就可看到細菌,而病毒只有用極高倍數的電子顯微鏡才看到。
  • 發燒真的能燒死身體裡病毒和細菌嗎?
    另外,對於消滅或預防影響身體病毒或細菌的滋長,發燒(一般為39~40℃/102~104 ℉)則提供了最理想的溫度。」這裡提到動物試驗,但是沒有給出任何引用文獻。一般來說,跟人體疾病有關的細菌、病毒,都是在37℃時繁殖最快。如果把人體看成是一個培養皿,那麼這人類在地球上幾十萬年的生活,篩選出來的病毒、病菌都是能夠在人體溫度條件下繁殖最快的菌株和毒株。
  • 「雙語彙」Bacteria vs Virus/細菌與病毒
    那麼,細菌(bacteria)和病毒(virus)的區別是什麼呢?有兩個方面,一是它們的結構(structure),二是它們對藥物的反應(response to medications)。細菌是單細胞生物(single-celled living organisms),即原核生物(prokaryotes),它們有細胞壁(cell wall)以及存活和繁殖所需要的一切組成部分。病毒嚴格來講不是「生」物(not considered to be 「living」),因為它們需要有宿主細胞(host cell)才能獲取能量長期存活和進行繁殖。
  • 王旭東:敦煌跟故宮有何異同?
    王旭東表示,敦煌文化是在貿易交流通道上形成的,而故宮則作為皇家宮殿,匯聚了中華文明的成果,二者的內涵、特質和稟賦不同。「但在不一樣中間我們又會看到很多相同點。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文化發展離不開交融與互鑑」「在這樣一個戈壁沙漠包圍的一點點綠洲裡面,保存有735個洞窟,從公元4世紀一直延續到公元14世紀。其中492個洞窟裡面有壁畫彩塑。」
  • 口罩n95是什麼意思 n95口罩可以防止細菌病毒嗎
    不過,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口罩可是有不少的種類,他們之間有何區別?該如何正確選擇,使用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n95口罩可以防止細菌病毒嗎  N95等多種口罩均可有效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如果是醫護人員或經常進出於高風險區域的人員,需要佩戴醫用口罩。
  • 抗生素無效時 古老病毒大戰超級細菌
    更糟糕的是,醫生很快發現,躲在帕特森內臟中,使他受到感染的細菌,並不是什麼容易被收拾的傢伙,而是鮑曼不動桿菌。這是個臭名昭著的超級細菌。這種細菌被人類發現也有些年頭了。起初,它的脾氣還算溫和,算不上非常致病,醫生將它劃拉到不會造成明顯臨床困難的那一類當中。但在最近的15到20年中,情況漸漸發生了變化。
  • 這些細菌和病毒禍害人類
    這些細菌和病毒禍害人類
  • 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何區分,不妨了解一下
    既然如此,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病毒在侵入機體後,通常會有三個結果; 第一就是無法適應人體溫度、環境而死亡, 第二則是被機體免疫系統殺滅, 第三就是病毒悄悄潛伏下來,躲過免疫系統的追殺,並攻擊細胞和組織,誘發感染、疾病、死亡!
  • 「細菌」「病毒」概念的傳播與中國現代衛生防疫觀念的興起
    「細菌」和「病毒」概念最初傳入中國  所謂細菌,指的是「體積極微小的單細胞生物」(《現代漢語大詞典》2009年版,第1918頁),它是微生物的一種,遍布於土壤、水、空氣、有機物質與生物體內外,對自然界物質循環發揮作用,但有的也能使人類、牲畜等發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