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一、病毒是一種特殊的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其實,絕大多數微生物對人類是無害的,而且有很多微生物還和人類共生,甚至可以服務於人類。
可是,畢竟有一些微生物是可以讓人生病的。這些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叫作病原微生物,也叫作病原體。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蟲、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等等。
病毒就是一種常見的病原微生物。據說,人類疾病中有50%都與病毒有關,而且病毒性疾病基本都是傳染性疾病,例如,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危害極大。因此,了解病毒有利於我們增長防病治病的知識。
二、病毒與細菌有何異同?
細菌也是常見的病原微生物。但是病毒和細菌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呢?
(1)病毒比細菌的結構更特殊。細菌的結構也比較簡單,但比病毒複雜得多。多數細菌是一個單個的細胞,它有完整的細胞結構,能夠獨立生活和繁殖。而病毒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微生物。它們的結構非常簡單,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就是我們常說的「核酸」)組成。
(2)病毒比細菌小得多。細菌很微小,但是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它的結構。而病毒個體極其微小,絕大多數要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普通的光學顯微鏡看不到。病毒要比細菌小1000倍左右。所以,在病毒面前,細菌算得上是龐然大物了。
(3)病毒和細菌的生存方式不同。由於細菌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它侵入人體時通常在人的細胞外活動,所以容易被人體免疫系統發現,也容易被藥物(抗菌藥物)殺滅。而病毒的結構連完整的細胞都不算,所以不能獨立生存,只能寄生在人體或其他生物(稱為宿主)體內,而且必須侵入到宿主的細胞內,藉助宿主細胞內的能量和原料合成自己的蛋白質,從而得以複製增殖,之後再從細胞中出來破壞其他的細胞。正是由於病毒多數都在細胞內活動,所以人類不太容易對付它,很多藥物並不容易進入細胞殺死它,所以一般依靠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現和殺滅它。
正是由於以上特點,病毒引起的疾病比細菌引起的更加多,更加容易傳染,更加不容易治療。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病毒性疾病的提前預防。
圖2 病毒與細菌的大小相差1000倍
(病毒落在細菌身上,就像落在太空船上的小小機器人)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臨床藥學專科分會抗感染藥物學組
作者:王 卓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原標題:《【掌健識】什麼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何異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