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和細菌有何區別?醫生: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2020-12-20 神經內科李明超

病毒和細菌都是能讓人生病的一種微生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都習慣將病毒和細菌放在一起說,而這兩者確實都是可以讓人們生病的東西,但醫生也跟我們說,病毒要比細菌可怕得多,大家也需要搞清楚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區別!

醫生:病毒和細菌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說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病毒和細菌的區別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病毒和細菌一樣,都是微生物,但其實只有細菌是微生物,因為細菌有自己的細胞組織,能夠在很多環境中存活,而細菌感染一般都是通過接觸感染,進入到人體內之後,細菌會對人們的身體組織造成破壞,引發一系類的病變。

雖然病毒的組織也同樣微小,但病毒本身是不可以自我生存的,它需要別的細胞來作為寄主,這樣才能夠生存下去。病毒通常都是通過血液、傷口、醫療器械等的方式進入到人們的體內,這樣病毒就可以寄存在人們的身體細胞內,從而改變人們自身的細胞組織,且病毒有很強的繁殖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讓人們的身體組織受到很大破壞。

那為什麼說病毒比細菌更可怕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有自己的免疫能力,一般來說,人的免疫系統是可以識別大多數外來的壞細胞的,這裡細菌就是壞細胞,當人們的身體免疫力降低的時候,細菌就可以打敗人們體內的壞細胞,這樣就可以對人的身體組織造成破壞,引起病變。但這樣的機率其實很小,因為人的身體免疫能力很強大。

但病毒就不同了,病毒一旦進入到人們體內,因為它沒有成型的細胞組織,且可以寄生在人體內好的細胞組織內,這樣免疫系統就容易識別不到,當病毒成功進入人體之後,就會大肆繁殖,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傷。這是病毒的第一大可怕之處

第二大可怕之處就是病毒的變異性很強,因為它的基因組織的不穩定性,造就了它的變異性很強,即使人們發現了病毒,也相應進行了抗病毒的操作,病毒就會變異,變異之後不僅不會被發現,還會對人的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損傷。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說,感染上病毒之後,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身體問題,像HPV病毒,不僅會引發宮頸癌,還可能會引發其他的病變。病毒一直停留在人們的體內,還可能一直對人的身體造成損傷,直到癌細胞的出現,以及癌症的出現。

病毒比細菌更可怕的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病毒的惡性程度很高,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像乳酸菌、益生菌等的細菌,都是相對比較好的細菌,對人的身體有利。而病毒只會導致人們的身體出現病變,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生活中無論是病毒還是細菌,大家都要做好預防感染的措施,這樣能夠幫助避免身體出現問題。

相關焦點

  • 比細菌和病毒更可怕的,是超級細菌
    原創 象妹 小象君 AnimalDialogue 來自專輯One health編譯 / Andrea,大地編輯 / Hess,JJJJ能在人-動物之間傳播的新冠病毒著實可怕,但另一種同時影響人類和動物健康的隱形殺手
  • 什麼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何異同?
    什麼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何異同?據說,人類疾病中有50%都與病毒有關,而且病毒性疾病基本都是傳染性疾病,例如,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危害極大。因此,了解病毒有利於我們增長防病治病的知識。二、病毒與細菌有何異同?細菌也是常見的病原微生物。但是病毒和細菌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呢?(1)病毒比細菌的結構更特殊。
  • 病毒和細菌有什麼不同
    病毒除含一種核酸外,還有核酸外包繞的蛋白衣殼,有些病毒在蛋白衣殼外還覆蓋一層脂蛋白包膜。結構簡單的病毒根本不能獨立進行新陳代謝,而需寄生在活細胞內,依賴細胞供給其合成所需的養分和能量,由簡單的病毒核酸分子複製許多相同的病毒個體,以「複製」的形式進行繁殖。病毒和細菌有很大差別,其主要區別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 細菌與病毒誰更小?
    細菌和病毒有區別嗎?有的!細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作為地球上最小的生命形式,人們總是忽略它們的存在,病毒和細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約1000倍。可就是這微小的生物時時刻刻刷著「存在感」,人類一不留神就會被它們感染。無論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大多數細菌可以獨立生存繁殖而不需要任何宿主,細菌有一整套生長和繁殖的裝置(細胞器),通常是無性繁殖的。而病毒必須找到一個寄主細胞來繁殖。
  • 病毒為什麼讓人類措手不及?我們沒認識到,病毒與細菌的區別
    實際上,病毒並不是細菌,二者在本質上擁有很大的差異,只有認識到這些區別,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首先,病毒和細菌在外觀以及內部結構、代謝方式方面都有不同。根據相關研究,細菌的體積往往較大,在顯微鏡中就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而病毒則需要用數萬倍的電子顯微鏡才能顯露身形。
  • 【漲知識】你知道病毒疫苗與細菌疫苗的區別嗎?
    細菌和病毒是我們最熟知的微生物,都能引起動物和人類的疾病。除了其生物學分界的不同外(細菌一般歸入原核生物界、病毒單獨為病毒界),其體量大小不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細菌大小的計量單位一般是幾個微米(um);病毒大小的劑量單位一般是幾十納米(nm);兩者相差100倍左右。
  • 抗生素無效時 古老病毒大戰超級細菌
    對這個裝著心臟起搏器且有糖尿病的老人來說,在沙漠中得了胰腺炎,的確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更糟糕的是,醫生很快發現,躲在帕特森內臟中,使他受到感染的細菌,並不是什麼容易被收拾的傢伙,而是鮑曼不動桿菌。這是個臭名昭著的超級細菌。這種細菌被人類發現也有些年頭了。起初,它的脾氣還算溫和,算不上非常致病,醫生將它劃拉到不會造成明顯臨床困難的那一類當中。
  • 筆記丨關於細菌與病毒的話題
    一、微生物界我們會想到細菌,還有一個更狠的角色,它就是病毒。 二、細菌是一個細胞,是生命,但病毒完全沒有細胞結構,僅是一小片斷的遺傳物質,外面裹著一點蛋白質。兩者在體積上沒法比,細菌是一個細胞級別的存在,而病毒只是分子級別。顯微鏡就可看到細菌,而病毒只有用極高倍數的電子顯微鏡才看到。
  • 細胞支原體汙染與細菌、病毒、真菌汙染的區別
    支原體汙染對細胞有很多危害。然而在支原體汙染早期,細胞大多症狀並不明顯,實驗人不易發現。汙染到中後期,細胞才會有如下表現: 那麼,如何區分支原體汙染與細菌、真菌、病毒的汙染呢? 它們的各自表現如下: 細菌汙染 細菌在普通倒置顯微鏡下為黑色細沙狀,根據感染細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養液一般會渾濁變黃,對細胞生長影響明顯,細胞大多在24小時死亡。
  • 為什麼病毒要比細菌可怕得多?醫學專家:有4個原因
    當今世界對人類致病的微生物主要有細菌和病毒,因此人們也總是喜歡拿兩者作比較,為什麼病毒不像細菌那樣容易被殺滅? 病毒比細菌更難對付的4個原因 1.
  • 皮膚病中的真菌、病毒、細菌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病毒?什麼是細菌?醫生:你的病是由於真菌(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什麼是真菌,是細菌嗎?是病毒嗎?這個時候好多醫生都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個簡單的問題;我來簡單的說明一下:人世間存在一種難以用肉眼觀察到的微小生物,我們統稱為微生物;微生物也像動物、植物一樣,具有生命,出生、生長、繁衍、吃喝拉撒,死亡都是必不可少的。
  • 細菌和病毒是不是一回事?一個是活的,另一個好像不是
    沒錯,從本質上來講,細菌與病毒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活的,另一個好像不是。我們先來看看那個活的,也就是細菌,細菌是什麼呢?細菌是地地道道的微生物,它作為一個生命體,一點爭議也沒有。細菌很小,它小的只有一個細胞那麼大,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單細胞生物。
  • 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何區分,不妨了解一下
    這不禁讓大家產生疑問,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如此可怕,甚至超出了細菌感染? 病毒在侵入機體後,通常會有三個結果; 第一就是無法適應人體溫度、環境而死亡, 第二則是被機體免疫系統殺滅, 第三就是病毒悄悄潛伏下來,躲過免疫系統的追殺,並攻擊細胞和組織,誘發感染、疾病、死亡!
  • 專家詳說細菌和病毒-光明日報-光明網
    因為這次的病原體是病毒,不是細菌。那麼,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異同?為啥不能用抗生素殺病毒?入侵人體,細菌和病毒有不同的途徑       細菌中有許多「好人」,其中腐生細菌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環能順利進行;部分細菌會進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轉換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 發燒真的能燒死身體裡病毒和細菌嗎?
    另外,對於消滅或預防影響身體病毒或細菌的滋長,發燒(一般為39~40℃/102~104 ℉)則提供了最理想的溫度。」這裡提到動物試驗,但是沒有給出任何引用文獻。一般來說,跟人體疾病有關的細菌、病毒,都是在37℃時繁殖最快。如果把人體看成是一個培養皿,那麼這人類在地球上幾十萬年的生活,篩選出來的病毒、病菌都是能夠在人體溫度條件下繁殖最快的菌株和毒株。
  • 漫畫版《病毒、細菌與人類》出版,張文宏作序推薦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新冠疫情讓人們意識到需要更多認識微生物,更深入反思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為了向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普及病毒的相關知識和歷史,引導眾多讀者養成更加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增強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改掉吃野生動物的陋習等,目前出版市場上出現了多種相關圖書。
  • 新型肺炎由病毒引起,那麼病毒和細菌是一回事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們都知道此次新型肺炎是由病毒引發的,可以大家會有疑惑,這病毒和這肺炎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我們感染了病毒,又怎麼有效對付它呢?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病毒到底怎麼回事。病毒發現的時間比細菌要晚。早在1892年時,有個俄國的科學家,叫伊萬諾夫斯基,觀察了一種菸草的病毒,叫菸草花葉病。所謂的菸草花葉病,就是植物也會感染病毒,我們平常抽菸的那個菸絲,其實就是通過這個菸草葉子,通過處理得到的。可如果得了這種菸草花葉病的話,這個菸草就長不好,表面就會皺。
  • 「雙語彙」Bacteria vs Virus/細菌與病毒
    那麼,細菌(bacteria)和病毒(virus)的區別是什麼呢?有兩個方面,一是它們的結構(structure),二是它們對藥物的反應(response to medications)。細菌是單細胞生物(single-celled living organisms),即原核生物(prokaryotes),它們有細胞壁(cell wall)以及存活和繁殖所需要的一切組成部分。病毒嚴格來講不是「生」物(not considered to be 「living」),因為它們需要有宿主細胞(host cell)才能獲取能量長期存活和進行繁殖。
  • 病毒、細菌、真菌性病害傻傻分不清?教你辨別,對症下藥!
    首先在生物學的概念裡,真菌細菌病毒三者的區別是:真菌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和完整的細胞器,故又稱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菌僅有原始核結構,無核膜和核仁,細胞器很少,屬於原核細胞型微生物;而病毒則沒有細胞結構,屬於原生微生物。
  • 俄發明細菌和病毒「掃描儀」
    它能在幾秒鐘內確定周圍空氣中是否存在致病性病毒、細菌或毒素。該儀器能識別的病原體達86種,其中包括新冠肺炎病毒。雖然識別速度快,但儀器的識別精度並不比實驗室分析的精度低。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MEPhI)代表日前發表了雄心勃勃的聲明,他們根據俄衛生部的訂單開發出這款新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