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確定:「Viva Arte Viva」|ARTFORUM新聞周報 2016.09.19-25

2021-02-27 ARTFORUM中文網

2016.09.19-25

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特和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克莉絲汀·馬薩爾.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標題定為「Viva Arte Viva」

2016.09.23

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特(Paolo Baratta)和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克莉絲汀·馬薩爾(Christine Macel)日前宣布,2017年雙年展標題定為「Viva Arte Viva」。馬薩爾表示,這一標題體現了藝術家在構建當代討論過程中的角色和責任。本屆雙年展將由藝術家構想、經藝術家創作、為藝術家而做,「旨在構建一種經歷,展現一種面向他者、走向公眾、朝向最難以定義的維度的外向運動,為新人本主義開闢道路。」

本屆雙年展除將以國家館形式展示來自57個國家的代表藝術家的作品外,還將每周舉辦開放討論活動,邀請藝術家就個人創作實踐與公眾展開對話。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將於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在威尼斯舉辦。


烏雷告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侵犯版權案勝訴

2016.09.22

《衛報》報導:去年年底,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的前男友和藝術搭檔弗蘭克·烏維·萊西潘(Frank Uwe Laysiepen)——即烏雷(Ulay)將阿布拉莫維奇告上法庭。烏雷指責阿布拉莫維奇獨吞了兩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版權收入長達十六年之久。本周三,荷蘭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阿布拉莫維奇需向烏雷支付約27.8萬美元賠償金。

十八年前,阿布拉莫維奇和烏雷分別從中國長城兩端向中間行走,完成了一件後來被載入藝術史教科書的作品。這件作品同時宣告了兩人合作關係的終結。隨後,烏雷將自己的作品檔案出售給阿布拉莫維奇,兩人決定依照合同共同享有這些作品的著作權。依照協議,阿布拉莫維奇同意在每次作品售出時通知烏雷,並支付他銷售利潤的20%。然而,烏雷指責阿布拉莫維奇在十六年中僅支付過四次總額為三萬五千美元的款項,而他們合作的作品價格卻持續走高。

「她的銀行帳戶上有不少收入,當然她也有個好會計」,烏雷說道。烏雷要求阿布拉莫維奇每三個月出示兩人合作作品的銷售額和版權費,且作品上必須署有烏雷的名字。兩人合作的這些作品包括《吸氣/呼氣》(1977)、《AAA-AAA》(1977)、《時間關係》(1977)、《海上夜航》(1982)、《情人·長城》(1988)。


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瑞士館將致敬賈科梅蒂

2016.09.21

雅昌藝術網報導:瑞士藝術委員會及文化基金會日前宣布,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瑞士國家館將會以紀念阿爾佩託·賈科梅蒂的理念進行策展,呈現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瑞士藝術家留給後人的「遺贈與世界」。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將於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舉辦。瑞士國家館由菲利浦·凱澤(Philipp Kaiser)擔任策展人,展覽主題確定為「威尼斯的女人們」,希望以此向阿爾佩託·賈科梅蒂致敬,並向人們呈現這位偉大藝術家被低估的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聯。

賈科梅蒂生前曾多次被邀請代表瑞士參展威尼斯雙年展,但他卻始終沒有答應——他將自己看作是一位無國界的藝術家,不希望被某一個國家定義。儘管如此,賈科梅蒂還是沒能避開威尼斯雙年展。1956年,他的一系列作品曾在威尼斯雙年展法國館展出。

目前,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瑞士館的代表藝術家尚未確認,或將在今年年底公布。


柬埔寨藝術家Svay Sareth在2016保誠藝術獎入圍獎展覽中展出的作品《Warning House》.

英國保誠亞洲當代藝術獎被批拖欠獲獎藝術家獎金、未歸還藝術家參展作品

2016.09.21

近日,2016英國保誠亞洲當代藝術獎(Prudential Eye Awards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的五位獲獎藝術家向媒體披露,他們在獲獎後受到了頒獎方「意外而無禮」的對待。今年一月,保誠亞洲當代藝術獎公布了獲獎名單:黃博志(Huang Po-Chih)、阮純詩(Nguyễn Trinh Thi)、那伊(Manish Nai)、蘇蒙·阿邁德(Shumon Ahmed)和柬埔寨藝術家Svay Sareth分別在裝置、數字/錄像、繪畫、攝影和雕塑五大領域摘得最佳藝術家獎。自獎項公布以來,部分藝術家至今尚未收到獎金,他們在相關展覽中展出的作品至今未被歸還。

五位藝術家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他們已就獎金問題多次聯繫頒獎方,但對方「一再忽視問題,或對獎金問題撒謊」。獎項代理人近期告訴藝術家他們將在九月收到獎金,但藝術家對此表示懷疑。保誠當代藝術獎總監Niru Ratnam回應稱,所有獎金目前均已發出,但因某位財務部員工的工作失誤導致藝術家將延遲收到獎金。

因獲得2016保誠藝術獎新晉藝術家獎而獲得倫敦薩奇畫廊展覽機會的藝術家Svay Sareth,原定於今年9月15日在薩奇畫廊舉辦展覽。Svay收到了一部分展覽製作金並為展覽創作了特定場域作品《Warning House》,同時和策展團隊策劃好了展覽。然而,藝術家在到達倫敦的前兩天被告知展覽取消,保誠方面稱展覽將推遲至2017年舉辦。

除此之外,藝術家黃博志表示自己在2016保誠藝術獎入圍獎展覽中展出的作品有部分尚未被主辦方歸還,該展覽早已於今年3月27日閉幕。保誠藝術獎總監Ratnam稱藝術家的一件極為複雜的裝置作品的一部分遺失,展方目前正在與藝術家溝通解決。


一位Multaka項目導覽者帶領訪客參觀佩加蒙博物館.

柏林數家博物館為難民提供免費參觀導覽項目

2016.09.21

Art Newspaper報導:包括佩加蒙博物館內的古代近東博物館和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德國歷史博物館、博德博物館內的拜佔庭藝術博物館在內的多家德國博物館聯合推出了難民福利項目,每兩周為難民提供一次免費參觀導覽活動。

據了解,該項目名為「Multaka」,Multaka在阿拉伯語裡有「會面地點」或「集會場所」的意思。這一項目於去年秋天提出,得到了德國聯邦家庭事務部的撥款支持,並於去年11月正式啟動。導覽由來自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擁有不同專業背景(法律、經濟、藝術)的難民主持,目前已吸引了4000多位參觀者。

Multaka項目創始人之一、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館長史蒂芬·韋伯(Stefan Weber)表示:「在對過去的回顧中,我們得以更進一步討論當下的問題。博物館為我們提供了空間,反思我們集體的身份。幾千名背井離鄉的人來到博物館,積極地探討他們的歷史和德國的歷史,這很重要。」Multaka項目獲得了多方的肯定。今年四月,德國聯邦家庭事務部再次為該項目撥款95萬美元,建立融合當地民眾和難民的工作室,以幫助難民融入社會和推動文化互惠。


第三屆科欽-穆吉裡斯雙年展策展人蘇達山·薛堤(Sudarshan Shetty).

第三屆科欽-穆吉裡斯雙年展公布展會主題和參展藝術家名單

2016.09.20

第三屆科欽-穆吉裡斯雙年展(Kochi-Muziris Biennale)日前公布展會主題和參展藝術家名單。作為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當代藝術雙年展,本屆雙年展將於今年12月12日在印度喀拉拉邦科欽正式開幕。

本屆雙年展由印度藝術家蘇達山·薛堤(Sudarshan Shetty)策劃,副標題為「在眼睛的瞳孔中產生」(forming in the pupil of an eye),靈感源自人們將印度比作「七河的土地」的稱謂。薛堤表示,「雙年展是一個持續存在的過程,具有一種流動性。我希望參與其中的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不僅僅在雙年展期間成立,同時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在雙年展舉辦期間,一個名為「學生雙年展」(The Students Biennale)的夥伴項目將展出印度藝術學校和藝術課外班學生的作品。本屆雙年展將持續至2017年3月29日。中國藝術家歐陽江河將參加本屆雙年展。


藝術家賈斯廷·格裡哥利亞(Justin Guariglia)隨NASA官員在格林蘭島上空飛行拍攝下的冰川照片.

NASA將與藝術家合作記錄氣候變化

2016.09.19

《紐約時報》報導:9月16日,在美國林肯中心舉辦的全球交流大會(Lincoln Center Global Exchange)上,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將與藝術家賈斯廷·格裡哥利亞(Justin Guariglia)合作,記錄氣候變化,以全新的方式向公眾展現變化中的地球地形地貌。

NASA澄清,這一科學藝術合作項目並非駐地計劃,由私人資助者出資,將持續至2020年。格裡哥利亞是首位參與NASA格陵蘭島任務的藝術家。

格裡哥利亞在去年說服NASA,允許他跟隨宇航局官員乘坐軍用運輸機,在極低的對流層飛行並拍攝格陵蘭島融化的冰蓋。NASA格陵蘭島冰蓋融化任務(Oceans Melting Greenland)首席科學家喬希·威利斯(Josh Willis)表示,將感性的藝術和科學數據相結合,「或許是使公眾了解到我們正如何徹底地重塑地球氣候的最有力的方式。」

美國劇作家愛德華·阿爾比(1928-2016)去世

2016.09.19

《紐約時報》報導:9月16日,美國劇作家愛德華·阿爾比(Edward Albee)在紐約州蒙託克的家中逝世,享年88歲。阿爾比是繼尤金·奧尼爾、田納西·威廉斯和阿瑟·米勒之後美國最偉大的劇作家,是當代美國乃至世界嚴肅戲劇的代表人物。

愛德華·阿爾比1928年出生於維吉尼亞州,被曾經營連鎖歌舞劇院的商人裡德·阿爾比(Reed Albee)和妻子收養。阿爾比在8歲時便意識到自己在性取向上喜歡同性,而後立志成為一名詩人。14歲時,阿爾比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劇作,他將之稱為「三幕性鬧劇」(three-act sex farce),但劇本卻被不支持他成為作家的阿爾比夫婦扔掉了。

阿爾比曾就讀於三一學院,但在1947年被開除。隨後他入駐格林威治村,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時他提到:自己「被一群畫家、雕塑家、作曲家、作家和各種創造性的人包圍,有很多實驗劇場發生,使我可以自我教育,簡直是一場盛宴。」

阿爾比一生寫作了30多部戲劇作品。他的首部作品《動物園的故事》於1959年在柏林首演,於次年在紐約演出。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曾評價這部作品是自己看過的「最棒的獨幕戲劇」。阿爾比曾因《微妙的平衡》(1966)、《海景》(1975)和《三個高個子女人》(1994)三次獲得普立茲獎,兩次獲得託尼獎最佳戲劇獎,三次獲得最佳戲劇文學獎和四項終身成就獎。他的作品《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芙?》曾被改編成電影《靈欲春宵》。

《紐約時報》評價稱,阿爾比的劇作始終試圖探索「充滿爭議性的親密關係、自欺與事實之間的鴻溝,以及現代性生活面具之下的深深絕望」。在2004年《衛報》的一次採訪中,阿爾比表示:「所有優秀的劇作都應起到矯正的作用,這是劇作家的職責——舉起鏡子讓人們看到自身的反射。我們不應僅僅創作裝飾性的、快樂和安全的東西。」

-責編/鍾若含


更多新聞請繼續瀏覽

Artforum.com.cn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內容

相關焦點

  • 邱志傑任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主題"不息"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主辦方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介紹,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策展主題與參展藝術家已經確定: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由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擔任策展人,他將率湯南南、鄔建安、汪天穩、姚惠芬四位藝術家參展,中國館主題為
  • 第十屆臺北雙年展|ARTFORUM所見所聞
    第十屆臺北雙年展左:藝術家陳界仁,臺北雙年展展覽統籌方美晶與策展人Corinne Diserens;右:藝術家林其蔚與瓦旦
  • 藝術萬歲 |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 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本屆主題為「藝術萬歲」     本屆擔任策展人的是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首席策展人克裡斯蒂尼
  • 韓國及巴西雙年展陸續開幕 紐約畫廊主Mary Boone涉逃稅案件 | ARTFORUM新聞周報
    ARTFORUM新聞周報2018.09.03-2018.09.09
  • 對話:2017威尼斯雙年展「當家」策展人克莉絲汀·瑪賽爾(Christine Marcel)
    今年1月23日威尼斯雙年展組委會宣布,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首席策展人克莉絲汀·瑪賽爾(Christine Marcel)為2017年第57屆雙年展的「主策展人」。7月19日,記者在一場小型見面會上見到了瑪賽爾。棕色披肩發、碎花連衣裙、白色外套,一身休閒卻不失精緻的裝扮,此次她的中國之行,並非嚴肅的雙年展官方活動,更多的是作為一次與中國藝術界近距離交流和接觸的機會。
  • K11 Art Foundation於2017威尼斯雙年展同期推出「勘玉釧...
    本次展覽於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舉行期間進行,由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助理策展人Loïc Le Gall策展。梁遠葦為當代藝術界具影響力的中國藝術家之一,曾於2011年的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代表中國參展。  前往威尼斯Palazzo Pisani的觀眾除了會看到梁遠葦早期的裝置作品,還可欣賞她在2015年和2017年創作的繪畫系列。生活中的某個時刻、某段轉瞬即逝的回憶在繪畫過程中變成圖案,在畫布上擴展,不但演繹概念,也承載在作品成形時浮現的情感。展覽作品亦反映梁遠葦近年研究歐洲古老繪畫技法和傳統中國繪畫的領悟,並且對當代藝術觀念的延續性和再現性提出詰問。
  • 鳳凰藝術 | 陸蓉之:萌奶奶天團舞動威尼斯 生命萬歲Viva La Belle Vie
    她是中國當代藝術圈內第一位女性策展人,在 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劃了平行展「未來通行證-從亞洲到全球」的大型國際展,是當年參觀人數最多的展覽。今年,她獲邀參加由 Martina Cavallarin 和 Eleonora Frattarolo 策展的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形式 MODUS》,在 Ca』 Faccanon,,San Marco 5016 展出。
  • 2019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作品集
    > Venice Biennale威尼斯雙年展
  •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作品在深圳展出
    參展作品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軒慧 通訊員李絲雨攝影報導)近日,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圍屋之變:各自為藝 共同生活——參展藝術家聯合個展」在深圳星河國風藝術館開幕,同期舉辦新聞發布會與藝術創作對話會。
  • 《藝術論壇》發布多則聲明回應出版人性騷擾指控 | ARTFORUM新聞周報2017.10.22-2017.10.28
    ARTFORUM新聞周報2017.10.22-2017.10.28
  • 私人定製:安妮·伊姆霍夫在威尼斯德國館的《浮士德》 | ARTFORUM雜誌
    》大衛·韋拉斯科 | David Velasco不少人都發現了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安妮·伊姆霍夫作品《浮士德》中的表演者擁有比較統一的氣質形象和穿戴風格,但是這則觀察被淹沒在了對這個將場地建築和現場表演絕佳地結合起來的作品的巨大讚美聲中。
  • Roselyn好歌推薦:Viva la Vida (生命萬歲)
    《愛上POP MUSIC》:一檔推薦經典流行歐美音樂的節目播出時間:19:00-20:00
  • 第17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將延遲至2021年舉行
    5月18日16.00-威尼斯國際雙年展組委會正式宣布:由於受到冠狀病毒的影響、由哈希姆·薩基斯(HASHIM SARKIS)策展的第17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將延遲(但不是截止日期)為2021年5月22日——11月21日。
  • 對話丨威尼斯當地策展人眼中的雙年展與威尼斯
    威尼斯雙年展,作為擁有上百年歷史的重要展覽,一直為當代藝術界所關注。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自5月開幕至今,已然過半。正所謂「樹大招風」,每屆雙年展都伴隨著一些批評的聲音,但始終有紛至沓來的人,在這座古城抱著近乎是藝術朝拜的心情,觀摩、吸收、學習。畢竟在全世界紛紛開始雙年展、三年展的時刻,回到這種展覽形式的發祥地,總能令人有更多思索。
  • 克裡斯·德爾康辭去柏林人民劇院總監職位 臺北雙年展公布策展主題與概念 | ARTFORUM新聞周報2018.04.09-15
    ARTFORUM新聞周報2018.04.09-2018.04.15
  •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2020年9月20日,由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即將登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本次藝術季以「復始」為主題,聚焦「傳統在當代的復興」,由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和「工·在當代」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兩個重要展覽構成。屆時將呈現來自全國各地40多位藝術家的近120件作品,通過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與傳統繪畫等多種藝術形態,探討「傳統」在當代語境下的復興以及在審美、文化、精神上帶來的啟迪。
  • 【福利】Viva聖誕浪漫餐券免費送!
    還猶豫什麼,快帶上你的朋友還有darling一起來吧! Viva是一家酒吧餐廳,餐廳內置吧檯和超大投影幕哦,身在華師的你只需走過一個天橋就能輕鬆到viva,有酒有餐,想要聖誕high起來的你還等什麼呢?
  • Venize雙年展2017「越界藝術」威尼斯歸來 ,請看在線展!
    屆威尼斯雙年展藝術大展現場Venize雙年展2017線上展覽:5月13日至11月26日「世界巡展-卡塞爾」站:7月中旬官網:www.venizebiennale.org郵箱:venizebiennale@yeah.net 5月13日, Venize雙年展2017特別項目「TRANS-BORDERING-ART/越界藝術:每個人的5分鐘個展」在義大利威尼斯和網際網路上同步開幕。
  • 威尼斯雙年展即將開幕 尹秀珍大型裝置亮相主題展
    第 58 屆威尼斯雙年展即將於 2019 年 5 月 8 日開啟預展,並於 5 月 11 日舉辦開幕及頒獎典禮
  • 粵耳動聽 | 2000 謝霆鋒-《活著Viva》
    1997年,香港樂壇,一個年僅16歲的少年橫空出世,青澀而帥氣的臉龐,充滿態度的聲音,立刻吸引大眾眼光,首張專輯即打入香港IFPI唱片銷量榜第三位。三年之後,化身搖滾少年的他,憑藉專輯《Viva》引發收聽狂潮,20歲就站上香港紅館的舞臺,當年的「活著Viva」演唱會成為流行樂壇的經典現場,至今看來依然活力十足、魅力爆棚——他,就是謝霆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