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德爾康辭去柏林人民劇院總監職位 臺北雙年展公布策展主題與概念 | ARTFORUM新聞周報2018.04.09-15

2021-02-19 ARTFORUM中文網

ARTFORUM新聞周報

2018.04.09-2018.04.15

內涵段子遭關停,奇葩大會第2季下架

2018.04.14

根據《經濟觀察網》報導,4月10日,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通過微信發布公告,稱新聞應用今日頭條推送的「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及公眾號存在「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引發網民強烈反感」。今日頭條隨即宣布將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及公眾號。該公告檢討稱:「產品走錯了路,出現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的內容」,並表示未來將「現有6000人的運營審核隊伍,擴大到10000人」。

同一天晚上,網絡綜藝節目《奇葩大會》第二季的節目錄像被發現從愛奇藝網站下架,相關網頁顯示「抱歉,您訪問的頁面不存在」。

13日,新浪微博宣布對包括「同性戀題材」在內的一些被認為「違規」的網絡內容進行清查,當晚,LGBT自媒體@同志之聲 宣布因不可抗因素無限期暫停工作,該帳號已經運營了9年。

克裡斯·德爾康. 圖片:dpa.

克裡斯·德爾康辭去柏林人民劇院總監職位

2018.04.13

柏林市今天公布了一份聲明,克裡斯·德爾康(Chris Dercon)與文化議員克勞斯·雷德瑞(Klaus Ledere)達成共識,德爾康辭去其人民劇院(Volksbühne Theater)總監的職位。

德爾康的任命在2015年剛宣布出來的時候就招致強烈的抗議。他的批評者在2016年與機構的管理團隊會面後撰寫了一封公開信,其中寫道:「關於社會衝突的藝術創作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全球共識的文化以及單一的呈現方式和售票規律。在這位未來總監的概念設計中,我們看不見使這座劇院獨一無二的一切:政治參與藝術、特定的戲劇概念、穩固的節目表和劇團,以及對於劇院自己工作坊的獨特潛力的展望。」

柏林市政廳發布的聲明中顯示,一位臨時總監已經上任,而劇院將繼續尋找繼任者。德爾康的前任是就職了25年的弗蘭克·卡斯託夫(Frank Castorf),他以對劇院的實驗性規劃而著名。雷德瑞說:「我需要強調,城市中一些人對克裡斯·德爾康的個人攻擊和侮辱是不可被接受的。這種形式的對抗毫無價值,也缺乏文化素養。」

最近一位離開職位的瑞典學院成員Sara Danius. 圖片:BBC.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長因院士丈夫性侵風波辭職

2018.04.13

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近日陷入性侵醜聞風波。瑞典學院常任秘書長薩拉·達紐斯(Sara Danius)於12日宣布請辭,她表示事件已嚴重影響到諾貝爾獎。

此前,有18名女性公開指控瑞典學院院士卡特麗娜·佛羅絲登松(Katarina Frostenson)的丈夫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曾對她們進行過性侵或性騷擾。阿爾諾組織的名為「論壇」的私人文化俱樂部接受瑞典學院的資助,後者目前已經中斷了資金支持。阿爾諾本人否認所有指控,瑞典警方已介入調查。

瑞典學院上周曾召開會議,當時否決了將佛羅絲登松除名的動議,導致18名院士中有三人宣布退出以示抗議。佛羅絲登松已與達紐斯一同在12日宣布辭職。

吉蓮·阿爾斯於1993年. Camera Press.

吉蓮·阿爾斯(1930-2018)

2018.04.13

英國畫家和版畫藝術家吉蓮·阿爾斯(Gillian Ayres)近日去世,享年88歲。她那色彩鮮豔的抽象畫曾在1989年為她贏得了一座透納獎。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阿爾斯就是英國最負盛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她於2011年榮獲大英帝國傑出勳章。

阿爾斯生於1930年,1957年在倫敦舉辦了其第一次個展,隨後迅速獲得了國際上的名聲,然而本地的反響稍小,當時倫敦的藝術圈還未能接受她那自由自在的抽象形式。阿爾斯舉辦過超過25場個展,展示的場館包括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AA)、蛇形畫廊、紐約MoMA等。

波士頓當代藝術機構. 圖片:Diller Scofidio + Renfro Architects.

藝術家被控以性騷擾並提前結束波士頓ICA展覽

2018.04.12

波士頓當代藝術機構(ICA)提前結束了藝術家尼古拉斯·尼克森(Nicholas Nixon)的攝影展,距離展覽正式閉幕還有10天時間。尼克森最近被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一位前學生控以性騷擾行為,藝術家自己要求美術館結束展覽。

美術館在一封提供給Artnet的聲明中引用了尼克森的話,說他的作品「無法繼續以其本身的藝術成就被觀看」。美術館原本的計劃是在這一對藝術家的指控出現之後為展覽設計一套新的視覺標識,這個舉措富有爭議。展覽展示了尼克森著名的攝影系列「布朗姐妹」,將於今天(4月12日)提前結束。

柯金源,《1993臺北八裏海岸嚴重侵蝕,碉堡地標變遷》,1993,攝影. 圖片:柯金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8年臺北雙年展公布策展主題與概念

2018.04.12

周四,臺北雙年展公布了其2018年的策展主題:「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該主題由兩位策展人吳瑪悧與範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訂定。他們解釋道,展覽「旨在結合生態系統的概念與其相互依存的結構形式。因此,我們將美術館與館外環境設想為一相互緊密關連的結構,透過展覽探索、描繪及研究不同的連結性與相互依存模式,以維持系統的活力。」

兩位策展人將藉由本屆雙年展重新思考美術館的自身機制。他們將展覽的主要場地臺北市立美術館作為「中樞神經系統」,激發美術館成為跨學科討論的平臺,延續展覽的生命周期,回應周遭環境,試圖在展館之外引發更多迴響。

沃夫岡·奧特瑪爾. 圖片: Soremski / 卡塞爾市.

卡塞爾文獻展任命臨時管理總監

2018.04.11

Art Newspaper報導,卡塞爾文獻展最近任命了一位臨時管理總監,他叫沃夫岡·奧特瑪爾(Wolfgang Orthmayr),是舞臺娛樂機構GmbH的前商業總監。奧特瑪爾在該機構富有爭議的時期加入,因為文獻展被控以財政管理不當,上一屆(文獻展14)赤字約830百萬美元。


卡塞爾市強調,奧特瑪爾的位置只是暫時的,他將擔任此職直到他們找到一個「在文化管理領域具有相關經驗和能力」的人選。奧特瑪爾接替去年11月辭職的安內特·庫倫坎普(Annette Kulenkampff),她在合同結束前一年離開。她的離職促使藝術家、策展人和其他藝術從業人員寫了一封公開信,呼籲展覽的董事會恢復她的工作。公開信還呼籲設立一個國際諮詢委員會,並要求文獻展維持其非營利狀態。

© ARTFORUM.COM.CN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2017年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確定:「Viva Arte Viva」|ARTFORUM新聞周報 2016.09.19-25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標題定為「Viva Arte Viva」2016.09.23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特(Paolo Baratta)和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克莉絲汀·馬薩爾(Christine Macel)日前宣布,2017年雙年展標題定為「Viva Arte Viva」。
  • 韓國及巴西雙年展陸續開幕 紐約畫廊主Mary Boone涉逃稅案件 | ARTFORUM新聞周報
    ARTFORUM新聞周報2018.09.03-2018.09.09
  • 克洛伊·魏瑪論2019年惠特尼雙年展 | ARTFORUM雜誌
    2019年惠特尼雙年展2019年的惠特尼雙年展無可避免地成為惠特尼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展覽之一——雖然坦白說,其原因也使得評論藝術(其中一些作品差點在展覽結束前兩個月就從展牆上消失)變成了一件難事。惠特尼雙年展一直以來都處在批判的風口浪尖,而今年展覽的策展似乎預示並回應了關於再現的衝突——這點在前幾屆雙年展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哪怕是在2019年的雙年展開幕之前,關於藝術的觀眾、主體、代言人和金主等基礎性問題的激烈討論就已經籠罩了這次展覽脆弱和修復性的美——儘管展覽堅持物件(made object)的在場和優先,但最終仍全然被話語覆蓋。
  • 第十屆臺北雙年展|ARTFORUM所見所聞
    第十屆臺北雙年展左:藝術家陳界仁,臺北雙年展展覽統籌方美晶與策展人Corinne Diserens;右:藝術家林其蔚與瓦旦
  • 年鑑展2018藝術家 | 曹澍
    >「Pity Party」,Sleep Center,美國紐約「蟲洞計劃」南京首屆當代動畫藝術文獻展,中國當代動畫藝術資料館,南京藍夢實驗動畫放映,要空間,上海紐倫堡藍夢動畫展,德國紐倫堡2018全球TED論壇中場放映,溫哥華會展中心,加拿大溫哥華「不在服務區」AMNUA策展研究計劃第一回展項目五,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南京
  • 「策展課II」系列講座一 | 王澈+王曉松+李泊巖
    4、「觀眾策展」對策展帶來的諸多可能性。行走策展:1、行走策展的理念與結構。2、自2015年至今在江河流域、草原、沙漠、山脈、戈壁、鄉村等空間中發起的八個項目的介紹與解讀。獨立策展人,1986年生於邯鄲,2010年至今一直從事藝術評論寫作及策展工作。
  • 臺北簡單生活節明天開幕,神秘嘉賓與策展內容全面揭曉!
    在今天的記者會上,身為華語樂壇最大獨立音樂平臺StreetVoice街聲的音樂總監同時是這次2018 a Simple Day臺北簡單生活節音樂策展人的陳弘樹表示,這次的表演名單比往年更加年輕今年2018 a Simple Day臺北簡單生活節的音樂策展延續健全此一生態圈的概念,從上傳發表的第一首歌、經歷過編輯與Song Of the Day的多次推薦,再到大團誕生的現場認證,最終在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的舞臺上向這一路支持他們的第一批樂迷與新樂迷們展現他們足以前往下一站的能力,StreetVoice街聲非常榮幸能陪著這麼多創作人一起成長。
  • 張徐展 | ARTFORUM展評
    張徐展就在藝術空間 |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
  • 劇院新聞 | 歐洲人民復工啦!劇院新季陸續公布!
    即日起至9月25日,重慶、杭州影展請從百老匯影城app端購票進入,在本輪影展接近尾聲之際,長沙、廣州、成都、濟南、昆明、瀋陽、大連、武漢的影展放映就要接棒啦!!!具體排期及片目之後公布,請密切關注!該劇將於2019年3月在Booth Theatre開始預演。
  • 2018上海雙年展主策展人:墨西哥人夸特莫克·梅迪納
    2018上海雙年展主策展人:墨西哥人夸特莫克·梅迪納 澎湃新聞記者 朱潔樹 2017-11-15 07:04 來源:澎湃新聞
  • 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主題:亞洲時間
    原標題: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主題:亞洲時間   「亞洲」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時空概念。隨著政治文化的多元發展、亞洲經濟的崛起、藝術生態的開放,亞洲文化逐漸走向世界前臺,亞洲的現狀與未來日益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亞洲藝術不僅作為亞洲問題與意識的重要表徵,更成為全球化問題的集中代表。
  • 1月18日藝術新聞早知道 | 藝聞簡報
    https://mp.weixin.qq.com/s/gM6e2PeLZ4HizmQkZ_8pJg 【「中國藝術法教育聯盟」在京成立】2021年1月15日,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等十二家高校、教育機構、基金會等,聯合發起的中國藝術法教育聯盟(China Art Law Education Alliance),在北京宣告成立。
  • 第十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ARTFORUM專欄
    —— 楊北辰作為雙年展的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以下略稱TIDF)創辦於1998年,2016年已是第十屆。如果說冷戰時及末期所創立的亞洲影展(如1977年的香港國際影展,1989年的山形影展,而同一年臺北金馬也完成了從「獎」到「影展」的躍進)需要我們更多考慮變動中的地緣政治,TIDF則應當被放在1990年末到2000年初亞洲電影節的創立浪潮中來考察。
  • 《藝術論壇》發布多則聲明回應出版人性騷擾指控 | ARTFORUM新聞周報2017.10.22-2017.10.28
    ARTFORUM新聞周報2017.10.22-2017.10.28
  • 薛西弗斯 VER. 20.18 | ARTFORUM展評
    –2018.08.19阿麗亞·帕坦,《天高皇帝遠》,2016,單頻錄像,4分50秒.展覽標題借用了軟體更新的慣用格式,以此強調該策展項目與當下科技快速發展的全球性背景的緊密關聯。開幕式上來自加泰隆尼亞的藝術家莫妮卡·瓦卡希沙茲(Monica Valcarcel Saez)的表演作品《瞬化電晶體》(Transistor Transience,2018)直接地回應了展覽主題:藝術家用全身力量來回地滾動一個直徑2公尺的PVC鏡面反光充氣圓球裝置,透過投影在牆上的動態影像、重複的合成噪音以及由圓球映射出的藝術家和觀者身影傳遞出一個信息——薛西弗斯無止境的勞動或許也是全人類的共同命運
  • 蘇州寒山美術館啟動「策展實踐與地方營造」項目
    歐寧,「策展實踐與地方營造」課程關鍵詞圖表,2017年。2000年遷至廣州,2004年與藝術家曹斐創辦了立足於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另類文化藝術工作平臺「別館」(Alternative Archive) 。2006年離開廣州遷至北京,2008年至2010年擔任現代傳播集團《周末畫報》創意顧問及邵忠基金會總監。2011年創辦《天南》文學雙月刊並任主編,同時發起致力於鄉村建設的「碧山計劃」。
  • 四季影展2018秋策展人及主題公布|及時饗宴
    這也意味著四季影展2018秋即將與各位觀眾見面。在這個貼秋膘的季節,VCD影促會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策展人吳建儒帶來本期主題「及時饗宴」。讓我們在策展人和眾位藝術家的帶領下重新審視進食這一最日常的行為。1973年的《極樂大餐》、1975年的《索多瑪的120天》、1976年的《感官世界》似乎都在呼應這一時代中人們無法自洽的過剩的物質和欲望。
  • 陳源初:獨立策展人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尤其是今年3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主辦的第二屆CAFAM雙年展,將主題定為 「無形的手:策展作為立場」,並選取了六所國際藝術院校的策展專業學生作為此次雙年展的策展人,將策展人推到臺前,成為主角,這是藝術界的第一次。那麼策展人在受推崇的情況下,這個20世紀的「舶來品」在國內發展如何?當下策展人在展覽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又面臨什麼樣的現狀呢?策展人是什麼人?
  • 2014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策展人簡介
    2000年編著大型紀實攝影叢書《中國故事》;2001年至2003年被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WPP)選為中國大師班成員參加為期3年的學習;2005年發起、策劃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項目;2005年底被評為「2005中國攝影十大焦點人物」;2006年5月「中國攝影五十年」大型回顧展特約策展人;2006年11月受邀擔任德國柏林攝影節評委;2007年1月受邀擔任法國巴黎攝影雙年展中國部分策展人;2007年英國伯明罕攝影節大師評審會評委
  • 展評 | Artforum中文網評葛宇路個展
    > 原文刊載於原文發表於Art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