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的藍字道教研究院→快速關注!,道教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想改變命運趨吉避兇的朋友,點擊上面藍字關注即可,歡迎免費訂閱。
全真派嫡傳清淨散人孫不二元君,作為女子修真的典範,她的十四首五言格律丹詩,因前道協陳攖寧先生,以女丹功內容作解,在我國養生界,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
而這些丹詩究竟說什麼,我們想先從丹詩的內容,結合我們的師承,跟大家做些簡要的闡釋。
孫不二元君說:「吾身未有日,一氣已先存,似玉磨逾潤,如金煉豈昏」。意思是我們的生命在沒有誕生以前,作為孕育生命本源的「物」,已經先存在於宇宙之中,這個生萬物的「物」,是《道德經》的強名的「道」,是金丹文化強名的「氣」、是《周易參同契》所說的「真乙難圖」。它的「無形無象」狀態,是道的體,陰陽已經包含其中,為無極;因古代賢哲用「陰陽」來表述這個「道」的存在,是為道之用,為太極。所以道家認為:陰陽生道。如果沒有陰陽,我們就不知道「道」是個什麼東西,方才有了《易經》的「一陰一陽謂之道」的說法。故孫不二元君說:「吾身未有日,一氣已先存,似玉磨逾潤,如金煉豈昏。」。這些詩句是在用比較淺顯的《道德經》關於「道」的知識,來給我們講人的生命本源的。
因陰陽生道,故孫不二元君這裡說「掃空生滅海,固守總持門,半黍虛靈處,融融火候溫。」。「掃除生滅海」是指的要排除我們後天的各種層出不窮的緣聞聲覺的妄想,掃除這些後天層出不窮的心猿意馬,也就是張三丰先生所說的「除雜念是第一著」的入手工夫,才能達到「萬念俱泯,一靈獨覺」的正念狀態。
金丹入手工夫,是先從掃除世情的這個妄心開始的。故張三丰先生說「先把世情齊放下,次將道理細研精。」要把「道」的這個「理」研究透徹。也就是張三丰先生所講的「人心絕,則道見」的修真原則。有道心的善持,才叫「固守總持門」。所以道家講鍊金丹的過程,是先從「生丹」開始,再煉成「丹熟」,才是黍米玄珠。故孫不二元君在這裡將金丹的玉液還丹過程,比喻成半黍而不是全黍,是孫不二元君自創的金丹術語近義詞。
道家認為,嬰兒出生後,在母腹中沒有的後天口鼻呼吸就開始了,叫「一聲才出口,三寸已司權」,「三寸」指呼吸活動。道家鍊金丹有特殊的調息方法,即「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的奧秘,故孫不二元君說「子肥能益母」,這裡的「子母」互用奧秘,是歷代修真學容易糊塗的內容,是故張伯端在《悟真篇》前序中,特別指出「以神氣為子母,執津液為鉛汞,不識沉浮,寧分主客?」的修真錯誤,孫不二元君在這裡,是在給大家講解金丹真息的特定含義。
道家金丹文化入手工夫,是從調性開始的,孫不二元君說「斂息凝神處,東方生氣來,萬緣都不著,一氣復歸臺」。「斂息凝神處」是調息凝神,凝神入氣穴的意思,「東方生氣來」是講的調性修心,獲得正念的意思。東方和西方,在內丹學中,都有具體的喻示。東方屬木,在內丹學是喻示的元性。金丹入手的東方生氣來,能實現「萬緣都不著,一氣復歸臺」,說的是還丹的本真。該怎麼入手去實現「一氣復歸臺」的「動中生慧,一意斡旋」呢?張三丰先生說:「未練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修然後藥材生」(《道情歌》)。張三丰先生還說:「欲向西園牽白虎,先從東家伏青龍」(《無根樹》詞),都是這個道理。
內丹學將修真的「性命」,按照陰陽去劃分,則性屬陰,命屬陽。故孫不二元君說的「陰象宜前降」的意思,是指的修性降心,而「陽光許後栽」的意思,是先通過陰象降伏,後才能獲得的道心真心。這裡的「前降」,是先降伏其心,後獲得真心,叫「陽光許後栽」,這個「栽」就是道家金丹文化的陰陽栽接之功。
孫不二元君這樣的比喻手法,用詞較為生硬,沒有《悟真篇》的詩句熟老,她自創了一些比較獨特的金丹術語近義詞,如半黍、陰象、陽光,三島,以及引用了系列的龍虎、金鼎、黍米、金烏、鵲橋、舍利子、月蟾精、玉真等傳統金丹術語,這些均可以從字面的含義去理解。
《悟真篇》說「牽將白虎歸家養,產個明珠似月圓」,是講的陰陽合一的生丹,要到似月圓的明珠的「熟丹」,是要「牽白虎」才能「日能增黍米」的,實際講的是道家金丹修命的內煉過程。
孫不二元君十四首丹詩的核心內容,無非是張三丰先生說的「內外通來,性命兩個字」。鍊金丹先是以性求情,獲得「一靈獨覺」的玄關,然後通過玉液還丹的陰陽合一,是情來歸性,是從生丹煉成熟丹,即是道家的黍米玄珠。所以孫不二元君說「縛虎歸真穴,牽龍漸益丹」,「漸益丹」是在明確的告訴我們,黍米是要逐漸經過水火鍛鍊出來的大丹,故內丹學的大丹跟內丹學的還丹,是大家需要分清楚的兩個完全不同的階段性概念。
對於鍊金丹的「幻境」問題,孫不二元君說「要得丹成速,先將幻境除」,這跟劉海蟾《至真訣》「念中境象須拔除,夢裡精神牢支持」的意思相同。
孫不二元君說:「一半玄機悟,丹頭如露凝,雖雲能固命,安得煉成形?鼻觀純陽接,神鉛透體靈,哺含須慎重,完滿即飛騰。」。玉液還丹雖然說可以養命固形,但很多人因為不得這個黍米玄珠,故她說「安得煉成形?」,煉成形的意思,跟《呂祖黃鶴賦》的「虛極靜篤神有象」的「神有象」是一重意思,也是《悟真篇》講的「純陰剝金丹成熟」的道理,是實現了「一毫陰氣不盡不仙」的體變純陽,才是呂祖說的三鉛中的神鉛過程,內丹的神鉛,能頓悟開慧,故孫不二元君這樣說:「神鉛透體靈」。
不知道陳攖寧先生是怎樣從孫不二元君的這十四首丹詩中,發現了男女修真的差別的。我們認為道家的金丹大道是不二法門,修真理論是絕無二致的。熱愛道家金丹文化的人們,首先應該尊重原典的意思,而不要痴迷於個人崇拜,否則會誤己誤道,只會讓女子修真,走向執著己身的歧途。
劉一明先師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鑑於陳攖寧先生注釋的《孫不二女功內丹次第詩》,首先在命題上,就有標新立異、故弄玄虛之嫌。特別是他在註解這些丹詩所引用的那些張三丰先生的言論,牽強附會之處尤為嚴重。是故我們在這裡不得不強辯,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對照孫不二的原文,再結合以上關於該詩的一些基本隱語、隱語的解釋,去認真參看,就一定會發現孫不二元君的這些丹詩,並不象陳攖寧先生所說的那些奇奇怪怪,而是一部活脫脫的金丹大道文化。
附:陳攖寧《孫不二女功內丹次第詩》
第一,收心(男女同)
吾身未有日,一氣已先存,似玉磨逾潤,如金煉豈昏。
掃空生滅海,固守總持門,半黍虛靈處,融融火候溫。
第二、養氣(男女同)
本是無為始,何期落後天,一聲才出口,三寸已司權。
況被塵勞耗,那堪疾病纏.子肥能益母,休道不迴旋。
第三、行功(末二句女子獨用)
斂息凝神處,東方生氣來,萬緣都不著,一氣復歸臺。
陰象宜前降,陽光許後栽。山頭並海底,雨過一聲雷。
第四、斬龍(女子獨用)
靜極能生動,陰陽相與模.風中擒玉虎,月裡捉金烏。
著眼?蘊候,留心順逆途,鵲橋重過處,丹氣復歸爐。
第五,養丹(首兩句女子拽用)
縛虎歸真穴,牽龍漸益丹。性須澄似水,心欲靜如山。
調息收金鼎,安神守玉關,日能增黍米,鶴髮復朱顏。
第六,胎患(男女同)
要得丹成速,先將幻境除,心心守靈藥,息息返乾初。
氣復通三島,神忘合太虛,若來與若去,無處不真如.
第七、符火(五六兩句女子獨用)
胎息綿綿處,須分動靜機,陽光當益進.陰魂要防飛。
潭裡珠含景,山頭月吐輝。六時休少縱,灌溉藥苗肥。
第八,接藥(男女同)
一半玄機悟,丹頭如露凝,雖雲能固命,安得煉成形。
鼻觀純陽接,神鉛透體靈,哺含須慎重,完滿即飛騰。
第九、煉神(男女同)
生前舍利子,一旦入吾懷,慎似持盈器,柔如撫幼孩。
地門須固閉,天闕要先開,洗濯黃芽淨,山頭震地雷。
第十、服食(男女同)
大冶成山澤,中含造化情,朝迎日烏氣,晚吸月蟾精。
時候丹能探,年華體自輕,元神來往處,萬竅發光明。
第十一、辟穀(男女同)
既得餐靈氣,清冷肺腑奇,忘神無相著,合極有空離.
朝食尋山芋,昏飢採澤芝,若將煙火混,體不履瑤池,
第十二、面壁(男女同)
萬事皆雲畢,凝然坐小龕,輕身乘紫氣,靜性濯清潭。
氣混陰陽一,神同天地三,功完朝玉闕,長哨出煙嵐。
第十三、出神(男女同)
身外復有身,非關幻術成,圓通此靈氣,活潑一元神。
皓月凝金液,肯蓮爍玉真,烹來烏兔髓,珠皎不愁貧。
第十四,衝舉(男女同)
佳期方出谷,咫尺上神霄,玉女驂青鳳,金童獻繹桃。
花前彈錦瑟,月下弄瓊簫,一旦仙凡隔,冷然渡海潮。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查看以下內容需先關注道教微信,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道教研究院"一鍵關注,或微信搜索微信號: daojiaoyjy
回復"1"查看:你農曆的生日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
回復"2"查看: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3"查看:道教規矩和禮儀
回復"4"查看:清靜經及解說
回復"5"查看:三官經及解說
回復"6"查看:道教宮觀廟宇參香禁忌
回復"7"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回復"8"查看:正一派和全真派的區別
回復"9"查看:查看手機號碼吉兇
回復"10"查看:男女婚配吉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