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不二*寂寞讓我如此多情—那些填詞的宋朝女子

2021-02-19 詩情畫意詩社

九十四。素心人對素心花——【孫不二】


       金庸先生的很多武俠小說,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喜歡用真實的歷史事件來作為背景。
       在那片離奇縹緲的天空下,既生活著豪情萬丈的英雄,也存在著陰險狡詐的小人。不經意間,說不定還會突然冒出一位美貌絕倫的女子。

  虛實相間浪漫溫馨的故事,加之個性鮮明的人物和起伏跌宕的情節,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充滿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
  真是讀來一時盪氣迴腸,時隔數年竟欲罷不能。

  《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書中,皆描寫了一位女道姑,她是「全真七子」之一的孫不二。
  也不知諸位,對這個角色有無或深或淺的印象?

  其實她的戲份和臺詞並不多,是「全真七子」中的唯一女性。性子剛烈脾氣怪僻的她,武功算不得怎麼高深,但無論單挑還是群P,其作戰經驗之豐富,那倒也是有目共睹。

  當她被楊過挾持在重陽宮大殿裡,還親眼見證了這個痴傻小子和小龍女拜堂成親的那一幕情景。溫馨浪漫的瞬間,書中說她,由此想起了和丈夫馬鈺新婚燕爾之際的情形。
  我相信,那時她的腦中一定是往事歷歷浮現,眼裡是熱淚盈眶的。
  面對眼前這樣一雙至情不渝的情侶,誰又不會被感動?


  魯迅先生說過,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
  早在南北朝時期,女子入道修行已漸成一種風尚。特別是到了宋朝,身為九五之尊的帝王也來信奉與推崇,從而使道教文化到達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古時的女子,不外乎在幾種情況下不得已入道。其一,自幼體弱多病。其二,家境貧寒,難以養活。其三,身為朝廷罪犯的女家眷。其四,為情所傷,看破紅塵者。
  沒想到孫不二是個例外,她的入道竟都不在這些情況之中。

  那麼,歷史上的孫不二,又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女性呢?帶著這個疑問,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真實的歷史中,來了解一下她人生的心路歷程,以及她鮮為人知的修道故事。

  在元朝道士趙道一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後集》以及道人秦志安的《金蓮正宗記》、還有道人陳致虛編撰的《金丹大要》書中,對她事跡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她原名叫淵貞,又稱富春姑。生於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那天正月初五。
        她是寧海豪族孫忠斕最小的女兒,天生聰慧,嚴守禮法。素善翰墨,尤工昤詠。如追溯其祖,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兵聖孫武。據說當初,她的母親夢見了六隻仙鶴在大庭中飛舞,其中有一隻鶴飛入了懷中。等她母親醒來後,發覺有孕在身,十月之後,生下了她。

  再來說說她的丈夫馬宜甫,那也可是名門之後。歷史上漢代著名的伏波將軍馬援,便是他的祖上。
  馬宜甫,原名從義。傳言他的母親在懷他的時候,也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她夢見了一位麻姑神仙賜丹一粒吞之,醒來就生下了他。

  古人的這些傳言,想來實在是可愛也可笑。其實類似這樣的吉祥徵兆之言,都只不過是後人故作神秘,那是為了給某人的身世添光增彩罷了。

  經父母做主,少女時代的淵貞嫁與了馬宜甫為妻。婚後他們生有三子,分別名為庭珍、庭瑞、庭珪。

  要不是王重陽這牛鼻子老道的出現,一家人本應該是過著和睦幸福的日子,夫妻也一定是舉案齊眉頤養天年的。然而,人生往往總會有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那年流火的七月,馬宜甫在好友家飲酒。趁著酒興賦詩一首抒懷:
  抱元守一是工夫,懶漢如今一也無。
  終日吃杯暢神思,醉中卻有那人扶。


  話音剛落,只見王重陽布袍竹笠走了進來。眾人問:「酷暑炎日,何事煩道長大老遠從終南山而來?」王重陽答曰:「路遠千裡,特來扶醉人。」
  老道入座,一番暢言,馬宜甫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
  有緣千裡來相會,這就叫做緣分。

  後來,馬宜甫把王重陽接到家中,待之甚厚。在這期間,王重陽曾言:「得道之人可不食人間煙火。」並不斷向夫妻二人灌輸道家思想,勸他們入道。

  夫妻二人總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難道說道教真的就有那麼玄乎嗎?
  為了得到進一步的證實,他倆故意將老道鎖在全真庵內,每過五日隔窗送進一餐飯。待過了百日之久,開門一瞧,這牛鼻子老道不但沒有餓壞,臉上的氣色看上去比原來還要好。

  此時的馬宜甫,已起了入道之念。
  王重陽見他有意,便說:「想要入道,夫妻之間首先必須斷絕情意,然後再是飲食有所改變,方能正式開始潛心修煉。」

  於是他先採取循序漸進的辦法來勸導,名曰:「分梨」。讓夫妻兩人吃一個梨子時,分開吃,一人一半。分梨,意味著夫妻必須分離。再然後讓他們嘗試吃山芋和慄子,所謂芋和慄,即是相遇和分離。男女之情從最初的相遇,到最後的分離,人生最終歸宿應是如此。
  王重陽的一片用心良苦,感動得兩夫妻那是潸然而淚下。

  經過不斷的洗腦和言傳身教,馬宜甫漸悟玄理,也徹底服了。決定「舍妻子,受簪冠」正式棄家入道。王重陽幫他取了道名鈺,字玄寶,號丹陽。他當即寫了一首《辭家》之詩以表決心:
  正做迷迷火院人,苦中受苦更兼辛。
  偶因得遇通玄妙,豈肯耽家戀富春。

  後來,馬丹陽跟隨王重陽以及丘長春、譚長真二師弟離開了全真庵,同赴崑嵛山煙霞洞中修煉。
  丈夫義無反顧的決絕而去,卻留下一個孤獨寂寞的婦人,她又該何去何從?

  宋孝宗乾道五年的一個春天,寧海州名士周伯通修建了一座「金蓮堂」,王重陽和丈夫作為特邀嘉賓回到了故裡。

  經歷了近一年時間心靈上的痛苦掙扎,以及對親人之間情感不舍的糾結,孫淵貞終於想明白了。他拋下子孫,來到金蓮堂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樂呵呵地給她取了道名為「不二」,號「清靜散人」,並賦詩一首相贈:
  分梨十化是前年,天與佳期本自然
  為甚當時不出離?原來只待結金蓮。

  這一年,孫不二已五十一歲。
  同年九月,王重陽攜丘處機、譚處端和馬丹陽穿著道袍雲遊去了汴梁,孫不二居金蓮堂修煉。第二年,王重陽仙逝,孫不二離開了海寧獨自雲遊。

  南宋淳熙二年,也就是公元1175年。孫不二來到了長安趙蓬萊宅中,與丈夫馬丹陽相見。
  夫妻再度相見之時,卻已無當年恩愛情感而言,他們似乎只存在師兄妹之間的情份和一些象徵性的禮儀。馬丹陽擔心她心有雜念,怕影響到彼此不能潛心修煉,還特意贈詞《煉丹砂》一首相贈奉勸:
  奉報富春姑,休要隨餘,而今非婦亦非夫。各自修完真面目,脫免三途。
  鍊氣莫教粗,上下寬舒,綿綿似有卻如無。個裡靈童調行動,得赴仙都。

  詞中所言「休要隨餘,而今非婦亦非夫」的意思,是說:你不要跟著我了,如今你已不是我妻子,我也不再是你從前的丈夫了。

        看到這,忽想起謝希孟當初對歌姬一首決絕詞:「我斷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

         也想到崔健的一首老歌《假行僧》裡唱的:要愛上我你就別怕後悔,因有一天我要遠走高飛。我不想留在一個地方,也不願有人跟隨。

  就如楊紫陌所說的:我生為你來,而你不過是用手點了一下我的眉心,便怫然而去!
        難以揣度,這是何等的冷漠無情與狠心決絕。
  人世薄涼,命運多舛。她的世界,從此註定只剩一些零星的記憶,殘留在夢裡。

  孫不二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輕輕擦去眼淚,祭拜完祖庵,故作瀟灑地辭別了所謂的道兄丈夫。她一路餐風露飲臥雪眠霜,隻身來到了洛陽。

  白天,她在城裡募化乞度,夜間棲身風仙姑洞中修煉。心無雜念的她不久便丹成,修成正果。用道家術語講,那是三關撞透,三田返復,也就是武俠書裡常說的打通了身體裡的任督二脈。

  在這期間,她還開創了全真清靜派。一時,洛陽城內的諸多善男信女雲集洞中,都來聽孫不二演道說經。
  她曾作一闋《繡薄眉》的詞,來開悟眾生:
  勸人悟,修行脫免三途苦。明放著,跳出門戶。
        譚馬丘劉孫王郝太古,法海慈航,寰中普度。

  南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孫不二沐浴更衣,召集眾弟子前來。交代完畢後事,提筆寫下了一首《卜算子。辭世》的詞:
  握固披衣候,水火頻交媾。萬道霞光海底生,一撞三關透。
  仙樂頻頻奏,常飲醍醐酒。妙藥都來頃刻間,九轉金丹就。

  寫完,她對眾弟子說:「師尊有約,赴往瑤池。然仙期已到,我去也!」於是,跌坐而化,時年六十四歲。
  據說她坐化之時,只見香風散漫,瑞氣氤氳,竟日不散。當時她丈夫馬鈺正修道於寧海,仰頭看見孫不二乘彩雲飛過時對他說:「我先到蓬萊仙島去了。」馬鈺見妻子已修成正果,高興得跳起了舞來。

        孫不二,這位著名的清淨散人,就這樣走完了她平凡而又傳奇的一生。
  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96年),她被敕封為「清靜淵貞順德真人」。元武宗時,又敕封為「清靜淵貞玄虛順化元君」。她一生所寫修煉心得的著作有《孫不二元君法語》、《孫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坤訣》、《清淨元君坤元經》,被後人稱作是坤丹道法之祖。
  當然,她還留下了不少內丹詩詞。對於她的詞我不敢怎麼恭維,因為都是一些修道方面的經驗與心得,語意深妙,不是我等能參悟明理的。但平心而論,讀她寫的那些內丹詩,感覺就完全不同了,其句清麗秀美縹緲輕舉,有不食煙火之境。譬如《子午鍾》的詩:
  四面青山八面屏,萬類寂然靜無聲。
  冬盡春來無曆日,聽候心弦子午鍾。
  我尤其喜歡《女功內丹》中的其中兩首:
  其一
  荊棘須教劃盡芽,性中自有妙蓮花。
  一朝忽現光明象,識得渠時便是他。
  其二
  小春天氣暖風賒,日照江南處士家。
  催得臘梅先迸蕊,素心人對素心花。

  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陳攖寧先生贊道:「辭句雅馴,意義渾涵,乃丹訣中之上乘。」、「古今來僅此一門,堪稱大道。」

  一句素心人對素心花,有如絕無人跡的空山流泉之音,清脆悅耳。記得元朝一個叫張度娥的女子,也曾經寫過類似這般神清骨冷的一首詩,其中就有句「睡思昏昏如醉思,閨心寂寂似禪心。」

  前者是素心人和素心花,後者為閨心與禪心。如果說素心就是一顆平常女兒心,那寂寂的閨心,必定是一顆柔軟善良,平和淡定的禪心。

        誰能告訴我,究竟要擁有怎樣纖塵不染的心靈和淡泊如水的情懷之人,方能寫出這樣境界的妙語?誰又能告訴我,當年她噙著眼淚寫下「素心人對素心花」這句話時,她想得最多的又會是什麼?

        神仙是人做,修煉不辭勞。多少成功背後的辛酸,我們又知多少?
        昔人已乘仙鸞去,此地空餘雲煙渺。愛過也好,恨過也罷,也許生命中許多東西在時過境遷之後,都會化為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我也曾想,跨馬佩劍射天狼;我也曾願,笑傲江湖為卿狂。
        而極目天涯,何處才是通往江湖的瀟瀟風雨路呢?

   但我知,論愛心找不到更好。待我心,世間始終你好。只是,等到風景都看透,還有誰陪你最後去看細水長流?
   留下兩聲輕嘆,一為那些敢與紅塵同生共死的人,二為世間許多仍堅守寂寞的心。

詩情畫意謝謝您的惠臨賞閱支持!

【往期經典回顧】

才子佳人謎為媒,杜甫智鬥刁縣令。

書生出聯試新婦,乾隆詩社鬥劉墉

(1)對聯寫作第一講:起源與發展

(1)【李清照*寂寞讓我如此多情—那些填詞的宋朝女子】

(1)律詩寫作第一講:格律詩概論

相關焦點

  • 譚意歌*寂寞讓我如此多情,那些填詞的宋朝女子.
    「女大十八變」,不經意間,一個貌似天仙的才女正如出水芙蓉,慢慢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很快將成了紅極一時的官妓,以致長沙城內無人能及,她就是曾經被喚作英奴的女子,現在名叫譚意歌。      人一旦出了名,慕名前來的才子們自然就會接踵而來,都來看看這樣一位多才美麗的女子。作為一名出色的官妓,實質是件你簡單的事情。你想啊,你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大小官職,要懂得如何周旋和應付。
  • 宋朝青樓女子填詞水平有多高?好到你無法想像!
    按物題詠,應命輒成,反應了她們才思敏捷,按物題詠的能力宋朝青樓姑娘大多數都是有的,誰讓文人雅士好這口呢,特別像柳永、歐陽修、周邦彥等大才子都喜歡流連青樓,青樓的姑娘更加要學會這一本領了。下面國風君就和大家說說宋朝那些才華橫溢的青樓名妓的作品,以及這些作品背後所隱藏著的人物故事,讓你們感受下大宋青樓姑娘們的文採和品格。
  • 大宋第一流行歌手的一生:生前奉旨填詞,死後紅顏相送
    在宋朝那個還沒電視、手機、頭條…的時代,人皆能歌,是不是勝過鄧麗君,蓋過周杰倫!「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既然皇帝大人說讓我「且去填詞」——那我也就只好做一個「奉旨填詞柳三變」了。,在那些年的清明時節讓那些君子不敢不敢出門踏青。
  • 8月20日,我們一起聊聊宋朝那些事兒
    △宋畫-劉松年《四景山水圖》 那是用一闋詞,換一壺酒的朝代 也是用一首詞,可以換一座城池的朝代 多少風流雅士,絕色佳人,於一處春風亭園 杏花釀酒,松針煎茶,即興填詞
  • 道學 | 從《孫不二女功內丹次第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全真派嫡傳清淨散人孫不二元君,作為女子修真的典範,她的十四首五言格律丹詩,因前道協陳攖寧先生,以女丹功內容作解,在我國養生界,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道家鍊金丹有特殊的調息方法,即「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的奧秘,故孫不二元君說「子肥能益母」,這裡的「子母」互用奧秘,是歷代修真學容易糊塗的內容,是故張伯端在《悟真篇》前序中,特別指出「以神氣為子母,執津液為鉛汞,不識沉浮,寧分主客?」的修真錯誤,孫不二元君在這裡,是在給大家講解金丹真息的特定含義。
  • 馬鈺與孫不二的修煉故事
    一日王重陽賜馬鈺一枚梨令其食之,其寓意乃是:梨即離,是要勸馬鈺離其親戚鄉裡,出家修道,並畫一骷髏且題詩一首勸他們夫妻二人隨其修道,其詩為:   堪笑人生憂裡愁,我今須畫一骷髏。 生前只會貪冤業,不到如斯不肯休。  在王重陽反覆點化後,馬鈺與孫不二終於先後出家修道。兩人了卻了夫妻關係並以道友相稱。
  • 多情的男人,不安分的男人,耐得住寂寞的男人,差距一目了然!
    由此可見在女人是眼中,男人可以分為很多種,例如多情的男人,不安分的男人,耐得住寂寞的男人,其中的差距也是一目了然!多情的男人多情的男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非常喜歡結交異性朋友,這樣的男人在女人心中也是最沒有安全感的男人,因為身邊經常會有許多異性朋友,身邊不缺異性陪伴,對自己的女朋友自然也不會用心,常常會因為這些朋友而導致女朋友吃醋。
  • 靖康之恥:宋朝皇室女子深陷人間地獄
    倍受屈辱的除了兩位宋朝皇帝外,皇帝的家眷同樣受到了金人的殘忍對待。當時的金人在攻下汴梁城後,雖然侮辱了宋朝皇帝,但是他們並不滿足,他們還想要將宋朝的一切財富珠寶佔為己有。金人索要宋朝一千萬兩黃金,以及兩千萬兩的白銀,除此之外還包括各種綾羅綢緞等,軍備馬匹也沒有放過。
  • 編電視劇時請留意一下:宋朝人是怎麼稱呼的
    《後山談叢》:上(宋仁宗)不樂,曰:「我常戒爾輩為侈靡,今一下箸費二十八千,吾不堪也。」遂不食。2、皇太后的自稱宋朝的皇太后一般自稱「老身」。例子:《續資治通鑑長編》:太后曰:「相公安可求退?老身合居深宮,卻每日在此,甚非得已,且容老身先退。」有時甚至會如民間女子,自稱「奴」。
  • 來看看大宋朝是怎樣唱卡拉OK的
    其實,早在大宋朝,或更早人們就開始唱卡拉OK了。以我的看法,也許應推到更早時期,比如中國的詩經,《詩三百》年代。然而,最好的卡拉OK年代當大宋莫屬。唐朝是詩吟的年代,填詞賦歌或登不上大雅之堂,坊間卻一定有詞曲的流行。李白詩中就有一首詞牌為《憶秦娥》的詞。
  • 全真七子最弱的孫不二,若對上江南七怪最強的柯鎮惡,孰強孰弱?
    七子中武功最弱的當屬孫不二,一來她是女子,二來入門最晚,三來是半路出家,因此她的武功最弱,王重陽臨終前曾將最好的一把寶劍賜給了她,就是因為她的武功在師兄弟中最弱。、孫不二、柯鎮惡、尹志平四人,而拖整個陣法後腿的也是他們四人。
  • 劉敏濤 |宋朝小日子21【宋朝酒樓】夜深燈火上樊樓
    客人在酒樓裡流連忘返,酒樓的生意自然也非常紅火,幾乎24小時都有客人光顧,用宋朝人自己的話來形容,「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哪怕是寒冬季節,又或是三更半夜,宋朝酒樓仍然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 宋朝女性最具聲色?淺談宋朝女子的社會文化活動,以及閨閣生活
    宋朝女子成婚後,除了府中雜事,子女教育之外,還有家宅田地、鄰裡關係等事宜要處理。《禮記·內則》:「男不言內,女不言外;內言不出,外言不入。」在宋代的家庭關係中,正妻(主母)可以當家做主,宋朝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因此主母的身份地位也不比男主遜色,從小接受的教育和文化也相當。
  • 是我在做多情種情深已不懂人憔悴是什麼歌 是我在做多情種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歌非常好聽,裡面的歌詞有「今生一不再尋覓,逝去的容顏嘆息…是我在做多情種,情深已不懂人憔悴」,那麼,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是誰唱的呢?下面就具體來看看相關介紹。是我在做多情種情深已不懂人憔悴是什麼歌:  「今生一不再尋覓,逝去的容顏嘆息…是我在做多情種,情深已不懂人憔悴」的歌曲名稱就是《是我在做多情種》,是電視劇《來不及說我愛你》的主題曲,由李澤旭、胡楊林作詞,劉旭陽作曲,胡楊林演唱。
  • 明月多情應笑我, 笑我如今.
    開篇之筆「明月多情應笑我」,幾乎令人驚豔。明月是如此的 多情,一定會笑我此時的孤單落寞,辜負春心。等讀到「獨自閒行獨自吟」這一句,這樣的意興闌珊、茫然心緒,描摹與敘說近似白話,樸實自然可謂獨步天下了。自古多情的人總是空惹煩惱,所以納蘭的一方閒章刻上「白傷多情」四字,也正是表明了他由於「多情」而常給自己帶來失落、煩惱和惆悵。正是這種失落哀傷之感使他「近來怕說當時事」。
  • 宋人有錢還有才,孩童女子將軍學歷高,宋朝教育理念到底多超前
    作為多金又風流的宋朝,留給世人的不僅僅只有杯酒釋兵權的重文輕武和那些無數風流倜儻又銷金的絕世文人,更重要的是那份來自於文化傳承和生活百態的自信。兩宋作為古代歷史上教育發展最為充滿活力的時代,不僅在於書院的眾多,而是在於其努力促使儒學文化的形成。宋明理學是自唐朝包容並蓄文化的形成以來,又一種國學傳統文化的巔峰。
  • 若周伯通代替孫不二,天罡北鬥陣威力如何?可吊打黃藥師、歐陽鋒
    全真七子是王重陽的徒弟,周伯通的師侄,乃全真派二代弟子,分別是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 如果周伯通替換孫不二,那毫無疑問吊打黃藥師、歐陽鋒。因為僅他一人,便要勝過黃藥師和歐陽鋒,何況還有全真六子助力,和「天罡北鬥陣」的加持。 有朋友可能會認為,以全真六子的武功,如果和周伯通聯手,完全就是拖後腿。
  • 星爺的'奉旨乞討'和柳永的'奉旨填詞'
    不過大宋朝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是個好時代,雖然疆域遠小於強漢盛唐,從頭到尾外患不息,但是大部分時間還算經濟繁榮,百姓富足,民間乞丐的人數比起其它各朝各代應該少很多的。 南宋人施德操在他的《北窗灸稞錄》裡記了一個小故事,宋仁宗在宮中夜聞絲竹歌笑之聲,問宮人『此何處作樂?』宮人回說『此民間酒樓作樂處。』
  • 宋朝那些事兒:重文輕武,一項影響了宋朝320年的國策
    ——《沁園春·雪》上回談及陳橋兵變,趙匡胤建立宋朝。這回我們就來談談趙匡胤為宋朝定下的第一條基本國策——重文輕武。自五代十國走過來的趙匡胤,深知一個道理:武將只能管兵,絕對不能之幹政。遙想漢末群雄割據、唐末藩鎮自立、五代十國各種爭奪,試問導致禍亂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