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意歌*寂寞讓我如此多情,那些填詞的宋朝女子.

2021-03-01 詩情畫意詩社



十二。從來美事,因甚天教,兩處多磨。——譚意歌


譚意哥(?——?)南宋人,出身寒微,為樵夫之女。
配偶:張正字
號:無,小名英奴
詞集:無
生活地:長沙
愛好:詩詞,讀書,歌舞
寂寞指數:★★★★★
僅存詞作:  《極相思令》
湘東最是得春先。和氣暖如綿。清明過了,殘花巷陌,猶見鞦韆。
對景感時情緒亂,這密意、翠羽空傳。風前月下,花時永畫,灑淚何言。

  《長相思令》
舊燕初歸,梨花滿院,迤邐天氣融和。新晴巷陌,是處輕車駿馬,禊飲笙歌。
舊賞人非,對佳時、一向樂少愁多。遠意沉沉,幽閨獨自顰蛾。
正消黯、無言自感,憑高遠意,空寄煙波。從來美事,因甚天教,兩處多磨。
開懷強笑,向新來、寬卻衣羅。似恁他、人怪憔悴,甘心總為伊呵。
 

 
     這個可憐的窮苦人家的女兒,生來就命苦。不僅沒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而且自幼就父母雙亡,英奴流落到長沙,被一個姓張的篾匠所收養,十歲那年,硬是被狠心的篾匠賣到了青樓。天性聰明的英奴很快就學會了生存之本領。琴棋書畫,詩詞歌舞無所不會。「女大十八變」,不經意間,一個貌似天仙的才女正如出水芙蓉,慢慢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很快將成了紅極一時的官妓,以致長沙城內無人能及,她就是曾經被喚作英奴的女子,現在名叫譚意歌。

      人一旦出了名,慕名前來的才子們自然就會接踵而來,都來看看這樣一位多才美麗的女子。作為一名出色的官妓,實質是件你簡單的事情。你想啊,你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大小官職,要懂得如何周旋和應付。你要賠他們喝酒解悶,要會理解和演唱那些文人學士們所創作的詩詞散曲,有時還得陪他們出門去遊玩。所以說,官妓是不同於普通歌姬的,她們的身份相比較其她歌姬,那是要高得多的。

     有一日在客宴上,有個叫蔣田指著譚意歌的臉笑道「冬瓜霜後頻添粉。」意歌拉著蔣田的官服的袖子毫不客氣的回敬出一下聯「木棗秋來也著緋。」宋代四五品的官職,可以是傳紅色的衣服的。蔣田聽後,心底暗覺有些慚愧,同時也十分佩服意歌的機智靈敏。

      還有一次,長沙有個姓魏的諫議大夫約了譚意歌一行人去嶽麓山遊玩。這個諫議大夫在途中也對意歌除了一上聯「朱衣吏引登青障。」意歌莞爾一笑,隨即對道「紅袖人扶下白雲。」旁人不禁個個贊好!

     當劉宰相鎮守長沙時,也約了譚意歌去嶽麓山遊玩。在望山亭,意歌吟了一首詩:
     真仙去後已千載,此構危亭四望賒。靈跡幾迷三島路,憑高空想五雲車。
     清猿嘯月千巖曉,古木吟風一徑斜。鶴駕何時還古裡,江城應少舊人家。

     劉宰相聽後大為讚賞,嘆道「意歌才女簡直就是一詩妖也。」說完便問起意歌的身世來,意歌一點也不隱瞞地訴說了自己悲涼的身世。劉宰相對於意歌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於是問她想不想從良?意歌感到萬分欣喜,立即請求劉宰相為自己脫離妓籍從良。從此,譚意歌不再為官妓了。

     古時的妓女,其實在她們的心中幾乎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的,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從良。畢竟青樓之中,不是久留之地。從良後的願望,那當然就是若能找一個相親相愛的,知心知意的男子結合,共度餘生。

      緣分來了的時候,會令你措手不及的。這時有一個叫張正字的,任職潭州茶官,與譚意歌算是一見鍾情的那種戀情。所謂茶官,顧名思義就是管理茶務所設的官吏,像陸遊曾經也任過此職。官不大,但比較清閒自在。

      兩人情深意切,卿卿我我,就這樣形影不離的在一起生活了兩年。終於有一天,張正字因調動官職,要回到京師裡做官去。無奈,兩人雖是依依不捨,但還是必須面對別離的。這天,意歌憂心忡忡地為張正字餞行。意歌挽著他的手,深情地說「意歌曾是一個卑微的歌姬,而你本是名門子弟,我也知道我們在一起是不合適的,關於這個,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也知道,今日分袂,決無後期!」說完,淚如雨下。張正字立刻安慰她說「意歌放心吧,我們的盟誓之言,皎如日月,苟或背此,神明非欺!」意歌半信半疑地望著他又說「你要是忘記了我,也沒有關係。只是我的肚中已經有了你的骨肉,你可千萬不要忘記你的骨肉啊!」張正字一隻手輕輕地撫摸著意歌如瀑布般的長髮,另一隻手也輕輕的拭去她眼角的淚水,深情地望著意歌說「你和我們的骨肉,我是一個也不會忘記的。因為你們一個是我的心肝,一個是我的寶貝,就請放一萬個心吧!」意歌聽後,這才破涕為笑。
 
      接下來,不用多說了。意歌懷著張正字的骨肉,終日寸步不離家中。
      「清明過了,殘花巷陌,猶見鞦韆。」整整的一年過去了,眼前的景物依舊,只是沒有了心上人的影子。

     「對景感時情緒亂,這密意、翠羽空傳。」看著眼前寂寞的景象,怎麼不教人相思和回憶呢?
       「遠意沉沉,幽閨獨自顰蛾。」替我畫眉的人已不在身邊,我是多麼的空虛和無奈啊!
        「從來美事,因甚天教,兩處多磨。」是不是因為我倆的這般愛戀,惹得蒼天也來妒忌,故意要捉弄我們麼?也許是但凡人間美好的事,都是那四個字『好事多磨』。
       「似恁他、人怪憔悴,甘心總為伊呵。」我任憑著一身的憔悴和日漸消瘦的容顏,那也是我心甘情願地為你啊!

        看到這句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想起鄭伊健的一首歌叫《甘心替代你》「不管天邊風已起,只想依依看著你,夜闌人靜會否仍可希冀?經得起憂傷與悲,只因心中有著你,路遙長夜記憶從不捨棄 。。。。。。
      意歌終究寂寞難抵,於是寫了一封信,並附上《寄張正字》詩一首寄予他:
       瀟湘江上探春回,消盡寒冰落盡梅。
       願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
      結果盼來的依舊是渺無音訊,就這樣,寂寞地又守了三年的活寡。
 

 

      其實此時的張正字,已經娶了一個孫姓的小姐為妻了。意歌知道後,這才意識道了自己真的是被拋棄了。於是,她又寄去一封信,意思大致是這樣:


      我雖然是身份微賤、見識也比較淺陋,但我們畢竟有過夫妻之恩。我就這樣糊裡糊塗的做你的妻子,算算也已經三年了,在你眼裡,我這算作是什麼呢?如果意歌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應該告訴於我。可你突然這樣拋棄我,難道你不覺得你就是一個負心漢嗎?古書上常講,男女之間有恩義才能結合,我一直相信這些話,但現在被你無情無義的拋棄了,為什麼我的命這樣的苦呢?三年前的信誓旦旦,也許你早就忘記得一乾二淨了。哎,我既然被你所拋棄,我也認了,也沒有什麼話好說的了。
     意歌寫完,已是哭得渾身無力了。哎,正所謂的「多情女子負心漢」,怎不令人心痛呢?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元好問這句詞的來處本是這樣的故事,有一次他看見有一個人射殺了一隻大雁後,而另外一隻大雁悲鳴不已,竟然也不肯離去,傻傻地投地而死。元好問不禁為此雁之舉深感震撼,於是寫下了這首非常有名的《雁丘詞》。意歌為張正字可是痴痴的情,深深的愛。從她與張正字撞出愛的火花那天起,心中就暗暗地發誓生是張家人,死是張家的鬼了。

    是啊,情到底是何物?當明朝的湯顯祖看了元好問的這首詞後,也寫下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總而言之,古往今來的愛情故事讀來無非是有的纏綿悱惻,有的是遺憾終生。不管怎樣,想愛的話,多多少少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使你是那傳說中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或者你是蒲松齡筆下的鬼狐,也終究逃不脫不了愛與恨的糾纏。

    美好的愛情故事,一直是人們所追求和嚮往的。宋時有個叫秦醇的人,非常可憐意歌的身世,也為她的才情所欽佩,於是為她寫了本《譚意歌傳》的書。書的結尾,使得悲劇逐漸戲劇性地演變成了喜劇:
    三年後,張正字的那個孫氏因病去世了,所以張正字又回到長沙找譚意歌了。找到了意歌后,無奈意歌早已心灰意冷。於是對她賠了千個錯,萬個不是。也許是意歌舊情難了,也許是意歌心太軟,更是也許為了才幾歲的孩子不能沒有父親。總之,最後還是回心轉意了,原諒了他。或許,這就是叫作愛情吧?

    只不過,這次意歌要求張正字要來一個明媒正娶,堂堂正正的做他的妻子。張正字一一照辦,於是他們離開了長沙,回到了京師,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直執子之手,白頭偕老了。
    但願歷史真的如此,並祝福意歌的婚姻真是那般的美滿!這樣,也符合了人們對於愛情的美好祝願。最後還是那一句話,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詩情畫意謝謝您的惠臨賞閱支持!

【往期經典回顧】

詩詞║一首一個名句,比「我愛你」強一百倍。

古今對聯故事欣賞系列 11。

對聯寫作第十三講:對聯格律及馬蹄韻四。

古今謎語故事欣賞系列 12 。

律詩寫作第十四講:律詩的轉句。

張淑芳*寂寞讓我如此多情,那些填詞的宋朝女子。

詩詞║這首詞根本讀不下去,因為讀著讀著就唱起來 。

相關焦點

  • 孫不二*寂寞讓我如此多情—那些填詞的宋朝女子
    早在南北朝時期,女子入道修行已漸成一種風尚。特別是到了宋朝,身為九五之尊的帝王也來信奉與推崇,從而使道教文化到達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古時的女子,不外乎在幾種情況下不得已入道。其一,自幼體弱多病。其二,家境貧寒,難以養活。其三,身為朝廷罪犯的女家眷。
  • 宋朝青樓女子填詞水平有多高?好到你無法想像!
    按物題詠,應命輒成,反應了她們才思敏捷,按物題詠的能力宋朝青樓姑娘大多數都是有的,誰讓文人雅士好這口呢,特別像柳永、歐陽修、周邦彥等大才子都喜歡流連青樓,青樓的姑娘更加要學會這一本領了。下面國風君就和大家說說宋朝那些才華橫溢的青樓名妓的作品,以及這些作品背後所隱藏著的人物故事,讓你們感受下大宋青樓姑娘們的文採和品格。
  • 大宋第一流行歌手的一生:生前奉旨填詞,死後紅顏相送
    在宋朝那個還沒電視、手機、頭條…的時代,人皆能歌,是不是勝過鄧麗君,蓋過周杰倫!「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既然皇帝大人說讓我「且去填詞」——那我也就只好做一個「奉旨填詞柳三變」了。,在那些年的清明時節讓那些君子不敢不敢出門踏青。
  • 8月20日,我們一起聊聊宋朝那些事兒
    △宋畫-劉松年《四景山水圖》 那是用一闋詞,換一壺酒的朝代 也是用一首詞,可以換一座城池的朝代 多少風流雅士,絕色佳人,於一處春風亭園 杏花釀酒,松針煎茶,即興填詞
  • 多情的男人,不安分的男人,耐得住寂寞的男人,差距一目了然!
    由此可見在女人是眼中,男人可以分為很多種,例如多情的男人,不安分的男人,耐得住寂寞的男人,其中的差距也是一目了然!多情的男人多情的男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非常喜歡結交異性朋友,這樣的男人在女人心中也是最沒有安全感的男人,因為身邊經常會有許多異性朋友,身邊不缺異性陪伴,對自己的女朋友自然也不會用心,常常會因為這些朋友而導致女朋友吃醋。
  • 靖康之恥:宋朝皇室女子深陷人間地獄
    倍受屈辱的除了兩位宋朝皇帝外,皇帝的家眷同樣受到了金人的殘忍對待。當時的金人在攻下汴梁城後,雖然侮辱了宋朝皇帝,但是他們並不滿足,他們還想要將宋朝的一切財富珠寶佔為己有。金人索要宋朝一千萬兩黃金,以及兩千萬兩的白銀,除此之外還包括各種綾羅綢緞等,軍備馬匹也沒有放過。
  • 編電視劇時請留意一下:宋朝人是怎麼稱呼的
    《後山談叢》:上(宋仁宗)不樂,曰:「我常戒爾輩為侈靡,今一下箸費二十八千,吾不堪也。」遂不食。2、皇太后的自稱宋朝的皇太后一般自稱「老身」。例子:《續資治通鑑長編》:太后曰:「相公安可求退?老身合居深宮,卻每日在此,甚非得已,且容老身先退。」有時甚至會如民間女子,自稱「奴」。
  • 來看看大宋朝是怎樣唱卡拉OK的
    其實,早在大宋朝,或更早人們就開始唱卡拉OK了。以我的看法,也許應推到更早時期,比如中國的詩經,《詩三百》年代。然而,最好的卡拉OK年代當大宋莫屬。唐朝是詩吟的年代,填詞賦歌或登不上大雅之堂,坊間卻一定有詞曲的流行。李白詩中就有一首詞牌為《憶秦娥》的詞。
  • 劉敏濤 |宋朝小日子21【宋朝酒樓】夜深燈火上樊樓
    客人在酒樓裡流連忘返,酒樓的生意自然也非常紅火,幾乎24小時都有客人光顧,用宋朝人自己的話來形容,「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哪怕是寒冬季節,又或是三更半夜,宋朝酒樓仍然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 宋朝女性最具聲色?淺談宋朝女子的社會文化活動,以及閨閣生活
    宋朝女子成婚後,除了府中雜事,子女教育之外,還有家宅田地、鄰裡關係等事宜要處理。《禮記·內則》:「男不言內,女不言外;內言不出,外言不入。」在宋代的家庭關係中,正妻(主母)可以當家做主,宋朝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因此主母的身份地位也不比男主遜色,從小接受的教育和文化也相當。
  • 是我在做多情種情深已不懂人憔悴是什麼歌 是我在做多情種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歌非常好聽,裡面的歌詞有「今生一不再尋覓,逝去的容顏嘆息…是我在做多情種,情深已不懂人憔悴」,那麼,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是誰唱的呢?下面就具體來看看相關介紹。是我在做多情種情深已不懂人憔悴是什麼歌:  「今生一不再尋覓,逝去的容顏嘆息…是我在做多情種,情深已不懂人憔悴」的歌曲名稱就是《是我在做多情種》,是電視劇《來不及說我愛你》的主題曲,由李澤旭、胡楊林作詞,劉旭陽作曲,胡楊林演唱。
  • 明月多情應笑我, 笑我如今.
    開篇之筆「明月多情應笑我」,幾乎令人驚豔。明月是如此的 多情,一定會笑我此時的孤單落寞,辜負春心。等讀到「獨自閒行獨自吟」這一句,這樣的意興闌珊、茫然心緒,描摹與敘說近似白話,樸實自然可謂獨步天下了。自古多情的人總是空惹煩惱,所以納蘭的一方閒章刻上「白傷多情」四字,也正是表明了他由於「多情」而常給自己帶來失落、煩惱和惆悵。正是這種失落哀傷之感使他「近來怕說當時事」。
  • 宋人有錢還有才,孩童女子將軍學歷高,宋朝教育理念到底多超前
    作為多金又風流的宋朝,留給世人的不僅僅只有杯酒釋兵權的重文輕武和那些無數風流倜儻又銷金的絕世文人,更重要的是那份來自於文化傳承和生活百態的自信。兩宋作為古代歷史上教育發展最為充滿活力的時代,不僅在於書院的眾多,而是在於其努力促使儒學文化的形成。宋明理學是自唐朝包容並蓄文化的形成以來,又一種國學傳統文化的巔峰。
  • 星爺的'奉旨乞討'和柳永的'奉旨填詞'
    不過大宋朝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是個好時代,雖然疆域遠小於強漢盛唐,從頭到尾外患不息,但是大部分時間還算經濟繁榮,百姓富足,民間乞丐的人數比起其它各朝各代應該少很多的。 南宋人施德操在他的《北窗灸稞錄》裡記了一個小故事,宋仁宗在宮中夜聞絲竹歌笑之聲,問宮人『此何處作樂?』宮人回說『此民間酒樓作樂處。』
  • 宋朝那些事兒:重文輕武,一項影響了宋朝320年的國策
    ——《沁園春·雪》上回談及陳橋兵變,趙匡胤建立宋朝。這回我們就來談談趙匡胤為宋朝定下的第一條基本國策——重文輕武。自五代十國走過來的趙匡胤,深知一個道理:武將只能管兵,絕對不能之幹政。遙想漢末群雄割據、唐末藩鎮自立、五代十國各種爭奪,試問導致禍亂的原因是什麼?
  • 談詩說愛聊情懷,穿越宋朝尋真愛
    這首《浪淘沙》,後來被多名宋朝人收錄進筆記中,流傳了下來。幼卿,不過是浩瀚歷史上一名不知姓氏的平凡女子、茫茫人海中毫不起眼的匆匆過客,歷史不會記得她,如果不是她在驛壁上留下一首感懷的小詞,並在小序中說明了題詩的因由,我們今天不可能知道歷史上曾經有過這麼一個為情所傷的小女子,也不可能知道她遇到了這麼一段無疾而終、令人感傷的愛情。
  • 古代女詩詞人中,誰的填詞水平較高?您最喜歡哪位女詞人?
    前言歷史上出現了無數的才女,如蔡文姬、卓文君、薛濤、魚玄機等都是不錯的女詩人,不過她們不填詞。說起女詞人,最有名的恐怕就是李清照了,李清照應該是影響最大的女詞人了。但是,評比誰的水平最高,就很難說了。顧太清的丈夫奕繪家世顯赫,才華出眾,夫妻二人琴瑟相和、夫唱婦隨,可以和宋朝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婦媲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奕繪去世以後,顧太清捲入了和龔自珍一段緋聞中。
  • 宋朝那些不為人知的趣事兒
    宋朝那些有趣的小知識宋朝皇帝的名字即位前是很尋常的,繼位後為了避免常用字成為避諱字會改名,比如趙匡胤即位後,弟弟改為了趙光義和趙光美,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為趙炅,弟弟改名為趙廷美。且宋朝出過四任太上皇——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其中高宗、孝宗和光宗屬於太上皇帽子戲法,宋高宗還是中國歷史上唯四的超過80歲的皇帝(另外三位:梁武帝、武則天、清高宗)。宋朝是一個文官集團的勢力,可以說是達到巔峰的朝代,巔峰到司馬光曾經上書勸誡宋仁宗要多管管政事,不要把事全放權給大臣們,可以看出宋朝的文官多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