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憐的窮苦人家的女兒,生來就命苦。不僅沒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而且自幼就父母雙亡,英奴流落到長沙,被一個姓張的篾匠所收養,十歲那年,硬是被狠心的篾匠賣到了青樓。天性聰明的英奴很快就學會了生存之本領。琴棋書畫,詩詞歌舞無所不會。「女大十八變」,不經意間,一個貌似天仙的才女正如出水芙蓉,慢慢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很快將成了紅極一時的官妓,以致長沙城內無人能及,她就是曾經被喚作英奴的女子,現在名叫譚意歌。
人一旦出了名,慕名前來的才子們自然就會接踵而來,都來看看這樣一位多才美麗的女子。作為一名出色的官妓,實質是件你簡單的事情。你想啊,你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大小官職,要懂得如何周旋和應付。你要賠他們喝酒解悶,要會理解和演唱那些文人學士們所創作的詩詞散曲,有時還得陪他們出門去遊玩。所以說,官妓是不同於普通歌姬的,她們的身份相比較其她歌姬,那是要高得多的。
有一日在客宴上,有個叫蔣田指著譚意歌的臉笑道「冬瓜霜後頻添粉。」意歌拉著蔣田的官服的袖子毫不客氣的回敬出一下聯「木棗秋來也著緋。」宋代四五品的官職,可以是傳紅色的衣服的。蔣田聽後,心底暗覺有些慚愧,同時也十分佩服意歌的機智靈敏。
還有一次,長沙有個姓魏的諫議大夫約了譚意歌一行人去嶽麓山遊玩。這個諫議大夫在途中也對意歌除了一上聯「朱衣吏引登青障。」意歌莞爾一笑,隨即對道「紅袖人扶下白雲。」旁人不禁個個贊好!
當劉宰相鎮守長沙時,也約了譚意歌去嶽麓山遊玩。在望山亭,意歌吟了一首詩:
真仙去後已千載,此構危亭四望賒。靈跡幾迷三島路,憑高空想五雲車。
清猿嘯月千巖曉,古木吟風一徑斜。鶴駕何時還古裡,江城應少舊人家。
劉宰相聽後大為讚賞,嘆道「意歌才女簡直就是一詩妖也。」說完便問起意歌的身世來,意歌一點也不隱瞞地訴說了自己悲涼的身世。劉宰相對於意歌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於是問她想不想從良?意歌感到萬分欣喜,立即請求劉宰相為自己脫離妓籍從良。從此,譚意歌不再為官妓了。
古時的妓女,其實在她們的心中幾乎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的,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從良。畢竟青樓之中,不是久留之地。從良後的願望,那當然就是若能找一個相親相愛的,知心知意的男子結合,共度餘生。
緣分來了的時候,會令你措手不及的。這時有一個叫張正字的,任職潭州茶官,與譚意歌算是一見鍾情的那種戀情。所謂茶官,顧名思義就是管理茶務所設的官吏,像陸遊曾經也任過此職。官不大,但比較清閒自在。
兩人情深意切,卿卿我我,就這樣形影不離的在一起生活了兩年。終於有一天,張正字因調動官職,要回到京師裡做官去。無奈,兩人雖是依依不捨,但還是必須面對別離的。這天,意歌憂心忡忡地為張正字餞行。意歌挽著他的手,深情地說「意歌曾是一個卑微的歌姬,而你本是名門子弟,我也知道我們在一起是不合適的,關於這個,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也知道,今日分袂,決無後期!」說完,淚如雨下。張正字立刻安慰她說「意歌放心吧,我們的盟誓之言,皎如日月,苟或背此,神明非欺!」意歌半信半疑地望著他又說「你要是忘記了我,也沒有關係。只是我的肚中已經有了你的骨肉,你可千萬不要忘記你的骨肉啊!」張正字一隻手輕輕地撫摸著意歌如瀑布般的長髮,另一隻手也輕輕的拭去她眼角的淚水,深情地望著意歌說「你和我們的骨肉,我是一個也不會忘記的。因為你們一個是我的心肝,一個是我的寶貝,就請放一萬個心吧!」意歌聽後,這才破涕為笑。
接下來,不用多說了。意歌懷著張正字的骨肉,終日寸步不離家中。
「清明過了,殘花巷陌,猶見鞦韆。」整整的一年過去了,眼前的景物依舊,只是沒有了心上人的影子。
「對景感時情緒亂,這密意、翠羽空傳。」看著眼前寂寞的景象,怎麼不教人相思和回憶呢?
「遠意沉沉,幽閨獨自顰蛾。」替我畫眉的人已不在身邊,我是多麼的空虛和無奈啊!
「從來美事,因甚天教,兩處多磨。」是不是因為我倆的這般愛戀,惹得蒼天也來妒忌,故意要捉弄我們麼?也許是但凡人間美好的事,都是那四個字『好事多磨』。
「似恁他、人怪憔悴,甘心總為伊呵。」我任憑著一身的憔悴和日漸消瘦的容顏,那也是我心甘情願地為你啊!
看到這句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想起鄭伊健的一首歌叫《甘心替代你》「不管天邊風已起,只想依依看著你,夜闌人靜會否仍可希冀?經得起憂傷與悲,只因心中有著你,路遙長夜記憶從不捨棄 。。。。。。
意歌終究寂寞難抵,於是寫了一封信,並附上《寄張正字》詩一首寄予他:
瀟湘江上探春回,消盡寒冰落盡梅。
願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
結果盼來的依舊是渺無音訊,就這樣,寂寞地又守了三年的活寡。
其實此時的張正字,已經娶了一個孫姓的小姐為妻了。意歌知道後,這才意識道了自己真的是被拋棄了。於是,她又寄去一封信,意思大致是這樣:
我雖然是身份微賤、見識也比較淺陋,但我們畢竟有過夫妻之恩。我就這樣糊裡糊塗的做你的妻子,算算也已經三年了,在你眼裡,我這算作是什麼呢?如果意歌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應該告訴於我。可你突然這樣拋棄我,難道你不覺得你就是一個負心漢嗎?古書上常講,男女之間有恩義才能結合,我一直相信這些話,但現在被你無情無義的拋棄了,為什麼我的命這樣的苦呢?三年前的信誓旦旦,也許你早就忘記得一乾二淨了。哎,我既然被你所拋棄,我也認了,也沒有什麼話好說的了。
意歌寫完,已是哭得渾身無力了。哎,正所謂的「多情女子負心漢」,怎不令人心痛呢?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元好問這句詞的來處本是這樣的故事,有一次他看見有一個人射殺了一隻大雁後,而另外一隻大雁悲鳴不已,竟然也不肯離去,傻傻地投地而死。元好問不禁為此雁之舉深感震撼,於是寫下了這首非常有名的《雁丘詞》。意歌為張正字可是痴痴的情,深深的愛。從她與張正字撞出愛的火花那天起,心中就暗暗地發誓生是張家人,死是張家的鬼了。
是啊,情到底是何物?當明朝的湯顯祖看了元好問的這首詞後,也寫下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總而言之,古往今來的愛情故事讀來無非是有的纏綿悱惻,有的是遺憾終生。不管怎樣,想愛的話,多多少少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使你是那傳說中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或者你是蒲松齡筆下的鬼狐,也終究逃不脫不了愛與恨的糾纏。
美好的愛情故事,一直是人們所追求和嚮往的。宋時有個叫秦醇的人,非常可憐意歌的身世,也為她的才情所欽佩,於是為她寫了本《譚意歌傳》的書。書的結尾,使得悲劇逐漸戲劇性地演變成了喜劇:
三年後,張正字的那個孫氏因病去世了,所以張正字又回到長沙找譚意歌了。找到了意歌后,無奈意歌早已心灰意冷。於是對她賠了千個錯,萬個不是。也許是意歌舊情難了,也許是意歌心太軟,更是也許為了才幾歲的孩子不能沒有父親。總之,最後還是回心轉意了,原諒了他。或許,這就是叫作愛情吧?
只不過,這次意歌要求張正字要來一個明媒正娶,堂堂正正的做他的妻子。張正字一一照辦,於是他們離開了長沙,回到了京師,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直執子之手,白頭偕老了。
但願歷史真的如此,並祝福意歌的婚姻真是那般的美滿!這樣,也符合了人們對於愛情的美好祝願。最後還是那一句話,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詩情畫意謝謝您的惠臨賞閱支持!
【往期經典回顧】
詩詞║一首一個名句,比「我愛你」強一百倍。
古今對聯故事欣賞系列 11。
對聯寫作第十三講:對聯格律及馬蹄韻四。
古今謎語故事欣賞系列 12 。
律詩寫作第十四講:律詩的轉句。
張淑芳*寂寞讓我如此多情,那些填詞的宋朝女子。
詩詞║這首詞根本讀不下去,因為讀著讀著就唱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