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家中藏有「欠條」,寫明紅軍曾借千斤糧食,後來他換了多少錢

2020-12-24 秉燭鑑史

引言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在偉人的詩作裡,長徵仿佛只是一次普通的長途旅行般輕鬆愉快,但實際上這些詩作的背後無不透露著濃濃的辛酸,其中的滋味只有當時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知曉。那麼,紅軍究竟是怎樣完成這一場奇蹟般的徵程呢?

01

長徵是紅軍歷史上最輝煌的一筆。這段長達二萬五千裡的路程艱苦無比,其間更是危難重重,還需要隨時面對國軍的圍追堵截,這讓本就疲憊交加的紅軍戰士更加形容憔悴。但是長徵同時也是對紅軍的一次淬鍊與升華,堅定了紅軍的革命信心,為其未來的不屈意志打下了基礎。漫漫長徵路上自然也發生了無數的故事,比如有一戶藏民的家中藏有一塊木板,這是一份「欠條」,寫明紅軍曾借千斤糧食,記載著紅軍長徵中的一段過往。

▲紅軍長徵過草地繪畫

北伐戰爭的勝利也是國民政府與我黨翻臉的開始。有心算無心之下,我黨人被打得節節敗退。1933年,國軍展開對紅軍的第五次圍剿,雖然紅軍戰士們的戰鬥力一如既往的強,但是架不住當時我黨高層「犀利」的戰略指導思想——硬碰硬,那結果當然是雞蛋碰石頭,撞上了國軍的精銳部隊和精銳裝備損失慘重。不過禍兮福之所倚,這次的慘敗也讓紅軍開竅了,終於明白只有轉移才有翻身機會的道理,於是從1934年起,紅軍部隊就開始分散轉移,這就是長徵二萬五的由來。到了1935年,紅軍已經開進了四川境內,同年7月大部隊抵達松潘毛兒蓋地區。

▲紅軍劇照

那時候可不比今天,紅軍要入川只能靠雙腳,也就在這過程中大家好好感受了一番當年李白作《蜀道難》的心情。而且紅軍畢竟也窮,連翻過雪山時都沒有棉襖穿,只能在單衣外把睡覺時蓋的被子裹上勉強禦寒。寒冷天氣人體需要補充更多熱量是常識,而對紅軍士兵來說哪有那麼多食物吃呢?所以當紅軍終於翻過雪山來到松潘毛兒蓋時,已經是又冷又餓,精疲力盡。

▲松潘草原近照

然而在他們前方又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那時候的草原處處都是坑窪沼澤,要找食物也是相當不易,所以中央決定現在這裡整頓一番,並且儲備好路上的糧食。紅軍來得也巧,當時正趕上青稞成熟的時節,但周圍的百姓早已不知所蹤,而青稞也在地裡沒人收割。原來國民政府在此地先一步展開了輿論攻勢,在當地宣傳說紅軍是「共匪」,要來此處燒殺搶掠,嚇得老百姓們紛紛逃進了大山裡。

02

今天的我們當然知道哪邊的「匪氣」更重一些,但當時的百姓哪能分辨優劣?紅軍部隊一直都有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紀律,但是眼看收不到糧食就過不了草原,於是紅軍總政治部只好事急從權,命令士兵收割青稞只能挑成熟的,而且優先收割當地土司頭人家裡的青稞,也不用打招呼了,割的就是他們,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隨意收割百姓家裡的青稞,即使必須收割,也得將收割的原因和數量記錄在一塊木牌上,然後將木牌插進地裡,上面寫明以後這些農民都能拿木牌去找部隊換錢。

▲仁青卓瑪和「借條」合影

仁青卓瑪已經年過八旬,是克藏村村民,她家裡就有這樣一塊木牌,正是80多年前紅軍留下的。木牌長約1米,寬約20釐米,最上方大寫「收割證」三字,落款則是前敵總政治部。木牌上寫明了紅軍從仁青卓瑪家收割了1000斤青稞,仁青卓瑪家可以憑木牌去紅軍部隊兌換等值物品。在毛爾蓋地區,這樣的木牌如今僅存有兩塊,畢竟當地人當時根本不認識這是什麼,都沒太在意就毀壞了。仁青卓瑪家還是因為將木牌用來修房屋才保留了下來。

▲借條照片

仁青卓瑪最後並沒有拿「欠條」去換錢,她表示這塊木牌的紀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她沒有拿木牌向國家討欠款的打算,也拒絕了國家的主動賠償,更是回絕了高價收購木牌的人。在仁青卓瑪看來,黨和紅軍為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貢獻是遠大於那1000斤青稞的,這些年來村裡修了平整的水泥路、家家戶戶也蓋上了新房,她家裡不但種了一地青稞,還養了幾十頭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些恩情,遠不是那1000斤青稞所能償還的。仁青卓瑪表示自己的子孫後代會繼續為國家的發展做貢獻。

結語

三國丞相諸葛亮向後主陳情,願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抗戰時期的紅軍將士們又何嘗不是呢?他們為了保衛國家,保衛每一位人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和平安寧的生活,他們的功績是值得所有人銘記,所作的貢獻是無法衡量的。

參考資料:

《七律長徵》

相關焦點

  • 四川農民家中發現81年前「借條」,紅軍借了1000斤青稞,結果如何?
    在行軍路上,紅軍偶爾會遇到缺錢少糧的情況。當遇到這種情況時,他們會向當地群眾借,並寫下欠條,等到戰爭結束之後,當地群眾就可以拿著借條要求軍隊還錢或還糧。而在新中國建立起來後,一些群眾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拿欠條去找政府要錢,直到他們過世以後,他們的後代才發現紅軍留下的借條。
  • 湖北老人掏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400塊大洋,現在值多少錢?
    但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在如此境況下,我國湧現了一波又一波拯救百姓於危難之中的愛國人士。他們為居無定所的百姓建造了一個全新的帝國,給予了無數人安穩幸福的生活,他就是我們的紅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團隊,一個給予了百姓莫大恩情的團隊,卻一直奉行著絕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清廉精神。
  • 年邁老人拿出「欠條」:85年前借給紅軍的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
    在那段戰火紛飛的抗戰時期,紅軍在艱苦奮鬥中也發生過很多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有很多的物件都是這一段艱辛曲折過往的見證,其中借條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湖北,一位老人拿出了85年前紅軍打下的借條,曾借給紅軍400個大洋,如今應該還多少呢?
  • 山西老人拿出一張欠條,75年前八路軍借420大洋,如今可換多少錢
    在對革命根據地的摧毀後,轉移陣地的八路軍面臨的是物資的嚴重緊缺,糧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糧食就不能更好地開展抗日戰爭,不能更好地補給前線的供應和需求,不能更有利的進攻和固守,對於人心也是一種考驗,日軍所過之地,均被摧毀,無糧食無物資,但是為了更好的作戰,必須首先解決糧食物資的問題,為了更好的補給,社會人士和人民自發捐獻物資,有錢捐錢,有糧捐糧,有力出力,幫助我們的八路軍趕走侵略者。
  • 湖北一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向其借款400大洋,現在應給多少錢
    紅軍自成立之初無論武器裝備還是糧食儲備都極度的短缺,但是他們缺能打敗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除了戰鬥力彪悍外,更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而這也是紅軍紀律的體現。
  • 追不上部隊回不了家鄉,過草地掉隊的紅軍,後來咋樣了?
    長徵時期,紅軍將士在若爾蓋草地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歷程,過草地時,不少紅軍因病因傷在若爾蓋掉隊,從此留了下來……作者蔣桂花是若爾蓋縣人,也是雪山草地黨史資深研究者。她曾對若爾蓋草地農區的失散紅軍軍屬進行持續調查和幫扶工作,在調查和幫扶過程中,她曾聽說了長年生活在雪山草地的唯一一對紅軍夫婦徐國富、向金蘭的故事。
  • 收條、欠條、借條怎麼寫?這些「坑」需要避
    那麼,日常生活中收條、欠條、借條怎麼寫?有哪些坑需要避開呢?對此記者採訪了重慶捷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唐宏波律師。   借條怎麼寫?   借條是指借款人借出借人現金或物品時寫給對方的表明債權債務關係的書面憑證。
  • 對方不還款,有欠條如何起訴
    欠條,是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的寫明欠下對方多少錢的書面證據,欠條不同於借條,並不只是借貸關係才會有的。有欠條,但對方就是不還款的情況下,要如何起訴呢?拿著欠條起訴時要留意哪些問題?沒有欠條可以起訴嗎?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你解答。
  • 揭秘紅軍過草地時到底犧牲了多少人?
    「日乾喬大沼澤有12萬公頃,海拔在3600米以上,晝夜溫差大,天氣變化快。」紅原縣副縣長馬騫說,現在日乾喬大沼澤的大部分區域依然泥潭密布,即使是專業隊伍進入,都要面臨極大的危險。  1960年,中央政府決定在紅原地區建置縣制。為紀念這片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周恩來總理將其命名為紅原。今天,在日乾喬大沼澤的邊界上,還立著周恩來題寫的一塊石碑:「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原。」
  • 遇到借錢不還,有欠條打官司就一定能贏嗎
    訴訟的最終目的是拿到借出去的錢,但不少人為了逃避債務,就會將自己的財產轉移他處。依《合同法》第74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可以撤銷的債務人的行為,一是放棄到期債權的行為;二是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三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為了避免拿不回財產的情況,就要搜集對方轉移財產的證據以行使撤銷權。
  • 欠條怎麼寫才有效?附欠條模板
    這句老話大家都知道,但是呢,生活中很多朋友都被這種借錢的事情搞的焦頭爛額,甚至很多兄弟姐妹、親戚朋友都可能會因為錢的事而反目成仇。還有人因為寫欠條的時候不注意規範,到後來要收錢的時候,發現最有力的證明竟然是無效的,最後,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就這樣打了水漂。今天,籤個條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有關欠條的知識,幫助大家更全面了解欠條,永不踩坑。一、什麼是欠條?
  • 湖南大爺在族譜中翻出80年前欠條,借款金額420大洋,收到還款5萬
    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離不開他們的奮不顧身,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但無論是史書上還是影視劇中,都有那一個又一個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除了我們深刻銘記他們的事跡,如今很多流傳下來的,紅軍戰士使用過的物品也一直被人們保護並被後輩紀念,瞻仰。而在2015年,有一位叫做周炎光的湖南老人,拿出一張泛黃老舊的借條,上面清晰地寫著借周蓮池先生420塊大洋,最後的籤名更是不得了,竟然是賀大帥。
  • 平安南太湖丨你出勤要多少錢?我寫個欠條給你
    「你出勤要多少錢?我寫個欠條給你。」「不用的,都是為人民服務。」……這段可愛又讓人心疼的對話來自於一位老人被救之後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目新村小區有一業主在傍晚回家途中聽到一陣老人的呼救聲上前查看發現大門反鎖
  • 紅軍過草地的跋涉奇蹟
    將青稞脫殼搓成麥粒,再碾成麵粉炒熟,便成了乾糧炒麵;宰殺馬匹、犛牛,做成肉乾以備食用;在藏民帶領下尋認野菜,供過草地之需;還要準備燒酒、辣椒或辣椒汁禦寒。雖然盡了最大努力,紅軍籌到的糧食還是不夠全軍之用。每個人最多帶有8至10斤,一般的帶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糧食不足,使紅軍在過草地時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價。
  • 他想用一張10萬元欠條「綁住」女友
    王麗(化名)就是張強的女友。後來,兩人因感情糾紛產生矛盾,張強怎麼想都不甘心,於是在2017年7月要求王麗給他出具一張欠條。 欠條上白紙黑字寫著「今借到張強人民幣10萬元整。歸還日為3年後7月2日。中間如果發生意外,張強隨時可以將錢拿回。買車4萬,買房4萬,借2萬。如3年不乖隨時將錢拿回」。
  • 有欠條打官司就能贏嗎?不一定!
    在債務糾紛的官司中,債權人所持有的欠條是很重要的證據資料,因一張完整有效的欠條能夠有效證明債權債務關係的存在,但是債權人只要有欠條打官司就能贏嗎?除了欠條這一證據之外,債權人打債務官司需要有哪些證據,才能讓勝率更大?對於這些問題,本文將一一為您進行介紹。
  • 藏民都在哪裡生活——藏民活動區域大揭秘
    網紅丁真是藏民,家怎麼在四川?為什麼好多省份都有藏民,想要了解這幾個問題,看完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藏民活動區域俗稱「藏區」,「藏區」即指西藏自治區、雲南省、四川省、青海省、甘肅省等地的藏民活動區域。按省級分有雲南藏區、四川藏區、甘肅藏區、青海藏區。
  • 欠條上簽了字就要還錢?不一定
    ,卻被法院駁回,殊不知是欠條本身出現問題阻擋了維權之路。李某曾在工程期間為張某開鏟車,期間工資一直未結,經計算共計70000元,張某為李某出具欠條。後張某給付李某部分工資,但至今仍欠36000元,經多次催要未給付。李某訴至法院,要求張某支付剩餘36000元。被告張某辯稱,其也是為該建築公司打工,並且原告李某與案外人曾在2017年共同起訴過該建築公司。
  • 大衣哥「幾百張」欠條的背後:是人性的貪婪,索求無度不知滿足
    農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往往都會認為自己心中的猜想的是多少那就是多少,大衣哥說出實話也認為是想要欺騙他們。我們身邊總是會有這樣一種人:原本疏遠不長溝通,卻看到你的成功開始巴結,倘若你從成功變為失敗,將會漸漸疏遠你,甚至離開斬斷關係,生怕牽連到自己。
  • 正確認識貨幣本質,你的錢才...
    最早的貨幣居然是「草」,「錢」原來還是一種工具,後來變成了錢,還變成了稱重的單位;聽說過香菸是監獄貨幣,但方便麵居然也可以取而代之;一個大錢居然有25斤重,直接顛覆我對錢的認識,比特幣和數字人民幣究竟是什麼鬼,那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