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奇mama,講述一些育娃成長故事和經驗感受分享,點上面「好奇mama」可訂閱我的號,歡迎關注。(文章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好奇mama有話說:對於我家那快18個月的娃來說,聊「家國情懷」這個話題的時候遠遠未到,但看完《八佰》這種主題電影,我又被其所震撼,心潮澎湃,心中有許多感受呼之欲出,那就權且把這篇文章當成以後的愛國教育預演吧[呲牙]。
其實,這是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了,第一次是首映的時候跟胖紙先生去電影院看的。這部電影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戰役淞滬會戰為背景的,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一河之隔,從天堂到地獄。河以北,是滿目瘡痍的戰場,是生與死的較量;河以南,是高樓林立的租界,和麻將桌上的說笑。這部電影上映以來,雖然也非議和詬病不斷,但拋開其他不論,導演管虎以描寫「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來塑造大時代背景,無疑是成功的。因為在他們軍人的身份下,首先他們是「人」,是人,就離不開談「人性」。而能在國讎家恨面前,拋開人性的弱點,捨生取義,人物所表現出的張力和感染力無疑更強,也能震撼更多觀眾的心。我也是因此看了兩遍。
抗戰劇這幾年在影劇市場出現的著實不少,但拍的好的抗戰劇或者電影也著實不多,觀影后,何香凝先生的那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也久久縈繞在我的腦中,難以褪去,胖紙先生也是頗有同感(對電影或者電視劇,他是比我更挑剔的)。看完電影後,胖紙先生還聯繫了當前的國際形勢滔滔不絕地發表了一番(涉及政治話題的就不多闡述)。儘管在孩子小的時候,太深刻的「家國情懷」「愛國教育」,孩子可能聽不懂,但幫助孩子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和一些重大事件,在培養孩子愛國情操的同時,也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很關鍵一環。
去年國慶的那場70年大閱兵相信讓許多人都看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首先是閱兵規模,那次閱兵編59個方(梯)隊和聯合軍樂團,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餘架、裝備580臺(套),是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其次是武器裝備,安排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部分新型武器裝備受閱,是繼朱日和沙場閱兵和海上專項閱兵後,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裝備比重較高。再來是首次安排了維和部隊方隊,體現我軍維護世界和平地區穩定的決心能力。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比如院校科研方隊、文職人員方隊和民兵方隊等的亮相,女兵方隊首次掛槍,民兵方隊是由社會女性抽組而成,另外還增加了群眾遊行,給莊嚴肅穆的閱兵儀式增添了更多靈動豐富的色彩。
觀看閱兵儀式,最讓人血脈賁張的無疑是那些「國之重器」的重磅亮相。15式輕型坦克,能夠快速部署、快速反應、快速突擊,是陸上應急作戰的「急先鋒」;東風-17常規飛彈,具備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等特點,可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東風—41洲際戰略核飛彈首次亮相,這是中國戰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撐;新型潛射/艦射反艦巡航飛彈YJ-18/18A,這型飛彈具有射程遠、威力大等特點,是人民海軍反艦懾敵的中堅力量;長劍-100巡航飛彈,這款超音速巡航飛彈精度高、射程遠、反應速度快;還有運-8反潛巡邏機、國產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轟-6N、直-20戰術通用直升機的首次亮相。無人裝備和特戰裝備快速發展,航空裝備和飛彈裝備更新力度大,充分向世界展示了我國的國防建設成果和科技含量。
我們國家今日之成就是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得來的,而反觀前段時間的「港獨」組織,「港獨」分子以學生和年輕人居多,思想偏激,行為暴戾,所以我覺得,幫助我們的孩子成長成為一個健康的孩子,和他們一起了解理解我們國家發生過的歷史事件,教會他們理性愛國,也是很重要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