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憑藉濃厚的學養,成為了揚州八怪之首,文學造詣頗高

2021-01-11 藍鷹書畫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作為揚州八怪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金農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便開始研習書文繪畫,在文學藝術方面造詣頗高。之所以在之後的時間裡面取得較高的文學成就,與金農濃厚的學養不無關係,同時又因為他天性散漫,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或許是物以稀為貴的原因,由金農創作的繪畫作品,也成為了收藏家爭相追逐的焦點之一。

01書法作品精妙絕倫

作為揚州八怪當中,研習書法最有成就的一位,金農無論是在隸書方面,或者是在行書方面,均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不僅筆畫沉厚樸實,而且結構內斂嚴密,給人一種古樸渾厚的感覺。因為用筆非常隨性,金農在隨心所欲當中,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書法功底。

在臨摹古帖的過程當中,金農敢於大膽創新,並首創了漆書,因為由他創作的書法作品,用墨用筆非常獨特,仿佛是用油漆刷在紙面上一般,因而被後人稱為漆書。雖然看起來比較粗糙簡單,不過卻有一種磅礴大氣的氣韻,令人愛不釋手。

02繪畫作品清新脫俗

在金農五十歲的時候,自己的書法作品已經到達了藝術的頂端,很難再有大的突破。看到這樣的情形之後,金農開始從事繪畫創作,並且在他的筆下,無論是怒放的梅花,或者是奔騰的白馬,均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狀態,這與古代畫家寫意的風格大相逕庭,非常耐人尋味。

由他創作的《墨竹圖》,竹竿清瘦無比,讓人看上去似有寓意,而金農也解釋道,瘦與壽同音,表達了自己祈求高壽的美好願望。金農以馬為題材創作的繪畫作品,在蒼涼當中,顯示出了自己顧影自戀的迷茫感,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

03書畫同源,不入常格

無論是由金農創作的書法作品,或者是由他創作的繪畫作品,均憑藉自己自成一派的風格特點,給人不落窠臼的感覺。尤其是由他創作的書法作品,似乎與民間書法一脈相承,對後世書法的啟迪意義非常深遠,至今仍然被書法家廣為傳頌。

由金農創作的《山水人物冊》,《攜杖圖》以及《月華圖》等繪畫作品,不僅構圖別致,而且人物造型古怪誇張,給人一種妙趣橫生的感覺。因為敢於創新的緣故,金農的書畫作品,在當時的享譽度非常高,一旦有新作問世,均會引起畫壇趨之若鶩。

雖然在揚州八怪當中,每個人的風格特點不一,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不過憑藉自己濃厚的學養,金農仍然是其中最受推崇的。由他創作的書法作品以古樸渾厚見長,繪畫作品更是敢於創新而名揚於世。如今很多書法家,也曾經臨摹過金農的碑帖,受益非淺,由此也可以看出,作為一位詩書畫全才,金農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的,他的文學造詣頗高。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焦點

  • 清代書畫家金農,文學造詣頗高,被譽為揚州八怪之首
    北步流雲,賞精品書畫,品人生百味 對於喜歡收藏書畫的的愛好者們而言,金農的作品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金農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從小就喜歡研習書畫,在文學造詣方面有很高的天賦。也被世人們稱為「揚州八怪」之首。由於金農天性散漫,流傳後世的作品並不多。
  • 「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如何畫筍、吃筍
    日前,「國博珍藏雲欣賞」帶來昔耶居士——清代書畫家金農先生的《花卉蔬果冊》,帶領大家開啟一次畫上的美味之旅。這幅《花卉蔬果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曾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中展出。畫中,金農筆下這一把筍尤其新鮮,仿佛應春雷破土而出。
  • 生機勃發,古雅拙樸——「八怪」之首金農墨梅作品欣賞(圖)
    金農自畫像金農的書法作品較揚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來說,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金農最初不以工書為念,然而書法造詣卻在「揚州八怪」中成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別是他的行書和隸書均有著高妙而獨到的審美價值。他首創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金農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於紙面。所用的毛筆,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象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
  • 揚州八怪金農作品欣賞:繪畫造詣勝過齊白石,詩文奇特有創意
    有繪畫也有書法,金農的作品怎麼樣? 金農的繪畫作品與「漆書」相互結合,這樣子的作品怎麼樣?毫不誇張的講,在專業的古畫欣賞者眼裡,他的作品造詣其實勝過了齊白石,甚至算是獨一無二的寫意作品。
  •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清代揚州畫派精品展廣州開展
    「揚州八怪」都有哪幾怪?策展人、廣州藝術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陳志雲介紹,清代康雍乾時期,在東南重鎮揚州出現了一股藝術革新的潮流,其代表人物有金農、鄭燮、黃慎、汪士慎、李方膺、李鱓、高翔、羅聘、陳撰、高鳳翰、華嵒、邊壽民、李葂、楊法等。清代評論家因這群畫家的行為和藝術皆與時俗不同而以「怪」稱之,於是出現了「揚州八怪」的提法。
  • 「揚州八怪」,怪在哪裡,是八個人還是一群人
    文/陳克斌說起「揚州八怪」,常常有人認為就是那八個在揚州賣畫的畫家,其實不然。「揚州八怪",是清.康乾時期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的總稱,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那麼,就竟「揚州八怪」是具體的八個人還是一批人,他們「怪」在哪裡?利用這個機會,弄弄明白。
  • 「揚州八怪」都有誰?
    「揚州八怪」指清代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畫壇的革新派畫家。其人數和姓名說法不一。李玉棻在《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中指出「八怪」分別為汪土慎、黃慎、金農、高翔、李鱔、鄭燮、李方膺、羅聘8人。其實不止8人,且人名亦不固定。
  • 他位列「揚州八怪」,為何書法仍不出名?原來是「怪」過頭了
    作為「揚州八怪」的一員,楊法位居其中,但名頭不太響。「八怪」是一個統稱。一個響亮的名詞有好處,可以讓人迅速記住,但也容易泯滅各自的個性差異,只落下一個「怪」字。楊法書法看待「揚州八怪」,最終還要回到個案本身。
  • 昱德堂藏揚州八怪精品展4月換展
    高鳳翰《殿春亭圖》卷 局部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昱德堂藏揚州八怪精品展」已於2月6日在德基美術館正式開展,展期3個月,共計展出100件(套)書畫精品以及16件文房。觀眾可在換展之後飽覽更多真跡,多角度全方位,盡情領略「八怪」的藝術成就和藝術造詣。無論是持續展出的精品,即將與觀眾見面的「新面孔」,還是與觀眾惜別、被替換下來的展品,都是從昱德堂三百件揚州八怪藏品中精挑細選而來,百幅佳作共同展現了「八怪」個性獨特、大放異彩的創作風範。特別要介紹的是,在換展後展出的「新面孔」中,不乏精中之精。
  • 金農的失敗,是這個時代藝術家最稀缺的成功
    他就是「揚州八怪」之首金農。 ▲ 金農 《雜畫冊之新竹》 探究金農的「怪」,不得不嘆服金農有位格局遠高於任何巨商富賈的父親:父親深知與其給金農萬貫家財,不如讓他身體力行地讀萬卷詩書
  • 坎坷波折的身世,不落窠臼的技法,特立高標的品行: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這些書畫家主要活動在揚州地區,推崇石濤、徐渭的潑墨技法,鄭燮(即鄭板橋)更是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按照大多少人認可的說法,揚州八怪包括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八人。
  • 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清代的畫家書派是一支由清初四大畫僧和揚州八怪組成的奇特隊伍,他們每個人的書法風格迥異,強調個性的解放,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把傳統的審美法則置之度外。現在,我們來說說揚州八怪的其中的幾位:(一)石濤石濤(1641-1724年)原姓朱,名若極,明朝王室後裔,後出家為僧,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一生愛竹畫竹,終於也活成了一棵蒼竹
    ——《竹石》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是江蘇興化人,他的一生在詩畫書上造詣極高,被時人成為「三絕」。縱觀鄭板橋的一生,他在作畫時只畫蘭、竹、石三種,並且常常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 「揚州八怪」之一,為民請命得罪知府,寫下千古名作
    今天在這裡要說的是「揚州八怪」中的一個人,他在晚年時候不畏強權,為民請命,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揚州八怪真的是怪物嗎?在這裡也許大家不知道「揚州八怪」是什麼,真的是怪物嗎?在這裡解釋一下,這裡所說的「揚州八怪」說的是歷史上的一批人,主要有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批人是清朝時候活躍在揚州地區的書畫家。例如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一生沒有當過官,50歲才開始學畫,卻能迅速成為一代名家,不過這樣的才子,晚年孤獨,只能靠賣畫為生。
  • 鄭板橋對他的畫藝評價極高,擅畫松竹蘭菊-揚州八怪之李方膺
    其實真要計較起來李方膺在"揚州八怪"這個群體裡還是挺特別的一個存在的。因為雖然他被人們列為揚州八怪的一員,但其實他既不出生在揚州也不想其他揚州八怪的畫家一樣常年居住在揚州。那麼既然如此為何要將他列入揚州八怪中呢?
  • 金農《隸書冊頁》,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
    書法密碼微店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 他好遊歷,卒無所遇而歸。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
  • 書畫界的杜甫——「揚州八怪」之黃慎
    黃慎(1687—1768),中國清代傑出書畫家,漢族,福建寧化人,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揚州八怪之一
  • 淺談「揚州八怪」及其繪畫作品風格
    在這種現實條件下, 「揚州八怪」以敢於創新和勇於實踐的精神, 突破了「文人畫」在創作和作品評價上的『雅俗』標準, 把「文人畫」從逃避現實、脫離生活, 引向關心現實、注重生活。」 (楊新「揚州八怪」述評)就「揚州八怪」的作品來看, 雖各具面貌, 但總體上還是有一個主流畫風:皆縱橫捭闔, 飛動疾速, 三筆五筆, 散漫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