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勃發,古雅拙樸——「八怪」之首金農墨梅作品欣賞(圖)

2020-12-23 博謙齋主人

金農(1687年—1763年),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等,因其人生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自封「三朝老民」的閒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清代前期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

金農自畫像

金農的書法作品較揚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來說,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金農最初不以工書為念,然而書法造詣卻在「揚州八怪」中成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別是他的行書和隸書均有著高妙而獨到的審美價值。他首創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金農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於紙面。所用的毛筆,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象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

金農博學多才,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篆刻、鑑賞,善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機勃發,古雅拙樸。據說:他畫梅,自稱「江路野梅」、要求「天大寒時香千裡」。

當然, 金農天性散淡,他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過,他少有資財,據金農自述:「家有田幾稜,屋數區,在錢塘江上,中為書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無窮」,有時「歲得千金,亦隨手散去」。在困苦時也不得不依賴販古董、抄佛經,甚至刻硯來增加收入,也曾託袁枚,求寫彩燈,王昶撰《蒲褐山房詩話》記述金農,「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嘗不熙怡自適也」。金農去世時,七十七,一說七十八。

相關焦點

  • 「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如何畫筍、吃筍
    日前,「國博珍藏雲欣賞」帶來昔耶居士——清代書畫家金農先生的《花卉蔬果冊》,帶領大家開啟一次畫上的美味之旅。這幅《花卉蔬果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曾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中展出。畫中,金農筆下這一把筍尤其新鮮,仿佛應春雷破土而出。
  • 清代書畫家金農,文學造詣頗高,被譽為揚州八怪之首
    北步流雲,賞精品書畫,品人生百味 對於喜歡收藏書畫的的愛好者們而言,金農的作品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金農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從小就喜歡研習書畫,在文學造詣方面有很高的天賦。也被世人們稱為「揚州八怪」之首。由於金農天性散漫,流傳後世的作品並不多。
  • 揚州八怪金農作品欣賞:繪畫造詣勝過齊白石,詩文奇特有創意
    一個時代就有一個朝代的文化名人,他們的繪畫作品或者是詩文都代表著那個時代人們的審美。揚州八怪大家都聽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金農的書法繪畫作品。
  • 金農憑藉濃厚的學養,成為了揚州八怪之首,文學造詣頗高
    作為揚州八怪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金農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便開始研習書文繪畫,在文學藝術方面造詣頗高。之所以在之後的時間裡面取得較高的文學成就,與金農濃厚的學養不無關係,同時又因為他天性散漫,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或許是物以稀為貴的原因,由金農創作的繪畫作品,也成為了收藏家爭相追逐的焦點之一。
  • 金農的失敗,是這個時代藝術家最稀缺的成功
    他就是「揚州八怪」之首金農。 ▲ 金農 《雜畫冊之新竹》 探究金農的「怪」,不得不嘆服金農有位格局遠高於任何巨商富賈的父親:父親深知與其給金農萬貫家財,不如讓他身體力行地讀萬卷詩書
  •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清代揚州畫派精品展廣州開展
    究竟「揚州八怪」是哪「八怪」?根據記載,清代汪鋆最早在《揚州畫苑錄》,提到「怪以八名」一說。此後陸續出現了不同版本的「揚州八怪」提法。李玉棻在《甌砵羅室書畫過目考》中,將金農、鄭燮、黃慎、汪士慎、李方膺、李鱓、高翔、羅聘並稱,冠以「八怪」之名。這一說法得到普遍認可。所以「揚州八怪」主要指的是這八位畫家。到了現代,學家逐漸以「揚州畫派」命名這一畫家群。
  • 鄭板橋對他的畫藝評價極高,擅畫松竹蘭菊-揚州八怪之李方膺
    其實真要計較起來李方膺在"揚州八怪"這個群體裡還是挺特別的一個存在的。因為雖然他被人們列為揚州八怪的一員,但其實他既不出生在揚州也不想其他揚州八怪的畫家一樣常年居住在揚州。那麼既然如此為何要將他列入揚州八怪中呢?
  • 美術研究|原創|金農:師法造化,古樸凝重、天真奇絕之書法特徵
    這裡所指乃是杭州西湖之孤山,孤山之梅為北宋詩人林逋所植,金農出身杭州,且詩文早已成名,對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孤山一定也常有來往,他所見之梅是否林逋所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當時有「梅數十」與「橫斜多態」,該是他親眼所見。另一則描寫到「吾杭西溪之西,野梅如棘,溪中人往往編而為籬,若屏障。然今客揚州昔邪之廬點筆寫之,前賢王冕、辛貢之流卻未曾畫出也。」
  • 清代著名花鳥山水圖冊欣賞,收藏!(104幅)
    —— 金 農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他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鑑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濃厚的學養使他居於「揚州八怪」之首。五十歲開始學畫,由於學問淵博,瀏覽名跡眾多,又有深厚書法功底,終成一代名家。金農《墨梅圖冊》↓
  • 坎坷波折的身世,不落窠臼的技法,特立高標的品行:揚州八怪
    揚州八怪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這些書畫家主要活動在揚州地區,推崇石濤、徐渭的潑墨技法,鄭燮(即鄭板橋)更是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按照大多少人認可的說法,揚州八怪包括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八人。
  • 他位列「揚州八怪」,為何書法仍不出名?原來是「怪」過頭了
    作為「揚州八怪」的一員,楊法位居其中,但名頭不太響。「八怪」是一個統稱。一個響亮的名詞有好處,可以讓人迅速記住,但也容易泯滅各自的個性差異,只落下一個「怪」字。但凡提起「八怪」,首先會想到金農和鄭板橋。這兩人即使不在「八怪」中,也會聲名顯赫。但不管如何,「八怪」已成為一個歷史名詞,說到「八怪」時,意味著會關注得更仔細一點,比起其他湮滅無聞的更多書畫家,已經是藝術史中的幸運兒和佼佼者。
  • 「揚州八怪」,怪在哪裡,是八個人還是一群人
    一,「揚州八怪」是哪些人。這個說法出自何處?"揚州八怪"八人說,這個說法由來已久。據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鱔、金農、黃慎、鄭燮(又名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李玉棻是何許人也?
  • 「揚州八怪」都有誰?
    「揚州八怪」指清代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畫壇的革新派畫家。其人數和姓名說法不一。李玉棻在《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中指出「八怪」分別為汪土慎、黃慎、金農、高翔、李鱔、鄭燮、李方膺、羅聘8人。其實不止8人,且人名亦不固定。
  • 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清代的畫家書派是一支由清初四大畫僧和揚州八怪組成的奇特隊伍,他們每個人的書法風格迥異,強調個性的解放,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把傳統的審美法則置之度外。現在,我們來說說揚州八怪的其中的幾位:(一)石濤石濤(1641-1724年)原姓朱,名若極,明朝王室後裔,後出家為僧,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
  • 「揚州八怪」之一,為民請命得罪知府,寫下千古名作
    今天在這裡要說的是「揚州八怪」中的一個人,他在晚年時候不畏強權,為民請命,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揚州八怪真的是怪物嗎?在這裡也許大家不知道「揚州八怪」是什麼,真的是怪物嗎?在這裡解釋一下,這裡所說的「揚州八怪」說的是歷史上的一批人,主要有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批人是清朝時候活躍在揚州地區的書畫家。例如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一生沒有當過官,50歲才開始學畫,卻能迅速成為一代名家,不過這樣的才子,晚年孤獨,只能靠賣畫為生。
  • 2019,綻放《墨梅》風骨
    在2019年的第一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味這首《墨梅》,留下清氣滿乾坤!《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被中國人民家喻戶曉「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 《墨梅》經典流傳,正是因為她的「清香之氣」|研酒所
    ——王冕《墨梅》《墨梅》是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其實,對王冕的墨梅來說,詩是「配角」,畫才是「主角」。《墨梅圖》藉助繪畫副文本,特別是畫家自題副文本(《墨梅詩》),詩畫對讀,可深入理解畫作之妙處。王冕也擅長墨梅,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這幅《墨梅圖》最負盛名。
  • 昱德堂藏揚州八怪精品展4月換展
    高鳳翰《殿春亭圖》卷 局部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昱德堂藏揚州八怪精品展」已於2月6日在德基美術館正式開展,展期3個月,共計展出100件(套)書畫精品以及16件文房。觀眾可在換展之後飽覽更多真跡,多角度全方位,盡情領略「八怪」的藝術成就和藝術造詣。無論是持續展出的精品,即將與觀眾見面的「新面孔」,還是與觀眾惜別、被替換下來的展品,都是從昱德堂三百件揚州八怪藏品中精挑細選而來,百幅佳作共同展現了「八怪」個性獨特、大放異彩的創作風範。特別要介紹的是,在換展後展出的「新面孔」中,不乏精中之精。
  • 從金農到趙之謙——上博藏楹聯裡的清代書法演變之跡
    ,金農(1687—1763)理當尊居「揚州八怪」之首。 毫無疑問,在金農的所有書法作品中,最能代表他的創作水準的,自然是他的「漆書」,換言之,金氏的漆書書法,是對古來漢碑書法藝術的繼承發揚和再創造。從傳世的金農隸書作品看,確實反映了他的精湛表現技巧和深厚的創作功力。
  • 金農《隸書冊頁》,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
    書法密碼微店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 他好遊歷,卒無所遇而歸。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