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的失敗,是這個時代藝術家最稀缺的成功

2020-12-27 騰訊網

二百多年前,一位有著杭州戶口的富家子曾公開「炫富」:「家有田幾稜,屋數區,在錢塘江上。」他就是「揚州八怪」之首金農。

▲ 金農手札

如果突然痛失上述億萬房產的是你,各位必定哭天搶地痛不欲生!可到了金農這裡,家道中落以後,他最強烈的反應也不過是撓撓小辮,吱了一聲:「錢?!再賺唄!」

▲ 金農《墨梅》

其實,金農從三十多歲交遊開始,就四處當起了「文藝包工頭」,憑藉自己的一雙慧眼,甄選出能書善畫的巧匠,承接各類藝術項目籌措旅資。

▲ 金農《降龍圖》立軸 設色絹本

能給飛揚跋扈、天王老子都不服的一流藝術家們四處攬活兒,金農堪稱江南藝術家中的員外!時常仗義疏財的金農在江南文人中的威望無人能及。民間都戲稱:「冬心先生太可怕了,他要是當鹽商,其它鹽商就只能當褲衩了!那老百姓才有好日子了!」

▲ 金農《墨梅》鏡片 水墨絹本

賺錢,不都是為寫字畫畫嘛!

▲ 金農《隸書》鏡片 紙本

「怪咖」金農從不以窮富貴賤取人。窮人感恩於他樂善好施,卻又不能理解他書畫中的孤絕意境;富人尊崇他書畫中的傲骨而不惜豪擲千金。揚州的鹽商經常組織詩文酒會,金農常被尊為最尊貴的賓客出席。

▲ 金農手札

仗義的金農深知,這是鹽商們拉幫結派擠兌新人後再勸其歸降的套路,每次他都撓著小辮,一邊抿著小酒,細細觀察鹽商們的一舉一動,準備適時幫助一下弱勢的新人。

▲ 金農《芝壽圖》立軸 水墨紙本

▲ 金農 《隸書冊》 水墨紙本

▲ 金農《杖錫摩陀尊者》立軸 設色紙本

▲ 金農 《雜畫冊之新竹》

探究金農的「怪」,不得不嘆服金農有位格局遠高於任何巨商富賈的父親:父親深知與其給金農萬貫家財,不如讓他身體力行地讀萬卷詩書。於是他任由金農交遊和涉獵諸多「無用之事」,只要金農不違反俠義道德,父親永遠都是金農經濟和精神上最強有力的支持者。

▲ 金農手札

終於在金農五十歲時,覺得即使父親沒有要求也得給老人家個交待。野了大半輩子的金農終於狠下心來,準備生平最有把握的一次應試機會:博學鴻詞科。

他跋山涉水不遠萬裡剛剛京師,便驚悉雍正帝駕崩,乾隆新政不再重視這項考試!

金農一言不發,奮力揮毫用他獨創的漆書在準備多年的複習材料上,一一寫下了濃厚粗重的「也罷、也罷」,而後付之一炬!

▲ 金農 《達摩老祖》

藝術家金農終於意絕仕途!

在北方趕考之際,金農深入考察了宮廷畫家的書畫作品和清初「四王」的作品,他不禁感慨:滿卷皆是春意,奈何儘是無謂的喧囂,怎無動人之處!與其讓喧囂俗世洋溢著假春意,不如讓老夫用這顆真冬心還塵世一個清淨!

▲ 金農《自畫像》立軸 紙本

自此,金農定居揚州,悉心種植竹子和梅花,日夜不停地觀察,反覆寫生。從一開始的寫生,到後來無所不畫的大境界:在金農的自畫像中,他手握藤仗,徐徐邁出右腳,寬袍大袖中微微露出的紅鞋暗喻了他「踏破紅塵」的心境。

回望自己的一生,他深知繁花似錦的春天和自己此時寂寥的處境相悖,金農誓將懷抱一顆冷逸的冬心為藝。金農的「冬心」之號從此遠播!

▲ 金農手札

一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金農,曾給自己起了「三朝老民」的閒號,在「帖學」一統天下之時,金農一如寒冬裡冷梅,堅持自己古樸渾厚的書風。無論隸書、行書、楷書、漆書,金農書法裡處處表現出向傳統挑戰的勇氣。

▲ 金農手札

為了明志,金農給自己刻了一方「丹青不知老將至」的印章,然而金農的「冬心」並非要表現一顆冷漠的心,他的「冬心」也曾復甦過,六十歲時金農納二十歲的啞女孟娟為妾。啞妾重病後,金農體恤啞妾,安排她到杭州老家養病,古道熱腸的金農又恢復了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日常。

▲ 金農 《墨戲圖冊》 水墨紙本

晚年的金農,憑藉他孤絕的藝術堅持,收入頗為可觀,但歷經了人世滄桑浮沉後,散淡豪邁的性格使得他經常散盡千金!終於落得四壁皆空、無錢入殮,「怪人」金農終因自己對金錢的怪癖,終結了自己「不合時宜」的一生!

在富賈雲集車水馬龍的揚州,金農的冷逸,是激流跌宕後的冷靜,浮躁中的平靜,濁世中的一方幽靜。冷卻了心中一切躁動、欲望、掙扎等衝突,從現實的苦困中超越開來,與天地精神獨往來。

▲ 金農 漆書四言聯 鏡片 水墨紙本

▲ 金農《月華圖》立軸

數百年來,人們常慨嘆金農之怪,怪在他的堅持:人只有擁有超越了物慾的博大情懷後,方能煥發出恆久的生命之光。在這個充斥了各種庸常成功的年代,「怪人」金農的「失敗」和對物質追求的「冷漠」與「怪癖」,恰如澤被萬物而不屈於名利的月光,是最為低調冷毅的正能量!而對於世間所有求道的心來說,追求藝術的熱忱,冷眼看待人生起起落落,才是此生最大的成就!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相關焦點

  • 揚州八怪金農作品欣賞:繪畫造詣勝過齊白石,詩文奇特有創意
    一個時代就有一個朝代的文化名人,他們的繪畫作品或者是詩文都代表著那個時代人們的審美。揚州八怪大家都聽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金農的書法繪畫作品。
  • 在這個真相稀缺的時代裡 重讀《羅生門》的故事
    在現實中,關於名人的情感糾紛的各種自曝或曝料,關於某些案件的各種證詞,關於歷史上發生的某些事件……陷入「羅生門」這個大陷阱的情形不知凡幾。在這個真相稀缺的時代,重讀《羅生門》的故事,別有意味。我感到羞恥,心想不能留他一人活在這個世上。便用手中的小刀,狠狠地刺向了丈夫的胸膛。最後自己想自殺,但沒有成功。」顯然,女子在懺悔中描述的情形,與多襄丸的招供是矛盾的。7、化為死靈的復活者——「我的妻子太壞了,不想我活,叫盜賊殺死我。而盜賊察言觀色,在最後時刻一腳踢倒妻子,妻子順勢逃走了。盜賊望著我問:這女人如何發落?
  • 金農憑藉濃厚的學養,成為了揚州八怪之首,文學造詣頗高
    作為揚州八怪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金農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便開始研習書文繪畫,在文學藝術方面造詣頗高。之所以在之後的時間裡面取得較高的文學成就,與金農濃厚的學養不無關係,同時又因為他天性散漫,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或許是物以稀為貴的原因,由金農創作的繪畫作品,也成為了收藏家爭相追逐的焦點之一。
  • 「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如何畫筍、吃筍
    這個季節,正是「雨後春筍」長勢喜人的季節。筍,是中國的美食,也是文人、畫家筆下所愛。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過一首食筍詩:「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 一個失敗的展覽:錯把時代理解為現實
    近日,「筆墨當隨時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當代書畫精品交流展」在北京杏壇美術館舉行。利用周末休息的時間,我參觀了這個展覽。參觀完後,我認為,這是一個失敗的展覽。但作品是精品只能說明作品是成功的,不代表展出這些作品的展覽也是成功的。展覽有自己獨立的主題,與展出的作品的主題不是一回事。展覽的主題應與展覽的標題一致。順著標題去看,人們自然會期望,能夠在展覽中看到我們的時代,能看到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奮鬥歷程。但是實際的展覽讓人很失望。展覽的作品從多個視角反映了我們所面對的現實。
  • 美術研究|原創|金農:師法造化,古樸凝重、天真奇絕之書法特徵
    那麼這一則中更能看到金農對梅花的觀察、體驗,從這幅畫面上且能看出所畫梅花的造型構圖,表現形式,確實是前無古人,難怪他說王冕、辛貢不曾畫出此景也。金農的梅花作品大多以墨梅為主,用筆古拙。意境清奇幽冷,格調中透出高古冷豔之趣。其中之古意因何而來?金農書法直追漢碑,並由此援書入畫,這無疑使它產生高古之意。金農楷書、隸書、行書以及自創的漆書均有特色,不同書體都可在他的梅作中找到它們的影子,金農的楷書富有特色,以其形態、體勢之不同,大體分為三類。
  • 老藝術家做派的阿雲嘎,算不算流量時代的稀缺偶像?
    但對阿雲嘎來說,2019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參演了話劇《威尼斯商人》,這才是他的本職工作。畢竟,畢業之後,他就在音樂劇這條路上一去不復返了。老實講,當我翻開阿雲嘎的履歷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他是哪裡來的自信要推廣音樂劇。
  • 生機勃發,古雅拙樸——「八怪」之首金農墨梅作品欣賞(圖)
    金農自畫像金農的書法作品較揚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來說,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金農最初不以工書為念,然而書法造詣卻在「揚州八怪」中成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別是他的行書和隸書均有著高妙而獨到的審美價值。他首創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金農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於紙面。所用的毛筆,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象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
  • 清代書畫家金農,文學造詣頗高,被譽為揚州八怪之首
    北步流雲,賞精品書畫,品人生百味 對於喜歡收藏書畫的的愛好者們而言,金農的作品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金農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從小就喜歡研習書畫,在文學造詣方面有很高的天賦。也被世人們稱為「揚州八怪」之首。由於金農天性散漫,流傳後世的作品並不多。
  • 全球最成功的藝術家都有誰?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份全球藝術榜能夠反映出誰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在世藝術家。從這份榜單可以直觀看出美國依舊佔據全球藝術市場主導地位,50位全球最成功的在世藝術家中,美國以15人領先,其次便是中國的11人。反觀傳統藝術文化氣息濃鬱的法國和義大利,分別都只有1人登上全球藝術榜前50。紐約、香港、北京和倫敦幾乎覆蓋了所有世界上最大的藝術拍賣公司。拍賣公司對藝術家的作品價格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 蒼古奇逸 文採斐然——清金農對聯書法集讀|聯·墨
    《榮寶齋》期刊 | 物華天寶蒼古奇逸 文採斐然——清金農對聯書法集讀 | 【榮寶齋·物華天寶】文 /賀萬裡 黨明放金農畫像金農(一六八七——一七六三),清代書畫家。字壽門,又字司農,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二十歲至蕭山拜訪名士毛奇齡。翌年至蘇州投師何焯。
  • 郭敬明與川普,這個時代最醜陋的成功範本
    這兩天無論是打開電視還是網絡,看著川普和郭敬明各種大放厥詞的樣子,任何一個基本邏輯合格的人都會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是瘋了,只有「反智主義」盛行的時代,才能看到這種跳梁小丑沐猴而冠而被萬人追捧的場景。郭敬明成功地將自己活成了現實生活中的男頻打臉逆襲小說,在普遍慕強的時代裡,他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傳奇」。這不能不說是精英階層們的悲哀,因為自己老派要體面的性格,不擅長拉下臉來扯頭花,反而處處受制,在不明就裡的觀眾眼裡,顯得態度曖昧虛偽,一點兒也不像川普和小四那麼「真實」。
  • 藝叢專題丨人語山上煙 月出秋樹底 ——從金農《板橋詩四屏》說開去
    36歲至50歲間,這是他作汗漫遊的重要階段,足跡遍布「齊、魯、燕、趙、秦、晉、楚、粵邦」[13],儘管如此,期間足跡常到揚州,自雲「予客廣陵最久」。黃惇先生在《金農書法評傳》和《金農詩歌中的書法變革軌跡》二文[44]中曾力排眾說,認為金農的「渴筆八分」——漆書乃以八分為體,以飛白為用,而絕非從東吳二篆書碑刻出,提出人們以《國山碑》《天發神讖碑》為金農漆書來源之說是證據不足的,並同時批駁了時下很流行的金農「截毫」作漆書之說。從「渴筆八分」的筆法特徵來看,一是橫掃,二是斜拉。
  • 最有可能獲諾貝爾獎的十位藝術家是誰?
    同時,以上這份名單在拍賣市場上也炙手可熱,其中一些名字甚至跟古典大師一樣作品稀缺。美國《時代》周刊稱安塞姆·基弗是「同一時代大西洋兩岸最卓越的藝術家」。他的創作歷史、神話、文學、哲學和科學均有涉獵。儘管從不表達當下,但基弗的創作無疑是最為貼近社會現實的。代表作有《聖像破壞之爭》《鉛鑄圖書館》《瑪格麗特》等作品。
  • 從金農到趙之謙——上博藏楹聯裡的清代書法演變之跡
    毫無疑問,在金農的所有書法作品中,最能代表他的創作水準的,自然是他的「漆書」,換言之,金氏的漆書書法,是對古來漢碑書法藝術的繼承發揚和再創造。從傳世的金農隸書作品看,確實反映了他的精湛表現技巧和深厚的創作功力。
  • 最是橙黃橘綠時——論藝術家之時代角色及推行者的使命
    最是橙黃橘綠時——論藝術家之時代角色及推行者的使命文 / 古廣祥生活並不是一種重複「原本」的過程,而是追尋由一個質量到另一個質量的積極動態。對於追求生活品質的人來說,幸福不在於擁有很多金錢,而在於把生活變成藝術,再借藝術來豐富生活。
  • 昏暗時代的藝術家布萊希特
    進入新千年之後,「布萊希特」這個名字像一朵蘑菇雲,重又騰空而起,並掀起比以往更多的塵暴。如何去接近和理解布萊希特本人?在眾多版本布萊希特傳記中,德國學者雅恩·克諾普夫的《貝託爾特·布萊希特:昏暗時代的生活藝術》(下文簡稱《昏暗時代》)是一個鄭重的選擇。此書裝滿了關於一位傑出市民批判性藝術家和詩人的無數秘密:他的脾性與嗜好,他的觀念世界與情感世界。
  • 注意力稀缺造就「怪咖」新時代,「 超級IP」才是最強用戶收割機
    注意力稀缺造就「怪咖」新時代,「 超級IP」才是最強用戶收割機。二、信息過剩帶來的注意力稀缺,造就了超級IP的「怪咖」時代信息過剩導致注意力稀缺,移動網際網路是加速進化的推手,即使在風口中的企業也不無焦慮,今天一眾圈住用戶的模式、內容和傳播,明天一早起來可能就被另一個更大的聲量奪去,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用超級IP來創造持續的內容力,守住自己的用戶;一個真正的超級IP具有持久的內容創造能力,因差異化的魅力人格而自帶流量
  • 死亡逼近20萬,《時代》周刊封面:一場美國式的失敗
    封面上僅有的紅字,是這三個大寫單詞:AN AMERICAN FAILURE(一個美國式失敗)!對這個封面,《時代》周刊主編愛德華·費爾森塔爾解釋說:「美國很快將跨越一個毀滅性的裡程碑——有20萬人因疫情而死。」現在美國死亡已達到19萬,也就是說,到這一期雜誌正式上市時,美國死亡將達到20萬。
  • 最容易成功的餐飲行業,依舊有很多人失敗,原因可能是這個!
    所以,有些沒有什麼把握的人,就會選擇一些比較容易成功的行業來起步,餐飲行業就是其中一個。和其他的行業相比,餐飲行業應該算得上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行業。所以,不少人都會從餐飲行業著手,開啟自己的創業之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比較容易成功的餐飲行業,也依舊有很多人折戟,這又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