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勸人心靜的句子

2021-01-08 魅力心語

1.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瞭然。人心只一拳,別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無成,那就是對細枝末節的瑣碎關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蓋屋,但二者摻到一起,價值全無。做人純粹點,做事才能痛快點。——紫雲軒

2. 人生百年,轉眼成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切邂逅,悲喜皆由心定。看得透,放得開,則一切如鏡中花,水中月,雖然賞心悅目,卻非永恆。不如開開心心,坦坦蕩蕩,不讓自己在悲傷中度過,別讓自己在徘徊中漫步,隨緣起止,隨遇而安,開心生活。人生一場,不過活一回心境。

3. 淡定的人,不在乎太多的身外之物,而是執著於自己腳下的路。心若旁鶩,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態積極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不用刻意掩飾自己,不用勢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個簡單真實的自己。即使失意,也無所謂得失,坦坦蕩蕩,真真切切,平平靜靜,快快樂樂。

4. 好的生活就是不瞎想,做得多,要的少,常微笑,懂知足。

5. 人生的境界,說到底,是心靈的境界。若心亂神迷,無論我們走多遠,皆難以捕捉人生的本象,難以領略有韻致的風景。唯有心靈的安靜,方能鑄就人性的優雅。這種安靜,是得失後的平和,是誘惑時的恬淡,是困苦中的從容,是微笑面對這個混濁的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個漫長的過程。

6. 人生,很難稱心,生活,很難如意,朋友不比高低,要相互真誠;穿著不比貴賤,要合身得體;房屋不比大小,要舒適溫暖;車子不比名氣,要一路平安;長相不比美醜,要心態平衡;身體不比胖瘦,要健康無病;財富不比有無,要節儉會理;生活不比奢侈,要知足常樂。

7. 擁有童心的人永遠不會老,用簡單的眼光看世界,你就會變得快樂和滿足。童心總是與陽光、積極樂觀相依相隨,簡單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喜歡的人就大膽表白,無須遮遮掩掩、討厭的人就一笑而過無須懷恨在心。人生匆匆,保持一顆童心你會發現:沒有解決不了的事,也沒有過不去的坎。

8. 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人世間的事情勉強終歸不能如意,強求勢必不會甜蜜。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無悔,盡心無憾。

9. 做一個快樂的人,要敢於跟一切苦難說拜拜,要保持理智,不能盲目,不顧忌他人的評論,不羨慕他人的幸福,善於發現生活中自己的小快樂。真正的快樂都在於你自己;心靜了,世界也就寬了。

10. 凡事不必苛求,來了就來了;遇事不要皺眉,笑了就笑了;結果不要強求,做了就對了;生活就是一種簡單,心靜了就平和了。不要去拒絕忙碌,因為它是一種充實;不要去抱怨挫折,因為它是一種堅強;不要去選擇沉默,因為它是一種傷害;不要去拒絕微笑,因為它是你最大的魅力!

11. 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無所謂;放下了,成敗得失也就那麼回事。面對得失,有些人內心豁達,不會糾結很久,遇到什麼都能隨遇而安,心安了也就自在了;有些人則耿耿於懷,難以面對,要麼憤世嫉俗,要麼自暴自棄,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了困擾。所以,外境好壞並不是苦樂的來源,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們的心。

12.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條筆直的過程,而是一條螺旋形的路徑,時而前進,時而折回,停滯後又前進!沒有一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口的。停下來,笑看風雲;坐下來,靜賞花開;沉下來,沉靜如海;定下來,靜觀自在。心靜則清,心定則恆。

13. 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樂。水中參雜的東西越少,雖然貌似少了許多不同的味道,卻越顯清澈亮麗。人生看淡的誘惑越多,貌似缺少了許多做人的歡樂,卻因心的簡單而少去更多的煩惱。享受,都以付出為代價。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活得就越累。淡然,使人簡單;簡單,使人快樂。

14. 人生禍福相依,笑淚交織,得到不必太喜,你擁有一些,必然會放棄另一些;失去的無須過悲,沒有什麼可以永久地停留。不要以事業的成敗、收入的多寡來定義人生的幸福,它們只是一種附庸,與幸福的內涵沒有必然的聯繫。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

15. 唯有心靜,才能生出智慧。真正長久的幸福,靠自己經營。經營在哪裡,收穫在哪裡。經營理財身不窮,經營思想心不貧。持久的幸福感,要靠經營一顆寧靜,穩重,忍耐,淡然而平和的心。

16. 人生如夢,暮然回首萬事空。人生像一隻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會自在。

17. 心中無塵,心自安。煩惱由心生。同一樁事,想得少則無憂,想得多則是自尋煩惱;同一個問題,看到光明的一面則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則憂。人生的苦樂,不在於碰到多少事情,而在於心裡裝著多少事情。簡單一些,積極一點,煩惱自然會少了一些。清空心裡的陰霾,心淨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舒心。

18. 人要心靜,言多必失。喋喋不休不如觀心自省;埋怨他人不如即聽即忘。能干擾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能傷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開。你若平和,無人可恨;你若不究,無人能擾。

19.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要去強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學會適時的放棄。在生活中,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難;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心態決定命運,簡單就容易幸福。

20. 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那些固執的矯情和自我的狹隘,是對生活雙重的傷害,或者說是人生的另一種病態。人生註定有很多的內容,包括快樂和希望,每天都在,人生的幸福,就是給心地找一處寧靜和恬淡的所在。往事深埋總覺淺,不如及早釋懷。

相關焦點

  • 《佛經》中的禪韻十足的好名字
    書中內裡豐富,用作取名即是絕佳。男孩一定仙風玉骨,女孩也是仙氣十足。名字是家長們送給孩子的第一件禮物,也會伴隨孩子的一生,用佛經中最有禪意的句子起名,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安饒此名出自於《妙法蓮華經》中「長夜安隱,多所饒益」,意思是假若聞佛所說的這種法,在漫漫長夜中,就會無畏懼,身心安隱,得到無窮的利益。家長們給女孩取名「安饒」也是希望女孩能受到佛法的庇佑和洗禮,並能從中獲得人生感悟,使其活的通透、靈性;饒字多有富足、寬恕的意思,寓指女孩能富甲一方、寬容大度。
  • 佛經中的「偈語」和中國古典的詩歌,境界有何不同?知道的人不多
    讀過佛經的人都知道,佛經之中有很多的偈語,這些偈語不但文字優美,意境也很深刻,有很多首偈語甚至可以說是佛所講佛法的歸納和總結,如《金剛經》中的這首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佛教:《金剛經》中的這四個句子,道出了人生的真相!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所奉持的一部佛經。很多人喜歡讀這部佛經,是因為裡面講述了許多的人生哲理。比如「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這句話是告訴人們,事物的真相,並非是我們看到,或者是想到的那樣。《金剛經》中有許多的名句,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頌。無數的人,因為「受持」此經中的句子,有的開悟,有的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更有的人,因此而得無量福報。
  • 佛經中經典的四句佛語,句句發人深省,讀懂了有大好處
    閱讀佛經可以明悟佛陀的思想和學說,比起拈香禮佛來,翻閱經文才是領悟佛法的最佳途徑。在佛經中,有四句經典的佛語,句句發人深省,直指佛法的核心,讀懂了有大好處。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經》中的此句意思是說,佛陀和神通,都是人的內心虛構出來的產物,是人對神佛生出的慾念幻化而來,在佛眼中,自己不過是早先覺悟的人,是沒有千百世輪轉身和諸般神通的。佛法乃是涅槃的思想,而不是涅槃的名相,名相會輪轉變易,但是佛法的思想則是常住的。
  • 累了的句子說說心情 累了勸自己放手的句子
    關於累了的句子說說心情整理分享,埋藏我們的回憶,結局不完美不算可怕,就讓那記憶漸漸的隨波逐流,愛得太累了,也許只有放開手才會重新得到所有,以下是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累了勸自己放手的句子,歡迎閱讀累了的句子說說心情(一) 因為賭氣關掉了手機,腦海裡滿是你著急的畫面憋不住打開了手機,可是卻什麼都沒有。
  • 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寓意
    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 01、龍  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龍族的首領稱龍王,他們具有強大的威力,故成為佛的守護者,另外有一類「非法行龍王」,由於不順法物,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所以常受到熱沙燒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樓羅捕食的苦惱。
  • 常識 | 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寓意
    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龍族的首領稱龍王,他們具有強大的威力,故成為佛的守護者,另外有一類「非法行龍王」,由於不順法物,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所以常受到熱沙燒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樓羅捕食的苦惱。在諸尊龍王中,以五大龍王及八大龍王最為著稱。
  • 佛經中的「五不翻」指的是什麼?
    所謂「五種不翻」,指的是佛經由梵文翻譯成漢文時,在五種情況下,應該採用「不翻」原則,即「音譯」原則。這五項原則依次為:秘密故不翻、多含故不翻、此無故不翻、順古故不翻、生善故不翻。「五種不翻」是玄奘譯經理論的重心,也是他為「翻語」設立的法則。■ 秘密故不翻意思是說,具有神秘色彩的詞語不用意譯,而應採用音譯。佛經中有大量的「秘密」,如「咒語」等。
  • 揭秘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神秘寓意
    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龍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龍族的首領稱龍王,他們具有強大的威力,故成為佛的守護者,另外有一類「非法行龍王」,由於不順法物,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所以常受到熱沙燒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樓羅捕食的苦惱。
  • 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神秘寓意!
    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龍族的首領稱龍王,他們具有強大的威力,故成為佛的守護者,另外有一類「非法行龍王」,由於不順法物,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所以常受到熱沙燒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樓羅捕食的苦惱。象在佛教中是高貴的象徵,常以象王來譬喻佛的舉止如象中之王。
  • 如夢令《勸世歌》
    《勸世歌》俊之我勸世人多慈心,慈心才是人之根。我勸世人孝雙親,年老才有人心疼。我勸世人胸懷廣,胸懷寬廣少愁憂。我勸世人少結怨,結怨乃是禍之本。我勸世人秉正義,正義之心萬古存。我勸世入忠禮信,禮信之人人常尊。我勸世人少彷徨,彷徨之心最謎茫。我勸世人知恥辱,知恥之人寧心神。
  • 《六祖壇經》是唯一一部中國人的佛經嗎?怎樣的才能稱為佛經呢?
    在我們討論《六祖壇經》是不是佛經的問題之前,應該先要弄清楚佛經的定義是什麼,才好回答這個問題。甚至還可以引出另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只有六祖才可以寫出一部佛經,其他人不可以嗎?為什麼沒有第二、第三?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喜歡囉裡囉唆的,他只想知道一個簡單直接的答案:是?還是不是?簡單明確的回答,確實能夠快速的抓住痛點,不僅直指人心,簡直就是大快人心。
  • 六個來自佛經的經典寓言
    《提謂經》中說:「如有一人在須彌山上以纖縷下之。一人在下持針迎之。中有旋嵐猛風。吹縷難入針孔。人身難得甚過於是。」就像一個人在須彌山上用細線垂向山底下,另一個人在山下用線來穿針,中間狂猛的颶風,這細線進入針孔的非常難,得到人生之難也是如此。《菩薩處胎經》經中說:一針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難得過於是。
  • 《皇兄萬歲》:42萬收藏精品玄幻,從佛經中抽取技能,化身佛中魔
    「陛下,皇家藏經閣中可是有不少神功異術…」「都搬了,只留佛經,給那逆子!!」於是,十五歲的皇子看了兩年佛經。主角夏極與妖女私通,被囚居了兩年,只能看些佛經。親妹妹常來看他,說些宮外的事情,卻始終無法激發主角的鬥志。她不知道的是,主角兩年前已經覺醒了金手指,能從文字中提取技能珠,並直接達到第九層。第二章,監視。主角從所讀佛經中學了不少功法,都存在元神中,只提取了三門厲害功法。他的行為被皇帝的近侍監視,親妹妹來送他新的佛經,居然還要被其仔細檢查並告誡了一番。
  • 各種動物在佛經裡的寓意
    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豬在佛法中代表的是生命的愚痴體性,狗在佛法中代表的是貪、嗔二毒。貓在禪宗公案中比喻對佛法茫然無知的人。如「黧奴白牯」,黧奴又作捏奴、貓類。意指無知的動物,多用以比喻不解佛法的人。鼠在佛經裡常以黑、白二鼠來比喻時間,說明生命無常。
  • 佛經中8句經典禪語,句句直指人心!
    佛經中有很多經典的禪語,句句直指人心!讓修行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悟道。其中有惠能大師在大街上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也有舍利弗聽到馬勝比丘誦念「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而開悟,等等不一而足。
  • 佛經中的童男與童女
    這是僧團中幼童出家的首例,因此,佛陀特別訂定沙彌的制度,要羅睺羅禮拜舍利弗尊者為師。幼年的羅睺羅,不慣於僧團的生活,但是對於師父舍利弗和佛陀的教示,唯有尊敬服從。他每天打掃庭院,清潔環境,為在家的信徒服務,一得空閒,即修學佛陀的言教。有時候受年長比丘欺侮,經常丟棄他的衣單,羅睺羅都能忍耐。
  • 佛教十部必讀經典佛經,你都讀過幾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 佛經偈語中令人驚豔的句子
    世尊於彼諸仙眾中。亦復如是。威德照明倍復殊勝。
  • 佛教十部必讀經典佛經!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學佛必讀十部經典佛經, 消除罪障、積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一一閱讀將受益匪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