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也有大不同,這6種汗都是不正常的表現

2021-01-12 39減肥學院

天氣炎熱或者身體達到一定的運動量之後出汗是自然現象,但是如果稍微一動就出汗就需要引起重視,這並不是正常的,本文就來認識一下一動就出汗是什麼原因以及不同汗味的原因。

一動就出汗是什麼原因

有些人不光是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出汗,即便是在秋冬寒冷的氣候當中也是稍微活動活動就出汗。而且經常會感覺非常乏力沒有精神,身體抵抗力也比較差,這種出汗情況多數是虛寒,是因為氣虛導致的,需要從生活習慣上或者藥物上來進行調理。

生活中出汗分為不同種類

1、自汗

如果天氣溫度適宜,自己也沒有進行劇烈運動也沒有服用藥物但是卻經常會出汗,這種情況則稱之為自汗。自汗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津液外洩肺氣虛弱造成的,因此這類人群多數還存在著怕冷氣喘籲籲的症狀,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總是感覺沒有精神,而這種情況更加容易出現在佝僂病患者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身上。

2、盜汗

盜汗也就是偷偷出汗,多數出現在一個人睡夢過程當中,一般在睡醒之後出汗就會停止。盜汗多數情況下是因為陰虛導致的,而且患者多數情況下還會伴隨著失眠多夢口乾舌燥心煩氣躁的症狀,在肺結核浸潤器的患者身上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3、戰汗

戰汗,是全身戰慄繼而會出現冒汗的症狀,在在患熱性病之後,身體跟疾病抗爭的一種表現。多數患者在戰汗之後身體會慢慢退熱,也代表著身體在慢慢恢復病情有所好轉,但是如果出汗之後身體表現出發冷,尤其是四肢冰涼,表明正氣在慢慢虛弱下去,是病情比較嚴重的一種現象,而戰汗多數出現在傳染病的初期以及中期階段。

4、絕汗

絕汗是出現在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身上,汗液多數是淋漓不止的,醫生檢查還會發現脈搏微弱呼吸急促的症狀,一般多見於虛脫以及心衰的患者身上。

5、頭汗

頭汗是說發汗出現在頭部,多數是因為上焦邪熱導致的,患者多數存在溼熱以及陽明熱的症狀,如果在一個人身上看到額頭冒汗,多數是身體虛弱的表現。

6、冷汗

冷汗是一個人身體發冷但是四肢還在不斷出汗,在出汗之前身體也並不發熱,患者往往同時還伴隨著面色蒼白以及小便清長的症狀,舌苔也比較淡,多數是因為身體胃氣不足導致的,而身體受驚嚇也會出現這種症狀。

汗液味道極其原因

正常情況下汗液是沒有味道的,但是如果一個人身體異常汗液會出現腥臭的味道,多數是因為熱症或者溼熱證導致的。需要從自己的生活習慣上來進行改善,可以選擇清淡飲食,如果腥臭非常明顯還需要找醫生就診。

相關焦點

  • 灸後不出汗、出汗多、出臭汗虛汗粘汗,分別代表什麼?怎樣健康出汗?
    一、艾灸出汗多,真相可能出乎你想像現在大家常用的艾灸方法基本分兩種,一是手拿艾條懸灸,另一種用艾灸盒或者隨身灸(統稱為工具灸)。手持艾條灸就像烤燒餅,工具灸就像蒸饅頭, 局部汗出不能蒸發 ,相當於種地時使用地膜,所以工具灸出現水痕,並不一定是溼氣大,如果懸灸,則可說明溼氣大。為什麼呢?
  • 別小看你的汗!身體最全出汗健康對照表,這9種出汗要警惕
    有人喜歡出汗,覺得汗是脂肪的眼淚(千萬別信);有人討厭出汗,因為汗液黏在身上不舒服。但不管喜歡或是討厭,都必須重視出汗這件事,因為你的身體可能會藉助出汗傳遞一些信息,這期,黃老師就來教你如何讀懂這些信息?
  • 吃飯時出汗多與出汗少,哪種人體質最好?真正要警惕的是這3種汗
    出汗,是隨時時刻都可能發生的事情。偶爾出現一次、兩次,人們不會在乎。可某一階段經常出現,反反覆覆,便會引來眾多懷疑,甚至是認為是身體健康有問題,譬如很多人都會在吃飯時出汗。為什麼一吃飯就出汗?大家不用過於擔心,絕大多數人都會在吃飯時出汗,這種現象是生理性出汗,也叫味覺性多汗。和身體其他部分不同,在我們舌頭上分布著很多凹凸不平的味蕾。它一方面可以通過感受器,不斷向大腦發送信號,促使人們排汗。另一方面,受食物刺激影響,如藤椒、辣椒、花椒等等,一點辣都不能吃的人,一旦接觸後,刺激大量多巴胺分泌後,也會讓人出汗。
  • 這5種出汗,不論男女,暗示身體出現了大問題,需提高警惕
    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時又是人們排毒和調節體溫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氣溫非常高的夏季,出汗也會比平常多。但不同的人,其體質不同,出汗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人群稍微一運動就汗流浹背,而有的人劇烈運動後,出汗量也少得可憐,看到這裡,人們肯定會有疑惑了,出汗多或者不出汗是不是病?
  • 出汗與健康也有關係!這5部位出汗,是身體在發出健康預警!
    健康出汗的標準:範圍:全身都出汗汗量:微微的,持續的,可以滋潤皮膚的色味:無色或者淡黃色,微鹹,無異味次數:一天出汗3次左右,不超過5次出汗量過大會導致身體水分流失所以出汗不等於排毒,出汗多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也可能是身體不好的信號。出汗與健康也有關係!以下5種出汗情況,是身體在發出健康預警!提醒你身體需要呵護了1、自汗:動不動就會經常出汗。
  • 手腳愛出汗正常嗎?從中醫角度看,這6個原因一定留意!
    很多人都有手掌和腳出汗的症狀。如果年輕健康,並且汗液量正常,那麼手腳出汗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手掌和腳上出汗很多,可能是身體健康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及時治療。在此之前,你是否了解手腳出汗的原因所在?了解出汗的原因,方可心裡有數。
  • 哪些地方出汗暗示體內有疾?別不在意,有種出汗或是中風前兆
    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在氣溫升高,或者劇烈運動之後,身體就會出汗。身體適當的出汗,對健康還有益處。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出汗,代表的意義也不同。如果身體不明原因的出汗,還是應該引起警惕,多半是身體給出的警示,要你早點去查明原因。身體有幾個地方莫名出汗,要重視,早了解早受益。
  • 出汗能排毒?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好?
    炎炎夏日,出汗是常有的事!但不同的人出汗量卻有大有不同:有些人,一動不動也會汗流浹背有些人,不管天多熱運動量多大,也不易出汗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首先,針對出汗排毒的說法,專家解釋稱:不管是哪個身體部位出的汗,汗的成分都是差不多的,其中99%都是水,剩餘1%的成分包括鈉、鉀、鈣、氯以及尿素氮等。雖然說尿素氮和所謂的「毒」沾邊,但尿素氮主要通過小便排出人體,汗水裡的那點量,可以忽略不計。其次,所謂的出汗能減肥也不準確。
  • 警惕這3種異常出汗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件煩心事:每當吃飯時,都會不自主地出汗,而且是滿頭大汗,尤其是聚餐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也可能碰到過,有些人吃飯時愛出汗,只要一動筷子,不管春夏秋冬,就會汗流不止,額頭,鼻尖,頭上滿是汗珠。這是為什麼呢?
  • 出汗多VS出汗少,誰的身體更好?關於出汗這3點知識,你一定要懂
    天氣越來越熱,身上流的汗也越來越多了。不過,人與人之間的出汗量卻有很大不同:有人天熱的時候,一動不動也容易汗流浹背但有些人,不管多熱,即便運動了,汗也出得不多這是怎麼回事呢?所以,出汗多和出汗少,大多是因為汗腺的數量、發達程度等不同導致的,只要身體舒服,出汗多或少,都是正常的,並沒有所謂的好壞差別。不過,有時候明明天氣不熱,人也沒怎麼動,但汗就是譁啦啦地流,這又是怎麼回事?
  • 出這3種汗,預示身體有大問題!
    大熱天的,出汗是件再常見不過的事了。尤其是汗腺比較發達,天生就不耐熱的人,更是會在天氣稍微熱一點時就大汗淋漓。不過,並非所有出汗都是正常的,有些汗是身體的預警信號! 出這3種汗,是疾病的預警信號!
  • 動不動就汗流不止?提醒:女人3個部位常出汗,或暗示疾病
    出汗是再常見不過的一種生理現象,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但是其實人體出汗是要看部位的,有些部位出汗往往不代表著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特別是女性,有三個部位出汗的時候,那往往代表著身體出了隱患,可能要去看醫生了。
  • 有人動不動就滿身汗,有人從不出汗,這是為什麼?3個原因告訴你
    隨著溫度的升高,很多人開始出汗,在外面走一圈就已經全身溼透了。然而有些人幾乎沒有出汗或者出汗很少,和汗多的人相比,差別不是一般的大。那到底出汗少正不正常呢?你真的了解出汗嗎?其實出汗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機體天生的一種保護機制。
  • 冬天也有狐臭嗎?不出汗不意味著就不會有狐臭
    但是出汗少的冬天也會嗎?冬天如果不出汗,一般是沒有的,但是有時候你看起來不出汗了,為什麼還會有?腋臭實際上主要是腋窩處大汗腺分泌的物質被細菌所分解,加上冬天穿得厚不透氣,腋下還是會產生狐臭,衣服上也很容易沾上狐臭味。
  • 出汗未必是排毒,幾類出汗情況留心,可能是體內溼氣重了
    一、這幾種汗可不是健康表現1. 動不動就冒汗天氣熱出汗,運動多出汗,緊張也會出汗。但是有些人可能會有一種情況就是根本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動不出門,依然汗津津的,一旦運動一下出的汗更多,大有「自洗自足」的架勢。這類狀況多見於一些陽氣不足的人身上,也可以說脾胃虛。
  • 愛出汗是否和淋巴瘤異常有關?提醒:愛出汗可能是4種疾病徵兆
    出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老張卻很受困擾。 本來到了春天,天氣已經回暖,但沒想到來了個倒春寒,老張剛收起的棉衣又要拿出來穿了。氣溫降低,晚上要蓋厚被子才不會著涼,可是老張發現自己每天晚上很容易冒汗,額頭汗津津的,早上起床後背溼透一片,以為是被子蓋多了,減了一床,還是一樣出汗,而且最近感覺人脾氣很暴躁,動不動就生氣,非常不舒服。 3月25日,老張起床洗臉,一摸脖子,有個小腫塊,趕緊到了醫院檢查,醫生幫他做了一系列檢查,讓他3天後來取報告。
  • 汗是人體晴雨表,四個部位出汗,也許暗示健康出現問題了
    雖然現在是冬季,但是總有人在寒冷的冬天還會出汗。當然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屋裡有暖氣太暖和了,或者是為了取暖,運動後出汗。其實這些出汗都是比較正常的,然而有一些人出汗就顯得沒那么正常了,特別是因為一些疾病引起的出汗,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了。
  • 《黃帝內經》:汗為心之液,出汗養陽,過度出汗卻有3個影響
    《黃帝內經》:汗為心之液。出汗養陽,過度出汗會有3個影響。夏末秋初,很多地方還是悶熱不已。有朋友抱怨:「我最喜歡過冬天了,因為一到夏天就大汗淋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也有的朋友,有這樣的疑問:「出很多的汗,是不是對身體不好啊」?夏天、或者夏末秋初出汗過多該怎麼辦?
  • 出汗都有好處?提醒:這七種異常出汗要警惕,或是身體出現異常
    說到出汗,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我們的身體也每天都在出汗。很多人認為,出汗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排毒,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是所有的出汗都有好處嗎?1、自汗自汗是指患者不自覺出汗的一種情況,這一類人的身體通常比較虛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感冒、疲憊和怕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保暖,多吃有營養的食物並堅持鍛鍊,從而達到改善體質和減少自汗的效果。
  • 身體出汗就是排毒?注意:這3種出汗,或是大病預兆
    在感覺到悶熱的時候身體通常就會有出汗現象,通過汗液的流失,蒸發水分來帶走體溫,這樣才能保持體溫的正常。很多人在出汗的時候十分開心,認為這是身體排洩毒素的過程,可以將體內垃圾廢物排洩出來,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那麼,出汗是身體在排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