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虎,國內目前主要是東北虎。然而大家或許早已遺忘,在我們的大江南北,曾經有另一種老虎非常活躍,而它才是我們古人對老虎的第一印象。
這種老虎就是華南虎。華南虎已經在野外消失多年,它是否還有機會回歸?
《水滸傳》中,武松所打的「吊睛白額大蟲」,可以確信無疑是華南虎。當然讓華南虎消失的直接原因,還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打害獸運動有關。據悉有超過3000隻華南虎死於這場運動。我們對華南虎的保護開始於1977年,但似乎已經為時已晚。2007年的時候,我們確認了野外華南虎已經消失的事實。
現如今,華南虎並未滅絕,它存在於許多野生動物園當中,而許多環保人士也呼籲,將人工飼養的華南虎野化之後放歸野外,這無疑是一個最簡單的選擇。然而放歸華南虎的提議,直到今天依然沒能成真,我們實在懷疑,現在的野外還有沒有適合華南虎生存的環境。
老虎作為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它需要廣闊的領地,茂盛的森林以及豐富的食物來源。在植被稀疏的地帶,並非是老虎的天下。而要保證華南虎在野外形成足以繁衍的種群,則需要20隻以上的成年雌虎以及數隻壯年雄虎才行。
問題就這麼出現了。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隻老虎需要一個山頭,那這麼多老虎,究竟需要多大的領地?以孟加拉虎為例,一個孟加拉虎種群需要800平方公裡的棲息地,而且這些棲息地要連接在一起。那華南虎呢?專家估計至少要找到一個上千平方公裡的棲息地才行。
老虎的食物來源廣泛,但主要是有蹄類食草動物,要滿足一隻成年老虎的生存,一年需要50隻以上的大型有蹄類食草動物,在繁育後代的時候還需要更多。也就是說,一隻老虎的棲息地上,需要有一個200隻規模以上的獵物種群,才能保持生態的平衡。
大家不妨想一想,國內有哪塊地方符合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