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法速遞】最高院司法觀點: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能否引起訴訟...

2021-01-10 澎湃新聞

當事人起訴後未依法繳納訴訟費,經催告仍不繳納,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因為撤訴是當事人依其意思表示放棄因起訴而發生的法律後果的行為,是當事人對其訴訟權利的處分,按照訴訟法上的「撤回的訴,視同未起訴」的訴訟規則,不發生起訴的效果,自然也就不產生訴訟時效的中斷。

從訴訟時效的客體來看,其客體為請求權。請求權是相對權,必須向相對人送達才能產生請求權的效果。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或反訴本身,請求權的意思只是到達了法院,法院不是請求權的相對人,只是實現請求權的居中裁判者,而未經法定程序到達相對人時,不能視為當事人已經行使了請求權。當法院已向對方當事人送達訴狀後,請求權的意思表示已經到達義務人。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已非起訴,而是權利人向義務人主張權利,只是這種主張是通過法院送達的。這時的法院所起的作用並非裁判者,而是意思表示的傳遞者。

此時,法院和普通的意思表示傳遞者並無區別。在此種情形下可以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後果。但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已不屬於《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的第一種情形即提起訴訟,而是屬於該條規定的第二種情形即當事人主張權利。

本案中,經催告當事人仍未交納訴訟費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起訴狀副本並未送達相對人,張某既未通過訴訟方式,也未通過訴訟外方式向相對人主張權利,故不構成訴訟時效的中斷。

相關案例

(2017)最高法民申3316號

一、關於涉案借款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問題

本院認為,案涉借款並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首先,祁文宏在本案一審訴訟中僅對南岸區法院11052、11053號兩案民事起訴狀中程體明籤名的真實性提出異議,而未對該兩案民事裁定書的真實性提出異議。上述兩案民事裁定書確認程體明有起訴行為。其次,雖然祁文宏認為上述兩案民事起訴狀中程體明的籤名非其本人所籤,兩案是他人冒名起訴,但其並未舉示相應證據予以證明。

最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上述兩案南岸區法院確認收到訴狀的時間為2014年8月29日,因此,即使程體明的起訴最終因其未按期繳納訴訟費而按自動撤訴處理,但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綜上,由於程體明在另案中的起訴,導致涉案借款訴訟時效中斷。作為債權受讓人曾凡惠,於2015年提起本案訴訟,並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一)黃海明提起本案訴訟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根據原審查明,無論是2014年9月1日黃海明與中宇公司籤訂的《借款協議書》,還是2014年9月16日張愛連、鍾宇春向黃海明出具的《借條》,都約定應當在2014年12月1日前歸還借款。黃海明於2016年7月6日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而後因未交訴訟費而按撤訴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

根據上述規定,黃海明於2016年7月6日提起訴訟的行為,不論是否撤訴,均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人民法院不僅僅是當事人雙方的信息傳遞者,更重要的是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審判權,因此,只要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就意味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訴訟時效隨即中斷。2017年3月27日黃海明再次提起本案訴訟時,是在重新計算的兩年訴訟時效期間內,原審認定黃海明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並無不當。中宇公司、張愛連、鍾宇春主張黃海明起訴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與法律規定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來源:山東高法

原標題:《【高法速遞】最高院司法觀點: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最高院司法觀點:約定送達地址即便訴訟文書被退回仍然視為送達!
    最高院司法觀點:約定送達地址即便訴訟文書被退回仍然視為送達!當事人在糾紛發生之前約定送達地址的,人民法院可以將該地址作為送達訴訟文書的確認地址。但是該案件並沒有明確,如果法院向該地址郵寄訴訟文書被退回如何處理。實務中有些法院依據本條,支持如果訴訟文書被退回的仍然視為送達,但是爭議仍然較大。
  • 訴前保全裁定未送達給債務人 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為法定事由的發生致使已經進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全部歸於無效,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司法實踐中,常常出現訴前保全裁定書無法送達或未送達被申請人之情形,此時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 最高院法官:二審發回重審情形的司法認定
    下面結合民訴法司法解釋精神和司法實踐情況對這兩種情形作一重點解讀:一、如何理解「基本事實」《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款第3項規定,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何為這裡所指的「基本事實」,亟需明確。
  • 最高院一巡法官會議紀要:虛增訴訟標的規避級別管轄的處理
    最高院一巡法官會議紀要:虛增訴訟標的規避級別管轄的處理 2020-11-19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法速遞】全額購房但未辦過戶,請求法院確認享有所有權 能否支持?
    新盛公司與中銀公司、楊巖森、趙心、華廈公司合同糾紛一案中,中銀公司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上海二中院於2015年5月12日作出(2015)滬二中民六(商)初字第4號民事裁定,駁回中銀公司管轄權異議。中銀公司不服提起上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於2015年8月31日作出(2015)滬高民五(商)終字第41號民事裁定,撤銷一審裁定,將本案移送一審法院處理。
  • 【動漫】奧特曼電影訴訟圓谷開庭前撤訴
    有人認為圓谷之前提出的訴訟行為僅想從輿論上打擊影片出品方,然而更多的網友卻認為,開庭前兩天撤訴,是明顯的怕輸行為。據悉,這場擴日持久的版權糾紛至今已持續了大半年,雙方都將司法裁判作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途徑。原定於2018年2月7日開庭審理的影片版權案件,記者通過相關渠道了解到,圓谷和新創華,於2018年2月5日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申請了撤訴。
  • 2021,法院不受理這69類民事案件!
    5.重複起訴不予受理(一事不再理)——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構成重複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法律依據:《民訴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準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 2020年起,這10大類69種民事案件,法院不受理!
    適用依據:(1)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觀點:就我國目前司法實踐來看,普遍認為執行拍賣為法院的司法處分行為,是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財產採取的一種執行措施和處分執行行為。基於執行拍賣具有公法性質,執行拍賣合同不具有可訴性。針對執行拍賣中的糾紛,當事人或者利害關係人應當通過執行監督方式解決。
  • 智慧法院「解鎖」司法生產力 京東數科讓司法訴訟更便捷
    法院的日常工作需要大量的卷宗運送流轉。傳統場景下,工作人員抱著大批卷宗,或者推著小推車頻繁往返,都容易出現散落等意外,涉密文件一旦遺落,後果難以想像。相比於人類,不知疲倦的機器人不但能自主規劃路線、自主避障,還能避免犯下人為的失誤。「全程留痕,卷宗經過任何一手流轉,都能從後臺數據抓取到其痕跡。」北京三中院訴訟服務辦公室負責人張珂說。
  • 法院:實習律師做訴訟代理人輔助律師出庭不合法!
    儘管案件本身也很有故事,但是法院開庭後審理法官認為實習律師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代理案件引起了大量律師的圍觀和質疑。根據公開的庭審視頻顯示,法院開庭後,作為被告方的代理律師向法庭提議,認為原告方的訴訟代理人之一劉博是實習律師,而實習律師是不可以以特別授權的方式來代理當事人的案件。因為特別授權意味著劉博可以處分當事人的實體權利。
  • 法院:實習律師做訴訟代理人輔助律師出庭不合法
    儘管案件本身也很有故事,但是法院開庭後審理法官認為實習律師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代理案件引起了大量律師的圍觀和質疑。網絡圖片根據公開的庭審視頻顯示,法院開庭後,作為被告方的代理律師向法庭提議,認為原告方的訴訟代理人之一劉博是實習律師,而實習律師是不可以以特別授權的方式來代理當事人的案件。
  • 敦煌市法院:收到傳票應該怎麼做?
    敦煌市法院:收到傳票應該怎麼做?「我本人沒有向法院申請撤訴,你們憑什麼給我按撤訴處理?」 近日,敦煌市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有3起案件因原告未按時到庭,依法按撤訴處理。通知上午九點開庭,然而,經法院傳喚,原告未按時參加訴訟,且未向法院提交任何不參加庭審的理由。
  • 撤訴後重新起訴離婚需要什麼手續,法院管轄的規定是怎樣的?
    離婚訴訟屬於民事自訴案件,如果原告反悔了是可以撤訴。一些人在起訴離婚之後遇到了另一半苦苦的挽回,再加上對方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條件而心軟了,打算撤訴。那麼撤訴後重新起訴離婚需要什麼手續,法院管轄的規定是怎樣的?
  • 關於民事訴訟「司法確認」程序的十問十答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發現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應當裁定駁回當事人的申請。05經過前述調解組織或調解員達成的調解協議,應該向哪個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呢?司法確認案件的管轄法院,要看案件的來源是法院訴前委派調解的案件還是當事人自行申請調解的案件。
  • 結果明顯在意料之中,她為何不撤訴?
    就此次「潘金蓮名譽案」,有人曾建議原告撤訴以避免敗局,原告是否採納該建議不得而知。我認為,該建議有其合理性。在法院審理的過程中,當法庭明顯表現出「此潘金蓮非彼潘金蓮」的認定傾向,眼看就要遭到駁回起訴的結局時,原告不如採取主動,撤回起訴,以避免敗訴結局。從法律上講,撤回不等於認輸和敗訴。
  • 【裁判觀點】最高院合併審理裁判觀點匯總
    當事人就同一事實和同一法律關係分別向兩地法院提起訴訟的,兩地法院應協商或報請指定管轄,合併審理兩案案例要旨當事人就同一事實和同一法律關係分別向兩地法院提起訴訟的,兩地法院應依法通過協商或報請指定管轄等法定程序,使得兩案可以合併審理,以避免產生衝突判決,減少當事人訴累。
  • 最高院:非訴行政執行中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產生爭議後當事人有何救濟途徑
    13.最高院:父母以未成年子女名義購買並登記為子女所有的房屋能否因父母債務而被強制執行?14.最高院:上市公司股權的隱名代持行為應屬無效。15.最高院:公司帳戶與股東帳戶之間存在大量、頻繁的資金往來可能導致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行政賠償訴訟與行政訴訟的七點不同
    行政賠償訴訟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司法程序使自己受到行政侵權行為損害的合法權益儘可能恢復。在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情況下,行政行為的違法性已經得到確認,只需解決賠償問題。二是,起訴的前置條件不同。對於單獨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以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為起訴的前置條件,在起訴動機上,行政行為已經被確認違法,是一種客觀事實。三是,原告的舉證責任不同。
  • 最高院法官:民事再審12個常見誤區(必學內容)|轉需
    二是再審請求超出原審訴訟請求,圍繞該再審請求的相關理由可不予以審查。當然,反對者會認為本文觀點對原審法官不公。民訴法地209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再審判決、裁定明顯錯誤的,當事人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檢察建議或抗訴;《解釋》地383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當事人對再審判決、裁定申請再審的,法院不予受理。對此,有觀點認為,如果上述規定中的「再審判決、裁定」是因一方當事人申請再審而形成的,那麼另一方仍有權對該「再審判決、裁定」申請再審。
  • 【最高院•裁判文書】原告在訴狀中列寫第三人的,視為其申請法院...
    【最高院•裁判文書】原告在訴狀中列寫第三人的,視為其申請法院追加該第三人參加訴訟,由法院審查決定是… 2020-04-29 0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