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後疫情時代,抑鬱症向兒童和青少年伸出了魔爪!

2020-12-27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徵兆都有哪些?

1.整天不開心、感覺無聊,對玩耍失去興趣。

2.精力下降,容易疲倦。

3.各種軀體不適。

4.情緒波動大,易激惹,容易發火。

5.睡眠障礙,入睡困難、睡眠不深、早醒等。

6.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


家長該做些什麼?

1.注重家庭和睦,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只關注孩子的學習。

2.幫助孩子調節壓力。

3.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式,對孩子「放權」。


老師該做些什麼?

老師要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不要一味批評孩子的行為,而要傾聽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情緒。正確認識、早期發現孩子的抑鬱傾向。



睡眠障礙,食欲不振,抑鬱症,青少年,易激惹,情緒,徵兆

相關焦點

  • 當心,抑鬱症向兒童和青少年伸出了魔爪
    當心,抑鬱症向兒童和青少年伸出了魔爪 2020-12-24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青少年抑鬱症
    Selena Gomez此舉透過分號刺青向粉絲們宣傳正能量,希望所有患有抑鬱症的人將這些過程當作人生的分號,別為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   近年來抑鬱症人數逐漸增多,且青少年抑鬱症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那你知道了解青少年抑鬱症嗎?我來帶你了解一下吧!
  • 少女時代泰妍患上抑鬱症|原來抑鬱症最可怕的是這個...
    點擊上方「安肯全民心理」,你的好友也可能在關注哦~還記得那個火爆亞洲的韓國女團少女時代嗎?就在16日,少女時代的隊長金泰妍在社交媒體上與網友互動,突然自曝「罹患抑鬱症」,正在接受藥物治療,著實嚇壞了大批粉絲。當被粉絲問道「過的好嗎?」時,她答道「不太好。」
  • 青少年抑鬱症別被忽視
    其實不然,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發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問題》報告中指出,在10至19歲的青少年中,抑鬱症是致病和致殘主要原因。有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患者數量呈上升趨勢,而且年紀越來越低。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療的人群中,青少年約佔四分之一。然而結合臨床經驗來看,這個比例可能更高。
  • 抑鬱症兒童的世界是怎樣的?
    鄭秀文、楊坤、憨豆、喬任梁、雪莉、黛安娜王妃等名人都曾遭受過抑鬱症的困擾。最近CoCo的兩條微博也讓人猜想,她是不是被抑鬱症這條「黑狗」纏上了。不僅僅是名人,我們身邊的成年人乃至兒童也會患上抑鬱症,而且我們不一定會發現。這些年通過心理健康宣傳大家對成年人抑鬱症逐漸熟悉了,但可能對兒童抑鬱症仍然陌生,其實兒童也是會患上抑鬱症的。
  • 是誰在向我們的孩子伸出性侵的魔爪 | 刑法19
    令兒童參與任何超出其理解範圍或超出社會標準的性行為或向兒童展示此類性行為。這可以包括性行為,接觸性的性活動,或非接觸的帶有性意圖的活動。這也是近年來澳洲及法律環境相似的國家廣泛接受的兒童性侵定義。(數據來源於澳洲政府家庭研究中心)不是!
  • 青少年對外表不滿意,成年後患抑鬱症風險更高
    英國西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的最新研究顯示 [2],對身體不滿意的青少年,到成年初期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了50%~285%,而男孩患重度抑鬱症的可能性更高。
  • 業內:後疫情時代更應重視兒童保健工作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
    國家衛健委領導、兒童保健領域的多位專家表示,我國兒童健康正在從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轉變,對兒童健康的投入也應從疾病治療向預防性服務拓展,加大對兒童保健的重視程度,加大兒童疾病預防力度,將有效助力兒童健康事業發展,實現「健康中國」發展戰略。
  •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 國家衛健委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預計現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而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提起抑鬱症,我們似乎總聽到這樣的評價:「現在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生活已經夠好了,還是太矯情。」所以這次,我們就來聊聊被誤解的抑鬱症和被忽視的青少年抑鬱症。
  • 青少年抑鬱症有哪些前兆?
    青少年抑鬱症又稱為青少年情緒障礙,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江蘇省人民醫院李勇副主任醫師說,在正常情況下,青少年抑鬱症的起病會比較突然,一般是遇到某些事情、一些挫折打擊後引起的,一場考試沒考好、和好友鬧矛盾等都可能是誘因。
  • 救救孩子:遠沒有得到正視的青少年,甚至兒童自殺
    9月10月,全球精神衛生組織都會號召,人們應該及早介入這40秒和13秒。因為已有足夠的成功行動表明,自殺是可以預防的。今天,自殺幹預成了全球性的要務,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一些「隱秘的角落」,青少年,甚至兒童的自殺,遠沒有得到正視。成年人做出悲劇性決定,也許有跡可循,但對於孩童來說,一切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更隱匿,更難防控。
  • 專業|兒童抑鬱的12個信號
    雖然兒童抑鬱症最有可能發生在青少年中期,但它可以從任何年齡開始。你的孩子可能沒有語言來理解或解釋抑鬱,如果你看到這些症狀,請及時和孩子溝通,必要的時候需要心理醫生的介入。
  • 後疫情時期關注兒童心理健康,近百位醫學專家免費義診徵集報名
    疫情前後,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引擔憂我國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病率為16.6%,對於兒童青少年雖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但據估計我國兒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患病率約為8%~17%,保守估計17歲以下2億兒童青少年中,有超過3000萬人存在重度的心理健康障礙和心理疾病問題。
  • 疫情過後,青少年自殺事件頻發!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刻不容緩
    這一起起觸目心驚的事件,揭開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冰山一角。「中國青少年心理諮詢在疫情發生前平均每天接2~3個諮詢求助電話。而疫情發生後,電話越來越多,他們還為此增加了一個熱線號碼。此外,經過調查後發現醫院的門診量或多或少都有所下降,唯獨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門診不降反增,業務量比平常增加了將近三成!」
  • 重慶市兒童青少年科學健身線上推廣賽溫暖心智障礙兒童
    數十名心智障礙兒童通過參加科學健身線上推廣賽的健身打卡,在這裡領到了屬於他們的獎牌。據了解,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下,為豐富兒童青少年的體育活動,11月初,重慶市體育局推出了重慶市兒童青少年科學健身線上推廣賽。本次線上推廣賽面向重慶市青少年和兒童,旨在豐富少年兒童居家鍛鍊的多樣性、有效性和趣味性,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促進健康。
  • 福州國德醫院精神科:秋冬是抑鬱症的高發季節
    「秋風秋雨愁煞人」,不少人的心情也隨之惆悵哀涼,從而產生悲傷、迷茫、孤獨和無助之感。今天我們想告訴大家的是「悲秋」傷懷,當心冬季抑鬱症!01近來在門診遇到的受「悲秋」情緒影響的患者都多嗎?今年可能受新冠疫情,從5月開始,我們醫院抑鬱症門診的預約號經常提前就被搶光,很多患者要到現場加號,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而在往年,一般秋冬季及春季就診的更多一些。進入秋季,溫度不穩定,情緒也不穩定!
  • 深網觀察 第143期|兒童的世界裡,不容惡劣遊戲藏汙納垢
    低齡遊戲誘導兒童拍攝和發送私密照片,如此瘋狂,令人擔憂。更令我們憂心的是,網絡不良信息侵害孩子,已經成為了社會無法忽略的問題。根據《中國青少年網絡使用與保護調研報告》,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69億,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7%。
  • 高興不起來,對一切失去興趣,當心抑鬱症!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儲潔雅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
  • 天津市積極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
    按照教育部安排部署,10月至11月,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會同市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了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主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和近視防控工作的影響,一體化推進疫情防控和近視防控,在我市進一步掀起近視防控宣傳教育熱潮。
  • 近20年抑鬱症增加120倍:揭秘抑鬱症越來越多的真相
    20年前,抑鬱症發病率是0.05%,現在是6%,增加了120倍。而在地球那一端的美國其實也沒好到哪裡,大約10.7%的美國青少年有抑鬱症,5.9%有嚴重焦慮症狀,而自殺在2016年升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上述這幅圖就是美國在各大高校搞的行為藝術,地下散落的書包代表每年平均1000名大學生因自殺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