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編者按】2020年是中國和古巴建交60周年,也是切·格瓦拉犧牲53周年。近日,上海大學拉美研究中心邀請察哈爾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部前副主任、中國拉丁美洲友好協會前秘書長、中國前駐玻利維亞和烏拉圭大使湯銘新先生介紹了格瓦拉的一生。
湯銘新大使
問:格瓦拉為什麼會投身於革命事業?
答:格瓦拉於1928年出生在阿根廷羅薩裡奧市一個資本家兼莊園主家庭。1953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並取得了醫生資格。他的初衷是想用行醫來造福人類。但是,在目睹了疾病患者的困苦之後,他深感不公平的世界非藥可醫。所以,在閱讀了馬列著作後,他放棄了優越的理想職業,決心從事革命鬥爭,以解放苦難大眾為己任。
格瓦拉
1955年6月,格瓦拉在墨西哥城與菲德爾·卡斯楚相遇。共同的志向使兩人一見如故。他們通宵暢談形勢和革命策略。在卡斯楚邀請下,格瓦拉參加了正在組建的古巴遠徵軍。經過多年艱苦的戰鬥,創建了遊擊活動基地。從那以後,格瓦拉和卡斯楚密切配合,打了多次勝仗並轉入反攻。最後於1959年1月4日,一舉攻佔首都哈瓦那,推翻了親美的獨裁統治,取得了革命的勝利。一時間,在古巴,乃至整個中、南美洲地區,格瓦拉成了傳奇式的人物,名聲大震,被稱為古巴起義軍中「最強勁的遊擊司令和遊擊大師」。但是,格瓦拉一再謙虛地說,「毛澤東才是遊擊戰大師,我只是個小學生。」
古巴革命勝利後,格瓦拉擔任了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和黨的領導職務。但是,作為古巴第二號人物,他卻不願接受任何特權。他身體力行,參加義務勞動;孩子生病,不用公車送醫院;和家人到商店買東西,像普通人一樣排隊;需要的時候,同普通戰士一樣站崗;喜歡接觸群眾,了解民情;作風親和,平易近人。諸如此類的工作作風和生活細節,無不折射出他高尚的情操和純淨的人格魅力。
問:格瓦拉是如何推動古巴與中國發展雙邊關係的?您與他有過什麼交往?
答:我第一次見到格瓦拉是1960年11月,他率領古巴政府經濟代表團訪華之時。那一年是中古建交的第一年。當時,古巴是拉美國家中唯一和我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因此,我國對格瓦拉的訪問給予了高規格的接待。毛主席和周總理分別會見和宴請了格瓦拉,並同他進行了熱烈的長談。在北京和上海分別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群眾集會,歡迎來自加勒比海的古巴人民的友好使者。格瓦拉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極為感動。而更令他激動無比的是,他終於實現了心儀已久的熱切期望:一定要見到仰慕已久的中國革命偉人——毛澤東主席。
格瓦拉曾動情地和我們陪同人員說,「我們非常景仰毛澤東同志,他是我們走上革命道路的導師。」因為從他投身革命起,就閱讀了許多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和遊擊戰的文章和著作,從中受到深刻的啟發,把它稱為「來自中國的糧食」。他先是仿效中國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把鬥爭重點從城市轉移到山區和農村,在那裡形成革命鬥爭的根據地。在根據地建設過程中,他又仿效中國,注意發動群眾。他身背藥箱,走村串戶,為農民免費治病。
同時,向貧苦的農民介紹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這樣,格瓦拉很快就成為起義軍中最優秀的政治委員,在群眾中享有很高威望。在軍事行動中,格瓦拉更靈活運用毛澤東關於遊擊戰的許多戰略戰術,不斷取得了成功。這一切使格瓦拉對毛澤東和中國革命產生了深深的情誼。
因此,當1960年11月19日下午毛澤東接見格瓦拉時,格瓦拉的神情顯得有些緊張,一時說不出話來。還是毛主席先開口說:「切,你好年輕哦!」聽到毛主席溫馨的問候,格瓦拉打開了話匣子,先是讚賞中國的綠茶,能在中國品味到這麼清香的茶葉,就像是喝到了阿根廷馬黛茶啊!毛主席幽默地回應說,「那真是老天有眼,你喝到家鄉的茶葉味了,這說明你是真的到家了。」
之後,在談到古巴革命的發展時,格瓦拉感激地說,「毛主席,您革命的時候我們還沒有出生呢。但是,後來我們讀到了許多您的文章,受到了深刻的啟發。是您的遊擊戰思想,為勞苦大眾謀幸福的路線指導我們取得了勝利。」
後來,毛主席又單獨宴請了格瓦拉。格瓦拉把自己寫的遊擊戰的書親手送給了毛主席。毛主席也送了他一本籤了名的有關遊擊戰的小冊子。兩人緊緊握手,互致告別。
1960年11月18日,在格瓦拉抵達北京的第二天,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歡迎格瓦拉一行。我陪同古巴青年代表團一起出席。當格瓦拉步入宴會大廳時,我陪同的幾位古巴客人迎上前去,同他握手問好。格瓦拉問貢薩雷斯團長,來中國多長時間了,有收穫沒有?然後,以深邃的目光看著貢薩雷斯說,「中國對青年工作非常重視,你們要好好學習中國同志這方面的寶貴經驗。毛澤東主席對青年有一段非常精闢而生動的講話,說青年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說到這裡,他轉過臉微笑地問我:「你知道毛主席的這段話的全文是怎麼說的嗎?」我說,「知道。那是1957年毛主席在訪問蘇聯時,對中國留學生的一段精彩講話。毛主席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格瓦拉聽完後,緊緊地握了握我的手說,「謝謝你的幫助。」然後他對貢薩雷斯說,「希望你好好記住毛主席的這段話,努力把青年工作做好啊!」貢薩雷斯連連點頭稱是,說要把毛主席的話記下來,回國以後一定好好傳達,安排學習和認真貫徹。
格瓦拉這次訪華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商談中古經貿合作。中方是委派李先念副總理作為代表。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雙方商定,在1961年至1965年間,中方向古巴提供貸款6000萬美元,援建一些工業項目。並在1961年購買古巴100萬噸糖和5000噸鎳和銅等礦產品。
格瓦拉對中國提供的支援十分感激。他激動地說,「中國有如此飛速的發展,是因為有毛澤東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也為我們古巴的革命和建設可以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格瓦拉的中國之行取得了巨大成功。回國以後做了許多報告介紹中國情況,學習中國經驗。他號召幹部要吃苦在前,廉潔奉公。他以光著膀子參加砍甘蔗的義務勞動為例對幹部說,「同群眾共甘苦,參加集體勞動,這是我在中國受到的啟發。毛澤東主席和其他中國領導幹部就參加綠化植樹和建設水庫的勞動。這是密切聯繫群眾,與官僚主義決裂的好辦法。」
格瓦拉還號召青年要樹立理想,奉獻祖國;號召民眾要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一時間格瓦拉在古巴掀起了一股「中國熱」。古巴人民欽佩中國,渴望了解中國。每天到新華社哈瓦那分社索取新華社電訊稿的人排成了長隊。
問:格瓦拉為古巴革命作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答:古巴革命勝利後,格瓦拉依然閱讀了許多毛澤東的著作。在他看來,革命尚未成功。因為拉美大多數國家,包括他的祖國阿根廷,仍然被獨裁者或者反動權貴集團所統治。所以,他經常引用毛澤東的一句名言「不到長城非好漢」來激勵自己的革命鬥志。儘管肩負繁重的經濟領導工作和外交出訪活動,但絲毫沒有讓格瓦拉忘記他作為一名解放全拉美的國際主義者的理想。所以,當古巴的經濟建設開始進入正常的運行軌道以後,他的拉丁美洲血液開始沸騰。他耳邊常常聽到受苦受難的人民的呼喚,他不能沉湎於「功成名就」,他要繼續為拉美的解放事業做出貢獻。
1965年10月3日,在宣告成立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大會上,格瓦拉請求辭去他在古巴黨內外的一切職務、軍銜和古巴公民的國籍。他願意為拉丁美洲任何一個國家的解放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而決不考慮個人付出任何代價。他在給卡斯楚的告別信中表示,他對單一的蘇聯模式感到不解和失望,對社會主義的前途感到憂慮。因為他發現不少革命者都是在豪華的汽車裡、在漂亮女秘書的懷抱裡,喪失了往日的銳氣。所以,為保持革命者的理想和完美形象,他只能選擇戰鬥,選擇一個鳳凰涅槃式的壯美結局。
1967年1月,我陪同時任中聯部拉美局局長的吳學謙赴哈瓦那出席亞非拉三洲人民團結會議。念及格瓦拉在1965年3月結束了他為期3個月訪問,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一系列國家後便銷聲匿跡,卡斯楚在三洲會議發表閉幕詞中專門講到了格瓦拉「告別古巴」的情景。他說:「格瓦拉從參加我們行列的第一天起,就時常明確地表示,當古巴鬥爭完成之日,他就將去另外的地方履行革命任務。我們也常向他許諾,任何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任何情況都不會使我們要求他留在我們國家內或者阻止他實現那種願望的要求,而且我們完全忠誠地信守對格瓦拉同志的諾言。」
此言剛完,全場投以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接著,全場突然響起了一陣熟悉而合著節拍的歡呼聲。原來那是在這個島國家喻戶曉的一首歌詞:「我們可以像他,我們應該像他。像誰?像誰?切·格瓦拉!」這時,群情激奮,全場淹沒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之中。此情此景,令我們與會各國代表感動不已。接著古共中央的一位領導人宣讀格瓦拉自玻利維亞叢林寫給三洲會議的《致世界人民的信》。格瓦拉在信中說:「要發揚真正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人類在無產階級旗幟下進行的鬥爭是最神聖的鬥爭。對一個美洲人,亞洲人,一個非洲人,或一個歐洲人來說,在越南、委內瑞拉、瓜地馬拉、寮國、幾內亞、哥倫比亞或玻利維亞等現代武裝鬥爭的舞臺上獻出生命,同樣都是光榮而偉大的……」。信剛念完,會場上又一次響起「切」、「切」、「切」的熱烈歡呼聲。
問:聽說您曾到過格瓦拉犧牲的地方?
答:1967年3月,格瓦拉率領一支古巴遊擊小分隊,開赴玻利維亞聖克魯斯省的尼阿卡瓦蘇峽谷建立遊擊據點,開始軍事行動。1967年8月,由於叛徒的告密,遭到政府軍的襲擊,遊擊隊全軍覆沒。10月8日,格瓦拉不幸被捕。次日,玻利維亞武裝部隊司令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趕到現場進行審訊。格瓦拉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拒不回答任何問題,鎮靜地說:「我就是切·格瓦拉。你們把槍口對準我吧!革命是永垂不朽的!」格瓦拉英勇犧牲,年僅39歲。正如格瓦拉的女兒所說,「我父親是去完成西蒙·玻利瓦爾未竟的事業。無論今天或者將來,只要世界上還存在著壓迫、剝削與不公正,熟知或欽敬格瓦拉的人民還會發出同一種聲音:切還活著,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到格瓦拉飲彈倒下的實地,去體驗壯士昔日的戰鬥歷程,是我心儀已久的願望。1996年我在玻利維亞工作,於是安排了一次尋蹤之旅,長途跋涉到達了與格瓦拉英名緊密相連的巴列格郎德市。在市長陪同下,沿著格瓦拉和他的戰友走過的路線,參觀和憑弔他們居住過的巖洞、營地,並獻上鮮花,以表達我對格瓦拉的悼念和崇敬之情。
格瓦拉為了崇高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獻身精神,為了幫助窮人而進行革命的英雄氣概,義無反顧地到熱帶叢林去做一名普通遊擊戰士,使他成為超越時空並被世人廣泛傳頌和敬仰的英雄。正如玻利維亞著名作家奧普佩薩講述的那樣,他是一個「點燃朝霞的人」。(完)
文章來源:上大拉美研究中心,2020-11-29
圖文編輯:翟悅
責任編輯:徐坤陽、方柔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