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從經濟學角度談為何要「少吃豬肉多睡覺」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李迅雷:從經濟學角度談為何要「少吃豬肉多睡覺」

豬價飆漲成為此輪CPI上漲的主要誘因,按此上漲幅度演繹,預計CPI單月漲幅最高可達5%,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下,甚至會讓貨幣政策出臺節奏放慢。應對豬價上漲的舉措很多,如擴大供給,但這些多是短期舉措。本文從經濟學角度,討論我們居民長期的生活習慣如何改善問題。

豬價上漲:誘發滯脹預期,增加開支負擔

近期豬價飆漲是關注熱點,10月CPI同比擴大至3.8%,而食品價格環比上漲3.6%,其中肉類價格環比上漲14.7%,而豬肉價格環比上漲20.1%,加速跡象仍然明顯,影響CPI上漲約0.79個百分點。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預計11月份CPI將達到4%,明年1月份或可達到5%。與此同時,10月PPI同比跌幅擴大至1.6%。整體來看,40個工業行業中,價格上漲行業減少了1個,價格下降行業增加了5個,工業品價格下行壓力仍然較大,10月份工業增加值大幅回落至4.7%,讓人擔憂工業通縮的趨勢延續,從而使得GDP增速進一步下行,滯脹疑慮油然而生。

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大經濟體紛紛降息的背景下,我國央行僅僅把MLF下調了5個基點,遠低於普遍預期。我認為,央行延遲降息,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豬價上漲,拉動CPI大幅攀升,實屬多年來所罕見。

從居民消費開支結構看,豬價上漲已經讓居民在食品菸酒中的豬肉開支佔比大幅上升。如果按照今年三季度數據來觀察,按照每人每月消費2公斤豬肉(每周一斤)的水平來折算,居民購買豬肉的支出已經佔到了食品菸酒支出的近五分之一。考慮到10月豬肉價格續升,而人均消費支出的增速總體處於緩慢回落過程中,購買豬肉的花費佔比進一步提升仍是大概率事件。

豬肉支出在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中的佔比

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註:豬肉支出佔人均消費支出中食品菸酒的比重=豬肉36個城市平均零售價(季度均值)*人均每季度六公斤(即每月2公斤或每周1斤)/全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當季值

國人不僅豬肉吃多,卡路裡攝入量也超了

2018年,中國佔全球18.3%的人口要消費掉全球49.3%的豬肉,也就是說,中國人均豬肉消費量是全球人均水平的2.6倍,這實在太驚人了。2017年,全球共養了12億多頭豬,其中中國就養了6.9億頭豬。

由於受豬瘟持續蔓延、環保要求提高和上一年存欄率下降等諸多因素影響,2019年我國的豬產量佔全球的比重,從2018年的53.8%大幅下降至45%,這也是導致豬價大幅上漲的原因。估計到2020年,豬產量又將再度回升。

數據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有人說,中國人吃豬肉多,是因為我們吃牛羊肉少了。但實際上並不少。國務院辦公廳曾在2014年發布《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人均肉類消費量為29公斤。但經合組織(OECD)統計,中國2014年肉類消費量為49.8公斤,我看到的更多統計數據大約為60公斤(其中豬肉就消費量就達到40公斤)左右,大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看來,國務院的這一目標明年難以實現了。

我們還可以從人均卡路裡的攝入量來觀察居民的飲食消耗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均卡路裡的攝入量與世界平均水平,以及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到了1995年,中國就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前後,中國大陸卡路裡攝入量超過了日本,也超過了我國臺灣地區,而與美國之間差距,也在不斷收窄。

中國與美日印人均卡路裡攝入量比較

資料來源:UN,OECD,World Bank,中泰證券研究所

由於人種差別,我們不能與白種人的卡路裡攝入量看齊。由於OECD的數據截止到2013年,如今又過去6年,相信中國人均卡路裡的攝入量又提升不少。但即便以2013年的數據為例,中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7.8%,比日本高出14%,更比印度高出26.4%。

我們認為,過去中國卡路裡攝入量的大幅提升,有利於身體強壯,這也是中國逐步成為一個體育大國的原因。但目前中國豬肉消費量和卡路裡攝入量都過多了,反而不利於成為體育強國。

從農產品或大宗商品的產量或消費量的全球實際佔比看,除了豬肉產量和消費量佔全球近一半之外,產量佔全球一半或接近一半的農產品或水產品還很多,如茶葉、辣椒、西瓜、淡水魚、雞蛋、棗、貝類、人參等。從大宗商品看,鋼鐵、煤炭、水泥、鋁等的產量都要佔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消費量也差不多佔一半以上。

因此,中國現在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溫飽,而是「吃多了」的問題,後果是肥胖人口佔比快速上升。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近期對44萬成年人的調查研究,將腹型肥胖率定義為「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5釐米」,結果表明我國有近三成的居民都是「大粗腰」。並且呈現出「北方多、南方少」、「西部多、東部少」的特點。

其中,天津、西藏、北京、山東、黑龍江、河南是「粗腰重災區」,腹型肥胖率分別為52.3%、46.2%、45.0%、40.9%、40.5%和38.4%。如果把這個結果與31個省市區人均可支配收入疊加起來,會出現有意思的現象。

腹部肥胖率與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的關係

資料來源:WIND,生命時報,中泰證券研究所

此圖顯示,並不是收入高的地區吃肉越多,更具體地說,收入水平相對低的地區,豬肉人均消費量估計超過發達地區,如坐標軸的第二象限與第四象限。其中,第四象限僅有上海與浙江,收入水平較高,但腹部肥胖率偏低,身材保持較好。而值得關注的是第二象限,以北部省份為主,收入水平儘管偏低,但腹部肥胖率水平明顯較高。也就是說,儘管從全國層面來比較,這些省份收入水平較低,但早已滿足溫飽問題,非但不會挨餓,反而出現了較高比重肥胖,也就「吃多了」。

既然吃多了,那麼,就應該少吃。少吃豬肉、降低卡路裡攝入量的好處,除了獲得改善身體條件外,還可以節約糧食,減少對外進口依賴度。如2017年中國大豆產量為0.14億噸,全球為3.41億噸,也就是說,中國大豆產量只佔全球的4.24%,但為了養豬,中國不得不向美國等大量進口大豆,大豆消費量達到1.11億噸,佔全球的比重為32.4%。

有人說,多吃豬肉可以拉動消費,這應該符合經濟學原理吧。但隨著消費升級,服務消費的比重在不斷上升,美國的服務消費與實物消費的關係是2:1,也就是說,服務消費可以創造更多的GDP,消耗卡路裡所創造的GDP或許比攝入卡路裡創造的GDP要多。如今年豬肉支出在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中的佔比,比2016年那輪豬價上漲時還低,儘管豬價漲幅遠超2016年。其背後的邏輯,就是消費升級。

從前圖中可以發現,從2015年開始,我國豬肉消費量在全球的佔比就開始回落了,在豬肉消費量下降的同時,品質較好的黑毛豬肉的消費佔比在上升,說明今後豬肉消費總量還是會下降,消費結構更加趨向中高端豬肉。

縮短上班時間,延長睡眠時間

勤勞是我國人民的優良傳統,勤勞是為了過上好日子,豐衣足食。但現在的問題是,「足食」已經多過頭,為此卻付出了過長的工作時間。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三季度經濟數據,2019年三季度周平均工作時間46.7小時,處在自2010年以來的高位。

根據2008年《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每年250個工作日計算,即使是周平均工作時間46個小時,將相當於年工作時間為2300小時,這遠超OECD國家的平均數,約相當於上世紀70年代初日本的水平。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與美國、德國之間工作時間的絕對差異存在拉大的跡象。

中國與OECD國家就業人員工作時長(年化,小時)

資料來源:OECD,中泰證券研究所

除了工作時間過長,休閒娛樂和睡眠時間就相應減少。此外工作壓力過大導致的睡眠問題也成為普遍現象。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公布的數據,中國網際網路網民中有56%表示自己有睡眠問題。而工作壓力大成為網民失眠的最大原因,其次為生活壓力和環境因素。有四成職場人士經常需要加班且在0點以後入睡,超過25%的商務精英失眠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工作壓力大。

失眠原因排行(2018年)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中泰證券研究所

睡眠時間少,除了工作時間長是一個主要原因外,上網時間過長也是一大原因。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用戶月均使用移動流量達7.2GB,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消費達553.9億GB,同比增長107.3%。

(工作+上網)時間排在全球前列,運動+睡眠時間自然就減少了。因此,減少工作時間和上網時間,可以相應增加運動和睡眠時間,提高身體素質和睡眠質量。

此外,在經濟增速下行趨勢下,今後就業壓力也會增大,為了擴大就業,不妨減少現有在職人員的工作時間。以工業為例,在工業產能利用率相對不高,製造業投資增速仍未修復的大背景下,工業經濟的整體形勢仍存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穩定就業人數、降低工作時間」或許是相對更優的選擇。因此,建議在「十四五」規劃中,進一步下調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的目標。

相關焦點

  • 李迅雷: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 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李迅雷認為,就業問題是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現在不是說要達到什麼目標,而是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大的就業問題。他特別提到,政府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暴跌。對於宏觀政策如何發力,李迅雷表示,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應儘量補貼低收入群體,通過提振消費,進而穩定就業。
  • 李迅雷: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
    李迅雷認為,就業問題是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現在不是說要達到什麼目標,而是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大的就業問題。他特別提到,政府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暴跌。
  • 回族人為何不吃豬肉
    ,少則幾十,動輒上百,為了不被冤枉,不如叫了一輛Uber來的方便,於是驅車直達餐廳,朋友和她先生也駕車趕到,誰都知道凡是去韓國餐廳吃飯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是衝著韓國美味燒烤去的,據朋友介紹這家生意特別好,即便電話預約了在門外還是等了十多分鐘,輪到我們進去的時候,只見煙霧嫋嫋,人頭簇擁,坐定了好一會才看清店堂也不是太大,但是吃客特別多,生意當然就是特別的好,應該加多兩個字:「極好」。
  • 回族人為何不吃豬肉?
    ,據朋友介紹這家生意特別好,即便電話預約了在門外還是等了十多分鐘,輪到我們進去的時候,只見煙霧嫋嫋,人頭簇擁,坐定了好一會才看清店堂也不是太大,但是吃客特別多,生意當然就是特別的好,應該加多兩個字:「極好」。
  • 減肥時,除了要運動,為啥要多吃牛羊肉魚蝦,少吃豬肉?因為熱量
    導語:要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也是更加豐盛了,大魚大肉都已經稀疏平常了,但發胖也隨之而來了,很多人都開始加入了減肥塑形的行業,但很多人都說減肥就是節食,我不吃大魚大肉就可以減下來了,其實不是,對於減肥來說,合理搭配飲食加上科學有效的運動才是正確的觀念。
  • 捕獲超級成長股,李迅雷、邵健獨家揭秘稀缺資產的投資之道!
    因為我總是想著我接下來大概要寫一篇什麼東西,那我就在睡覺的時候多想想。在飛機上我基本也是在寫東西的。當然,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要維持一個比較好的體力,這就要經常保持運動。 邵健 聽說您還是長跑專家,一次能跑10公裡或者更多。 李迅雷 跑步已經堅持十多年,長跑的方式也習慣了。人到了這世界之後,我覺得有兩大樂趣:一種是思考,一種是行動。
  • 資本市場三十年|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李迅雷也表示,雖然A股市場的發行、交易規則等與成熟市場的接軌程度顯著上升,但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A股成長仍需耐心。資本市場改革關鍵詞:循序漸進、波瀾壯闊在李迅雷看來,股權分置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30年以來值得銘記的一刻。
  • 李迅雷:疫情只是全球經濟衰退的導火索 真正的原因是這個
    作者|李迅雷(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網易研究局專欄作家)李迅雷世界經濟本身就在走弱 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一趨勢目前來看,中國疫情控制得還是比較好的,但是由於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有了武漢的經驗,北京在防控上面做得非常好,到現在為止,北京的確診人數也就是小几百人,這個跟美國現在每天新增3萬多人相比是小很多數量級的,這說明北京疫情完全是可控的,而且防範也是比較好的,我們防範疫情應該是在全世界做的最好的之一。當然這裡面也有一個度的問題,防範疫情所付出的代價有多大?
  • 冬季,寧可少吃豬肉,也要多吃它,美味下飯,氣血足了,臉色更紅潤
    冬季到了,到了最寒冷的季節,很多人平常胃口不太好,現在豬肉牛肉太貴了,不知道吃啥為好,今天分享一道超級美味的下飯菜——青椒炒雞胗。雞胗是動物內臟,很多人嫌它髒,其實是雞身上最寶貴的部位,搭配一些青椒炒一炒,吃起來超級美味,特別下飯。冬季,寧可少吃豬肉,也要多吃它,美味下飯,氣血足了,臉色更紅潤。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中泰證券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李迅雷也表示,雖然A股市場的發行、交易規則等與成熟市場的接軌程度顯著上升,但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A股成長仍需耐心。  資本市場改革關鍵詞:循序漸進、波瀾壯闊  在李迅雷看來,股權分置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30年以來值得銘記的一刻。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非流通股的上市問題,此後我國資本市場的規模有效擴大。
  • 天熱了,少吃豬肉多吃它,蛋白質比牛肉高,比雞蝦鮮,再貴也要吃
    天熱了,少吃豬肉多吃它,蛋白質是牛肉2.5倍,貴也要吃,太鮮了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 天熱了,少吃豬肉多吃它,蛋白質是牛肉2.5倍,貴也要吃,太鮮了 !』
  •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從經濟學角度聊聊傍富婆的可行性
    如此說來,既然吃飯要拉翔,那是不是直接吃翔就行了;既然上樓還要下樓,那就直接跳下去就行了。今天左手哥不開鍵盤戰,老規矩,從經濟學角度談談傍富婆的利弊。地位不對等形成的產品工具化在經濟學角度,供需雙方的本質是供給方給需求方提供產品,一些產品為保證我們生存基礎需求,比如衣食住行,超出基礎需求的都是工具化產品。比如你有一套房子是為了自己住,兩套房子就是為了升值保值,這就是產品工具化。
  • QQ旋風已死,但留給迅雷下載的時間也不多了
    「逝者」掛懷,但迅雷這個既得利益者卻未必好過,熬死了所有競爭對手、一統江山,最終發現市場早已江河日下,這種心情想必有些味同嚼蠟。更為關鍵的是,下載服務的需求漸趨減少,迅雷這最後一堵牆會不會倒下、何時倒下都是個問題,尤其是少了下載業務的迅雷,將會陷入何種境地?
  • 夏天,少吃豬肉多吃它,比牛肉營養,比羊肉解饞,不懂吃就可惜了
    人們也是覺得,夏天不管做什麼肉類菜餚都會怕太油膩,吃了會長胖,在這要露肉的季節,變胖了可不是什麼好事。其實有一種肉,既香嫩好吃又不會太油膩,夏天吃它正好,那就是雞肉,其中雞腿肉更是物美價廉,肉質比雞胸肉嫩,做什麼菜都好吃。夏天,少吃豬肉多吃它,比牛肉營養,比羊肉解饞,不懂吃就可惜了。豆媽就經常買雞腿肉回家做菜,便宜又好吃,還有很多做法,可以換著花樣做。
  • 冬天,不吃豬肉也要吃此肉,上鍋一燉,營養滋補,比吃豬肉強多了
    後來我聽老人說多吃點羊肉,增加點熱量,再出去就不冷了,光吃羊肉也會膩,自從我學會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羊排燴海鮮」後,一到冬天,我家一周必做兩次,這道湯吃起來湯鮮味美,營養又滋補。冬天,不吃豬肉也要吃此肉,上鍋一燉,營養又滋補,比吃豬肉強多了,首先從羊肉說起,它屬於溫性食物,熱量高,冬天吃正合適,相比於羊肉,豬肉的價值要低很多,所以比豬肉、排骨要強多了,做法簡單,直接上鍋燉就行,做上一鍋,連吃肉帶喝湯,家人吃得很過癮,也能解饞。
  • 冬天,寧可少吃豬肉,也別錯過這菜,視力好了,孩子記得要多吃
    到了冬天,基本上每家每戶都離不開蘿蔔,蘿蔔全身都是寶,蘿蔔葉子其實是餐桌受歡迎的綠色蔬菜,蘿蔔葉營養價值不輸蘿蔔,蘿蔔葉炒著吃美味翻倍,口感酸辣可口,調理胃口,還可以保護眼睛,好處多多。冬天,寧可少吃豬肉,也別錯過這菜,視力好了,孩子記得要多吃。
  • 美國火雞這麼火,為何在我國幾乎沒人吃,無法成為豬肉的替代品?
    導讀:美國火雞這麼火,為何在我國幾乎沒人吃,無法成為豬肉的替代品?火雞,大伙兒很了解的一種食物。這種精彩片段都證實了一點兒,火雞在美國市場上極火爆,特別是在感恩節的前後左右,火雞銷售量暴增,如果都沒有在感恩節上吃上一點兒火雞肉,仿佛少了些什麼。實際上除去感恩節之外,大伙兒也可以在美國的在日常生活中中見到火雞肉,比如火雞肉三明治,也是美國人經常吃的快餐之一。在聖誕節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美國家庭生活也會烹製一個火雞肉,讓大伙兒一起分享。
  • 李迅雷: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 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李迅雷認為,就業問題是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現在不是說要達到什麼目標,而是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大的就業問題。他特別提到,政府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暴跌。
  • 李迅雷:黃金市場就像一座「活火山」,一旦爆發漲幅驚人
    李迅雷今年一直忙著見證歷史的我們,近期再次見證歷史!8月6日,金價盤中創下每盎司2050美元歷史新高。不到5個月時間裡,金價從年內低點每盎司1451.1美元大漲近600美元。李迅雷說。這份工作穩定輕鬆,但顯然實現不了他的鴻鵠之志。1991年,他成功獲得國際貿易碩士學位,開始在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96年,在我國證券分析師行業起步之時,李迅雷加盟君安證券研究所,從此開啟市場金融分析師生涯。
  • 豬肉價格飛漲,房梁上的「肉球」又成搶手貨,有一個睡覺都笑醒了
    豬肉價格飛漲,房梁上的「肉球」又成搶手貨,有一個睡覺都笑醒了。現如今社會在不斷的發展當中,確實是我們的生活也是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生活當中,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就更高了,在以前的時候因為貧窮能夠吃飽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可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已經不僅僅要求吃飽,而是要要求吃好了,尤其是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也是少不了吃肉的,可是對於這個肉來說,因為它的種類也比較多,所以大多數的人還是會更喜歡吃豬肉,因為這個豬肉還是物美價廉,而且這幾類營養價值也很高,味道也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