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真實的劇院殺人事件(1) 【關於劇場的暗黑歷史】

2021-03-02 舞林秘籍



劇院,不僅僅是一個製造美好的地方。自古以來,藝術家在舞臺上的表演創意在某種層面上也開啟了小說家、政治家、野心家、甚至罪犯的腦洞。因此,自「劇場」這個事物在地球上誕生以來,實際上也伴隨著各種各樣離奇的兇殺與離奇事件。在中國,我們有古代戲班的傳統與講究,在西方,無論是古希臘羅馬時代還是後來的莎士比亞時代,其實也大有劇場裡趨吉避兇的說道與規矩。

事實上,現代鏡框式舞臺的興起從空間感上便易於給人一種產生犯罪的聯想。就犯罪心理學而言,因為當一個人長時間身處一個縱深度夠大且長期昏暗的環境裡,便更易於極端想法的萌生。當藝術文明進入近代史以後,關於劇場這一特徵,還有一樁樁被掩埋在歷史檔案裡不怎麼被世人了解的真實犯罪案例可以支持這一心理學理論。

很多年前,學生時代的渡邊在做經典音樂劇《劇院魅影》創作調研時,曾在大英圖書館與美國在線犯罪檔案系統裡查閱過關於劇場裡的犯罪檔案案例,從18世紀至今,已被公布的劇院犯罪記錄案例便有數百起,音樂劇筆下「魅影」的故事也並非空穴來風,創作者也並非根據單一案例,而是借鑑了數十起真實的犯罪記錄與文學作品。這裡,渡邊將分5期系列小文,跟大家還原一下那些絕對真實的關於劇場與藝術家的犯罪案件原型。有些案例或者殘忍、或者離奇、或者已經成為了歷史之謎,甚至是文學家或戲劇作家筆下的藝術形象,但歸其犯罪原型,我們多少可以窺得些創作者們的暗黑源頭.

近代劇場犯罪的「始作俑者」:

福特劇院林肯遇刺事件


當人類犯罪史步入近代,可以說幾乎所有劇場裡關於「謀殺」一詞的藝術化形象或是後輩的「劇場罪犯們」,其始作俑者,便是這名氣最大也最撲朔迷離的「林肯劇院被刺事件」。因為被害者身份足夠大牌,且關乎一個國家的歷史,因此關於整個事件的說法也不盡相同。

林肯行刺時間主謀,美國戲劇演員John Wilkes Booth

罪犯約翰布斯(John Wilkes Booth)實際上是19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最知名的戲劇演員之一。他的「布斯家族」可是赫赫有名的演員世家。約翰布斯的哥哥艾德文布斯(Edwin Booth)是19世紀全世界最偉大的莎士比亞戲劇詮釋者之一,在全歐洲和美國是響噹噹的大表演藝術家。家族的爺爺輩兒早年就開始在倫敦科文特花園飾演「奧賽羅」。1864年,布斯兄弟三人John Booth, Edwin Booth 和Junius Booth同臺演繹的莎劇《凱撒大帝》更是永載19世紀百老匯史冊的經典。早在美國「淘金熱」時期,布斯家族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劇團和巡演公司,他們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家把巡演足跡遍及西部加利福尼亞地區的家族演出企業,為西部大開發的礦工們演出莎士比亞劇目。

 

從小對戲劇表演耳濡目染的小弟約翰布斯,當然在戲劇圈的每一步都有家人的扶持。17歲他便在巴爾迪莫登臺演出《理查三世》,20歲便在紐約揚名,成為為數不多的年薪能達到2萬美元以上(折合今天52萬美元)的一線明星。他的表演風格充滿激情,充滿個性,戲好人長得又英武俊朗,所以在紐約也備受媒體和女性觀眾追捧。

布斯家族三兄弟共同演繹的《凱撒大帝》,曾一度火爆全美國

 

內戰爆發後,布斯的演出足跡經常遊走在聯邦區邊界與南方聯盟區之間的城市,因此被受南方各州的戲迷愛戴,並擔任克利夫蘭音樂學院的實際投資人,而當時在南方各州能花錢進劇院購買藝術商品的也正是那些社會上流莊園奴隸主階層。也正是這段時期,布斯開始萌生了的對於政治與國家的個人立場與訴求,強烈抵制廢奴運動,並開始投身與北部聯邦對抗的政治運動中。有趣的是,當年福特劇院初成立時,布斯也是最早在這裡演出的藝術家。他在這家劇院主演的大戲《The Marble Heart》和《羅朱》甚至當年林肯本人也前來為這個日後殺害他的罪犯捧場,而且就坐在那個他後來被刺殺的包廂裡。

 

美國歷史檔案館資料記載,除了政治立場的分歧,藝術家Booth與林肯總統的隔閡其實還有一點,就是每到總統親臨的演出中,林肯本人在包廂裡其實並未表現出很好的觀賞禮儀,而是不停地和旁邊的家人和隨從說說笑笑,這一度幹擾了正在臺上賣力投入的Booth演出,因此在演出過程中,Booth曾經向林肯的包廂做了no no no的手勢。反倒是林肯的小兒子泰德完全被Booth的表演魅力所傾倒,並在中場時鮮花給Booth,邀請他去包廂與總統父親見個面。而當時Booth對這個不尊重藝術且政見不合的總統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所以婉言謝絕。沒想到,時隔數年後,二人第一次真正在福特劇院包廂中的會面,卻是一個悲劇。

林肯遇刺後,聯邦政府發布的對全國第一大要犯布斯的通緝令

美國國家歷史檔案館的史料記載(不是小說)對整個劇院刺殺事件過程有著近乎於文學作品般詳盡而生動的記錄:

犯罪嫌疑人Booth作為當時base在華盛頓的美國著名戲劇演員,在福特劇院有自己固定的郵箱。事發當天早晨,Booth原本像往常一樣前往劇院取自己的信件,而正是這一過程,劇院老闆向Booth透露了總統閣下與第一夫人可能會晚上出席演出的消息,Booth隨即萌生了刺殺林肯的念頭,一場永載史冊的陰謀隨即匆忙展開。

 

作為一名職業戲劇演員,Booth成為行刺事件策劃與實施的主謀可以說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他熟悉《我的美國表兄》這部戲的劇本與每個細節,因為這部當年大火的戲他自己曾經上臺演過多次,甚至上個月剛剛在其他劇院演完,他當然熟知劇本裡的每個笑點、劇情衝突、高潮所在,甚至是觀眾的每個預期反應的時間點。因此他當然會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當觀眾笑聲與掌聲處於最高分貝的那一刻,扣動射向總統的扳機。

19世紀末的華盛頓福特劇院,當時這家劇院是能容納1700名觀眾的大劇場,悲劇事件發生後劇院關閉了近一個世紀,於1968年才以福特劇院聯盟與國家公園管理局合營的方式再度開業,但場地被縮減到500餘席

當晚在福特劇院上演的《Our American Cousin》因為是當年紐約大火的新劇,而且全部是首演原班卡斯陣容,所以演出當晚是一個sold-out,1700座位的觀眾席被填的滿坑滿谷。9點鐘演出正式開始,但總統一行人卻遲到了半個多小時才落座二層右側的獨立包廂。當總統到達時,演出自行中斷,樂池裡的樂隊伴著演員和觀眾們起立致敬的掌聲和吶喊聲奏出了《向統帥致敬》的旋律。簡短的演出插曲隨著樂曲演奏完畢而恢復進行,直到上半場結束中場休息,臺上臺下均相安無事。

1865年4月14日當天,福特劇院《我的美國表兄》演出海報

演出進行到下半場大約晚上10:25分,犯罪嫌疑人Booth開始出現在劇院後臺,獨自緩慢並優雅地走向一樓貴賓入口,這是通向二樓總統包廂的必經之路。這時在貴賓入口的場務人員本可以阻止,但Booth卻從口袋裡掏出了張小紙條遞給了usher,天真無邪的場務看過後隨即開門放行了Booth。據場務安保人員後來的證詞與總統隨行人員所述,Booth在當地可是個無人不曉的明星演員,況且他也是這所劇院的常駐演員,社會名流大帥哥一枚,當時在樓道裡甚至有粉絲驚喜地呼喊出了偶像Booth的名字。而那張紙條上估計也寫著源於劇院活動組織安排種種的話,於是乎犯罪嫌疑人就這麼在眾目睽睽之下毫無障礙地進入了總統包廂的大門!

 

此時包廂裡的總統先生顯然沒有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舞臺上的演出,他把身子微微探向樓下池座區的觀眾席,似乎是認出了某個熟人一般,面露微笑頻頻點頭。這對於悄悄摸進包廂的Booth來說是絕好的作案環境。他就默默地在暗處等待,等待一個舞臺上劇情發展的高潮點,他熟悉劇本裡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觀眾反應,這時對他來說,萬事都已俱備,只欠一個絕佳的動手時間點!

林肯遇刺時的總統包廂近景,福特劇院後來對事發時包廂的情形進行了還原,星條旗和林肯照片高高懸掛,歷史被永久封存了起來,直到今天。

這個時間點終於到來了,當舞臺上飾演「表兄」Asa Trenchard的男主角Harry Hawk緩緩走向臺前,為劇本裡剛剛離世的Mountchessington夫人說出了整部戲最經典的一段獨白:"Don't know the manners of good society, eh? Well, I guess I know enough to turn you inside out, old gal; you sockdologizing oldman-trap!"(「我可不管神馬善良社會的那套!我只知道那些足以扒光你的秘密,你個狡猾的老東西!」)劇院裡隨即爆發出前所未有振聾發聵經久不息的笑聲和掌聲,而在其中的,還有早已被淹沒了的那對準了林肯後腦勺的沉悶的槍聲……

尖叫聲隨著觀眾席笑聲的退去劃破了劇院。Booth在慌亂中扔下手槍,隨即掏出一把匕首刺向身邊驚恐阻攔的總統隨從,轉眼間一躍從二樓包廂跳下,他的身體和懸掛在總統包廂前的星條旗交纏在一起,左腳觸地後扭折,一團混亂,Booth咬著牙爬起身來,踉踉蹌蹌地衝向舞臺。而此時觀眾們顯然還沒未從歡樂的情緒中走出,他們驚喜地望著眼前的這個殺人犯橫穿了整個舞臺,還以為這是今晚特意安排的劇情橋段。

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滿身是血的Booth來到舞臺上,雙手把還在滴血的匕首高高舉過頭頂,壯懷激烈地向1700名觀眾喊出了他最後的解脫:"Sic semper tyrannis !" (維吉尼亞州諺語:「暴君當如此!南方大仇已報!」)

Laura Keen作為行刺事件發生時舞臺上的主要演員與團方總負責人,對當時的描述也有著細緻的歷史記錄:這位美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女戲劇演員、戲劇投資人、製作人、劇團管理者,移民自英國戲劇世家,隻身在紐約創業並建立了自己的劇團。早年間,她還和行刺林肯的主謀John Wilkes Booth和他的哥哥Edwin Booth同為一個劇團的僱傭演員,還演過對手戲。

美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女性戲劇人之一,Laura Keen

 

而1865年4月14日當天,正是她的劇團帶著《Our American Cousin》這部劇在紐約首演時的原班人馬來到華盛頓做巡演。林肯倒在包廂的血泊時,Laura Keen急忙從後臺奔向事發地點,蹲下查看總統的傷情,當時林肯的頭部血流不止,生命危在旦夕,動脈血液甚至噴濺到了Keen寬大的裙子袖口處,慘不忍睹。這套浸染著林肯獻血的戲服後來也被華盛頓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珍藏,成為歷史遺物被保存下來。

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展藏的當年浸染著林肯鮮血的女演員Keen的戲服

這就是這起世界近代史上劇院殺人事件的始作俑者,那時的美國,那時的藝術家與政治,那時的社會。所謂藝術從來就不是孤獨的。

反觀今天的美利堅,藝術家們與政治領袖,你是否隱約預感到了什麼?

懂的...

TO BE CONTINUED

《劇院暗黑史》

第二期:真實版的「劇院魅影」: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殺人藏屍案

第三期:劇院保安碎屍劇院藝術總監大案


舞臺藝術不僅只有浪漫的美好,

還有血淋淋的真實

陸續更新,敬請期待

以上資訊來源於渡邊說 

感謝渡邊說授權發布

你掃不掃

碼,就在那裡

相關焦點

  • 【關於劇場的暗黑歷史】聊聊真實的劇院殺人事件(1)
    當藝術文明進入近代史以後,關於劇場這一特徵,還有一樁樁被掩埋在歷史檔案裡不怎麼被世人了解的真實犯罪案例可以支持這一心理學理論。很多年前,學生時代的渡邊在做經典音樂劇《劇院魅影》創作調研時,曾在大英圖書館與美國在線犯罪檔案系統裡查閱過關於劇場裡的犯罪檔案案例,從18世紀至今,已被公布的劇院犯罪記錄案例便有數百起,音樂劇筆下「魅影」的故事也並非空穴來風,創作者也並非根據單一案例,而是借鑑了數十起真實的犯罪記錄與文學作品。
  • 「劇院魅影」 |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殺人事件 【劇場暗黑史 2】
    真實版「劇院魅影」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殺人事件  這不是小說,而是一宗令人唏噓的真實案件
  • 北京·東野圭吾暗黑氣質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即將登陸!
    這是一個復仇女王的故事 她唯一的愛源於唯一的恨 出自日本知名作家東野圭吾之手的 長篇推理小說《迴廊亭殺人事件
  • 《迴廊亭殺人事件》全國巡演暗藏反轉「彩蛋」
    那就是~東野圭吾同名作品改編的懸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微信朋友圈和微博repo的如潮好評,也讓戲劇導演趙淼和《迴廊亭殺人事件》主創人員們開始「戲精上頭」,讓不少熱愛戲劇的觀眾們,在劇場結束後突然享受了一次從未有過的現場版「驚喜彩蛋」!
  • 歷史殺人事件高度還原的「十二宮」!
    >「十二宮連環殺人案」的歷史背景,當然這些都是在看完電影之後再去搜索的。電影其實就是由漫畫家格雷·史密斯的兩本名為《十二宮》和《解開十二宮的真相》改編過來的,格雷史密斯是電影一個貫穿了整個故事線的人物。從一開始媒體《舊金山紀事報》收到殺手的來信開始,為媒體撰稿的漫畫家格雷史密斯就開始接觸到了十二宮事件,並收到了來自殺手的第一張密碼錶。
  • 倒計時1天丨東野圭吾懸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蘇州即將首演
    這部《迴廊亭殺人事件》自然也不例外!懸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11月10-11日 即將登陸蘇州保利大劇院首次改編!其實,《迴廊亭殺人事件》舞臺劇原定於2019年5月份首演,後來因為檔期問題,提前到2019年1月份。這對導演、演員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為了更好的呈現,臨時在北京遠郊的小鎮上找一個廠房排練。12月是北京最冷的時候,暖氣開不了,有時候水管都被凍裂了,演員們穿著軍大衣在現場,然後集中排練。
  •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與戲劇劇場的危機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不僅不能為所謂「劇本戲劇」辯護,反而恰恰 證明,20世紀以來戲劇藝術在應對媒介藝術挑戰的過程中,從歷史先鋒派(historic avant-garde) 到後戲劇劇場(postdramatic theatre)走上自立化、「再劇場化」道路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 相聚在北京保利劇院,一起來感受東野圭吾的「迴廊亭殺人事件」!
    他的作品具有非常明顯的推理風格,其中有一篇也是深受讀者們的喜愛,那就是「迴廊亭殺人事件」近日在北京保利劇院也是舉行了這部作品的話劇發布活動。而很多觀眾們也是如願以償的在北京觀看到了東野圭吾大師的這部經典之作。這部話劇是由北京盛世亦凡傳媒有限公司以及易如國際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北京反掌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這麼大的陣容,大家就知道這次在保利劇院首演的這部話劇是受到多方的重視了吧。
  • 對人性和情感進行追問 《迴廊亭殺人事件》上演
    本報訊(記者 姜鋒)一個驚心動魄的暗黑故事,一曲跌宕悽切的愛情輓歌。昨天晚上,根據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同名小說改編的懸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亮相蘇州保利大劇院,為觀眾帶來一段以復仇之名為愛超度的故事。
  • 東野圭吾最詭異、最具爭議之作《迴廊亭殺人事件》 震撼來襲!
    破滅的愛情,破敗的人生,曾經種下的惡緣種子,逐漸在迴廊亭發芽……如果不是東野圭吾的書迷、亦或是不常看舞臺劇的觀眾,乍看「迴廊亭殺人事件」的劇名,或許會產生驚恐與不解。帶著疑惑觀劇,你一定會得到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 首屆老舍國際戲劇節| 不得不看的一部劇場版紀錄片《國家劇院的絆腳石》
    從二戰歷史旁觀者成為親歷者 ,紀錄劇場半浸沒式體驗德國巴登州卡爾斯魯厄國家劇院《國家劇院的絆腳石》劇本:漢斯 - 維爾納 • 克羅辛格 | Script: Hans-Werner Kroesinger導演:漢斯 - 維爾訥 • 克羅辛格 | Director: Hans-Werner
  • 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1
    縱觀電影誕生以來,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影片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大量經典之作。 1《解救吾先生》 本片改編自2004年演員吳若浦被綁事件。 2004年2月3日,吳若浦在北京三裡屯酒吧附近被人綁架,受困23小時後,警方將其解救。 演員表排名第四的王千源是《解救吾先生》最大的亮點,他飾演的綁匪大放異彩,一身狠勁兒表現得玲離盡致,蓋過了一眾主角影帝。
  • 【暗黑資訊】暗黑破壞神重大歷史事件年表
    暗黑通鑑年表(暗黑破壞神重大歷史事件年表)  光與暗,一體自生。光與暗,一體分崩。光與暗,兩體上下。
  • 歷史上最真實的穿越事件,謝爾蓋穿越事件是真的嗎?
    大家好,我是科學偵探Tim,今天我們來聊聊「歷史上最真實的穿越事件:謝爾蓋穿越事件。」關於謝爾蓋事件,我相信很多小夥伴可能早有耳聞,但考慮到沒聽說過的朋友,我還是簡明概要的介紹一下事件的經過。這起穿越事件證據確鑿,是迄今為止最真實的穿越事件,於是很多人就相信了。但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關於真實性,Tim(小編)也不敢斷言,但我就當給大家提個醒,這些證據為什麼不能是捏造的呢?現在很多網絡謠言者,聲稱這起穿越事件是烏克蘭政府(謝爾蓋穿越的地方)承認的。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拉赫瑪尼諾夫》《迴廊亭殺人事件》《春...
    都市快報訊 杭州餘杭大劇院周年慶演出季自亮相以來,各種音樂劇、話劇佳作令人目不暇接。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餘杭大劇院將一連迎來四部大IP、大製作。11月27日-28日,張靜初領銜主演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12月4日-5日,賈凡、劉陽、周可人主演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12月11日-12日,東野圭吾懸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2021年1月15日-16日,音樂劇《春之覺醒》,都將一一和大家見面。
  • 暗黑童話 《枕頭人》
    作為首批大劇場版的觀眾,周一圍留下了這樣的感言:  審訊室中,隨著警探圖波斯基和埃裡爾的深入調查,卡圖蘭所寫的一個個關於"虐殺兒童"的作品也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第三個失蹤兒童的命運究竟如何?作家和作家的弱智哥哥,誰才是真正的兇手?卡圖蘭的小說僅僅是一個個"黑色童話"故事,還是對現實世界"精神本質"的真實記錄?
  • 真實事件更黑暗,冷血殺人魔上線——《暗數殺人》
    《暗數殺人》講述了殺人犯泰伍(朱智勳飾)因殺害女友遭逮捕,身陷囹圄的他向警察亨珉(金倫奭飾)自白自己其實還另外殺了
  • 韓國十大由真實殺人事件改編的電影!
    雖然影片開頭字幕雖然註明著純屬虛構,然而這一支684特種部隊卻在歷史上真實的存在過,導演通過對歷史的大膽設想還原了這個事實。南北題材的韓國片總能找到精準的切入點體現政治的冷酷和人性的溫暖。人性描寫很深刻。對學員最好的看似最人性化的教官,恰恰是第一個背叛他們的人。
  • 星期五劇場,呂劇《西海地下醫院》一元搶票!
    劇目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用呂劇的藝術形式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分布於煙臺掖縣、招遠等40多個村莊地道內的西海地下醫院,在醫療衛生條件異常艱苦和極度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在當地人民群眾生死相護下,成功救治兩千多名八路軍傷病員的戰地醫療奇蹟。全劇緊緊圍繞軍民魚水情、同志情、鄉親情、母子情、婆媳情、夫妻情等演繹了抗戰時期軍民水乳交融、親如一家的革命情誼,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 環球劇場之旅丨謝菲爾德劇院:倫敦西區之外,我是「大哥」!
    熱愛劇場藝術的朋友們都知道,英國倫敦西區(London's West End)是與紐約百老匯(Broadway)齊名的世界兩大戲劇中心之一,是表演藝術的國際舞臺,也是英國戲劇界的代名詞。但是除了倫敦西區之外,英國還有沒有特別值得一去的劇場呢?其實在倫敦之外,英國還有非常多的非營利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