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的半生緣》重點不在愛情的愛情故事

2020-10-23 mei
在沒有讀過Geogre Eliot原著的情況下看完了片子,覺得一頭霧水。單看電影,至少我覺得它不是按照那種慣有的套路,先領你認識男女主人公,看他們的相識,相知,了解他們之間的曲折愛情之路,最終皆大歡喜,讓你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圓滿結局。我無法理解丹尼爾Daniel怎麼會在最後選擇那個猶太女孩而非從第一刻便鍾情而且能夠交心的知己關德林Gwendolen。電影中的那個猶太女孩米拉Mirah相貌平平(書中描述的或許也是個漂亮的姑娘),有副好嗓子,被專業人士讚譽為「真正的音樂家」。後來上網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一版的電視劇還是忠實於原著的,至於結局我只能理解為是丹尼爾對於「自我」的認識於歸屬感。

影片的開始就插敘了男女主人公相識的場面。初見,丹尼爾就被賭桌前的關德林所吸引,儘管他的眼神中除了愛慕,還包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 之後顯然丹尼爾也有心了解她,貼心地幫她贖回了迫不得已拿去典當的項鍊。兩人從此便結下情緣。和米拉的結識,在我看來絕對沒有所謂的「一見傾心」。 善良細心的丹尼爾從米拉的眼神中察覺到了不對勁,果不其然,終是讓他救下這名尋死的猶太少女。

故事有兩條主線,一條圍繞著關德林展開。這位貌美年輕,深諳自己在「掌控」男人方面的實力,後來卻不得不迫於家庭變故,「委屈」嫁給一個道貌岸然的傢伙。虛榮的關德林錯押人生,輸掉了或許能夠美滿的愛情。 另一條則是關注著丹尼爾對自我的追尋,身份的認同。最後在確定自己是正宗的猶太人後裔而非爵士私生子的他也因為這種歸屬感,確定了「最適合」自己的婚姻與愛情。

由於沒能閱讀原著,所有看法完全針對這三個小時的電影。個人很喜歡關德林這個角色,儘管有些愛耍小聰明,或者說是勢力吧,但劇中的這個女孩無疑是個生動活潑,讓我感到很真實的人物。相比之下,丹尼爾他善良細膩,可是缺乏自我認同,所以一直處於徘徊和矛盾之中。從他處理感情的方式來看,不知道真的是視兩位女主人公均為「知己」, 還是過於善良的本性使然,看到他和米拉在教堂結婚宣誓那一刻,我不禁因他當初和關德林之間的那些曖昧感到一陣厭惡。米拉的刻畫我覺得不夠細緻,人物性格塑造的顯然不夠豐滿。或許她並不是重點,作者想表現的也正是由於她的猶太人才會帶來這段情緣。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craft曾說過一個女人的第一需要就是獨立,對於女人來說,必不可少的素質並不是美貌或風韻,而是能力,勇氣以及把一直轉化為行動的魄力。 電影中的兩位女主人公顯然代表了具備這兩種不同素質的女人。 美麗的關德林雖說在勇氣和能力上未必不及米拉,只因她不甘從事既無地位又無聲譽的家庭教師而喪失了獨立的能力,也因此丟掉了獨立所能給予她的先前體驗到的種種快樂。而一切平平的米拉唯一可以作為資本的嗓子給予了她獨立於世的資本,不用依附他人,如果可以拋卻對身份的禁錮倒是能完全自由地去追求一切自己想要的東西。

電影看完後,我為結局而鬱悶,未關德林而唏噓。好在她已擺脫了自由的枷鎖,對人生和丹尼爾的愛情能夠豁達處之,對她而言也未嘗不是一種成長教育,一份財富。

相關焦點

  • 【英劇BBC】【愛情 / 歷史】丹尼爾的半生緣 (2002)
    【英劇BBC】【愛情 / 歷史】丹尼爾的半生緣 Daniel Deronda (2002)導演: 湯姆·霍珀編劇: 安德魯·戴維斯主演: 休·丹西 / 蘿瑪拉·嘉瑞 / 休·博納維爾類型: 劇情 / 愛情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02-11-24(英國)集數: 3單集片長: 210分鐘(3集)又名: 清秀佳人IMDb連結: tt0321897《丹尼爾的半生緣》是英國傑出女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最後一部作品
  • 《丹尼爾的半生緣》我想那不是愛情
    出於羅曼蒂克情結,我極希望關德琳和丹尼爾能發展出一段愛情,然而直到故事結尾,他們的這段感情始終雲山霧罩,捉摸不清。由於關德琳家突然破產,她只能在家庭名聲掃地自己去當家庭教師和嫁給葛蘭考以希求為她家償還債務之間做出選擇,厭惡貧窮的關德琳在得知自己的才藝遠不足獨立謀生時選擇了後者。
  • 《丹尼爾的半生緣》愛情也是人生的一次壯遊
        男女主角分明從一開始就是不合適的啊。    關德琳,漂亮、驕縱、自私,如她片尾自己所言,以為整個世界都圍著她在轉動。不幸的是,作為一個沒落的貴族小姐,她的家庭無法提供她我行我素的物質基礎。    丹尼爾,一個企圖尋找人生真諦的準英國紳士。
  • 《丹尼爾的半生緣》初識George Eliot
    之前沒有看過George Eliot的任何作品或是作品改編的影視劇,對她本人也不甚了解。從本片的劇情簡介來看似乎是個有點糾結的愛情故事,主演又是我喜歡的演員,於是就欣欣然看起來。開始,這似乎是一個西曼故事,雖然不怎麼典型。第一集著筆那麼多在關德林,讓我疑惑為什麼片名是男主的名字。
  • 《半生緣》式愛情悲劇,不是有緣無分,而是愛情裡容不下半點溫吞
    張愛玲在《半生緣》中又講述了一次愛情悲劇,還是一場百轉千回的愛情悲劇。曲折的愛情小說總是免不了意外的誤會,人為的衝突,《半生緣》也不例外。只不過在誤會之外,人物性格與時代的悲劇,給顧曼禎與沈世鈞這對苦情男女又增添了幾分悲涼。
  • 《丹尼爾的半生緣》關於兩個年輕人的選擇
           象我愛很多BBC劇集一樣,我很喜歡這部短劇,看劇中的人物們對愛情、生活、事業的選擇,看命運的無常和無可掌控,就象看自己和周遭的別人……   一個年輕人究竟將來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 《丹尼爾的半生緣》人生不是一場賭局
    其實每個人都是丹尼爾,每個人都是關德林,每個人都是米拉。因為我們面臨同樣的選擇。關德林認為人生就像是賭局,而自以為擅長賭術卻最終輸掉了自己。如果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沒有堅定的信念跟隨內心的聲音,如果怕別人的風言風語,畏懼生活的磨難,人生很容易成為一場賭局,而籌碼每個人都有,那就是你的幸福。很多時候我們的家人朋友也會成為我們做出判斷的「幹擾」,尤其對於尚未在經濟和思想上獨立的女人來說。
  • 《半生緣》中的許叔惠,過於理智的做法,讓他錯過了愛情
    很難說一個人理智對待人與事有什麼不好,但在感情裡面過於的理智,總是會快速消耗其中的情意,畢竟愛情就是由不理智所產生出來的。在「天才少女」張愛玲的筆下,很多人物在感情上都帶有一點糾纏不清的感覺,而在《半生緣》中,這種糾纏的感覺就更明顯了,無論是沈世均對顧曼楨的戀戀不忘和不得不忘,還是顧曼楨對沈世均的傾心相待到徹底訣別,但很少有如許叔惠這般理智對待感情的人,他好像是一開始就明曉了感情的結局,所以才連開始都沒有,就斷然拒絕了,卻不知愛情早就藏進了心底,於是他過分的理智,終使他失去了愛情。
  • 《半生緣》愛情悲劇:別愛優柔寡斷的男人
    十年前,讀完《半生緣》,對於曼楨到底為何會喜歡上世鈞,感到十分不解。十年後,再讀一遍,還是這種感覺。要說人格魅力,能言善辯、豁達幽默的叔惠,或是,踏實穩重、重情重義的豫謹,更符合一個理想戀人的標準。對於眉眼含情的人來說,喜歡是不需要理由的吧。所以,曼楨愛上了世鈞,那麼深刻用力。
  • 《丹尼爾的半生緣》半生緣 Daniel
    剛看完影片的時候,心理很不是滋味,最終,丹尼爾沒有和葛蘭林在一起。兩個互相了解的人,從開始到最後兩人互有情愫,卻無法擁有對方。影片結尾,丹尼爾看望葛蘭林,並告訴她自己的婚訊,兩個人的心情都是依依不捨,眼神中都透漏了內心的悲傷和痛苦。在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之後,丹尼爾確立了自己的事業目標,為自己的人們努力。葛蘭林給丹的信中表述了自己的成熟。
  • 張愛玲《半生緣》:勇敢的女人擁有的是愛情,懦弱的人只有婚姻
    張愛玲的《半生緣》中說道:勇敢的人才配有愛情,懦弱的人只有婚姻。不管是現在的女子,還是以前的古代的女子,愛情永遠都是美好的,勝過了生活中的粗茶淡飯,或者是一生的錦衣玉食,女人,對於愛情,永遠都是渴望的。
  • 《半生緣》張豫瑾到底愛誰?懵懂且不勇敢的他,總與愛情擦肩而過
    一部《半生緣》,道不盡多少人的愛恨糾纏。《半生緣》的熱播,讓幾個被命運操控的年輕人走進大家的視線,張豫瑾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談吐優雅,風度翩翩,和曼璐曼楨都有瓜葛,不少人好奇《半生緣》張豫瑾到底愛誰?可能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一開始,張豫瑾愛的是顧曼璐。
  • 《丹尼爾的半生緣》why don't you choose me
    但我會希望關德林和丹尼爾在一起。即便兩人在性情上有著諸多的不相似。艾略特設置的結局讓我倍感惋惜,哀傷。最終最終丹尼爾還是選擇了米拉。當丹尼爾告知關德林他要與米拉結婚時,我能深知關德林那刻低落的心情,然而她還是給了丹祝福。那時的她,身上耀眼的光環已經被打磨的柔和。曾經這個美貌年輕的女子,深得許多人的愛慕,如今卻謙恭地向自己深愛的人祝福。
  • 《半生緣》:愛情沒有先來後到,錯過緣分便是錯過一生
    最近,一直在想著張愛玲的《半生緣》變成劉嘉玲+蔣欣版姐妹花的《情深緣起》。幸好如此,否則我對《半生緣》剩下只有無窮的思念。思念,那個年代的張愛玲。思念,她是怎樣創作出《十八春》。思念,她筆下不能複製的痴男怨女。其中,少不了《半生緣》中的沈世鈞與顧曼楨。只是,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02 錯過半生緣分的,豈止這一對昔日戀人?
  • 《半生緣》大結局,沒有嫁給愛情的石翠芝,卻意外成為人生贏家
    看過張愛玲《半生緣》小說的書迷都知道,它講述的是上海灘二三十年代女學生顧曼楨和富家公子沈世鈞半生緣起緣落的愛情故事。眾所周知,張愛玲的原著小說被改編了很多遍,除了新版劉嘉玲、蔣欣、鄭元暢聯袂主演外,最經典的莫過於蔣勤勤和林心如版本的了。
  • 《半生緣》大結局,沒有嫁給愛情的石翠芝,卻意外成為人生贏家!
    看過張愛玲《半生緣》小說的書迷都知道,它講述的是上海灘二三十年代女學生顧曼楨和富家公子沈世鈞半生緣起緣落的愛情故事。眾所周知,張愛玲的原著小說被改編了很多遍,除了新版劉嘉玲、蔣欣、鄭元暢聯袂主演外,最經典的莫過於蔣勤勤和林心如版本的了。
  • 一位美國大兵的愛情故事
    遂川砂子嶺機場的愛情故事
  • 《丹尼爾的半生緣》受難者的迷死力
    網上有討論各種「pua式關係」,《丹尼爾》這種粗判是「受難者的倒pua」,一般發生在錦衣玉食的貴族,也就是吃飽了沒事、正常的美女不足以吸引的那種人。影史上「受難pua」經典有鐵叔和梅姑演的《法國中尉的女人》,長堤上、大海邊,年輕梅姑瘋狂的一眼回眸既斷絕了富貴風流的鐵叔一生。《丹尼爾》米拉投水前的絕望凝眸與此如出一轍(ps我這個陰險的大人在這裡不由多想)。
  • 《半生緣》:3個不同的男人,在愛情裡卻是同一個悲慘結局
    文/朝陽 原創首發《半生緣》就像張愛玲本人一樣,一生都追尋愛,卻從沒有得到過。青年時,不顧一切和胡蘭成在一起,換來一身情傷。中年和賴雅結婚,換來後半輩子的孤獨終老。她筆下的人物就像她的人生一樣,經歷過可歌可泣的愛情,卻飽受愛情的創傷與痛苦。就像張愛玲自己所說的:「生於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 成年人的愛情,是以生活為重點的現實故事
    而朋友她追求的始終是一段純粹的愛情,沒有摻雜任何雜質的愛情,只有浪漫夢幻沒有物質現實的愛情,我們幾個人早已說了這樣的愛情只能如煙花,可她依舊不為所動,執著追求。一段純粹得不含任何雜質的愛情,固然是讓人羨慕又嚮往,可這樣的愛情終究不適合成年人。成年人的世界,是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世界,以至於,為了適應現實生活,成年人的愛情,只能變成以生活為重點的現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