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的半生緣》受難者的迷死力

2020-10-23 LV

小時候喜歡看這種戲,文藝、抒情、仁慈,現在半集就被酸得栽好幾個跟鬥,矯情、自戀,英國瓊瑤。網上有討論各種「pua式關係」,《丹尼爾》這種粗判是「受難者的倒pua」,一般發生在錦衣玉食的貴族,也就是吃飽了沒事、正常的美女不足以吸引的那種人。

影史上「受難pua」經典有鐵叔和梅姑演的《法國中尉的女人》,長堤上、大海邊,年輕梅姑瘋狂的一眼回眸既斷絕了富貴風流的鐵叔一生。《丹尼爾》米拉投水前的絕望凝眸與此如出一轍(ps我這個陰險的大人在這裡不由多想)。

這是我們毒辣的現代人的困境,我那麼愛的Hugh Dancy這裡看來邏輯滿頭包,你那麼聖父,你對米拉的供養關係卻是事實。米拉瘋了才會面對到手的高帥富還接受一個同工種有才華的窮畫家的愛,打敗美貌貴婦、一腳從賤民登天,這就是「受難pua」的力量。

我看不到格蘭克真正的惡,除了他有個前妻,以及嘴唇又軟又紅還要演殘酷的白瑞德,總之在丹尼爾的視角裡,上流社會的寵兒、美貌才華樣樣出眾的Romola Garai在顯然很受寵的婚姻裡痛不欲生,而丹尼爾的到來既為她生命中唯一的星,最後被兩選棄一也要為認識了他而深感恩惠,仿佛被上帝開了光。

ps, 如果這部戲是比誰更會呻吟、哭泣,Romola Garai贏了,這個在the Hour裡金髮碧眼、豐胸長腿、聰明高效、英劇裡難得一見的古典美人,那一通傻哭嚇壞我了,我估計丹尼爾也是被她的豐盛情感以及身體嚇退了,調調情,象所有風流公子一樣充當騎士、買還首飾也就罷了,情感宣洩到沒邊兒這種事交給別人可不行。

Hugh Bonneville出現在這裡很合適,英劇也不能都是《黑鏡》、《皮囊》、《故園風雨後》,甜如蜜糖的《唐頓》和《丹尼爾》也是要的。

這部戲的本質是少年的身份認同,以自說自話的方式。不知有否人知道,英國歷史上幾乎開殺猶太人的先河,就是那個「長腿愛德華」、英格蘭的本土君王。而丹尼爾這個猶太人本人的英國人「覺醒」之後就可以作猶太人的真實聖父、帶領他們奔向東方追尋內心的麥加。當然,在喬治·愛略特的時代、在英國歐洲,能以自省的方式為猶太人張目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迷戀的本質深不見底,朱麗葉特·比諾什為了一個死刑犯把丈夫和一切都搭上了(《雪地裡的情人》),死亡是最大沒藥嗎?《法國中尉的女人》聲名狼藉,而查爾斯和富裕平安的未婚妻在一起只有微微的生理勃動,而再會被全世界拋棄的莎拉,性愛卻如驚濤巨浪。丹尼爾會因富貴美貌的關德林以他為救星而竊喜,而黑衣米拉沒水前的死亡眼神,才「愛如潮水」將他吞沒吧。

相關焦點

  • 【英劇BBC】【愛情 / 歷史】丹尼爾的半生緣 (2002)
    【英劇BBC】【愛情 / 歷史】丹尼爾的半生緣 Daniel Deronda (2002)導演: 湯姆·霍珀編劇: 安德魯·戴維斯主演: 休·丹西 / 蘿瑪拉·嘉瑞 / 休·博納維爾類型: 劇情 / 愛情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02-11-24(英國)集數: 3單集片長: 210分鐘(3集)又名: 清秀佳人IMDb連結: tt0321897《丹尼爾的半生緣》是英國傑出女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最後一部作品
  • 《丹尼爾的半生緣》半生緣 Daniel
    剛看完影片的時候,心理很不是滋味,最終,丹尼爾沒有和葛蘭林在一起。兩個互相了解的人,從開始到最後兩人互有情愫,卻無法擁有對方。影片結尾,丹尼爾看望葛蘭林,並告訴她自己的婚訊,兩個人的心情都是依依不捨,眼神中都透漏了內心的悲傷和痛苦。在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之後,丹尼爾確立了自己的事業目標,為自己的人們努力。葛蘭林給丹的信中表述了自己的成熟。
  • 《丹尼爾的半生緣》初識George Eliot
    後半段著重丹尼爾對自己身世、身份的探尋、了解,使我逐漸意識到,關德林不是第一主角,雖然她也很重要,她是丹尼爾前半生中重要的一個過客。丹尼爾對於自身身份不明的困惑和了解到自己是猶太人的那種巨大喜悅,我是能夠理解的。他終於有了歸屬感,並且有了人生奮鬥的方向和目標,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實現養父對他的巨大期望:從政。
  • 《丹尼爾的半生緣》關於兩個年輕人的選擇
    每種選擇都會付出應有的代價~         丹尼爾跟關德琳是兩個都在對未來追求、迷惘和選擇的年輕人,兩人互有交集,但交集只緣於一個英俊男子和一個美麗女子之間一見鍾情的迷戀,再無其他,兩人漸行漸遠,命運很容易就將他們分開~    最終丹尼爾回歸到他真正的身份
  • 《丹尼爾的半生緣》這彆扭的劇情啊
    這很顯然只是丹尼爾同學變了心,或者他其實從頭到尾就都只是想撩菜而已,你看當時關德琳勸他帶她一起逃的時候他答應過麼?他愉快而高興的接受了猶太人的身份,其實只是為了給自己選哪個猶太姑娘找個心安理得,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為我們的民族而戰鬥,說的多麼好聽。
  • 《丹尼爾的半生緣》人生不是一場賭局
    其實每個人都是丹尼爾,每個人都是關德林,每個人都是米拉。因為我們面臨同樣的選擇。關德林認為人生就像是賭局,而自以為擅長賭術卻最終輸掉了自己。如果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沒有堅定的信念跟隨內心的聲音,如果怕別人的風言風語,畏懼生活的磨難,人生很容易成為一場賭局,而籌碼每個人都有,那就是你的幸福。很多時候我們的家人朋友也會成為我們做出判斷的「幹擾」,尤其對於尚未在經濟和思想上獨立的女人來說。
  • 《丹尼爾的半生緣》我想那不是愛情
        她逃離了倫敦的社交圈和葛蘭考的追求,在賭場上,她遇到了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男人――丹尼爾,他為她贖回了賭桌上輸掉的項鍊。丹尼爾和她遇到的所有男人不同,他有發自內心的溫柔和善良,有卓爾不群的氣質和追求真理的靈魂,他有一雙因洞悉世間而悲憫的眼睛。
  • 《丹尼爾的半生緣》愛情也是人生的一次壯遊
        丹尼爾,一個企圖尋找人生真諦的準英國紳士。他對誰都親切、友善,企圖幫助他們。或許,也藉此體會和感受另一種人生,實現他片頭對他養父所說的那樣,進行一、二年的遊歷生活,再決定他的人生方向。
  • 《丹尼爾的半生緣》重點不在愛情的愛情故事
    我無法理解丹尼爾Daniel怎麼會在最後選擇那個猶太女孩而非從第一刻便鍾情而且能夠交心的知己關德林Gwendolen。電影中的那個猶太女孩米拉Mirah相貌平平(書中描述的或許也是個漂亮的姑娘),有副好嗓子,被專業人士讚譽為「真正的音樂家」。後來上網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一版的電視劇還是忠實於原著的,至於結局我只能理解為是丹尼爾對於「自我」的認識於歸屬感。
  • 《丹尼爾的半生緣》why don't you choose me
    但我會希望關德林和丹尼爾在一起。即便兩人在性情上有著諸多的不相似。艾略特設置的結局讓我倍感惋惜,哀傷。最終最終丹尼爾還是選擇了米拉。當丹尼爾告知關德林他要與米拉結婚時,我能深知關德林那刻低落的心情,然而她還是給了丹祝福。那時的她,身上耀眼的光環已經被打磨的柔和。曾經這個美貌年輕的女子,深得許多人的愛慕,如今卻謙恭地向自己深愛的人祝福。
  • 《丹尼爾的半生緣》這個片子幾乎完全背離了原著主旨
    比如丹尼爾第一次同葛蘭考提出購買繼承權,原著裡葛蘭考只是表示再考慮一下,與丹尼爾保持了禮貌客氣。但片子裡葛蘭考則一副驕橫放肆的樣子,一上來就劍拔弩張。他的手下拉什的表現也極活躍,好像不誇張地七情上臉就擔心觀眾看不懂他們在做什麼;丹尼爾的養父在原著中是個有威望、公道的老好人形象,片子裡表現老謀深算的樣子,或許編劇希望每個人有標籤般鮮明的性格表達,但這種人工塑造的流水線人設,很容易讓人與其他類似造型的劇混淆,忽視原著極力表現的,任何一個普通含糊不能三言兩語概述的個體性格,一個決定背後對於參與者的影響之深淺以及過程的複雜
  • 緬懷大屠殺受難者國際紀念日
    德國駐華大使館參加全球性的# WeRemember(#我們記得)活動,以緬懷大屠殺的受難者。因此,我們在1月27日發表關於大屠殺的文章。 什麼是大屠殺?大屠殺是納粹德國及其幫兇企圖滅絕歐洲猶太人、抹殺與他們相關的任何記憶的行動。六百萬猶太人成了這一滅絕政策的受難者。
  • 《丹尼爾的半生緣》生活是一場劇 每個人都將各得其所
    沒有女主配男主的傳統的套路 life results from own choice 人不能把天下的好事都佔盡-比如女主 生活歸零也許是重新出發的起點-比如女二 優良的紳士教育除了是獲得名利地位的手段,更是尋找人生信仰的動力源泉-比如男主 待人冷酷無情必然也遭到冷酷無情的對待-比如唐頓老爹如果把它看成一部愛情電影 那麼有人扮演情聖 有人扮演薄情人就像劇中丹尼爾的母親所說的
  • 好戲 | 是劉嘉玲毀了《半生緣》,還是《半生緣》毀了劉嘉玲?
    ,旅美期間仍在進行改寫,書名更是《十八春》到《惘然記》再到《半生緣》,花費了不少心血。》因此,珠玉在前,再來翻拍《半生緣》,顯然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於是,新版《半生緣》就這樣被觀眾的唾沫星子送上了熱搜,連帶著劉嘉玲都被觀眾們嫌棄「老黃瓜刷綠漆」,裝嫩。
  • 「二二八」事件73周年 馬英九再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他再次向「二二八」、戒嚴時期不當叛亂及匪諜審判案件受難者及家屬表達歉意與慰問。 馬英九上午出席「無悔的鬥士—陳明忠先生追思會」,他致詞時說,「二二八」事件邁入73周年,昨天他到「二二八」紀念碑前,緬懷這段傷痛歷史,今天他則參加追思會,紀念這位「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雙重受難者。
  •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紀錄片《暗夜行路》在臺北發布
    新華社臺北4月21日電(記者查文曄、章利新)講述上世紀50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暗夜行路》,21日在臺北舉行新片發布記者會。  上世紀50年代,在內戰與國際冷戰的背景下,敗退臺灣的國民黨統治集團以「反共」名義,發動了一場白色恐怖大整肅,對當時臺灣社會氛圍和歷史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 半生緣觀後感
    林心如版的《半生緣》我從頭到尾都看了一遍,故事發生在三十年代溫婉.悽迷的舊上海。顧曼楨.許叔惠.沈世鉤三人同在一個紡織廠工作,曼楨個性溫柔堅強,叔惠開朗活潑,在相處中,曼楨與溫和敦厚的世鉤相愛了。曼楨的姐姐曼璐為照料全家老小七人,十七歲時離開初戀情人豫瑾開始了舞女生涯。
  • 丹尼爾·戴-劉易斯
    2013年2月25日,丹尼爾·戴-劉易斯憑藉《林肯》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史上首位三度問鼎奧斯卡影帝的男演員。丹尼爾電影合集IN迷詩人塞西爾-戴-路易斯(Cecil Day-Lewis)與他第二任妻子、演員吉爾-巴爾康(Jill Balcon)所生之子。
  • 黎明的半生緣,其實就是一生
    黎明無論是《甜蜜蜜》裡的黎小軍,《半生緣》裡的沈世鈞,亦或者《梅蘭芳》裡的梅蘭芳,他都表現出精湛而紮實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我最愛他演的那部《半生緣》,選角皆入戲出彩。半生緣故事並不複雜,就是講一雙男女,在他們年輕的時候相愛過,後來又分開了的故事。
  • 《丹尼爾的半生緣》個人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