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的半生緣》這個片子幾乎完全背離了原著主旨

2020-10-23 黎兜兜

片子的色調像是泡芙裡的打發了的奶油,看起來很美味的速食糕點,除了背景服飾挺像那麼回事兒,這個片子幾乎完全背離了原著主旨。

維多利亞時期以矜持分寸和謙遜有禮著稱,但是這片子完全沒有那個時代的氣質氛圍。比如丹尼爾第一次同葛蘭考提出購買繼承權,原著裡葛蘭考只是表示再考慮一下,與丹尼爾保持了禮貌客氣。但片子裡葛蘭考則一副驕橫放肆的樣子,一上來就劍拔弩張。他的手下拉什的表現也極活躍,好像不誇張地七情上臉就擔心觀眾看不懂他們在做什麼;

丹尼爾的養父在原著中是個有威望、公道的老好人形象,片子裡表現老謀深算的樣子,或許編劇希望每個人有標籤般鮮明的性格表達,但這種人工塑造的流水線人設,很容易讓人與其他類似造型的劇混淆,忽視原著極力表現的,任何一個普通含糊不能三言兩語概述的個體性格,一個決定背後對於參與者的影響之深淺以及過程的複雜。

整個片子的節奏很快,快得讓每個人物剛上場就必須迫不及待地說臺詞,不論對方什麼情況什麼身份什麼個性。

聽到姨父給自己聯繫家庭教師的工作,關德林的反應,在原著裡女孩主要是不願意成為被別人隨便使喚的下人,片子裡的女孩被塑造成更多的偏向好逸惡勞,不做人下人更像是不願工作的藉口。原著裡的女孩,雖然任性,愛玩,以為自己要什麼都能實現,但是,她有自尊心,有自尊心才能不斷自我審視(這在第一幕即賭場就有表現,先是留意到陌生人的注視,再是認為對方是否輕視看不起身在賭博的自己,感到羞惱、不甘心),接受道德自我審判——道德自我審判才是原著的主旨,可是這個片子更像打著尋找自我的幌子順便談個戀愛的偶像劇。

關德林的母親在家中變故(破產)前一直過得富裕的生活,原著裡關德林告訴她結婚的決定時,她很擔心女兒的決定是否慎重,片子裡的母親更多的是害怕女兒輕易放走金龜婿;片子裡總是盯著女孩待價而沽的姨父,能想像他在原著裡是牧師身份嗎。

片子裡米拉剛獲救便馬上向對方闡明自己的身份來歷,這不符合一個走投無路的猶太少女的身份和性格,她剛經歷絕望,又清楚此地不待見猶太人,對方好心救起她,但在不明對方任何情況下,得救後她應該是謹慎地更收緊自己泡得溼透的身體,先是默默地縮在船的一端,進屋後更是拖著僵直的身體縮在一角不吭聲——原著也是這樣描述這女孩的,這符合女孩性格和所發生事件後人的平常表現,而片子裡米拉進屋後見丹尼爾走來就馬上起身一頓吧啦吧啦地像做報告似的主動一通話,這樣的表現也與之後她初次在眾人面前亮相唱歌時給人印象矛盾,片子借一位貴婦的口說她是位嫻靜的淑女,一點也不像隨便的猶太女人,丹尼爾回答說一點沒錯,你看到的就是她真實的模樣。不是的,按這女孩剛上場的表現,若讓那位貴婦評判她就是個隨便的人,所以丹尼爾在說謊,因為這女孩的表現並非一貫如此。

可惜了這麼用心的服化道,演員們也滴水不漏地完成了編劇要求,這個片子2002年拍的,感覺是為滿足這時代的顧客口味做的變更,如果是這樣,服化道沒必要還原度這麼高,因為片子毫無維多利亞時代氛圍、節奏,而2003年弗拉基米爾·博爾特科編導的《白痴》則完美呈現原著所要表達的,兩個同時代拍的片子,表現天壤之別。

相關焦點

  • 【英劇BBC】【愛情 / 歷史】丹尼爾的半生緣 (2002)
    【英劇BBC】【愛情 / 歷史】丹尼爾的半生緣 Daniel Deronda (2002)導演: 湯姆·霍珀編劇: 安德魯·戴維斯主演: 休·丹西 / 蘿瑪拉·嘉瑞 / 休·博納維爾類型: 劇情 / 愛情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02-11-24(英國)集數: 3單集片長: 210分鐘(3集)又名: 清秀佳人IMDb連結: tt0321897《丹尼爾的半生緣》是英國傑出女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最後一部作品
  • 《丹尼爾的半生緣》重點不在愛情的愛情故事
    在沒有讀過Geogre Eliot原著的情況下看完了片子,覺得一頭霧水。單看電影,至少我覺得它不是按照那種慣有的套路,先領你認識男女主人公,看他們的相識,相知,了解他們之間的曲折愛情之路,最終皆大歡喜,讓你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圓滿結局。我無法理解丹尼爾Daniel怎麼會在最後選擇那個猶太女孩而非從第一刻便鍾情而且能夠交心的知己關德林Gwendolen。
  • 這個角色是電視劇《半生緣》最大的敗筆!要是尊重原著就完美了
    新版《半生緣》正在緊張地拍攝中,因為選角等話題屢屢為大家所關注。在人們的熱議中,林心如和蔣勤勤主演的老版《半生緣》,則愈發顯得經典。有人說,老版就像初戀情人,早已經先入為主走進觀眾的心裡,再愛上別的很難。看來,新版要加油咯!其實林心如、蔣勤勤版的《半生緣》也並非完美。
  • 《丹尼爾的半生緣》受難者的迷死力
    網上有討論各種「pua式關係」,《丹尼爾》這種粗判是「受難者的倒pua」,一般發生在錦衣玉食的貴族,也就是吃飽了沒事、正常的美女不足以吸引的那種人。影史上「受難pua」經典有鐵叔和梅姑演的《法國中尉的女人》,長堤上、大海邊,年輕梅姑瘋狂的一眼回眸既斷絕了富貴風流的鐵叔一生。《丹尼爾》米拉投水前的絕望凝眸與此如出一轍(ps我這個陰險的大人在這裡不由多想)。
  • 《丹尼爾的半生緣》半生緣 Daniel
    剛看完影片的時候,心理很不是滋味,最終,丹尼爾沒有和葛蘭林在一起。兩個互相了解的人,從開始到最後兩人互有情愫,卻無法擁有對方。影片結尾,丹尼爾看望葛蘭林,並告訴她自己的婚訊,兩個人的心情都是依依不捨,眼神中都透漏了內心的悲傷和痛苦。在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之後,丹尼爾確立了自己的事業目標,為自己的人們努力。葛蘭林給丹的信中表述了自己的成熟。
  • 《丹尼爾的半生緣》愛情也是人生的一次壯遊
        丹尼爾,一個企圖尋找人生真諦的準英國紳士。他對誰都親切、友善,企圖幫助他們。或許,也藉此體會和感受另一種人生,實現他片頭對他養父所說的那樣,進行一、二年的遊歷生活,再決定他的人生方向。
  • 《丹尼爾的半生緣》初識George Eliot
    後半段著重丹尼爾對自己身世、身份的探尋、了解,使我逐漸意識到,關德林不是第一主角,雖然她也很重要,她是丹尼爾前半生中重要的一個過客。丹尼爾對於自身身份不明的困惑和了解到自己是猶太人的那種巨大喜悅,我是能夠理解的。他終於有了歸屬感,並且有了人生奮鬥的方向和目標,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實現養父對他的巨大期望:從政。
  • 原著9.1分,電影版7.8,我要為《半生緣》喊冤
    趁著情人節的春風,我給大家推薦一部致鬱系的愛情片——《半生緣》。現在很多人都養成看豆瓣評分選電影。8分+愛情片,更受歡迎。《半生緣》的豆瓣評分是7.8分,我以為是被低估了。原著小說評分9.1,憑啥拍出原著精髓的電影版不到8分?這不公平。今天,我要為電影版《半生緣》喊冤。
  • 劉嘉玲的新版《半生緣》3.3分,求求你們別拍了!
    同樣被改得面目全非的還有「猥瑣男」版祝鴻才,「鳳凰男」版許叔惠和全新加入的大Boss石會長。郭曉東飾演祝鴻才難怪有人評價,《情深緣起》像《半生緣》的「同人文」,只借用原著人物的名字,演一場瓊瑤式的家族鬧劇
  • 《丹尼爾的半生緣》關於兩個年輕人的選擇
    每種選擇都會付出應有的代價~         丹尼爾跟關德琳是兩個都在對未來追求、迷惘和選擇的年輕人,兩人互有交集,但交集只緣於一個英俊男子和一個美麗女子之間一見鍾情的迷戀,再無其他,兩人漸行漸遠,命運很容易就將他們分開~    最終丹尼爾回歸到他真正的身份
  • 《丹尼爾的半生緣》我想那不是愛情
    這個姑娘明豔靚麗,多才多藝,也虛榮自負,熱衷享樂,雖然她家道中落,又有寡母弱弟的拖累,但她深信憑藉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必能為她締結到一門與權貴的婚姻。     自她踏入社交圈,身邊從不缺乏追求者,甚至她的表兄也為她著迷禁不住向她求婚,然而這對於眼高於頂的關德琳來說,還遠遠不夠。
  • 《丹尼爾的半生緣》這彆扭的劇情啊
    這很顯然只是丹尼爾同學變了心,或者他其實從頭到尾就都只是想撩菜而已,你看當時關德琳勸他帶她一起逃的時候他答應過麼?他愉快而高興的接受了猶太人的身份,其實只是為了給自己選哪個猶太姑娘找個心安理得,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為我們的民族而戰鬥,說的多麼好聽。
  • 《丹尼爾的半生緣》人生不是一場賭局
    其實每個人都是丹尼爾,每個人都是關德林,每個人都是米拉。因為我們面臨同樣的選擇。關德林認為人生就像是賭局,而自以為擅長賭術卻最終輸掉了自己。如果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沒有堅定的信念跟隨內心的聲音,如果怕別人的風言風語,畏懼生活的磨難,人生很容易成為一場賭局,而籌碼每個人都有,那就是你的幸福。很多時候我們的家人朋友也會成為我們做出判斷的「幹擾」,尤其對於尚未在經濟和思想上獨立的女人來說。
  • 《鹿鼎記》《半生緣》……2020年的翻拍劇全翻車了!
    沒想到劉嘉玲也來乘風破浪,由她和蔣欣出演的《情深緣起》開播至今,評論幾乎一邊倒地差評,名字一聽就滿滿的瓊瑤味,看完居然還帶點瑪麗蘇......《情深緣起》是翻拍的張愛玲的《半生緣》,但直到播出前,才改名為《情深緣起》,不知道是不是怕和讀者印象裡的原著差的太多,所以故意避開。但這部中老年版《半生緣》,終究沒逃過爛片的命運。
  • 又一部佳作突擊空降,劉嘉玲蔣欣同飆演技,期待鄭元暢再續半生緣
    不得不承認,在廣電總局開始肅正娛樂圈風氣之後,好看的電視劇電影越來越多了,創作的春天悄然而至,那些雷人的爛劇幾乎都銷聲匿跡了,真是追劇觀眾的一大樂事。2020年11月20日晚上,根據張愛玲小說《半生緣》改編而成的電視劇《情深緣淺》突擊空降,沒有過多的宣傳造勢,沒有亂七八糟的彩虹屁刷屏,劉嘉玲和蔣欣在劇中同飆演技,鄭元暢郭曉冬攜手,再續起了舊上海記憶裡那段感人至深的半生緣
  • 《半生緣》:我愛你,但也只給得起那麼多
    這部新劇,當一部新劇看還行,我覺得其他內容已經完全跟張愛玲的小說不搭邊,只是借用了小說裡角色的名字。黎明、吳倩蓮、梅豔芳、葛優演的電影版的《半生緣》,是最貼近原著的。林心如、譚耀文、蔣勤勤、李力群演的電視劇版《半生緣》,則對原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我記得,蔣勤勤、林心如版《半生緣》播映的時候,我還在北京上大學。
  • 《半生緣》:我愛你,但也只給得起那麼多
    林心如、譚耀文、蔣勤勤、李力群演的電視劇版《半生緣》,則對原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劇版裡的沈世鈞非常深情,顧曼楨也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女性,而電影版則拍出了原著中每個人的涼薄,不是自私的那種涼薄,是每個人在生活的擠壓下,只顧得上自己的那種涼薄
  • 《半生緣》原著:顧家人「白眼狼」的屬性,完全是顧曼璐慣出來的
    張愛玲《半生緣》顧曼璐的一生,相當於白活了。17歲那年,爸爸去世,奶奶和媽媽不願出去工作,坐吃山空,她被迫終止學業,投身入了舞女行業。很多人都覺得這是顧太太逼迫曼璐做出的選擇,因而譴責起了這個不負責任的母親。 事實上,這完全是顧曼璐自己做出的選擇,爸爸去世以後,家裡失去了收入來源,她沒法繼續讀書,可以選擇做一些體力活,或者做家庭教師,日子可能會苦了點,但總歸還能保持清白之身。
  • 《丹尼爾的半生緣》why don't you choose me
    但我會希望關德林和丹尼爾在一起。即便兩人在性情上有著諸多的不相似。艾略特設置的結局讓我倍感惋惜,哀傷。最終最終丹尼爾還是選擇了米拉。當丹尼爾告知關德林他要與米拉結婚時,我能深知關德林那刻低落的心情,然而她還是給了丹祝福。那時的她,身上耀眼的光環已經被打磨的柔和。曾經這個美貌年輕的女子,深得許多人的愛慕,如今卻謙恭地向自己深愛的人祝福。
  • 《丹尼爾的半生緣》個人筆記
    開始還糾結著Daniel到底愛誰這個問題看的。回顧完發現這片講的根本是個人信仰,猶太復國。小情小愛在這個問題前面不值一提。D對M和G都有憐香惜玉的感情,最後要選只能犧牲G。。。So,回看當時的筆記,跑去原著找那些關於D和G之前情愫的蛛絲馬跡根本就是native, too young, too simple。。。(但是還是在D攤牌這一段流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