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述深圳2020|淨:新增46平方公裡!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績效評價全國第一

2020-12-23 瀟湘晨報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董思

十二月的鵬城,碧水藍天,青蔥如畫。深圳灣、茅洲河、大沙河、福田河等濱水空間遊人絡繹不絕,成為人們休閒娛樂好去處。近年來,深圳加快補齊水環境「短板」,用4年補齊了40年的汙水處理設施欠帳。2020年,全市水務系統聚焦「水汙染治理成效鞏固管理提升」這一核心任務,在破解超大城市治水難題上開展了一系列新探索、新實踐,推動治水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壩光全區域以海綿城市理念規劃建設

海綿城市:新增46平方公裡

記者從深圳市水務局獲悉,2020年,深圳預計全市總用水量20.22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9%;萬元GDP用水量7.44立方米,同比下降3%,全國領先。新建汙水管網153.74公裡,完成425個小區、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新增汙水處理能力18.5萬噸/日。整治內澇點50個,成功抵禦近10年最強「龍舟水」等一系列強降雨。新增海綿城市面積46平方公裡以上,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績效評價全國第一。

△茅洲河整治後已成為附近市民遊玩的好去處。

159個黑臭水體穩定消除黑臭

今年,深圳鞏固提升水汙染治理成效,全市159個黑臭水體、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穩定消除黑臭,五大河流考核斷面平均水質穩定達Ⅳ類及以上,獲評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同時,出臺《深圳經濟特區排水條例》,全速推進排水管理進小區。完成小區排查20990個,籤訂移交協議20950個,實際移交20950個,超額完成既定任務;完成10萬個以上排水戶普查登記工作,實現36萬個排水戶監管全覆蓋。

△大沙河碧道航拍圖

101公裡碧道建成,240公裡開工

碧道建設,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深圳正高質量推動碧道建設,印發《深圳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5年)》,開工建設240公裡碧道,截至10月底建成101公裡,打造出茅洲河試點段、石巖湖、大鵬東部海堤等碧道樣板。

△茅洲河碧道親水活力公園航拍圖

水資源保障關乎民生。2020年,深圳還持續提升水資源配置和保障能力,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深圳段試驗段建成貫通,北線引水安全改造工程主體工程完工,深汕合作區供水保障工作有序推進;完成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改造380個小區、社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90個等。

接下來,深圳將持續鞏固提升水汙染治理成效,推進雨汙分流,抓好管網查漏補缺和排查修復改造,全面完成暗涵整治,全面取消總口截汙、點截汙設施,加快改造末端截流系統,完善初雨收集傳輸通道,提高汙水處理系統韌性和保障能力。同時,狠抓汙水處理提質、水處理提質增效;加強排水全覆蓋,紮實推進全市域排水管理進小區,構建排水GIS系統全鏈條「一張網」「一張圖」;加強涉水汙染源長效治理等。

【來源:深圳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年武漢二成以上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標準,示範區6個歷史漬水點消除
    記者任勇 攝長江網12月25日訊 25日下午,在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城鄉建設局通報,「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方面,成效顯著,青山江灘濱江堤防綜合改造工程榮獲C40城市獎,以粉煤灰堆場改造的戴家湖公園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武漢市海綿城市系統方案》成為首批16個試點城市模板,武漢市海綿城市項目入選全球100個應對氣候變化案例
  • 字述深圳2020|商:四個關鍵詞揭示營商環境的「深圳密碼」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12月8日,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舉行,共洽談籤約項目242個,總投資超7800億元。 強勁數字的背後,是深圳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城市競爭力的不斷增強。
  • 建設海綿城市 改善城市品質
    2016年,南京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省級試點城市,重點推進江心洲生態科技島和丁家莊保障房兩個省級試點片區,完成不同類型63個海綿試點項目建設。丁家莊保障房試點片區以河道整治為核心,在河道整治的基礎上輔以道路廣場、公園綠地、小區公建的配套建設,從整體上打造丁家莊海綿城市,提升片區景觀形象,為高強度建設區域海綿城市建設改造、保障房類型項目提供示範;江心洲生態科技島編製片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覆蓋全島15平方公裡,規劃構建4大類18項「海綿」指標,從水系、地塊、公園綠地、道路等方面系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每公頃建設用地的雨水調蓄容積不得小於100
  • 寧夏打造「超級海綿」讓城市會呼吸
    寧夏打造「超級海綿」讓城市會呼吸降雨量大於400毫米的市縣要建成海綿城市,七成降雨就地消納利用記者1月9日從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了解到,我區日前出臺《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降雨量大於400毫米的市縣要建成海綿城市,將七成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 【區縣解讀】墊江建設人水和諧海綿城市
    墊江縣建成區面積18.3平方公裡,城鎮化率48.01%,人均水資源佔有量798m 。墊江水資源短缺,不透水面積增多、年徑流控制率低;城市下墊面硬化破壞水文循環、加重城市熱島效應;硬質護岸多,影響河道生態功能。
  • 武漢:確保到2030年八成以上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標準
    央廣網武漢12月25日消息(記者彭照)今天(25日),在武漢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城鄉建設局通報,「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方面,成效顯著,實現了到2020年全市建成區20%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的目標要求。
  • 年終盤點:深圳2020的+-×÷
    2020年1月19日,國家衛健委確認了深圳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這位家住南山區的66歲男性也是廣東省首例患者,他此前曾到武漢探親。 0的平靜打破,深圳戰疫打響。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口岸城市、人口大市,深圳戰疫真是太難了!
  • 探路現代城市公共財政 重點做好「一個優化、四個強化」
    感恩總書記對深圳的關懷厚愛。黨的十八大後,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第一站就來到深圳;8年間先後3次到深圳,親自為深圳發展把舵領航,令我們倍感溫暖。其次是深感責任重大。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深圳財政要把總書記對深圳的親切關懷轉化成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為城市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為深圳先行示範提供堅強的財政保障和體制機制支撐。
  • 雙創城市測評:深圳北京上海位居前三
    我國主要城市的創新環境與創新能力怎麼樣?19日發布的《中國雙創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深圳得分位居雙創城市榜首,北京和上海緊隨其後,廣州、蘇州、杭州分列第4、第5和第6名,共同形成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多為沿海城市和中西部國際性綜合樞紐城市。
  • 字述深圳2020卷首語|2020,請回答
    即將告別的2020,雖然有著大大小小的缺憾,更多的是奮鬥後的驚喜;雖然有著錯綜複雜的逆境,更多的是堅守後的自信;雖然有著突如其來的倒逼,更多的是破局後的從容。 請回答,2020。深圳的落筆,是乘風破浪的奮鬥之年,是先行示範的非凡之年,是全新出發的特別之年。
  • 徐匯、黃浦、靜安成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試點城市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公布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示範城市名單共包括15個城市,上海市徐匯區成功入選;試點城市名單則包括60個城市。上海市黃浦區、靜安區入選。
  • 地更淨 水更清 天更藍 貌更美
    建成城市垃圾焚燒廠20座我省通過開展「市容環境大掃除、乾乾淨淨迎國慶」活動、鐵路沿線環境安全綜合整治行動、「線亂拉」專項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建制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建築工地揚塵治理等工作,整治城鄉環境各類亂象,守住了江西「新城新貌」「新村新貌」,江西的地更淨了
  • 國家點名!深圳又排第一!這個能力越強,經濟水平越高!
    來源: 深圳房地產信息網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交出了搶眼的成績單。最新統計數據顯示,78個創新型城市以佔全國10%的國土面積、33%的人口,匯聚了全國77.2%的研發經費投入和70.4%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培育和產出了全國80%的高新技術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出爐,深圳排名第一。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出爐!
  • 2020公共績效治理高端論壇暨第五屆全國政府績效管理博士生論壇...
    11月7日-8日,2020公共績效治理高端論壇暨第五屆全國政府績效管理博士生論壇在蘭州大學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蘭州大學中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中心和管理學院主辦,會議主題為「新時代政府績效治理的制度創新」。
  • 海綿城市,一種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
    那麼,海綿城市行業發展最新動態如何?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海綿城市的建設是解決我國水環境問題的客觀需求。
  • 《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GB51345-20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AssessmentstandardforspongecityconstructioneffectGB/T51345-2018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日期:2018年12月26日實施日期:2019
  • 深圳拿30平方公裡土地向全球招商 欲提高服務業比重
    近些年,深圳一直在探索轉型升級路徑,而此次集中推出連片優質產業用地用於全球招商,意在「推動形成新一輪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的高潮」。但可開發土地資源不足,一直是困擾深圳轉型升級的緊箍咒。早在2012年,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的統計數據就已經提出預警:行政轄區面積僅有不到2000平方公裡的深圳,預計到2020年新增可建設用地僅58平方公裡。
  • 臺灣TVBS電視臺採訪錄製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題節目
    2015年,作為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的濟南市堅持「治汙、治河、治洪、治水、治景、治髒」六位一體的系統性規模化推進戰略,進一步深化海綿城市建設。截止目前,已經建成39平方公裡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完成43個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程項目,實現「地下水銀行」的存貸循環,形成生態環境的良性可持續發展,海綿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 集全市之智修改完善《遂寧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條例(草案)》
    「我市海綿城市建設是否有必要制定地方標準,制定地方標準是否具有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對海綿城市設施和監測設施的運營維護主體和運營維護要求的相關規定是否合法、合理?」12月21日,遂寧市司法局與遂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召開《遂寧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條例(草案)》立法聽證會,就以上事項專題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會議由遂寧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秦丹主持,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何昌勤,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黃洪波出席聽證會。
  • 汛期探訪江蘇海綿城市:小雨不溼鞋大雨不內澇
    建鄴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朱麗靜說,建鄴區持續高標準建設海綿城市,對所有涉水、涉綠及道路廣場項目做到「海綿」建設全覆蓋。2016年南京入選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將江心洲片區和丁家莊保障房片區作為試點項目進行重點打造。「這幾年,江心洲在雨季中安然無恙,基本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海綿建設在排澇中發揮了很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