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的前世今生

2022-01-02 新華先鋒

一個醜陋奇才的悲劇



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小說《歌劇魅影》,其實原本要說的是一個下水道怪物的故事。
  
  時值1870年,住在巴黎歌劇院地下迷宮的醜陋「幽靈」艾瑞克,有一張奇形怪狀、慘白而醜陋的面孔。他從小就被嫌惡拋棄,跟隨馬戲團遊歷過歐洲,後穿越亞洲,在波斯王宮任職,從小亞細亞到達土耳其,當過蘇丹國王的門客。他知識廣博、才華橫溢,厭倦了游離不定,最後選擇了常年隱居於巴黎下水道系統,建立了地底龐大的迷宮一樣的王國,他常坐在二層五號包廂看戲,通過和歌劇院經理的博弈,強大的製造事故的能力,控制著整個歌劇院,「如同一個邪惡的詛咒」。
  
  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默默無聞的美麗少女克麗斯汀,他用自己畢生的音樂才華和造詣,完美的藝術靈魂,暗中教她唱歌,發掘了她同樣驚人的音樂天賦。讓克裡斯汀從一文不名的後起之秀,成為了震驚四座的巴黎首席歌劇名伶。
  
  而最初發自於精神層面的音樂之愛,卻逐漸轉化成為強烈的佔有欲。走火入魔的「幽靈」想和克裡斯汀組建家庭,相守終老。他以實際行動,把所有妨礙克莉絲汀歌唱事業的人用詭異的方式一一除掉。而克裡斯汀揭下他的面具,看見了他駭人的容貌,感情化為烏有,只有驚恐。她和青梅竹馬的拉奧子爵的再相識和相愛,更讓劇院幽靈嫉妒發狂。他幾度製造了恐嚇和謀殺事件,並綁架了克裡斯汀,要和絕望的她在下水道長期生活。
  
  最後,在一場地底的混戰中,幽魂意識到自己是個真正的「非人」,他的愛註定是扭曲和無望的,也永遠得不到回應。於是他解脫了克麗斯汀,也解脫了自己,留下披風和面具,獨自消失在昏暗的地下迷宮裡。
  
  二
  
  小說將近三十章,恐怖驚險,充滿懸疑,是推理小說的調子。作者以自己寫《黃色房間之謎》奠定的法國20世紀初首席推理小說家的筆力,不可思議的內容與場景營造,玄異的氣氛,並且在黑暗中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人性。
  
  原作以一個虛構事外人的視角,介入調查這一起「陳年舊案」。他收集了各種回憶錄、札記、敘述,更主要靠的是一個目睹整個事件,並且和幽靈有深交的波斯人口述,挖出了這個「愛恨交織、盪氣迴腸」的故事。
  
  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虛幻男聲,一個相貌如死神骷髏的神秘來客,幾封給劇院經理的恐嚇信,各種旁觀者的對話和描述。布景師上吊自殺事件,水晶燈砸人事故,前首席女優演出時嗓中跳出癩蛤蟆,當紅小花旦克裡斯汀被劫,伯爵溺亡,子爵意外失蹤。一連串匪夷所思的情節,貫穿了整個小說的外部事件。而克裡斯汀和拉奧子爵的愛情,又充滿了一種當時流行小說的通俗浪漫主義的風格。
  
  其實,故事的原型是「兩眼空洞,面如死灰,醜陋不堪」的鬼魂愛上了一個人類,一個和自身呈現極致的反面的少女。而並不是所有的「美女與野獸」都能終成眷屬。醜陋和殘疾澆滅了幽靈艾瑞克一切美好的幻想。一個歌者交付給另一個歌者靈魂,卻是陰鬱和黑暗,漸變成了一種扭曲的佔有和貪執。只因他醜陋至極的外表不配擁有一份「熾熱的愛」。女主對他除了恐懼,還是恐懼。他仿佛一個殘暴和瘋狂的怪物,在感情關係中喪失了理智,妄圖毀滅一切。
  
  三
  
  你可以理解為死神,鐘樓怪人卡西莫多,卡裡加利博士,或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幽靈本身是一個極致的悲劇人物,卻被塑造成一個引人憎惡的怪物,未免有所不公。然而,這本小說從出世以來,確實是無聲電影和早期恐怖電影的寵兒。在中國,1937年早期的經典黑白恐怖片《夜半歌聲》也是根據此書改編,1995年的同名電影也是出自於此。
  
  而更為改寫歷史的創作是,1986年,安德魯•洛伊•韋伯將這個故事譜寫成了音樂劇,首度於倫敦Her Majesty劇院公演。歌劇大量採用古典音樂如維爾第、奧芬巴赫的歌劇旋律,劇中舞檯燈光、布景及服飾也是極盡奢華之能事,全球演出後至今門票收入已累積達32億美金,總計巡迴多達18個國家、超過100個城市,觀眾人數逼近7千萬人次,票房超過《貓》、《日落大道》等同級一流音樂劇。彼時,只要上演此劇,就會座無虛席。
  
  誠然,韋伯的歌劇,讓這個醜陋奇才的悲劇成為不朽。讓一個非常通俗的驚險故事,變成了來自地底的吟唱。一個亡靈渡過冥王哈得斯的地獄之河,給世人帶來的無盡恐怖和驚厥。名為「歌劇幽靈」的一個最著名唱段,艾瑞克的聲音中包含了一切的絕望和痛苦,克裡斯汀的高音直破天際,煙霧繚繞的哥特風,飽含一切陰暗和壯麗的元素,如一種毀滅性力量。
  
  小說給歌劇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框架。小說本身對歌劇也有一定的研究和造詣。裡面可以如數家珍的說出各種歌劇的曲目和調度。而歌劇未誕之前,電影已經開始,也最經典的默片是1925年的好萊塢驚悚片,片長93分鐘,表現主義的極致,在所有影史榜單上都是恐怖片的翹楚。1937年,馬徐維邦的《夜半歌聲》也是由此而引發美學靈感。而後者在劇情上則更接近好萊塢1943年的版本,被強權勢力毀容的男性主角在歌劇院內徘徊不去,鬼魂一般的報復,以及和女主唱譜寫一段愛情悲劇。
  
  在片長 92 分鐘的43年版美國電影中,小提琴家柯丹暗戀女演員克裡斯汀,聘名師指導其演技,克裡斯汀漸受重視,升為主唱。柯丹則因傷被迫退休,不久發現其作品被剽竊,憤而勒死出版商,自己則被毀容。之後,歌劇院開始鬧鬼,除克裡斯汀外,女演員均離奇死亡,克裡斯汀亦受「鬼魂」掌控,劇院瀰漫陰森的氣氛。
  
  1962年的同名英國電影,片長84分鐘,劇情則更為接近原著。而1989年,片長93分鐘的美國版,導演為德懷特 H. 利特爾,這個歌劇魅影對原作故事改變比較大,故事穿插在現代和故去,紐約和倫敦(把巴黎改成了倫敦),夢魘和現實交接過度的很好,音樂沿用了韋伯的版本。2004年,華納兄弟影業發行的《歌劇魅影》則是原樣改編自舞臺劇的,是迄今為止最大場面的製作。

文/鹽lynn


【好書推薦】歌劇魅影


作 者:(法)(法)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著,梁亦之 譯

出 版 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35489

內容推薦

  《歌劇魅影》是一部充滿懸疑色彩的愛情小說。故事的主人公艾利克是一個有知識、有靈性的作曲家,天生一副好歌喉,同時還是一名優秀的建築師。然而,他只能像幽靈一樣帶著面具生活在巴黎歌劇院幽暗的地下室裡。他從不以真面目示人,因為面具之下是一張醜陋不堪的臉。不幸的身世造就了他扭曲的個性,使他不斷地與人為敵,甚至在歌劇院內製造了一連串的恐怖事件。後來,他愛上了美麗的女演員克裡斯蒂娜,並開始教她唱歌,使她一躍成為劇壇新寵。直到女主人公青梅竹馬的戀人拉烏爾出現,艾利克偏執病態的性格徹底爆發。於是,一個駭人聽聞,令人毛骨悚然,悲慘恐怖的愛情故事在巴黎歌劇院的地下上演了。

作者簡介

  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法國最傑出的推理小說家之一,被譽為「通俗小說奇才」。他自小熱愛文學,後遵從父願學習了法律專業,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書記員,但經常利用業餘時間進行隨筆和短篇小說的寫作。之後投身報業,曾作為特派記者週遊世界各地,在法國有「永恆的記者」之稱。數年後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其作品《黃色房間之謎》被譽為「不可模仿、不可超越的推理小說傑作」,代表作《歌劇魅影》更是多次被搬上熒幕和舞臺,風靡全球。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直接購買本書。


相關焦點

  • 《歌劇魅影》登陸廣州 音樂劇之王的前世今生
  • 巴黎歌劇院與《歌劇魅影》的前世今生
    很久以前看張國榮主演的電影《夜半歌聲》,被裡面盪氣迴腸的主題曲感動得淚流滿面,後來才知道《夜半歌聲》脫胎於史上最火、最長壽的音樂劇——《歌劇魅影》。音樂劇《歌劇魅影》取材於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同名小說。勒魯生於巴黎,雖小時候離開了巴黎,但大學時又回到巴黎攻讀法律,後來做了記者,又創作了幾部巴黎暢銷的偵探小說。《歌劇魅影》小說在當時並沒有引起關注,但改成歌劇後卻成了巴黎西區和被紐約時報稱為「百老匯史無前例的熱門賣座巨獻」。
  • 《歌劇魅影》愛情,有時候是一個人的事情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歌劇魅影/歌劇院幽靈)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它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
  • 《歌劇魅影》:不只是歌劇和魅影
    2020年4月17日晚7點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韋伯在網上免費直播他的著名作品《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版》在網上掀起一陣狂潮這部在倫敦西區一票難求的音樂劇到底有何魅力?經典音樂劇通常都帶著一絲人間大愛的感覺(比如《悲慘世界》、《獅子王》、《媽媽咪呀》等等),但《歌劇魅影》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是一個關於欲望和佔有的邪魅狂狷的愛情故事,在音樂劇圈一眾「大家閨秀」中顯得格外特別。《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版中,由伊朗裔、加拿大籍演員Ramin Karimloo塑造的魅影。在十九世紀的巴黎,有一個精通音樂和建築的奇才。
  • 「《歌劇魅影》後最宏大的音樂劇」要來中國了?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劇院魅影,貓等,百老匯票房排名前十的音樂劇有哪些呢?《歌劇魅影》票房7.7億美元  2.《獅子王》 票房6.991億美元  3. 《魔法壞女巫》 票房 4.676億美元  4. 《美女與野獸》票房4.292億美元  5. 《媽媽咪呀》 票房 4.169億美元  6.《悲慘世界》票房4.063億美元  7.《芝加哥》票房3.774億美元  8.
  • 《歌劇魅影》後最宏大的音樂劇要來中國了?
    據百老匯統計,歷史上票房最高的音樂劇排名如下:1.《歌劇魅影》票房7.7億美元2.熟知音樂劇的朋友都知道,《歌劇魅影》代表了歐洲音樂劇對百老匯的影響,《獅子王》代表了迪士尼在音樂劇上的延伸,《魔法壞女巫》正是一部百老匯孕育而來「根正苗紅」的扛鼎之作!自2003年於百老匯格什溫首演以來,已經在百老匯上演累計超過5000場,在全球有6種語言版本,14個國家上演,累積超過5000萬觀眾!
  • 《歌劇魅影》
    ▼魅影的歌劇《唐璜的勝利》演出時,他故伎重演,不知不覺絞死了扮演唐璜的男演員,並假替男演員,與克莉斯汀一起演唱了這一段優美的詠嘆調。音樂低沉狂野,體現了魅影的性格。▼拉烏爾子爵計劃用魅影譜寫的歌劇《唐璜》將他引誘出來,並打算將其逮捕。警察們埋伏在劇院各處,等待魅影的出現。
  • 幻書啟世錄幻書歌劇魅影介紹 歌劇魅影什麼樣
    《幻書啟世錄》中,歌劇魅影是其中一個幻書角色,那麼歌劇魅影什麼樣子?看下《幻書啟世錄》幻書歌劇魅影介紹吧。昨晚本姬捧著這本書,勇敢地打開了這本懸疑經典之作的第一頁。
  • 回顧經典——《歌劇魅影》
    自1986年在英國倫敦女王劇院首演後,《歌劇魅影》已在全世界超27個國家100多個城市上演了逾70000多場,與《貓》《悲慘世界》《西貢小姐》並稱為世界四大音樂劇。 如今受疫情影響,34歲的《歌劇魅影》被迫拉下了長期帷幕。「由於疫情導致劇院財務受挫,我和韋伯(全名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歌劇魅影》的作曲家)已決定永久停止倫敦和全英《歌劇魅影》巡演,但我們未來依然決心將《歌劇魅影》帶回倫敦。」
  • 音樂劇《歌劇魅影》
    (視頻時長:02:39:57)(歌劇魅影25周年 版)安德魯·勞埃德·韋伯(1948~)《歌劇魅影》●腳本:根據法國作家加斯通·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改編●作詞:查爾斯·哈特),作曲家,克裡斯蒂娜從未見過面的老師)拉烏爾(克裡斯蒂娜的愛人,劇院出資人)等······20世紀最成功劇目《歌劇魅影》(又稱《劇院魅影》《歌劇院幽靈》)      大型音樂劇《歌劇魅影》於1986年首演於英國倫敦女皇劇院,1988年在美國紐約美琪歌劇院上演,之後成為百老匯歷史上演出最長久的一部作品,演出場數超過了這位英國作曲家的另一部劇作
  • 《歌劇魅影》那些事兒
    首先,你得知道,《歌劇魅影》是一部音樂劇,而非歌劇。歌劇(Opera)是音樂劇(Musical)的鼻祖,音樂劇是歌劇的創新。而《歌劇魅影》正是一個講述歌劇院故事的音樂劇,其實正統的翻譯應該是《歌劇院魅影》。其中的三部劇中劇《漢尼拔(Hannibal)》、《啞僕(Il Muto)》、《唐璜的勝利(Don Juan Triumphs)》都是典型的歌劇。
  • 《歌劇魅影》是歌劇!?你錯了!
    說起歌劇,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去年年底來北京演足一個月的《歌劇魅影》。好吧,估計這句話說出來,很多人會笑我沒文化。為什麼這麼講?
  • 歌劇魅影 |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那是歌劇魅影嗎?Beware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當心, 那歌劇魅影PHANTOM: 魅影:In all your fantasies you always knew That man and mystery 在你所有的夢境,你一直都知道那男子和那謎影CHRISTINE: 克麗斯汀:Were both in
  •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劇魅影》是由喬·舒馬赫執導,傑拉德·巴特勒、埃米·羅森、派屈克·威爾森主演的一部愛情電影。
  • 《歌劇魅影》主題曲《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莎拉布萊曼是25年前女主角Christine的扮演者,音樂劇創作者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前妻,也可以說是他的繆斯——《歌劇魅影》中女主角的唱段全部是為莎拉布萊曼量身打造,一切都是為了切合她的音域,突出其聲音魅力。《歌劇魅影》,其實就是韋伯獻給莎拉布萊曼的情詩。
  • 《歌劇魅影》全球歌劇史上難以超越的奇蹟!
    「如果生命中只有一部音樂劇,那它就是《歌劇魅影》」今天,小美和大家回味的這部經典劇目,是音樂劇史上的經典劇目《歌劇魅影》。《歌劇魅影》講述了一個略帶懸疑色彩的愛情故事,在19世紀的巴黎,有一位音樂奇才,可惜從小就被毀了容,長年深居在地宮裡。
  • 「歌劇魅影」在倫敦西區「消失」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派記者 強薇】近日,倫敦西區音樂劇愛好者得知了一個令人傷心的消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典劇目《歌劇魅影》被迫「永久退出舞臺」。《歌劇魅影》由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韋伯於1986年創作,劇中女主角克莉絲汀的唱段,是專門為他的第二任妻子莎拉·布萊曼量身定製的。雖然他們的婚姻僅持續了短暫的幾年,但《歌劇魅影》這部作品卻成為全球音樂劇的經典之作。
  • 「歌劇魅影」在倫敦西區「消失」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派記者 強薇】近日,倫敦西區音樂劇愛好者得知了一個令人傷心的消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典劇目《歌劇魅影》被迫「永久退出舞臺」。《歌劇魅影》由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韋伯於1986年創作,劇中女主角克莉絲汀的唱段,是專門為他的第二任妻子莎拉·布萊曼量身定製的。
  • 《幻書啟世錄》歌劇魅影全面評價
    歌劇魅影是幻書啟世錄中的一位角色,很多小夥伴對於這個角色不太了解,那麼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角色,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幻書啟世錄》歌劇魅影全面評價,還不清楚的小夥伴趕緊來看看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幻書啟世錄》歌劇魅影全面評價,還不清楚的小夥伴趕緊來看看吧。
  • 歐美有什麼歌劇堪比歌劇魅影?
    首先要講的是,歌劇魅影不是歌劇,而是音樂劇,內容是一個關於歌劇院裡發生的故事。不同於歌劇,音樂劇不局限於美聲唱法,也不局限表達方法,音樂劇裡即可以有音樂歌唱,也可以有對白,比起歌劇有更多流行音樂,在藝術形式上,夾雜更多舞蹈等肢體表演,而不是單純以唱的形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