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70.80.90後來說,喜歡陳奕迅是有記憶的。
這位1974年出生的歌手分別見證了他們年輕時、青春時和少年時。
陪伴著三代人一路變老、而立不惑、不再年輕。
01br
1995年的香港樂壇表面輝煌,實則病態。
那時候的粵語歌大多是找些日本歌重新填詞推出。
音樂非音樂,歌手與偶像分不清楚,只要長得靚誰都能唱歌,唱什麼都有Fans。
選秀節目輩出,而21歲的陳奕迅就是在這樣的「造星運動」中脫穎而出。
他獲得TVB舉辦的新秀唱歌大賽冠軍,因此進入歌壇。
唱片公司趁熱打鐵,96年推出同名首張專輯。
主打歌《傷信》《時代曲》。
畢竟是冠軍出身,唱片公司給陳奕迅貼上的第一個標籤是「駕馭有難度的歌」。
《傷信》是根據日本鋼琴曲改編。
《時代曲》由鬼馬詞王黃偉文填詞——只想唱一闕歌,叫你認清楚我。
專輯小眾、叫好,幫陳奕迅拿了一個「新力軍男歌手銀獎」,混個臉熟。
90年代的臺灣人不喜歡粵語歌。
他們喜歡《囚鳥》《忘記你我做不到》《領悟》等撕心裂肺的情歌。
香港歌手想打開臺灣市場,就要往苦情歌猛攻。
1997年,陳奕迅推出第一張國語專輯,目標是打開臺灣市場,擴大知名度。
雖然以他的功力駕馭《第一滴淚》《拜訪》等作品毫無難度,可惜歌路不適合陳奕迅。
很快,唱片公司變了路子,推出《與我常在》專輯,同名主打歌是一首妥妥的K歌。
「除非你是我,才可與我常在。」
這算是陳奕迅第一首被傳唱至今的經典歌曲,在多場演唱會當作謝幕歌曲演唱。
1998年的《我的快樂時代》專輯是陳奕迅的裡程碑之作。
他第一次真正將自己的想法融入音樂,《反高潮》由他作曲,表達對於媒體狗仔的不滿。
雖然這張專輯的歌並未廣泛傳唱,但死忠粉絲都深愛《天下無雙》《黃金時代》。
專輯封面是陳奕迅坐在一間小學課堂,這是他的母校,他覺得只有小學才是「我的快樂時代」。
1999年的《天佑愛人》專輯只有一首《每一個明天》獲獎。
《幸福》最出彩的是《時光倒流二十年》和《幸福摩天輪》。
縱觀這些專輯,雖有好歌,但「不夠經典」。歌曲意境局限——
例如「童年你與誰度過,聖詩班中唱的歌」,回憶初戀。
「天荒地老流連在摩天輪」,甜蜜愛戀。
不過這只是一首首流行的小情歌。
就在這一首首小情歌的背後,病態的香港樂壇正在發生改變。
金融危機、盜版橫行,電影市場開始火熱,讓許多唱片公司倒閉,歌手轉行拍戲。
在這樣時代下,陳奕迅的優勢愈加明顯,與謝霆鋒、陳曉東逐漸有點「歌壇小天王」的樣子。
02
2000年,在加盟新唱片公司後,陳奕迅推出《打得火熱》專輯。
有快人快語的「我不怕愛上你,愛到水深火熱」,亦有《綿綿》的長情。
重點是那首《K歌之王》,「一曲」絕塵。
《K歌之王》的立意在於脫離情愛,所表達的是寫詞的、作曲的,一切熱愛音樂大眾的掏心掏肺的自我感動。
2001年的《Shall We Dance? Shall We Talk!》更奠定了陳奕迅「高級」的歌路。
《Shall We Talk》藉由孩童視角,問大人「為何都不懂得的努力體恤對方」。
《單車》說著孩子不想長大,永遠沉溺單車中父親寬厚的肩膀。
轉眼2002年,香港人鍾愛去KTV唱歌。
唱片公司唱片越來越不好賣,迫於生意,不得不和卡拉OK店合作。
雙方約定——
唱片公司歌曲推出後,立刻登陸KTV。
越大牌的KTV店擁有越多明星的新歌。
為照顧大眾的K歌音準,唱片公司推出的歌曲儘量簡單化、朗朗上口,歌曲側重情愛。
於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口水歌」。
陳奕迅自然也逃不掉被消費。
《明年今日》《人來人往》《歲月如歌》均是口水歌時代的產物。
它們雖然是情愛、雖然是口水歌,但卻是口水K歌的巔峰之作。
歌詞摒棄了傳統「愛來恨去忘不掉」的俗套,以大格局攻心。
例如強調時間與愛情的殘酷,「離開六十年,但願能認得出你的子女」,對你愛到成魔化灰。
例如強調畫面感的「閉起雙眼你最掛念誰,眼睛睜開身邊竟是誰」。
《歲月如歌》更是賦予歌詞故事化,藉由TVB劇《衝上雲霄》火爆全城。
此後的兩張國語專輯《反正是我》《黑白灰》,雖然還是走暢銷粵語歌改國語的路子。
卻讓國語版的《K歌之王》《十年》傳遍範圍擴大,一曲《你的背包》,三首歌讓陳奕迅紅遍臺灣地區和內地。
此時喜歡陳奕迅的人已經很有意思——
香港人就愛他的粵語,臺灣人就愛他的國語歌。
內地聽眾分為兩派,越喜歡陳奕迅,越愛他的粵語歌。
才子黃沾就曾讚美陳奕迅,說他是一個能把每首歌唱出生命力的歌手。
此時的陳奕迅,就像是一個又會九陽神功又會乾坤大挪移的絕世高手,拿捏任何歌都和吃餅一樣。
他與封神只差一張絕世好專輯。
03br
2005年,陳奕迅投身新東家,發行全新專輯《U87》。
它是一張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封神」專輯。
《夕陽無限好》探討生命無常。
開場那句「多經典的歌后,一 剎眼已走」,表達了對於梅豔芳離世的悲傷。
那時他的女兒剛出生。
夕陽是一天的結束,亦能作為新一天的序幕。
雙面歌曲《浮誇》,作曲是特意獻給張國榮的。
作詞表達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小歌星,賣力博眼球的嘶喊。
487字的歌詞寫出了小人物的心聲。
另有《葡萄成熟時》加成,從這張專輯開始,黃偉文的歌詞愈加犀利,觸及人心。
整張專輯亦是香港歌壇的縮影。
羅文、張國榮、梅豔芳、黃沾等巨星隕落,「古陳容」(古巨基、陳奕迅、容祖兒)接棒。
詞王黃偉文崛起。
你會發現,任何一張封神專輯,它所討論的絕非是泛濫的愛情。
它更多的是關注人生。音樂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佔據重要位置。
人離不開音樂,好的音樂專輯不是教你如何忘記失戀,而是有所關於生活的感悟。
《U87》被時代雜誌選為亞洲最值得購買的5張專輯,成為當年香港唱片銷量的冠軍。
這是讓陳奕迅登上新一代歌神寶座的代表專輯。
2005年後,人人都愛陳奕迅——
分手的人一遍遍唱著《富士山下》,男生們最愛《最佳損友》的兄弟情,女孩們喜歡《紅玫瑰》的舊上海愛情故事。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記憶的陳奕迅。
從大了說,陳奕迅的歌曲鑑證了香港樂壇的興衰——四大天王與港樂的一路謝幕。
越是遺憾越顯示這個「末代歌王」的珍貴。
從小了說,陳奕迅的歌陪著70、80、90後結婚失戀、柴米油鹽。
他的歌已經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記憶中。
當上歌神後的陳奕迅,更醉心做自己的音樂。
無論是《H3M》還是《THE KEY》,雖不大賣,卻品質極高,是獻給歌迷的寶藏專輯。
越愛陳奕迅,「Stranger Under My Skin」。
04結語
時間是世界上最無情的小偷。
很現實的是身為70後的陳奕迅,對於如今的00後來說,就像是一個父親輩人物。
大多數的00後從沒接觸過磁帶唱片,不知道曾經輝煌的80.90香港樂壇。
他們也許多次聽到《單車》《人來人往》製作成的BGM,卻叫不出名字。
那些曾經熱烈的、紅極一時的,漸漸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