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雞煲這個大熱門,做法也總是多種多樣。雖說藥材雞煲能夠滋陰暖胃,而生焗雞煲的濃鬱可口,一掀鍋便已經讓人口水直流。而且一年四季吃雞煲這個習慣,已經不再是廣東人的專利。當這種吃法流傳到臺灣時,不知道他們的雞煲有什麼不一樣呢?
沒去過臺灣,也聽說過中壢新明的牛肉麵很出名。老店是位於臺灣桃園縣中壢市新明市場前,開業至今已超過50年。麥地店是惠州唯一一家加盟店,環境雖然不大,但是勝在簡潔明亮。
夜晚8點,老闆會將這8樣配料展示在店門口。這配料並不是用來做牛肉麵的,而是用來做生焗雞煲,而且還是一份充滿臺灣風味的雞煲。
要做一份完美的雞煲,看似容易,可是做法又似乎不簡單。熱鍋、下油、放入蒜頭、生薑、洋蔥和沙姜爆香,就算缺少一樣都不可以。而且火要開到最大,這樣做出來的雞煲才好吃。
那邊的配料已經爆香之後,趁著熊熊火焰升起,便趕緊將雞肉倒入鍋內。雞肉選用的是果園走地雞,每隻雞重3斤半左右,足夠2~3人份。
經過大火烹飪的雞肉之後,也逐漸變成金黃色。這時候無需放入過多的調料,當雞肉做到8成熟的時候,據說要加入一種秘制醬汁,這才是雞煲好吃的秘訣。
當蓋上鍋蓋的那一刻,咋感覺老闆有著在玩雜技的感覺?而且做法完全就在店門口展示,這麼大的火焰還真的吸引到不少人前來觀看。
全程都是用大火爆炒雞肉,趁熱的時候將辣椒、芹菜放進去調味,最最最重要的是,秘制的調料也加進去,這才是一鍋完整的雞煲啊!
當雞肉吸收了醬汁的味道之後,撒上香菜,熄火。一鍋香噴噴的雞煲就要出鍋了,打開蓋子熱氣騰騰,香氣都要把人給殺死!而且端上桌的那一刻,雞煲底下的湯汁還在沸騰。
做法看似和廣東的做法沒啥區別,但是在於秘制醬汁的味道,原來是來自於臺灣,因此這鍋雞煲可是妥妥的臺灣味道。雞肉經過燜煮之後,肉質爽滑細嫩,而且還帶著一股微微的辣,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芹菜能再熟透一點那就好了!
接下來我們要來聊聊他們家的招牌牛肉麵了!牛肉麵的口味分為清湯、紅燒和五香等,而他們家是以紅燒口味為主,而且有50年的歷史傳承,的確讓人頂呱呱!
麵條是自家做成的手工面,做好之後立馬放入沸騰的開水中煮。當熟了的那一刻,一定要拿起來「過冷水」,這樣的麵條吃起來才有嚼勁。噓!一般人我還不告訴他。
一碗好面必須要有「一白二綠三紅」,一碗白麵條撒上青蔥襯味,再加入燜好的牛肉,就已經完成了一大半功夫!
最後加入麵湯,一碗臺灣牛肉麵就可以上桌啦!據說湯頭是先以牛油加上獨家辣味配料熬煮成底湯,另外再佐以新鮮牛骨加上湯底調製而成的濃鬱牛肉麵湯汁,因此味道獨特。由於是臺灣風味,因此湯底會偏鹹。但如果接受不了,可是叫貼心的店員為你加清湯。
用筷子夾起麵條嘗一口,的確爽口彈牙。記得一口湯一口面,這樣的吃法才讓人大呼過癮啊!而且老闆說他們家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加湯!加面!不加錢!」哪怕你把麵條吃完,還覺得不飽,他們家還可以免費幫你加麵條。
全碗麵條的最珍貴的地方,就是這超大塊的牛肉了!牛肉選用帶筋前腿腱子肉,厚切大塊,而且1斤只能做3碗面,牛筋非常綿軟,愛吃肉的小夥伴真是大寫的滿足
而且正宗的臺灣牛肉麵,可是會加酸菜的哦!當然,這是自行選擇。如果你也想嘗嘗正宗的吃法,可以建議試一試。
吃完麵條之後,來一罐冰啤酒解渴,沒有什麼比這更完美了!而且啤酒也是臺灣進口,由於是全麥榨汁,泡沫非常細膩,但目前店內就只有罐裝啤酒,還是可以小酌幾杯呢。
不喝酒的自然也有其他飲品哦,也都是從臺灣進口的,價格也都挺實在。不說了,小西要去吃個雞煲喝杯啤酒再說了。
最後想吃的話可以認準他們家,50年的臺灣老店可不是說有就有。他們家除了雞煲、牛肉麵之外,還有餃子和臺灣小吃,都可以去嘗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