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預告|姜曉萍:城鄉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

2021-01-13 MBA中國網

講座主題:

城鄉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途經

時間:

11月25日上午10:00--12:00

主講人:姜曉萍教授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書記,四川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科領軍人才、「」四個一批」文化名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MPA教指委委員,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公共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委員。四川省政治學會副會長、四川省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會發展與社會風險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委首批智庫「社會治理與公共政策」負責人,首席專家。

主要從事地方政府治理、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等方面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機制與監測體系》1項,重點項目2項,年度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8項。完成省、市各級地方政府委託項目130餘項,專著《服務型政府與完善地方公共服務體系》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出版專著、教材17部;在《政治學研究》等權威期刊或CSSCI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其中16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全文轉載。多項對策研究報告獲國家領導人或省市主要領導人批示並被政府採納。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三等獎各1次,寶鋼優秀教師獎1次,省社科優秀成果、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4次、二等獎3次。先後被授予「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傑出創新人才」、「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等榮譽稱號等。

主持人

蔡禮強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評議人

陳承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議人

彭彥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講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

2020.11.25

掃碼入群

獲取講座信息

相關焦點

  • 姜曉萍: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途徑
    既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也是夯實國家治理基礎,穩固黨在農村基層執政根基的關鍵。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強調「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
  • 姜曉萍: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治理體制創新
    原標題: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治理體制創新 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的關鍵,是構建新型社會治理體系,促進社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全國政協委員歐宗榮: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提升本報記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報導後疫情時期,如何更好提升基層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今年就帶來《關於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 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案》。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心,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基石。」
  • 【社會治理】固本強基護平安——固安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社會治理】固本強基護平安——固安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綜述 2020-12-2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共中央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決定全文)
    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 全力夯實建設現代化瀏陽的基層基礎
    紮實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是加強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的迫切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關鍵在基層。要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基層幹部是重要力量。村(社區)「兩委」和基層幹部,是加強和創新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
  • 莊仁峰:從數字身份、層級管理推動現代化治理
    中國移動中移網際網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仁峰表示,要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關鍵要一步步實現各類組織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而這次疫情防控恰恰體現了組織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性。   莊仁峰介紹道,疫情發生之後,基層社區網格化管理成為防控的關鍵環節,疫情期間有近400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奮戰在65萬個城鄉社區的疫情防控一線,平均6個社區工作者守護著一個社區,每名社區工作者面對350名群眾,管理工作異常繁重。   莊仁峰指出,從行業的角度看,網際網路行業從服務對象可分為消費網際網路、企業網際網路,以及引入物聯網後的工業網際網路。
  • 「全周期管理」:探索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2.構建智慧治理體系記者:「全周期管理」不僅對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於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各位如何理解其重要性?「全周期管理」涉及不同主體、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等多個維度,迫切需要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作用,實現數據聚合、關聯、激活,構建智慧治理體系。同時,此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反映出我們在城市治理中存在一定的能力短板,特別是風險研判能力和統籌協調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而這也是「全周期管理」的內在要求。
  • 唐燁:深入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 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今日永州訊(特約記者 楊情陸)6月3日下午,零陵區社會治理創新工作推進會在菱角塘鎮永連村召開。零陵區委書記唐燁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以全市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第一批試點城市為契機,深入推進零陵區社會治理創新,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動零陵區社會基層治理提質升級,努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零陵。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唐會國,副區長、公安局長王小會出席會議。當天下午,唐燁一行察看了七裡店街道七裡店社區、靈峰村,菱角塘鎮永連村。
  • 姜曉萍:加快提升社區疫情防控能力
    【姜曉萍:加快提升社區疫情防控能力】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學社會發展與社會風險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姜曉萍指出,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考驗著基層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加快提升社區疫情防控能力,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一是明晰指揮與執行的職責線。
  • .| 農村教育治理現代化推進農村教育現代化的多重邏輯及實現機制
    農村教育治理現代化是實現農村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教育治理現代化肩負著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建設現代化強國兩個階段性任務,建設現代化強國必先建設現代化教育,這符合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教育理想,也符合農村廣大人民對現代化教育的利益需求。教育治理現代化既是推動教育現代化的關鍵,也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推力。
  • 我省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亮點掃描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視察期間,將目光聚焦在基層社會治理能力上。他強調,要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這個根基。提高社區治理效能,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要推動黨組織向基層延伸,把基層的工作做好,這樣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鮮@基層之治」「四位一體」,擘畫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無錫樣本」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法治化為根本途徑,以新技術、新應用、智能化建設為重要手段,在試點探索實踐基礎上,創新推出「四位一體」,擘畫市域社會治理的「無錫樣本」。
  • 澳門著力提升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治理現代化首先是治理的法治化 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兼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作為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組成,特區治理的提升更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
  • 信息化、智能化推進監獄治理現代化實現路徑的思考
    ,實現監獄治理的制度化、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和智能化,助推監獄工作在新時代實現現代化發展。筆者欲就信息化、智能化推進監獄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意義、重要作用及其實現路徑,進行深入分析,談一點粗淺認識,與同仁商榷。
  • 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智慧引擎 第A02版:要聞 20200911期 濟南...
    建設智慧城市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治理的根基在基層組織,重心在街道社區。9月9日上午,市政協第二十八專題「商量」調研組圍繞「智慧賦能 助推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主題,先後來到歷城區王舍人街道恆大城社區、東風街道辦事處綜治中心等地開展現場商量,並召開座談會為智慧城市建設出謀劃策。  在王舍人街道恆大城社區,調研組實地了解了該社區黨建基礎網格、「和事佬」連心室等有關情況,並通過網格綜合調度平臺與網格員進行了網絡連線對話。
  • 姜曉萍:社會治理是社會各方的責任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社會治理、經濟增長、理論創新、學前教育、休閒農業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姜曉萍:社會治理是社會各方的責任】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姜曉萍指出,社會治理不只是黨委和政府的責任,而且是社會各方的責任。要堅持黨對社會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供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加快構建新時代廣東監獄制度體系 推進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專門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提出與時俱進完善和發展的前進方向和工作要求,部署了推進位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
  • 打好「組合拳」 基層治理顯成效
    今年以來,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及區委關於城鄉基層治理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基層治理奠基年」為統攬,打好「組合拳」,切實加強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全區城鄉基層治理工作實現良好開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 新時代的國家治理現代化:變革與方向
    【摘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深化對治理現代化內在規律與變革之道的認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命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又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幾十年的改革發展實踐中,中國國家治理體系不斷健全、國家治理能力不斷提升,所謂中國奇蹟就是對此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