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不知道春天有多美吧?春天是大千世界的蓄勢待發,也是萬千生靈的翹首以盼,還是洞穿黑暗的雙眸最後的希望。它是太陽,是繁花,是嫩草,是綠樹,是鳥鳴,它是世界最美的綻放。
春天來了,在這風和日麗的節日裡,牽著家人的手到郊外去走一走,聽一處冰雪融化的聲響,看一處柳條抽出新芽的清新,聞一處嬌花的芬芳,抹一處午後的暖陽,賞一遍春日的燦爛。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來自舒婷的《初春》,一起去感受詩人筆下那風景美如畫的春天。
本期音頻選自朦朧詩代表詩人作品:《致橡樹——舒婷經典詩歌誦讀集》
初春
舒婷
朋友,是春天了
驅散憂愁,揩去淚水
向著太陽歡笑
雖然還沒有花的洪流
衝毀冬的鐐銬
奔瀉著酩酊的芬芳
泛濫在平原、山坳
雖然還沒有鳥的歌瀑
飛濺起萬千銀珠
四散在霧蒙蒙的拂曉
滾動在黃昏的林蔭道
但等著吧
一旦驚雷起
烏雲便倉皇而逃
那是最美最好的夢呵
也許在一夜間輝煌地來到
是還有寒意
還有霜似的煩惱
如果你側耳傾聽
五老峰上,狂風還在呼嘯
戰慄的山谷呵
仿佛一起嚎啕
但已有幾朵小小的杜鵑
如吹不滅的火苗
使天地溫暖
連雲兒也不再他飄
友人,讓我們說
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饒
是因為它經過了最後的料峭
《初春》中:「雖然還沒有花的洪流/衝毀冬的鐐銬,奔瀉著酩配的芬芳,泛濫在平原、山坳」等詩句,這裡用了通感手法構成的複合意象,也是舒婷詩歌中常用的手法。如果我們按照欣賞習慣或從生活真實的角度去分析,都難以或者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但我們根據事物的形狀、色澤、聲音等外在因素,通過聯繫主體依據的審美情感自由規定事物的性質,去作真正的感受,就能得出這樣的理解:因為洪流與漫山遍野的鮮花;無情的鐐銬與嚴酷的隆冬;歡快的飛瀑與此起彼伏的鳥鳴山澗,都具有形狀、色彩、聲音等外觀形態的一致性。
細品詩歌,我們不難發現詩人大篇幅都在描述著「盛春」而非「初春」,盛春的景美得像夢一樣,五彩繽紛的鮮花泛濫在平原山坳,鳥兒穿過山瀑,拂過湖面,掀起一串串銀光閃閃的水珠,金色和煦的陽光穿過林間斑駁的樹枝,一縷縷灑在地上。可現在卻還是在「初春」,還有寒冷、憂愁、煩惱,甚至還有暴風雨般的困境。但是我們相信,這些困苦的日子很快就會過去的,儘管現在我們還只是像杜鵑那般地渺小,只要我們不放棄,只要寄存希望,只要再耐心等待,幸福的春天就會來臨。詩歌以絕美的景物描寫手法,表達了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心態,闡釋了「冬天來了,春天還遠嗎?」同樣的道理。
舒婷,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派代表人物,著有《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雙桅船》等膾炙人口的詩歌。舒婷的語言溫柔細膩,善於把握複雜細膩的情感,表現出女詩人特有的敏感。她的詩歌是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結合,溫潤的語言中往往蘊含著詩人熱烈的愛意。
狄菲菲,女性配音演員、譯製導演。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國家一級演員。1987年7月進入上海電影譯製廠。代表作品:《雲中漫步》《幕後裁決》《裡約大冒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