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派詩人舒婷的《四月的黃昏》

2020-12-22 劉老頭是豬

徐志摩,冰心,戴望舒,李金髮,朱湘一代以下,能夠稱得上詩人的,只有朦朧詩一干人馬,北島,顧城,舒婷,江河等。成就了他們的,就是他們詛咒的到廣闊的世界那盤事。

他們不再活躍,詩壇就成了泡菜罈。就我淺目所知,餘秀華是唯一具有詩才的人。可惜經歷所狹,詩歌主題是寫自己婚姻愛情不幸,現在是女上位姿勢,哪裡去找人共鳴?讓人長太息以掩鼻涕焉。

中國人精神上對詩的愛戀,接近印度老三哥對佛。幾千年裡如果沒有詩歌,將是淚不承歡的。

沒有了詩人的時代,才知道詩人的可貴。幾十年了,讀者找詩人快要癲。很多官封自封的,人們親切的一看,過盡千帆皆不是。

五十年代的青年是不幸的。然而讓他們幸運的,就是他們有同年同一天空生的詩人的青春陪伴。精神食糧是遠高紅燒肉一碗的。

想當年在校園,林蔭道,花園裡,操場上,青年男女抱著徐志摩,北島,舒婷的詩歌的場景。那才是中國人該有的的青春模樣。

青春與詩,詩與中國人,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情人。

四月的黃昏

舒婷

四月的黃昏裡

流曳著一組組綠色的旋律

在峽谷低回

在天空遊移

要是靈魂裡溢滿了迴響

又何必苦苦尋覓

要歌唱你就歌唱吧, 但請

輕輕, 輕輕, 溫柔地

四月的黃昏

仿佛一段失而復得的記憶

也許有一個約會

至今尚未如期

也許有一次熱戀

而不能相許

要哭泣你就哭泣吧, 讓淚水

流啊, 流啊, 默默地

人間四月天,花展雁南飛,何其美好,恰被「黃昏」折斷了風景,全詩便籠罩在悽迷裡了。

少男少女的青春,「黃昏」怎麼囚禁得住?你看那「峽谷裡低回」的綠水,你看那「天空遊移」的春風,就在苦苦的尋覓奔突。

詩人升起了美好的空想:要是靈魂裡溢滿了迴響多好啊!我就不找了。

期頤的煙花一閃就冷。

詩人在尋覓什麼?第二節給出答案:一段未如期的約會?一次不相許的熱戀?還是其他?

反正是青春期所有的想,都在這時如夢似幻,伸手就化,天明就枯了。

怎麼辦呢?

青春不對路,心想事不成,朋友,你要哭就哭吧,讓淚默默地流。你要唱歌就唱吧,輕輕的溫柔的。

詩人拉出了一代人的痛苦,又用女人溫柔的胸膛撫慰收官。用情至此,彼此都聽得到心的聲音迴響了。

本詩並不朦朧,全詩以情勝。

這是一則權威的學院派對本詩的解讀,如下所示:

四月的黃昏,這個既有生命力又給人遲暮之感的意象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作者的心聲。她既有著希望與喜悅,又帶著一絲迷茫與隱痛。詩中鮮明的情感對比,強烈的藝術張力,充分展現了舒婷詩歌朦朧隱約的隱美多義性和若即若離的不確定性。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編輯寫詩二十多年,卻看不懂舒婷這首詩
    章明那篇文章中用來指摘「朦朧」的思考,透露出了作者思想的呆板和僵化,如今看來是非常可笑的,但在當時卻有不少人認同。對「朦朧詩」進行口誅筆伐的,大有人在。其實,所謂的「朦朧詩」,在詩歌技巧上應該是象徵派的延續;在陣營上,應該是「今天派」,因為北島和芒克創辦的《今天》雜誌是發源地。
  • 人間四月天,最美讀詩日
    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更是新月派詩歌詩美原則的完美體現,整首詩音律和諧,具有豐富的想像感和意境美,語言講究節與節的勻稱、句與句的齊整,無論是表達意蘊還是文章結構都別具一格。四月的黃昏裡流曳著一組組綠色的旋律在峽谷低回在天空遊移要是靈魂裡溢滿了迴響又何必苦苦尋覓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請輕輕,輕輕,溫柔地四月的黃昏仿佛一段失而復得的記憶也許有一個約會至今尚未如期也許有一次熱戀
  • 林徽因、舒婷、艾略特筆下的四月,哪個擊中你的心靈
    1977年春,又是人間四月天,一位叫舒婷的女子,在四月的黃昏裡,也寫下了自己的思緒。四月的黃昏裡流曳著一組組綠色的旋律在峽谷低回在天空遊移假如靈魂裡溢滿了迴響又何必苦苦尋覓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請輕輕輕輕溫柔地四月的黃昏仿佛一段失而復得的記憶也許有一個約會至今尚未如期也許有一次熱戀永不能相許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讓淚水流啊流啊默默地那是文革剛剛結束,國人經過許多年「集體」對「個人」、「大我」對「小我」的極端壓制後,個人意識甦醒的時刻。
  • 重溫經典詩歌|舒婷:初春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來自舒婷的《初春》,一起去感受詩人筆下那風景美如畫的春天。本期音頻選自朦朧詩代表詩人作品:《致橡樹——舒婷經典詩歌誦讀集》初春舒婷朋友,是春天了驅散憂愁,揩去淚水>雖然還沒有花的洪流衝毀冬的鐐銬奔瀉著酩酊的芬芳泛濫在平原、山坳雖然還沒有鳥的歌瀑飛濺起萬千銀珠四散在霧蒙蒙的拂曉滾動在黃昏的林蔭道
  • 《始祖鳥》舒婷
    詩人舒婷筆下的《始祖鳥》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隻鮮活的始祖鳥。一、一組始祖鳥的木板畫:第一幅:凌空展翅圖。畫面的主體是始祖鳥的翅膀。詩人主要選用冷色調的「陰影」,將「叢林莽原」都置放在陰影中,連「背景」——天空的曙光都被他的第二幅:走向永生圖。這時,主畫面是始祖鳥的倒下,畫面一片模糊,像一幅低速快門的照相機拍攝的快速運動照。
  • 舒婷經典詩歌《神女峰》賞析
    而在《神女峰》中,詩人更多的則是來表現對愛情婚姻中「正統」道德的反思與批判。全詩分為三段,第一段寫了詩人看到神女峰的一系列動作,第二段寫了詩人的情感,第三段則進一步抒發了澎湃的情感。「揮舞的花帕」代表了世俗中對女性貞潔的觀念,而突然收回的手則昭示了詩人心中的驚醒與悸痛。從「緊緊捂住自己的眼睛」能看出詩人為神女所代表的被封建思想桎梏的古代女性傷心落淚。在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的同時,詩人仿佛體會出當事人心中的悽苦和無奈。「心真的能變成石頭嗎」一句,撥開了覆蓋在神女峰傳說中表面的虛化,揭示了女性內心不為人所知的悲涼。
  • 語文教材「朦朧詩」:王小妮忝列朦朧詩人,徐敬亞是理論代表之一
    朦朧詩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甦而出現的一個新的詩歌藝術潮流,以北島、顧城、舒婷、食指、江河、楊煉、梁小斌、芒克、海子、牧野等為代表,當時還是吉林大學學生的王小妮,也在《詩刊》發表詩作,可以忝列朦朧詩人。
  • 《致橡樹》舒婷
    致橡樹作者:舒婷
  •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開幕,舒婷、李少君、周雲蓬等百位詩人匯聚江城
    12月20日上午,第六屆武漢詩歌節在卓爾書店開幕,舒婷、陳仲義、葉延濱、楊克、李少君、劉向東、傅天琳、周雲蓬等100多位全國詩人、評論家匯聚江城,詩意火花在英雄之城閃耀,傳遞溫暖和力量。著名詩人舒婷(前排右二)、民謠歌手周雲蓬(前排右一)參加活動當天上午,卓爾書店三樓小劇場群星熠熠,知名詩人、詩壇新秀濟濟一堂,為武漢送來真摯的祝福和詩意。
  • 語文教材「朦朧詩」: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北島及其代表作
    語文教材「朦朧詩」:王小妮忝列朦朧詩人,徐敬亞是理論代表之一》。許多讀者私信,希望能專門介紹朦朧詩派代表詩人北島及其代表作。我學力不足,為滿足友友們的要求,再寫這姐妹篇。一般教科書大多認為,上述10位,食指、北島、顧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楊煉、芒克、海子、牧野等是朦朧詩派創作上的代表詩人。北島(上圖第一排居一者)是朦朧詩創作上的領軍人物。
  • 舒婷《我希望》,帶些雨的感傷又同頂一輪太陽,去尋找那個他
    舒婷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朦朧詩派代表人物之一。舒婷,原名龔舒婷,於1952年出生在福建廈門。現在是廈門市文聯主席,也是中國作家協會的重要代表人。舒婷出生在解放後的中國,並未經歷戰爭的紛擾摧殘,所以她的詩並沒有太多歲月的滄桑和家國的神傷。
  • 王家新:哈斯,黃昏或黎明的詩人
    他的有些詩從繁複開始返歸明澈,有些詩則清新簡約而又耐讀(如《三首夏天的黎明之歌》)。讀哈斯的詩,我們總是能獲得愉悅和啟示,如同面對自然世界本身。正因此,讀過哈斯的詩並見過他本人的中國詩人藍藍會說哈斯是一個「完美的詩人」。去年秋天,我在愛荷華國際寫作項目期間,當我同紐西蘭青年作家、詩人Craig Cliff談到哈斯時,他這樣對我講「你知道嗎,哈斯在我們紐西蘭可是最受歡迎的美國詩人!」
  • 作品交流|《舒婷組詩》朗誦者:斯菟藤 姜言
    作品名:《舒婷組詩》朗誦者:斯菟藤 姜言指導教師:蘆巍我們與《群雕》《獻給我的同代人》的遇見十分偶然。一直以來,作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詩人舒婷所作的詩歌大多將浪漫主義與理性色彩相結合,在朦朧的氛圍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
  • 舒婷:《致橡樹》成了甜蜜的噩夢,我總不願朗誦
    詩人舒婷就有這樣的苦惱。我現在跟大家提起舒婷,估計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起《致橡樹》。這首詩就是她的成名作,在很多讀者看來,也是她的代表作。《致橡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愛情詩,這首詩是舒婷為了反駁老詩人蔡其矯關於女子才貌少見兼備的觀點而寫的,表達了一種新的愛情觀,即愛情中的雙方應該是人格獨立的,而不是完全依附。
  • 被舒婷敗壞了名聲的凌霄
    我最早知道凌霄,是高中時從舒婷的愛情詩《致橡樹》中讀到的:"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那個年齡正敏感又多情,對愛情充滿著嚮往,但在喜歡的人面前又很自卑,內心的自卑表現出來的卻是脆弱而又極敏感的自尊心。
  • ...武漢詩歌節今日開幕,舒婷、李少君、周雲蓬等100多位新老朋友來漢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12月20日在卓爾書店開幕,舒婷、陳仲義、葉延濱、楊克、李少君、周雲蓬等全國100多位詩人、評論家匯聚江城,在英雄之城燃點詩意火花,傳遞溫暖和力量。詩人舒婷時隔五年再度來漢參加詩歌節。通訊員王寧供圖當天上午,卓爾書店三樓小劇場群星熠熠,知名詩人、詩壇新秀濟濟一堂,為武漢送來真摯的祝福和詩意。
  • 每日好詩|詩人鷹眼:鄉村的黃昏
    鄉村的黃昏文|鷹眼.月亮是鄉村裡最高的一顆果子傍晚,西邊的天空樹的黑色身影后一片霞光留戀不走你坐在小河邊的石頭上等微風太陽落下山去你落在了我的心裡.捕捉你的倩麗到這片風景裡陪伴的半年回憶正適合在這樣的小河邊輕輕鬆鬆地談及讀睡詩社桂冠詩人李小龍,筆名鷹眼,漢族,90後,廣東省惠州博羅人。讀睡詩社代表詩人、編委。詩歌作品見於《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喜歡寫詩,自印詩集《我們在太陽的火中》、《秋天不知道》等。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
  • 四月春來花謝,三位詩人筆下的梨花堪稱絕妙
    因此,詩人吟哦天地山水的詩篇佔據了大量的篇幅。自古以來吟誦植物的篇章就是自然而然的,《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開啟了對花的描寫。唐代詩人丘為曾寫道:「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全詩不僅展現了梨花的冷豔和香味,更點明了季節氣候特徵和梨花飄落的倩影。
  • 以舒婷的詩解析蘇芮婚姻:《牽手》感動無數人,卻未能牽住愛人手
    我想到了中國當代女詩人舒婷的那首詩——《致橡樹》。舒婷說:「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蘇芮在她的第一段婚姻中,愛的太痴情,她為愛放棄了自己的一切。原本在臺上可以和丈夫你奏我唱,共同演繹一首首美妙的歌曲,但她卻偏偏放棄舞臺,讓他丈夫為別人伴奏,這豈不是「引狼入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