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舒婷

2021-02-19 古詩詞文欣賞



致橡樹

作者:舒婷

朗誦:任志宏 林如 虹雲 雅坤 丁建華 海霞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託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裡: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致橡樹》是舒婷的成名作,舒婷自己也承認:「10年來寫了不少散文隨筆,總量已經遠遠超過詩歌。可是大多數讀者只記得我寫詩,常常把我的名字等同於《致橡樹》。」在《真水無香》一書中,她回憶了《致橡樹》的原型和創作過程。1975年,福建有位曾經在寫作上給予她很大幫助的歸僑老詩人蔡其矯,到鼓浪嶼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時,蔡其矯向她說起這輩子碰到的女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公開談喜歡女孩子是件大膽的事。蔡其矯說,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沒有才氣;有才氣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又很兇悍,他覺得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難。舒婷說,當時她聽了後很生氣,覺得那是大男子主義思想,男性與女性應當是平等的,於是,當天晚上,她就寫了首詩《橡樹》交給蔡其矯,後來發表時,才改作《致橡樹》。

舒婷,女,原名龔佩瑜,1952年出生於福建石碼鎮,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她從小隨父母定居於廈門,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2016年12月,舒婷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林如(1935年-2019年8月15日),天津人,高中學歷,中共黨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播音指導。曾任莫斯科廣播電臺華語部播音員,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兼職教授,中央電視臺國際部《正大綜藝》節目製片人。曾在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中擔任旁白,在大型系列專題片《讓歷史告訴未來》、《共和國之戀》、《長徵·生命之歌》、《長徵·英雄的詩》、大型電視藝術系列片《百年恩來》中擔任解說,曾翻譯和發表過許多優秀的論文專著,如《創造性地探索和工作》、《怎樣播好電視專題片的解說》等。2019年8月15日,播音藝術家林如去世,享年84歲。

虹雲,原名馮雲,1965年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兼任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持人節目研究會副會長,北京朗誦藝術研究會理事,北京廣播電視學院、天津國際女子學院客座教授。

任志宏,演播藝術家,播音指導,第二屆全國"金話筒"電視金獎獲獎者,首屆全國廣播朗誦大賽專業組一等獎第一名。被譽為中國"最具人文氣質"聲音、"中國收藏界十大人物"。擔任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探索·發現》欄目主持人、解說。曾為《新中國》、《宋慶齡》、《紫禁城》、《江南》、《國家寶藏》等千餘部紀錄片擔任解說配音。

雅坤,原名佟雅坤。1942年生。遼寧瀋陽人。中共黨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播音指導,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主持人節目研究委員會副會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61年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事播音工作,曾擔任新聞、專題、音樂、戲劇、文學等各類節目的播音。除擔負日常播出,也參與很多臺外,臺內大型節目及重要節目的播音,主持工作。由她擔任播音的作品2次獲亞廣聯娛樂節目獎,1次獲亞廣聯信息節目獎特別推薦。1987年中央臺節目改革,創辦了綜合文藝節目《今晚八點半》,從1987年1月1日開始調到文藝部受聘擔任了此節目的主持人,直到1998年這個節目切換改版。
丁建華,女,籍貫山東諸城,生於上海,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參加上千部(集)電影、電視片的譯製創作。其中在近800部(集)的譯製片中任主配或譯製導演。主要作品有《戰爭與和平》、《追捕》、《遠山的呼喚》、《卡桑德拉大橋》、《情暖童心》、《莫斯科之戀》、《昏迷》、《無頭騎士》、《茜茜公主》、《國際女郎》、《魂斷藍橋》、《真實的謊言》、《廊橋遺夢》、《諾丁山》、《我兩歲》等。她擔任主創的譯製片其中10部作品獲「政府獎」、「華表獎」、「金雞獎」,如《亡命天涯》、《追捕》等。由於她在美國影片《昏迷》中為女主角的出色配音,獲得第三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學會獎」。曾獲上海青年藝術十佳稱號,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學會獎」,「我最喜愛的女配音演員」稱號。海霞,1972年3月9日生於河南鄭州,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1993年畢業後進入央視開始主持節目《早間新聞》、《晚間新聞》,1999年起主持《現在播報》2007年起因主持《新聞聯播》被觀眾熟知,2011年6月,海霞當選為河南省青聯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2017年12月,獲得「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榮譽稱號 。2020年02月,演唱文藝界抗擊疫情主題MV《堅信愛會贏》。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舒婷:《致橡樹》成了甜蜜的噩夢,我總不願朗誦
    詩人舒婷就有這樣的苦惱。我現在跟大家提起舒婷,估計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起《致橡樹》。這首詩就是她的成名作,在很多讀者看來,也是她的代表作。《致橡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愛情詩,這首詩是舒婷為了反駁老詩人蔡其矯關於女子才貌少見兼備的觀點而寫的,表達了一種新的愛情觀,即愛情中的雙方應該是人格獨立的,而不是完全依附。
  •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在詩歌的道路上,舒婷得到了詩壇前輩、同是福建人的著名詩人蔡其矯的指引。而《致橡樹》的誕生,也與蔡其矯有關。《致橡樹》發表於1979年第4期《詩刊》「舒婷發現並展示了今天男女之間為共同理想、共同事業志同道合去奮鬥的新型愛情,她賦予『堅貞』嶄新的意義」《致橡樹》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
  • 王菁菁老師與你分享《致橡樹》
    推薦詩歌:《致橡樹》 在詩歌的世界裡,追求心靈的純粹自由,在朗誦的世界裡,感悟人生的意蘊悠長
  • 【大名讀書人】致橡樹
    【大名讀書人】致橡樹 2020-05-15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妨再讀一遍《致橡樹》
    答案早已在舒婷的《致橡樹》中寫明。致橡樹作者舒婷:一個內省獨立的女子舒婷,1952生,福建廈門人。《致橡樹》是1977年舒婷創作的一首當代詩歌。舒婷談及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某天晚上,她與歸僑老詩人蔡其矯一起散步。
  • 重溫經典詩歌|舒婷:初春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來自舒婷的《初春》,一起去感受詩人筆下那風景美如畫的春天。本期音頻選自朦朧詩代表詩人作品:《致橡樹——舒婷經典詩歌誦讀集》初春舒婷朋友,是春天了驅散憂愁,揩去淚水友人,讓我們說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饒是因為它經過了最後的料峭《初春》中:「雖然還沒有花的洪流/衝毀冬的鐐銬,奔瀉著酩配的芬芳,泛濫在平原、山坳」等詩句,這裡用了通感手法構成的複合意象,也是舒婷詩歌中常用的手法
  • 《致橡樹》:如果愛你,必將和你一起,分擔風雨,共享虹霓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舒婷的《致橡樹》,用詞很好,意境也很唯美。這是舒婷的《致橡樹》中我很喜歡的一段,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段話用來形容婚姻中的男女最為合適。記得有一句很美的情話「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仿佛是婚姻關係中最美的存在。但是我從來不這樣認為。
  • 《始祖鳥》舒婷
    始祖鳥作者:舒婷 朗誦:林如從垣古 俯瞰我們天空 它無痕
  • 聆聽堅貞的愛情 | 任志宏朗誦:致橡樹
    《致橡樹》是舒婷創作於1977年3月的愛情詩。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作之一,作為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之作,《致橡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 以舒婷的詩解析蘇芮婚姻:《牽手》感動無數人,卻未能牽住愛人手
    我想到了中國當代女詩人舒婷的那首詩——《致橡樹》。舒婷說:「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蘇芮在她的第一段婚姻中,愛的太痴情,她為愛放棄了自己的一切。原本在臺上可以和丈夫你奏我唱,共同演繹一首首美妙的歌曲,但她卻偏偏放棄舞臺,讓他丈夫為別人伴奏,這豈不是「引狼入室」嗎?
  • 被舒婷敗壞了名聲的凌霄
    我最早知道凌霄,是高中時從舒婷的愛情詩《致橡樹》中讀到的:"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那個年齡正敏感又多情,對愛情充滿著嚮往,但在喜歡的人面前又很自卑,內心的自卑表現出來的卻是脆弱而又極敏感的自尊心。
  • 舒婷經典詩歌《神女峰》賞析
    舒婷經典詩歌《神女峰》賞析 2020-07-02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武漢詩歌節今日開幕,舒婷、李少君、周雲蓬等100多位新老朋友來漢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12月20日在卓爾書店開幕,舒婷、陳仲義、葉延濱、楊克、李少君、周雲蓬等全國100多位詩人、評論家匯聚江城,在英雄之城燃點詩意火花,傳遞溫暖和力量。詩人舒婷時隔五年再度來漢參加詩歌節。通訊員王寧供圖當天上午,卓爾書店三樓小劇場群星熠熠,知名詩人、詩壇新秀濟濟一堂,為武漢送來真摯的祝福和詩意。
  • 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編輯寫詩二十多年,卻看不懂舒婷這首詩
    舒婷的《致橡樹》最初就是發表在《今天》上,後來才被《詩刊》發現。舒婷從《今天》雜誌開始步入詩壇,很快就成了當時著名的青年詩人。因為舒婷是福建人,所以《福建文學》雜誌在1980年組織了整整一年討論舒婷詩歌的研討會。這對一個詩人,特別是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詩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但在研討會上,批評的聲音卻非常多。
  •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開幕,舒婷、李少君、周雲蓬等百位詩人匯聚江城
    12月20日上午,第六屆武漢詩歌節在卓爾書店開幕,舒婷、陳仲義、葉延濱、楊克、李少君、劉向東、傅天琳、周雲蓬等100多位全國詩人、評論家匯聚江城,詩意火花在英雄之城閃耀,傳遞溫暖和力量。著名詩人舒婷(前排右二)、民謠歌手周雲蓬(前排右一)參加活動當天上午,卓爾書店三樓小劇場群星熠熠,知名詩人、詩壇新秀濟濟一堂,為武漢送來真摯的祝福和詩意。
  • 舒婷筆下最美的9首愛情詩
    ——舒婷孫紅雷、黃磊、黃渤朗誦《致橡樹》《致橡樹》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 《致橡樹》來聽木棉對橡樹的深情獨白
    《致橡樹》是現代詩人舒婷在1977年創作的一首詩歌,詩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六個形象,對傳統的愛情觀進行否定;然後又書寫了自己的理想愛情觀,寫木棉對橡樹的深情獨白,寫自己心中的愛情,這種愛情不是卑微的跟隨,也不是諂媚的襯託,而是和你一樣優秀的比肩而立,共擔風雨。
  • 朦朧派詩人舒婷的《四月的黃昏》
    徐志摩,冰心,戴望舒,李金髮,朱湘一代以下,能夠稱得上詩人的,只有朦朧詩一干人馬,北島,顧城,舒婷,江河等。成就了他們的,就是他們詛咒的到廣闊的世界那盤事。他們不再活躍,詩壇就成了泡菜罈。就我淺目所知,餘秀華是唯一具有詩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