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奏鳴曲全集,重奏作品!

2021-02-22 濰坊愛樂樂團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這位樂壇常青樹,

作為享譽世界的指揮家鋼琴家

這位具傳奇色彩的阿根廷人,

在2020貝多芬誕辰250年之際,

用音樂,獻上了自己對貝多芬

這位古典音樂巨匠最真誠的敬意

這一年,他錄製的貝多芬作品

大到交響曲,小到鋼琴獨奏,

幾乎涵蓋了貝多芬所有重要作品。

著實為大家送上了一份

貝多芬超級大禮包!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01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巴倫博伊姆與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

可掃碼聽此專輯

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是一個擁有近450年傳統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管弦樂團之一。早在1742年,德國國王腓特烈二世就建造了林登歌劇院,柏林國立歌劇院的前身。世界上最偉大交響曲的締造,被譽為「樂聖」的貝多芬,其一生中所創作的九大交響曲,「無人能望其項背」。其中有三首被世界納入世界音樂史最偉大的十首交響曲之中,其餘六首也在世界交響曲排名中名列前茅。正如比才所說:「像你一樣,我把貝多芬交響曲置於最偉大之上,最富盛名。帶合唱的交響樂對我來說是藝術的巔峰,無論是誰都無權和貝多芬爭奪『巨人泰坦』的桂冠。」這九首交響曲是貝多芬的勝利,完全無人能與之匹敵。由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大師穆拉文斯基與列寧格勒愛樂樂團以無與倫比的極強感染力完美演繹貝多芬交響曲不朽的藝術魅力,讓聽者仿佛置身於整個的創造過程之中,其與德奧系樂團完全不同的音色理念和充斥整張唱片的最柔美的弱和最富有力量的強,給人一種完全不同於一般的音響

02

《貝多芬三重協奏曲》

巴倫博伊姆與馬友友、穆特

貝多芬為小提琴、大提琴、鋼琴與樂隊而作的《三重協奏曲》(作品56號) 與那些具有反映歷史重大題材與博大精深充滿人類至愛、每個音符都迸發著思想火花的交響曲相比有著很大的差別。

這首《三重協奏曲》創作於1803年。當時憤世嫉俗的貝多芬在寫作他的《英雄交響曲》的同時, 又要為取悅於他的一位貴族學生同時也是他的主要經濟贊助人魯道夫公爵而創作.這位魯道夫公爵曾經當了貝多芬20多年的鋼琴學生, 在此期間他曾經給予過貝多芬以極為豐厚的報酬與物質資助, 從而使貝多芬能得以減輕生活的重負而專心從事作曲並為世人留下了眾多的驚世駭俗之作.從這個意義上講, 魯道夫公爵的善舉確實值得稱頌.貝多芬為了感謝公爵遂決定創作一首作品題獻給他, 以示回報.運用什麼體裁寫作使貝多芬大傷腦筋, 雖然當時公爵已做了貝多芬多年的學生, 但據資料證實, 魯道夫公爵的琴藝仍屬極為一般.貝多芬為了讓這位特殊的學生能在當時的上流社會社交場所中具有顯山露水公開上臺演奏的機會與能力, 於是在反覆思量後便決定採用以三重奏協奏曲的形式來進行音樂創作。

03

《貝多芬鋼琴三重奏》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麥可·巴倫博伊姆、基安·索爾塔尼

貝多芬開始創作鋼琴三重奏這種型式,受到海頓的影響很深。在1792年他22歲時,旅行到貝多芬的故鄉波昂,貝多芬拿了自己的作品去向他請教,海頓立刻決定要收他為徒,海頓一生創作相當大量出色的鋼琴三重奏,貝多芬在這段受教的期間因此也跟著開始創作這類音樂,其中第一套作品,即收錄在本片中的降E大調三重奏小快板樂章,雖然在同時期完成,卻一直到1855年才第一次出版,此曲一般相信是和十四段變奏曲同一時間完成的。貝多芬第一套正式發表的鋼琴三重奏,不像海頓的三重奏,是指明附有小提琴和大提琴伴奏的鋼琴奏鳴曲,其中很多時候,大提琴和小提琴的聲部都只是重複鋼琴的聲部,貝多芬卻是讓小提琴和大提琴都擁有自己的聲部和旋律,或許這和樂曲題贈人有關,李奇諾夫斯基王子是莫扎特的學生,愛好演奏,貝多芬是為了他在演奏時獲得樂趣而這樣寫的。

04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第八號》

巴倫博伊姆與帕胡德

這張專輯,又是一張別出心裁之作。巴倫博伊姆與著名的長笛演奏家,帕胡德合作演奏了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這裡,大家是否會問,小提琴奏鳴曲為啥和長笛演奏家合作?其實啊,這裡是將貝多芬原作,《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用長笛來演繹。同樣的旋律,如果用不同的樂器來演奏,聲音效果就完全不一樣啦!這首曲子的小提琴部分,一旦改成了長笛,就將原本小提琴這件樂器的熱情洋溢、十分明亮的音色,換成了長笛的優雅、謙虛與含蓄,從音量的角度來說,長笛也會比小提琴稍弱一些。這種樂器間的互相替換,帶來了音色的變化,品味的變化,進而產生全新的聽覺體驗,從而改變了作品原有的音樂形象,是古典音樂在當代的一種有趣的嘗試。

05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關於巴倫博伊姆對於德奧作品的熱愛,從他樂此不疲的反覆錄製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就能看出巴叔對於音樂的精益求精,對藝術不斷探索的精神。巴倫博伊姆曾經錄製過3次貝多芬奏鳴曲,算上2020年的最新一次,一共是四次。分別是1967-1970年、1981-1984年、2004年以及2020年。從這次最新錄製的唱片,可以聽出巴叔對於貝多芬十分地道、深刻的詮釋。巴叔的演奏風格天生帶有拉美民族的熱情與衝動,這符合貝多芬音樂的氣質,他在德奧古典音樂的嚴格框架下,流露著自身自由不羈的那份天性。他並不追求過分精緻的演奏,更多考慮的是自己內心與音樂之間的距離,演繹出他對貝多芬音樂的解讀。

相關焦點

  • 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奏鳴曲全集、重奏作品,巴倫博伊姆的2020也太忙了吧!
    著實為大家送上了一份貝多芬超級大禮包!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01《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巴倫博伊姆與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在2020年4月,巴倫博伊姆帶領樂團錄製貝多芬交響作品全集,作為獻給貝多芬250周年的一張重磅大禮,其分量不言而喻。02《貝多芬三重協奏曲》巴倫博伊姆與馬友友、穆特
  • 貝多芬2020 | 貝多芬重要作品大全集(34CD)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6CD)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3CD)格萬特豪斯四重奏: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9CD)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全集(3CD)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2CD)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10CD)(新版)皇家愛樂樂團:《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 陳韻劼:15小時任意點彈《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陳韻劼:15小時任意點彈《貝多芬奏鳴曲全集》重要新聞:2020年12月,陳韻劼將在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盛大紀念日,以觀眾在現場從總長度15小時的《貝多芬奏鳴曲全集》中「任意點彈任何一首或一個樂章」的形式,舉辦貝多芬紀念音樂會
  • 聆聽肯普夫及其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聆聽肯普夫及其貝多芬全集、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的權威,他善於挖掘這些德奧作曲家作品的哲理內涵,對其結構性的把握長於其他鋼琴家,而演奏又含蓄細膩,織體清晰。當最後一首奏鳴曲完成時,他看見木棉在雨夜裡開放。「這32首奏鳴曲遠不只是豐富了一種原已得天獨厚的樂器的曲目,它們還完美地展示了一種特定的音樂形式在天才作曲家手中所能達到的近乎無窮的技巧和豐富變化。」丹尼斯·馬特烏斯評論道。貝多芬對奏鳴曲的貢獻首先來自樂章結構,他將奏鳴曲的樂章從三樂章增加到四樂章。在貝多芬的奏鳴曲裡,我們聽到了更多更寬廣的戲劇性音符。
  • 2020,貝多芬作品大全集,廣州見!
    2020 年是古典音樂巨匠貝多芬誕辰250 周年的紀念年,「貝多芬」浪潮將席捲全球!世界各地都在舉辦慶祝「貝多芬年」的盛大演出活動,廣州將亮出規模宏大的陣容——力邀全球500名藝術家演繹80部貝多芬作品,分別在星海音樂廳和廣州大劇院,打造「貝多芬作品大全集」!
  • 明日開票⊙奧地利維也納交響樂團重磅呈現「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3-5月,江蘇省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蘇州交響樂團將組成「大眾貝多芬」系列音樂會隆重亮相「中國交響力量」板塊。即將迎來十周年的「未來大師獨奏重奏系列音樂會」也將於貝多芬逝世紀念日當天以其鋼琴奏鳴曲專場音樂會拉開序幕。3月30日-4月2日,百年交響勁旅奧地利維也納交響樂團將在首席指揮菲利普·喬丹的率領下,集中重磅呈現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 指揮家裡卡多·夏伊推首張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圖)
    高劍平 早報資料  貝多芬的交響曲到底是如何如此徹底地改變了音樂的陣地?指揮家裡卡多·夏伊在年近六旬時尋找到這個答案。夏伊不久前剛剛指揮他擔任音樂總監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錄製發行了他的第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今年3月,夏伊率領這支樂團首次在上海奏響了馬勒冷門的第七交響曲,指揮細緻的梳理和磅礴的爆發力令人驚豔。
  • 郎朗同學一天彈完32首貝多芬奏鳴曲,準備了兩輛救護車!
    其中第二樂章中優雅的小步舞曲節奏主題,與《降E大調七重奏》(作品20)第三樂章的主題相同。Piano Sonata No.21 Op.53 1803-1804 第21號奏鳴曲因貝多芬題贈給好友華爾斯坦伯爵而得名。不過人們更熟悉的是它後來的名字「黎明」,大概是因為在第二樂章的朦朧晨意之後,緊接而來的末樂章起首,給人一種太陽噴薄而出的壯麗和暢美。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卡拉揚版
    此曲的第一主題可與莫札特「朱彼得交響曲」起始的樂句相比擬,但是他模仿了海頓在快板前面加一段前導的緩慢導奏,以作為一個宣導。也就是說貝多芬的第一號交響曲雖受到莫札特與海頓的影響,但加以他特有的激烈力量與熱情,仍然具有獨特的風格。除了樂器與樂型處理法極其複雜外,本曲更是為貝多芬其他八首光芒萬丈的交響曲 奠定基礎的作品。
  • 貝多芬弦四全集錄音推薦II
    貝多芬弦四全集錄音的部份,先從廣被提及讚譽,且經得過時間考驗的三個名版本說起: 布達佩斯四重奏(Budapest Quartet)
  • 莫扎特奏鳴曲全集
    我編纂這本書的目的在於,為教學在一線的鋼琴老師和業餘(六至十四歲)的鋼琴學生提供一個參考的指引,此書收集並篩選近年來全國鋼琴比賽獲獎學生彈奏作品,在曲目的選擇上,則儘量做到廣泛性、趣味性和音樂性。相關閱讀
  • 郎朗的加拿大同學一天彈完32首貝多芬奏鳴曲,準備了兩輛救護車!魯豫:我不信
    其中第二樂章中優雅的小步舞曲節奏主題,與《降E大調七重奏》(作品20)第三樂章的主題相同。Piano Sonata No.21 Op.53 1803-1804 第21號奏鳴曲因貝多芬題贈給好友華爾斯坦伯爵而得名。不過人們更熟悉的是它後來的名字「黎明」,大概是因為在第二樂章的朦朧晨意之後,緊接而來的末樂章起首,給人一種太陽噴薄而出的壯麗和暢美。
  •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的第一位音樂老師是他嗜酒成性的父親。22歲開始終生定居於維也納,創作於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誌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此後20餘年間,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並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
  • 留聲機評選 | 50張最偉大的貝多芬唱片
    ,聆聽那些經典的貝多芬作品唱片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2020年,權威的古典音樂媒體《留聲機》為廣大樂迷精心甄選了50張最偉大的貝多芬音樂唱片,涵蓋了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和聲樂作品等貝多芬作品中最重要的幾塊領域。這份榜單的演奏者中,不僅有著那些如雷貫耳的老一輩大師,還會帶你領略近些年來非常傑出的一批年輕演奏者的完美詮釋。
  • 奏鳴曲、奏鳴曲式,傻傻分不清楚(上) ——奏鳴曲sonata
    喜愛古典音樂的人,對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這些名詞都不會陌生。奏鳴曲(sonata)作為最常見的音樂體裁,不但在音樂會的曲目單中經常出現,還伴隨著琴童們每個階段的練習。尤其是彈鋼琴的學生,只要說起貝多芬的「月光」「熱情」「暴風雨」「黎明」(標題都是後人起的)奏鳴曲,總有一兩個「在手上」的。
  • 貝多芬作品裡竟有這些讓人一生受用的小知識?
    今天,小編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貝多芬這部全集的十首作品中最有名的兩首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順便學點實用生活小知識✌) ▼F大調第五號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春天」,Op.24眾所周知,貝多芬在《第六交響曲「田園」》中毫不吝嗇地釋放他對自然的喜愛,其實這種自然狂人特質早在《「春天」奏鳴曲》中就初見端倪!
  • 【考拉長笛】貝多芬《降B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小金鐘特輯>
    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響曲佔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A大調第七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歡樂頌》主旋律)、序曲《愛格蒙特》、《萊奧諾拉》、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F大調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春天》、F大調第二浪漫曲。
  • 槌子鍵鋼琴奏鳴曲 | 貝多芬英雄主義的壯美情懷
    即使在陷入爭奪侄兒撫養權與工作只是為了掙麵包等諸多困苦中,面對客從遠方來,遺我槌子鍵琴,貝多芬仍然對新樂器表現出巨大的熱情,並專門為這架Hammerklavier創作一首奏鳴曲。Hammerklavier這一詞語的應用,也反映出貝多芬此時用德文術語代替義大利文的傾向。於是從此,茫茫樂海,流傳著一首壯美的槌子鍵琴奏鳴曲。
  • 「回憶」中的貝多芬交響曲
    那種拿著錄音設備在觀眾席偷錄而出來的錄音,最後拿出來被出版不是沒有,而是極其個別。比如霍洛維茨1985年回蘇聯,在列寧格勒的獨奏會的錄音,聽起來就是這種偷錄的行為。Memories出版的錄音自然有其商業思量,作品方面比較集中在貝多芬、馬勒和布魯克納。在貝多芬上,Memories雖然沒有明說,但一直側重在一些指揮大師的貝多芬交響曲錄音全集的出版,積累一定的時間,就有了一些成果。這套庫塞維茨基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是即將發行的品種。
  • 巨獻 卡拉揚63版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高碼DVD Audio)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可謂是古典交響樂中最為知名的名曲。數百年來流傳極廣,也是歷代指揮家、各交響樂團必習必演之經典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