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獻 卡拉揚63版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高碼DVD Audio)

2021-02-14 欣樂音響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可謂是古典交響樂中最為知名的名曲。數百年來流傳極廣,也是歷代指揮家、各交響樂團必習必演之經典曲目。

以錄音唱片而論,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作品,數十上百之多,讓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其中最為著名者,當屬1963年由DG唱片公司出版發行,由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作品。

這套作品,是唱片史上第一次以全集方式發行的貝多芬交響曲。50多年來,這套唱片幾乎成為了欣賞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基準。一版再版,經久不衰。

這套經典名版,也是筆者最為喜歡的。在卡拉揚總計4套貝多芬交響全集之中,最為迷人和獨特,藝術表現力和人文精神表達最為充分寫意。值得一提的是,這套錄音聲場非常宏偉,超低頻氣勢磅礴,高頻集細緻、雄奇、華麗為一體,音響重播要求是很高的。

為不斷發掘和學習體驗這套名版,筆者先後購入多個版本,包括經典的5CD套裝,正版16-44.1k、24-96k數碼,官方2014年發行的藍光純音樂碟,還有其中幾張黑膠唱片。而現今撰文所作的錄音,就是來自24-96k的正版數碼。2018年在英國的prestomusic網站購入,之後嘗試過很多數播、PC播放方案,並多次與CD相對照,嚴格而論尚未盡人意。

幸得去年偶然探索出將高碼製成特別的DVD Audio碟,並採用DVD Audio碟機播放,同軸輸出到外置高級解碼器,方才如意。前些天用自家12落地音箱,150A1全平衡甲類功放,母帶級解碼器進行重播,終得滿意音效。故進行錄音,與諸位同燒分享與共賞。

重播及錄音房間,為筆者工作室的試音間,3.3*7米的中等大小普通居家房間,稍加必要的低頻陷阱與聲學擴散板,比較接近多數同燒居家聽音之環境。在聽音位置,距兩箱2.5米,採用索尼D100錄音筆錄製mp3,配上照片直接製成視頻上傳到網站。

這種業餘錄音,大概僅相當於現場4成左右音效,貴在真實無修飾;聽音位置錄製,更接近實際聽感。雖然音效細節遠不及百萬級專業錄音設備,在大型錄音室、音樂廳所作之專業錄音;但居家幾十平米房間的聲學條件,與錄音室、音樂廳卻大相逕庭。專業錄音唱片在普通小房間重播,「可能應該是何音效」,確為音響音樂愛好者所應關心之事。故此類業餘錄音,還是能為音樂愛好者明確展示,在正常居家聽音環境中,「應該能夠達到」之音效。對於音響愛好者而言,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我店公眾號,今後也會陸續將店主聽音經歷中採集的大量音響錄音,一一整理與大家分享,敬請繼續關注。

1、貝多芬第一交響曲

2、貝多芬第二交響曲

3、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4、貝多芬第四交響曲

5、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6、貝多芬第六交響曲

7、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8、貝多芬第八交響曲

9、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相關焦點

  • 巨獻 卡拉揚 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與貝多芬那些充滿理想主義、英雄主義,光輝四射的交響曲不同,勃拉姆斯的交響曲作品顯得比較複雜凝重、深刻含蓄。優美、精緻、溫情,與灰暗、沉重、悽涼,這種種矛盾而複雜的旋律與情感交織其中,跌宕起伏。筆者聽音體會,勃拉姆斯的音樂,屬於理性現實主義。初聽不大討好,但隨著人生經歷的豐富,復聽時卻往往在不經意間,獲得深深的共鳴與感動。
  • 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 「欣賞貝多芬9首交響曲的基準」
    - 貝多芬交響曲的最高表演水平 -  卡拉揚在他顯赫的一生當中先後四次錄製了貝多芬的交響曲全集,其中第一次是50年代和愛樂樂團,其他三次都是和柏林愛樂,時間分別是1963、1975、1982。而60年代的那一套尤為重要,它是唱片史上第一次以全集的方式發行的貝多芬交響曲。
  • 每日一張經典黑膠(10)卡拉揚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樂全集
    今天來一套大部頭的片子,卡拉揚指揮倫敦愛樂樂團演奏的貝多芬交響全集。唱片曲目:貝多芬第1-9交響曲盒裝7LP唱片公司和編號:德版LINGEN KOLN廠牌盒裝2804-1/7 立體聲發行國家和年代:50年代卡拉揚指揮愛樂樂團有一套英版EMI單聲道,這套立體聲的年代不詳,應該在1957年之前陸續完成錄音的。
  • 卡拉揚《貝多芬1-9交響曲》:難以超越的經典
    無論是對指揮家,還是對管弦樂隊來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永遠具有挑戰性。很顯然,執棒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十分希望知道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演奏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
  •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九號「合唱」交響曲》短評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繹貝多芬《第九交響曲》,1977年「無論我們幹什麼,總是學無止境的。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HIFI無損燒制,胎教、高逼格調古典樂曲
    專輯英文名: Complete Beethoven Edition專輯中文名: 貝多芬全集資源格式: APE發行時間: 1997年地區: 德國發行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DG)此專輯為紀念貝多芬逝世180周年所發,謹以此向偉大的巨人致敬。
  • 譯文:卡拉揚與柏林愛樂1977年在東京普門館的貝交全集
    2010年9月,東京FM出版了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1977年11月訪日演奏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實況錄音,唱片組合是第一與第三、第二與第八、第四與第七、第五與第六以及第九交響曲。2011年11月19日,東京FM將其合為一個厚盒套裝再次推出,內有兩本說明書,一本是由三篇文章及曲目解說構成的文字版,另一本則是卡拉揚與柏林愛樂在東京的28張彩色照片,出自當時跟蹤拍攝卡拉揚的攝影家山本成夫的攝影集,當時是首次披露,本文所用圖片均為山本所攝。
  • 「回憶」中的貝多芬交響曲
    Memories出版的錄音自然有其商業思量,作品方面比較集中在貝多芬、馬勒和布魯克納。在貝多芬上,Memories雖然沒有明說,但一直側重在一些指揮大師的貝多芬交響曲錄音全集的出版,積累一定的時間,就有了一些成果。這套庫塞維茨基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是即將發行的品種。
  • 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奏鳴曲全集、重奏作品,巴倫博伊姆的2020也太忙了吧!
    這位具傳奇色彩的阿根廷人,在2020貝多芬誕辰250年之際,用音樂,獻上了自己對貝多芬這位古典音樂巨匠最真誠的敬意!這一年,他錄製的貝多芬作品大到交響曲,小到鋼琴獨奏,幾乎涵蓋了貝多芬所有重要作品。著實為大家送上了一份貝多芬超級大禮包!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01《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巴倫博伊姆與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
  • 明日開票⊙奧地利維也納交響樂團重磅呈現「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480元及以上票價,買齊4場(即每場至少1張),總金額滿2000元即可享受8折優惠;東藝會員可在積分商城兌換「會員升級體驗券」,憑券至東藝售票窗口購買維也納交響樂團「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四場音樂會,可立享每場演出前三張85折優惠(體驗券一次性使用,數量有限,兌完為止);凡在東藝售票窗口購買維也納交響樂團「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四場音樂會,單筆消費滿1000元即可享受指定銀行免息分期付款優惠
  • 世紀名曲|卡拉揚指揮《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年),奧地利著名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被譽為「指揮帝王」。
  • 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奏鳴曲全集,重奏作品!
    這位具傳奇色彩的阿根廷人,在2020貝多芬誕辰250年之際,用音樂,獻上了自己對貝多芬這位古典音樂巨匠最真誠的敬意!這一年,他錄製的貝多芬作品大到交響曲,小到鋼琴獨奏,幾乎涵蓋了貝多芬所有重要作品。著實為大家送上了一份貝多芬超級大禮包!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01《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巴倫博伊姆與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
  • (六)卡拉揚指揮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第六交響曲《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交響曲)
    整部作品細膩動人,樸實無華,寧靜而安逸,與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同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貝多芬1792年從波恩來到維也納,在這裡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全部重要作品幾乎都在這裡寫成。貝多芬在維也納多次搬家,他的墓葬也在維也納。
  • 指揮家裡卡多·夏伊推首張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圖)
    高劍平 早報資料  貝多芬的交響曲到底是如何如此徹底地改變了音樂的陣地?指揮家裡卡多·夏伊在年近六旬時尋找到這個答案。夏伊不久前剛剛指揮他擔任音樂總監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錄製發行了他的第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今年3月,夏伊率領這支樂團首次在上海奏響了馬勒冷門的第七交響曲,指揮細緻的梳理和磅礴的爆發力令人驚豔。
  • 卡拉揚 | 二十世紀最知名的指揮帝王
    到了開錄前,除了《第二》和《第八》,他已將其他交響曲在音樂會上過了最少一遍。以同樣的精心準備,卡拉揚和樂團在63,64年還錄製了勃拉姆斯的交響曲全集,巴赫的《布蘭登堡協奏曲》。而柏林愛樂樂團終於在1963年10月15日迎來了自己的家——柏林愛樂大廳。這座大廳是應卡拉揚的技術標準而建成的。
  • 《藍色多瑙河》《命運交響曲》《拉德茨基進行曲》,絕世經典,卡拉揚指揮!
    赫伯特·馮·卡拉揚
  • 貝多芬——《歡樂頌》
    貝多芬史無前例地把《第九交響曲》轉變成哲學法典與個人抒懷;《歡樂頌》幾乎就代表貝多芬自身的道德觀。
  • 卡拉揚說,1977年東京的LP籤售是他在世界上的首次籤名會
    1977年11月18日在東京普門館最後一場貝多芬第9交響曲第4樂章的廣播錄音1977年11月,卡拉揚與柏林愛樂在東京演奏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
    又名命運交響曲(Fate Symphony),是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創作的交響曲,作品67號,完成於1807年末至1808年初。貝多芬並不是一個高產的作曲家貝多芬開始構思並動筆寫《c小調第五交響曲》是在1804年,貝多芬為他的第五交響曲花了四年左右的時間辛勤勞動,從1804到1808年。在此期間,作曲家還創作了前幾天我們介紹過的《第四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和第四鋼琴協奏曲,所以《c小調第五交響曲》曾暫時中輟。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卡拉揚版
    此曲的第一主題可與莫札特「朱彼得交響曲」起始的樂句相比擬,但是他模仿了海頓在快板前面加一段前導的緩慢導奏,以作為一個宣導。也就是說貝多芬的第一號交響曲雖受到莫札特與海頓的影響,但加以他特有的激烈力量與熱情,仍然具有獨特的風格。除了樂器與樂型處理法極其複雜外,本曲更是為貝多芬其他八首光芒萬丈的交響曲 奠定基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