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城南舊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2020-12-27 小威說圖事

今天小沐帶來的是一部1983年上映的電影,你可能沒有看過它,但你在我們曾經學過的七年級的課文中聽說過它,就是這部城南舊事,講述著我們的女主人公英子的回憶往事,接下來,一起來看這部具有時代感的懷舊電影吧!

大半個世紀已經過去,可是還是時常懷念著過往的時光,我們的女主人公林英子從小住在北京城南的一個熱鬧非凡,來往人群不斷的胡同。小小的英子從小家庭比較富裕,性格開朗,對外界事物都十分感興趣。電影的開頭可愛的英子正學習駱駝吃乾草的模樣,還很好奇的問爸爸為什麼駱駝掛個鈴鐺,雖然爸爸說那是為了趕狼,可是英子就是覺得一定是鈴鐺好聽又熱鬧。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英子是真的天真可愛又純真!

畫面一轉,胡同口惠安館的門口一個玩弄著大辮子的美麗的女瘋子,這個女人名叫秀貞,英子看見秀貞微笑,直直的向前走去,可是奶媽的趕來拉走了英子。其實英子對美麗秀貞一直抱有好感,可是家人都讓英子遠離秀貞。英子有一個一起玩耍的好友,名叫妞兒,從小學習戲曲,但由於妞兒要學習戲曲掙錢養家,因此只能偶爾陪伴英子。

當英子與妞兒分開後,正好遇見惠安館門口的秀貞,走進的英子一下就被秀貞拉近了惠安館內,在屋裡,秀貞總是開開心心的聊起小桂子,可是又突然間落寞。回到家的英子,正好聽見奶媽聊著秀貞的事情,原來秀貞曾經和一個學生相好,可是那個男學生回了老家便沒有再來,而秀貞肚子卻大了。

有時無聊的英子,總是背著家裡人,常常到惠安館與秀貞聊天玩耍,總是聊著心愛的小桂子,可是英子從未見過,也就從未放在心中。過了幾天,英子在與妞兒見面的過程發現妞兒被父母打的傷口,原來妞兒並不是家裡的親生孩子,所以父母時常打她,還想她掙錢。而陰差陽錯下,英子發現妞兒也是齊化門底下發現的,也有著同樣的胎記。原來妞兒是秀貞的女兒,英子便將妞兒帶到秀貞面前。秀貞當晚便急忙帶著妞兒趕火車想要前往天津,等到秀貞和妞兒離開,英子卻頭暈腦脹的暈倒在胡同。

再次醒來的英子,卻忘記了一些人和事情,而父母也不敢告訴她秀貞和妞兒在那晚竟被火車撞死了。時間慢慢過著,妞兒已經上了小學,也在新胡同生活了一段時間。上小學的英子學習努力,成績優秀,依然有著一顆好奇又童真善良的心。在外玩耍時,在荒院裡,認識了一個年輕的男人,時常來荒廢院子玩耍的英子,與這個年輕的大哥哥相處得非常好,也分不出這個大哥哥是好人還是壞人。可是,一周後,巡警壓著大哥哥走了,英子很難受,卻不想哭。

可是成長總是伴隨些痛苦,從小陪伴長大的奶媽因為兒子的逝去,女兒被賣,最後傷心得沒有辦法還是跟隨丈夫離去再續家裡的香火。其實英子一點也不喜歡離別,可是又不得不面對。轉眼間,兩年過去了,生完孩子的奶媽回來了,可是爸爸卻生病了,最後爸爸還是逝去也沒能參加的畢業典禮。

爸爸離開的那天,英子走過院子,看見掉落的夾竹桃,心裡默念:「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伴隨著送別的音樂全劇終。最後小沐想說再懷念的童年,也會過去,再捨不得離別的人,也終究要面對。每個人其實都和英子一樣在不斷的離別中成長!

相關焦點

  • 趙孟頫行書集字: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李叔同從天津來到上海時,正是風華正茂,年少才盛,很快加入了以切磋詩詞文章為目地的文藝團體「城南文社」。許幻園和李叔同、張小樓、蔡小香、袁希濂意氣相投,並稱為"天涯五好友"。而城南文社的活動地點在就在許幻園的豪舍城南草堂。許幻園家中富有、為人也慷慨,他十分傾慕李叔同的才華,邀其入住城南草堂,兩家相處和睦。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把門一關,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傳世佳作。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 佟瑞欣:「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十裡明湖一葉舟,城南煙月水西樓,幾許秋容嬌欲流,隔著垂楊柳。遠山明淨眉尖瘦,閒雲飄忽羅紋縐,天末涼風送早秋,秋花點點頭。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為什麼一讀就淚流滿面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為什麼這麼美的句子,一讀就淚流滿面。只因這短短的一句話,每一個字都代表著離愁別恨。歌詞的出處這句歌詞出自近代李叔同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古道,送別故人,萋萋芳草仿佛延伸到了天邊。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在葉子悠揚悲愴的琴聲裡,李叔同含淚寫下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可以說,這首《城南送別》,是李叔同用苦痛蘸著淚水寫成的,也正因此,他才打動了無數人。這首歌曾讓樸樹唱到半道,痛哭流涕,情不能自抑;也曾讓高曉松感嘆此生若譜得此曲,死而無憾;也讓姜文久久不能釋懷,多次引用到自己的作品裡······       在寫下這首《城南送別》不到四年後的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為僧,皈依佛門,法號弘一。
  • 【音樂經典】《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陳蓉暉 小提琴《送別》龔爽 民歌版《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韓磊演繹的這首《送別》,原曲竟是「中日美」三國混血!
    二十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七八十年代,這首歌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電影的熱映讓這首歌曲更為膾炙人口,傳唱不息……視頻:《城南舊事》插曲《送別》
  • 長亭外,古道邊,似水流年,一曲情深意濃!——《送別》
    《送別》歌詞李叔同版送別(廣泛版本)詞: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 老電影:《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
  • 是什麼讓這首詞安靜的心痛: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屋,讓葉子小姐彈琴,他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歌手陳綺貞也唱過這首歌,毫無意外地用民謠的唱腔唱出,清新,感傷,不知是美還是苦澀。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弘一法師詞
  • 拇指琴經典離別歌曲丨特別版《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李叔同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裡站了很久,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畢業歌最想唱的還是這首《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 淺談《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送別》 弘一法師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後來,《送別》是一首歌詞,描述了那種長亭外古道邊的畫面,也說出天涯地角,知己零落的悲哀。而如今,《送別》即是一首歌曲,更是許多人的人生。
  • 唱一首《送別》| 送別《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
    主要電影作品有:《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流亡大學》、《少爺的磨難》、《月隨人歸》、《闕裡人家》等。電影《城南舊事》選用了《送別》作為插曲,也讓這首歌在我國流傳甚廣。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 林海《城南舊事-組曲》——夢見家和母親
    憶故土,思故人,高堂會雙親。鄉路迢迢何處尋,覺來夢斷心。 在1915年的時候,又創作了《送別》,對原曲做了小的修改,又配上了新的歌詞。有人這麼評價:「如此悽迷陰柔、詞淺意深但哀而不傷的詞句,配以相當中國化的舒緩旋律,就很難不成為中國的名曲——尤其是在新舊交替、道術滅裂的二十世紀。這首歌已經成了新的「陽關三疊」。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與《城南舊事》變得如此緊密,是源自1983年的電影《城南舊事》中用了這個曲子做主題配樂曲,讓它更廣泛的流傳開來。
  • 長亭外的李叔同,古道邊的土方車
    早上出門聽廣播,音樂臺正在播放樸樹演唱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歌有很多版本,最著名的是童聲合唱,因為本身就是學堂樂歌嘛。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歌聲中的家國情懷
    在上海城南草堂讀書期間,李叔同與母親共度的五六年光陰,成為令他終生懷念不已的幸福時光。1905 年,其母親辭世,李叔同為母親作了哀歌《追李節母之哀辭》:「松柏兮翠姿,涼風生德闈。母胡棄兒輩,長逝竟不歸!兒寒復誰恤,兒飢復誰思?
  • 電影《城南舊事》 從小到大,人生就是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離別
    「長城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送別》,因為這首歌,我們會想起它的創作者李叔同(弘一大師),還有演唱者樸樹。但是其實這首歌還與一部電影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這部電影就是《城南舊事》。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句歌詞雖然不是詩詞,但比詩詞美
    筆者在這裡,也就用最著名的前一句,來分析一下,即: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懂行的人看來,其實這句歌詞和傳統的詩詞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因為古代詩歌講究平仄和詩韻,但是這首歌卻不是很合乎平仄,所以在有些人眼中,這不算是正常的詩詞。
  • 一部老電影《城南舊事》
    今天重看了1982版電影《城南舊事》的高清修復版,滿腦子都是小英子那雙閃爍的大眼睛。
  • 青春的旋律 | 城南舊事裡的送別
    小推薦——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一曲《送別》蘊含著說不盡的城南舊事,真應了那句「少年不知曲中意,懂時已不再少年。」整個《城南舊事》寫的就是英子眼中的童年往事,反映著林海音先生對童年的懷念和對北京城南的思念。1983年,《城南舊事》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吳貽弓導演執導。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影片上映後取得巨大成功。影片的插曲《送別》也早已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