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深處的露天電影院

2020-11-18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

《露天電影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沒有比看露天電影更令人興奮的了。

那時候,看電影去呀!決對是一句振奮人心的號召。

一早上消息就悄悄地傳出:晚上某某弄、某某村放電影呀,廣播裡沒宣傳,群眾又沒電話,卻像主席的話兒一樣傳遍四方。

晚飯敷衍了事,稀裡譁啦添飽肚子後,扛上一張椅子,便匆匆上路看電影了。

那時候的電影大都在晚上露天放映,每當這時,不管大人小孩,全弄或全村出動,近地的會自帶凳子,遠道時則輕裝上陣。

逢山過山逢水過水,在那種激情的驅使下徒步行走一二十裡是常有的事,而且樂此不彼。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漸出歷史舞臺,露天電影一直是國人最重要的娛樂項目。

當時有這樣一句順口溜說,"中國電影新聞簡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哭哭笑笑;阿爾巴尼亞莫名其妙;羅馬尼亞摟摟抱抱"。

不過當時也有不少戰爭題材的電影最受歡迎,如《南徵北戰》、《地道戰》、《地雷戰》、《平原遊擊隊》、《鐵道遊擊隊》、《渡江偵察記》、《奇襲》等等。

那時候,記性特別好,幾乎過目不忘,即便首次看一部電影,第二天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通過集體的智慧,就能從頭到尾回憶出所有情節,模仿出動作,甚至能背誦大部分臺詞。

一面幕布、一個放映員、一束光,自己搬來板凳的人們,構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

除了重大節日,居委、村裡會組織放映外,一些條件好的家庭辦喜事,也會花錢請放映隊。

觀眾主要是本地區男女老少,當然也有付附近幾個村聞訊趕來的青年男女和小孩。

影片以革命戰鬥故事片居多,如《紅日》、《難忘的戰鬥》、《地道戰》、《英雄兒女》、《今天我休息》、《林海雪原》、《海霞》、《東方紅》等。

難得會放一兩部武打片,那觀眾要激動壞了。

放映方式很簡單,一般會提前半天搭建好。

其實就在城裡的學校操場或農村曬穀場的邊上,在泥地裡插上兩根竹竿或是小樹杆,再在竹或樹杆的頂部系上一塊白幕布,然後在曬穀場中找好位置,擺上機器,調試好,便可以開始了。

當然,露天放映要看天氣的臉色,如果起風,銀幕一般固定不住,畫面會變形;更遭的是突降大雨,那樣的話期待已久的電影就泡湯了。

音響沒什麼講究,音量夠大就行。

老百姓一般會提早自帶板凳佔座,晚來的很難在正面找到好位置,有人就跑到熒幕後面去看。背面的影像是鏡像,看人物還行,看字幕就傻了。

"中場"要換片,這也是觀眾們唯一的"尿點"。

多次使用的膠片特別容易損壞,在放映過程常會出現黑幕或者跳幀現象,但觀眾並不介意。

總有熊孩子為了在銀幕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去擋放映機的燈光,也會有人踢到電纜,總之放映過程小插曲不斷。

第一次看,很好奇,想知道銀幕背後是不是藏著一個奇妙的世界。

如果放映的地方正好有樹,那天晚上,上面必然會掛著好多孩子。

有商業頭腦的小販,絕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在周邊支個攤位,買瓜子,棒冰……看著電影就把錢賺了。

一兩個小時後,隨著銀幕上出現"完"、"劇終"、"再見"等字幕,電影結束了。

人們意猶未盡地收拾東西,三三兩兩結伴歸家……

夜幕中,交織著手點光,歡笑聲、斥責聲、嘆息聲、自行車鈴聲、少年的歌聲……混成一片,人們交談著劇情,沉浸在電影的樂趣中。

如今再也難現如此激情的場面,它就像一朵煙花,綻開在那個年代,燃放過後,就成了歷史。

因為90年代開始,VCD、DVD崛起,露天電影被取代……

觀影方式的更迭,代表著技術的進步,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體驗。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發展,但我們沉浸在高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經歷的一切,我們才真正的感覺到,過去的東西有時候很珍貴,我們不應該忘記。

不管是露天電影還是DVD,都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也是我們甜蜜而溫馨的記憶。

最後,再懷念一下當年發出的通知:"大夥注意了,今晚有放電影,大家都去看啊!"

來源:網絡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記憶深處的露天電影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記憶深處的豐縣露天電影院…
    今年中秋期間在劉邦廣場南面的綠楊春酒店吃飯,得以有機會再次和當年的豐縣露天電影院進行零距離的接觸。由於多年在外,豐縣露天電影院極少有機會光顧,今日故地重遊突然發現它不知何時被廢棄了!徘徊於此,滿眼凋敝不堪,二樓的放映處蛛網瀰漫,一如當年劉邦母子躲避官府追捕的破廟。昔日的售票處變成了賣燒雞的店鋪,招牌還掛在那裡,但大門緊閉,大概關門了吧。
  • 露天電影院,是 2020 正確的打開方式
    電影院沉寂的這半年,我們懷念起影院角落裡發生的那些好的和不好的一切,就連後座的呼嚕聲也變得可愛起來。在這份持續的懷念裡,還有對記憶深處獨特的「噠、噠、噠」轉動聲的回憶和期待。我家樓下的空地是一個電影院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現如今的孩子們已不懂得從前那時候的人們陶醉過的世界鬱冬用憂傷的嗓音唱著一曲《露天電影院》,關於露天電影的種種記憶隨著歌聲浮上心頭。
  • 露天的電影院
    搬去文中坡之前,小時候我家住在紫貝嶺。爸爸媽媽捨不得給我們買好吃好穿的,不知為什麼倒捨得經常帶我們去看電影。紫貝嶺下的文南路有電影院,是那種老式的室內影院,有著兩層樓的硬木座位。八十年代中是國產電影的繁榮期,可惜那時候太小,其實並不能看得懂。就是現在能記起來看過的《咱們的牛百歲》、《快樂的單身漢》這些故事片,也是後來翻家裡訂的《大眾電影》才明白講了啥故事。
  • 露天電影院回來了?
    露天電影院回來了!夜幕低垂,初夏的微風混合著爆米花的香氣,久違的「壩壩」電影重現成都街頭。
  • 露天電影放映再現 電影院沒開門可以這樣看電影!
    2007年,在全球35位知名導演為慶祝坎城電影節60周年而拍攝的短片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中,張藝謀也特別把屬於自己的「3分鐘」獻給了記憶深處的露天電影院。 露天流動放映的條件雖然簡陋,但對當時的觀眾而言已是十足的精神饗宴。從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露天影院早已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觀影形式,而是幾代人記憶的縮影、情懷的載體與電影夢的搖籃。
  • 你期待露天電影院嗎?
    文德斯的電影《柏林蒼穹下》顯得別有意味我們經歷了這些年電影院的變化,經歷了電影院變遷歷程,每一座城市,每一個人帶著對電影院的記憶,都從這裡開始……露天電影院回來了!各大電影節露天影院各種因地制宜的露天電影院也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坎城電影節的沙灘電影院成為打卡聖地甚至在地圖上也能看到,坐標27°57'45.8"N 34
  • 露天電影院
    孩提時代,最喜歡的就是在曬穀場上看電影,那曬穀場被人們稱之為露天電影院,在曬穀場看電影的那個場景至今還是念念不忘。那時候的農村還沒有電視機,更談不上電腦,人們的精神生活極度匱乏,幸好縣裡的電影院會定期派出放映隊下鄉放電影。
  • 難忘滄口的「露天電影院」
    20世紀中期,也就是50、60年代,在青島老城區滄口的北部,有一座門面不是很大,但卻相當熱鬧的露天電影院,老滄口人都記得那座「露天電影院」的輝煌年月,因為當年的他們幾乎都進去看過電影,那家露天電影院就是離我們遠去了半個多世紀的「耐火廠電影院」。
  • 鬱冬《露天電影院》復刻發售
    老唱片渡人,回過頭尋求一點點勇氣,那些記憶裡的音符,像渺遠處幽微的光,帶我們往前看,往後追。 相信即使是乏善可陳的年代,有心的人也不會無聊。前兩天遇到樂壇前輩,他突然提起來:「你不是喜歡鬱冬的歌嗎?我們要把他的專輯復刻成黑膠唱片。」不知道你們能體會嗎?
  • 熙南裡星光電影院,這裡承包了七零八零後的記憶
    坐上小板凳,吃著冰西瓜,圍著膠片機,在院子裡看露天電影。初夏剛至,童年關於夏天的記憶一下子湧了上來。6月 5 日晚,南京市秦淮區熙南裡文化街區的「星空電影院」開始放映膠片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由南藝「菲林印記」膠片電影放映團隊負責版權和放映,堅持每周五和周六免費放映露天公益電影。 老城南人風阿姨路過這裡,被《冰山上的來客》熟悉的場景吸引了。
  • 新品發布 | 露天電影院
    星空和山影是它的背景,風聲雨聲是它的樂隊,那是兩根木桿子高高撐起的盼望,那是人潮人海中飛出的歡笑與淚水,那是化身主角的美妙心思與無盡遐想……來自露天電影院的回憶,在多少人的生命裡深深地珍藏,那是最美的光陰故事……
  • 被時間塵封的露天電影院,(只)可以懷念
    前陣子微博流傳著1張臺灣誠品電影院的排期表,影迷們紛紛轉發,表示羨慕。疫情期間,人就像被裝進了盒子裡,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我家樓下的空地是一個電影院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電影院關門N天后,我無意中刷到了民謠歌手鬱冬的這首歌,忽然燃起了對露天電影院的無限懷念與想像。
  • 公主嶺市露天汽車電影院項目
    1.1.2 市場分析   (1)國外露天汽車電影院發展現狀分析上世紀60年代,美國汽車電影院一度衰落,從2000年開始,由於其發行渠道與室內電影院同步,增設了服務項目,又恢復了發展,目前美國大約有4000家汽車電影院。
  • 長春設「露天電影院」 老電影重現熒幕
    【解說】6月29日晚,老電影《鋼鐵戰士》在吉林長春進行露天放映,引來市民觀賞。據了解,長影集團精心選擇了23部經典影片,自六月中旬開始進行露天放映,頗受好評。當晚,記者來到這間為長春市民消夏而開闢的「露天電影院」,隨著夜幕降臨,7時30分電影準時播放。
  • 盤點全墨爾本的露天電影院 夏日最棒休閒娛樂
    特別是左手一杯冷飲,右手牽著愛人,一起看場露天電影,簡直再美好不過。那麼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墨爾本有哪些露天電影院吧!位於QV中心廣場的露天電影院將會給你提供一個難忘的觀影經歷——無聲電影。千萬別誤會,這裡說的無聲電影是指觀影者必須佩戴無線耳機,對路人而言才是真正的無聲。
  • 墨爾本露天電影院約起來!!
    夏天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午後的傍晚暖風徐徐,一切室外活動都變的活躍起來。夜幕降臨,與小夥伴、好基友三五成群的看著電影,感受晚風送爽,享受曼妙的夏夜,豈不是很愜意~~在墨爾本到底有哪些露天影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Moonlight Cinema Melbourne墨爾本月光影院,光是憑著影院的名字就足以勾起人們想看電影的欲望。
  • 沃爾瑪吸客放大招:160座停車場改露天電影院!
    沃爾瑪8月起將陸續在160家美國門市的停車場設置露天汽車電影院。 美國最經典的兩項元素即將在這個暑假聯袂登場---露天汽車電影院和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 CNNC報導,沃爾瑪8月起將陸續在160家美國門市的停車場設露天汽車電影院。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進展,對傳統電影院業者來說,露天汽車電影院就成為相對安全的替代選項。美國多數電影院目前仍暫停營業。 沃爾瑪準備與Tribeca媒體公司合作播映電影,這家公司受到知名影星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鼎力支持。
  • 還記得歌曲《露天電影院》嗎?原唱者後來到哪去了?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大街小巷的音像店飄出的不止是港臺的歌曲,祖國內地的原創歌曲也開始越來越多的傳入國人的耳中了,其中校園民謠就有著許多的受眾,比如發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和《露天電影院》等校園民謠。
  • 40年後《少林寺》再進鄭州露天電影院
    為紀念這部中國電影史劃時代意義的經典作品,由鄭州人民廣播電臺發起的「40年後《少林寺》再進鄭州露天(汽車)電影院」系列活動即將啟動。電影《少林寺》創造了中國影壇的多項現象級記錄。該片裡的中國功夫轟動世界,掀起全球的武術熱潮。少林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大家通過少林了解功夫,認識鄭州。少林文化早已成為鄭州的一張特色名片,也是宣傳鄭州、宣傳河南、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 【電影院記憶】梁靖康:看早場電影,一個人享受整個影廳,感覺自己特...
    等啊等,電影院終於迎來了即將復業的好消息。在影院復業之際,我們特別策劃了系列訪談:我的電影院記憶。今天是這個系列訪談的第二十一期,我們邀請了演員梁靖康,一起聽聽他一起床就跑去電影院的觀影經歷。有時候特別臨近開場,手機上買不到票,但是去電影院還是可以買到。Q:你對禮堂式電影院(影院改建為多廳之前的樣式)還有印象嗎?是怎樣的記憶?A:禮堂式電影院基本上就是我童年的回憶了,因為以前小學的時候,學校總是會組織我們一起去看電影,然後一群小學生手牽著手排著隊去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