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血小板減少自發性出血的因素有哪些?

2021-01-11 騰訊網

血小板輸注是為了止血或預防出血;血小板數量是影響患者自發性出血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明確自發性出血各環節的影響因素,也就為尋找中醫介入減少血小板輸注找到了切入點。相對外傷出血而言,自發性出血因患者內在因素而起,但通常也和外傷性出血相互交織;因血小板減少發生的出血多屬於自發出血,一些外在因素,如外傷、手術等原因也可導致患者的血小板消耗、機體代償不足,出現血小板計數減少。導致自發性出血的主要因素如下:

1.血管內皮損傷

血液在血管內運行,如果沒有血管內皮的損傷,患者通常不會發生出血;儘管患者凝血功能低下,通常也不會發生出血(如前述的ITP)。像甲型血友病,患者F恤的水平很低,若非血管內皮損傷,一般不致出血,除非由於外部因素或內在因素的作用,血管或微血管內皮受損。

因此,血管內皮受損,是發生出血的關鍵因素。輕微的血管內皮受損,機體可自我修復,如血管收縮、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機制啟動、血小板參與、血栓形成與纖維蛋白網形成等,修復及時便不會發生出血;當血管內皮受損嚴重、機體無法自我修復時,才會發生出血或嚴重出血。

因此找出並消除導致血管內皮受損的原因,如感染。毒素腫瘤浸潤、藥物、理化及生物等因素,才是臨床應關注的重點。

中醫對出血的認識,重視「熱」,認為「血熱妄行、灼脈傷絡」。

2.凝血因子缺乏

當血管內皮受損時,凝血機制被激活,大量凝血因子象瀑布樣參與,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啟動,局部血栓形成,阻止血液從血管內皮受損的部位溢出;循環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消耗後,機體及時啟動代償機制進行補充;當凝血因子的消耗超出自身代償能力,就會出現凝血功能障礙,受損的血管內皮不能自我修復,發生出血,也就是所謂的自發性出血。

肝功能障礙、血友病等患者,儘管其部分凝血因子的生成減少,凝血功能存在異常,只要無較重的血管內皮損傷,也不會發生出血;然而如果存在較重的血管內皮損傷,體內儲存的部分凝血因子又迅速被消耗,機體代償不足,就容易發生出血。

中醫對出血的認識,強調「氣」,認為「氣不攝血。血不循經,溢於脈外」。

3.血小板數量不足

當患者血管內皮受損,凝血機制即啟動,血小板被激活。伸出足、釋放因子、參與血栓形成和血管內皮修復;如果血管內皮損傷嚴重,便需要大量血小板參與,循環血中的血小板被消耗,儲存池釋放補充,血小板造血激活;當循環血小板數量不足以應對血管內皮修復的需求時,可能發生出血。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同樣是血小板計數低下的患者,有些患者發生出血,而有些無出血。

回顧臨床,許多ITP患者的血小板計數很低,但出血多局限於口腔黏膜、下肢及胸背皮膚等部位,表現為散在出血點、瘀點或瘀斑,而毛細血管脆性較高的老年人和育齡期年輕婦女,即使血小板計數正常,皮膚黏膜也常見出血點、瘀點或瘀斑;主要原因是這些部位的血管內皮容易破損;嘴嚼食物、說話使口腔黏膜血管內皮易受損,站立、坐位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使下肢血管內皮易受損,活動。平臥使胸背皮膚血管內皮易受損。這也提示血小板數量,並非出血發生的決定性因素。

如需幫助請點擊

如需用藥指導,

病情指導,停藥評估,

病友加群(賣藥勿擾)等服務,

如需用藥指導和最新一線治療方案指導,

相關焦點

  • 血小板減少是什麼原因?這4大誘因很常見,教你3招可改善!
    有的朋友在體檢時,發現血小板指數比較低,有的人認為這沒什麼,對身體健康不會造成很大危害,有的朋友覺得很擔心。事實上,血小板是促進凝血和止血的重要細胞,如果血小板減少會導致皮膚出血、鼻出血、口腔出血,如果情況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出現腦內出現、內臟出血的情況,所以當發現血小板減少時,需要引起重視。
  • 血友病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會使患者自發性出血,治療較為困難
    這類疾病的異常基因是母親帶給孩子的,男性患者居多,女性患者較少,在發病的時候,血友病患者會自發性地出血,症狀嚴重時,還會反覆嚴重出血,治療也較為困難。01血友病有哪些類型,發病時會有什麼症狀?3、血友病C(血友病丙)導致這個類型的血友病的因素是因子Ⅺ(FⅪ)缺乏,也稱為PTA缺乏症、以及凝血活酶前質缺乏症。血友病C(血友病丙)的遺傳是屬於不完全的染色體隱性遺傳。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正常機體有1/3的血小板貯存在脾臟。在脾腫大和脾充血增加的情況下,全身血小板形成再分布,脾臟中的血小板數量增加,導致循環中的血小板減少。一種疾病可能同時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機制引起血小板減少,例如慢性肝病既可因為造成骨髓抑制減少血小板生成,又會形成自身抗體導致血小板破壞增多[13]。
  •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有哪些治療方法?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細胞,其中血小板主要參與止血和血栓的形成。血液儲存著人體健康信息,很多疾病需要驗血,有些人就在驗血的過程中發現血小板的數量明顯增多,臨床上,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血小板增多症。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多見40歲以上等中老年人。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種,患者骨髓中巨核細胞異常增生,血小板計數顯著升高。
  • 自發性腦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治療最好
    高血壓是腦出血的一個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2.血液系統疾病  血液系統疾病也是腦出血的常見病因,腦出血是血液病患者尤其是白血病患者最終死亡原因之一。  3.血脂  你知道導致自發性腦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嗎?其實血脂就是一種。
  • 警惕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在活動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孩子身上會出現青一塊、紫一塊。可是,如果孩子經常鼻出血、牙齦出血或者身上皮膚出現紅色出血點,特別是沒有明顯碰撞就出現青紫,就需要警惕孩子是否患有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 哈市第一醫院成功完成甲狀腺腫瘤合併重症血小板減少手術
    42歲的趙女士,三年前無明顯誘因發現雙側甲狀腺腫塊,因合併重症血小板減少症,曾輾轉求醫於上海、天津等地多家醫院,均因血小板過少,手術危險性大而不能醫治。血小板對人體的主要功能就是止血、凝血,而血小板減少患者最大的危害就是出血,該患者診斷患有重症血小板減少症20年餘,經常有皮下淤血,鼻出血等自發性出血情況發生,發病時需住院搶救才能緩解。
  • 孩子為什麼會流鼻血,鼻出血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孩子為什麼會流鼻血,鼻出血的常見病因有哪些?在天氣炎熱或寒冷及環境較乾燥時,鼻出血的發生率會升高;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鼻中隔黏膜乾燥脆弱,因而即使只是揉鼻子、擤鼻涕或打噴嚏引起微小創傷時也容易出血。大氣汙染物濃度的增加(以大氣中顆粒物質和臭氧的形式)也會刺激鼻腔呼吸道上皮,進而導致鼻出血發生率增加。
  • 史淑榮問答:血小板數值低到個位數還能好好活著嗎?
    血小板減少症病情易反覆,如果病情控制不得當,可能會導致血小板計數持續下降,甚至有的病友血小板計數可能跌到個位數。那麼血小板僅有個位數的病友有危險嗎?是不是代表著病情惡化,活不了多久了呢?
  • 典型腦疾病 ——自發性腦出血研究進展與新理念
    自發性腦出血(sponteneoue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俗稱腦溢血,是指非外傷引起的成人腦部大、小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自發性破裂所致腦實質內出血。自發性腦出血是腦卒中的亞型,具有發病兇險,病情變化快,致死致殘率高等特點,導致了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因此需要受到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
  • 血小板減少症是怎麼來的?或與這3個原因有關,重視起來才穩妥
    如果發現自己有血小板減少症,要了解具體的原因是什麼。因為血小板數量減少人體健康會受到嚴重威脅,外周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明顯減少,可能會有出血不止情況,嚴重時黏膜、內臟、皮下或者其他組織都會出血。 因此,發現血小板減少症要通過合理的措施來控制疾病發展,防止人體健康受到威脅。
  • 指南解讀:美國自發性腦出血處理指南要點
    自發性腦出血(ICH)是導致人類死亡和殘疾的一種重要病因。
  • 白血病和血小板減少的區別是什麼?醫生說,千萬不要混淆它們
    我們都知道正常人的血小板數值是100~300計數,低於100則是血小板減少了,血小板減少可見良性血液疾病或者惡性血液疾病,如果進一步骨穿發現了大量的原始細胞,我們優先考慮是白血病導致血小板減少,這個時候的確診,我們才可以說血小板減少是白血病,原理是骨髓腔固定造血細胞(血細胞分類中主要有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因為骨髓造血造了大量原始細胞,也就是白細胞,那麼骨髓腔擁有大量白細胞
  • 化療有哪些副作用?白細胞減少對身體危害大,不容忽視
    在化療的過程當中,患者會承受非常多的痛苦,有很多的患者在化療的過程當中是堅持不下去的,因為難以忍受化療所帶來的一些副作用。在化療的過程當中都會出現哪些副作用?1、出血:有一些病人在化療以後,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容易出現出血,比如:牙齦出血、口腔出血等等。
  • 引起鼻子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幾次鼻子出血的情況,特別是進入冬季以來,發生鼻子出血情況的人數也在逐漸增加。那麼,鼻子出血是嚴重的疾病嗎?導致鼻子出血的原因又有哪些呢?根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博士生導師尹金淑介紹:鼻子出血其實是一種現象,大約人群中60%的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歷過這個現象。引起鼻子出血現象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鼻子局部、全身的原因,也有環境的原因。
  • 人體受到輻射會出現哪些反應 人體輻射後八大症狀了解一下
    人體受到輻射後有哪些症狀?人體輻射後八大症狀是什麼?     人體輻射後八大症狀     人體受到輻射後會出現如下症狀:自發性出血、噁心嘔吐、出血性腹瀉、脫髮、皮膚脫落、嚴重疲勞、口腔潰瘍、感染。     1、自發性出血
  • 自發性腦出血診斷治療
    、小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自發性破裂所致的腦實質內出血。如患者發病時發生外傷,應注意檢查有無骨折、開放性損傷及閉合性臟器出血,根據情況給予簡易處理。經緊急現場處理後,立即轉送患者至距離最近且有資質的醫療機構。轉運途中應注意將患者始終保持頭側位,減少顛簸。2.
  • 孝感女子牙齦出血以為上火,一查竟是血液病
    孝感的張女士牙齦老是出血,以為只是普通的上火,直到出血嚴重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自己竟患上了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低至0,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好在經過血液科專家的積極治療,她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血小板過低時會有自發性出血的可能,輕者皮下出血或是牙齦出血、鼻出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內臟出血或是顱內出血。進一步骨髓穿刺活檢,張女士被確診為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如果不及時治療,她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入院後,血液科副主任醫師陳莉立即對其採取了輸血、輸血小板、抗感染等治療措施。
  • JNNP:自發性腦出血倖存者的長期功能衰退
    自發性腦出血(ICH)自發性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情況下各種原因引起的腦大、小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自發性破裂引起的腦內出血。自發性腦出血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受環境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在歐美國家,自發性腦出血患者佔全部卒中患者的10%~20%,病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有資料顯示病死率達23%~52%。
  • 自發性腦出血診療指南(AHA/ASA 2015 )
    抗血小板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1. 合併嚴重凝血因子缺乏或嚴重血小板減少的患者應該適當補充凝血因子或血小板(Ⅰ類推薦,C 級證據;同上一版指南);2.ICH 患者在住院的前幾天內應行間歇性充氣加壓治療以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Ⅰ類推薦,B 級證據);加壓性彈力襪對減少 DVT 或改善預後無益(III 類推薦,A 級證據;較上一版指南有修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