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裡的菜單上宮保雞丁和宮爆雞丁常交替著出現,到底是保還是爆?
一般對「爆」還能理解成爆炒,但為什麼前面還加個宮,宮爆是什麼意思?有這麼個詞嗎?
沒文化的我查了一下查到了宮保這個詞,說是明清兩代各級官員的「虛銜」。虛銜中有「太師、少師、太傅、少傅、太保」之類的,其中太子少保就叫宮保。
吃了這麼多年辣椒花生米胡蘿蔔雞丁才知道它的真名叫宮保雞丁。據說宮保雞丁得名於當時官銜宮保的丁寶楨。
丁寶楨是當時的山東巡撫,後來調到四川當總督,加強了西南的安防,還重修了都江堰,朝廷就給他封了個好聽的虛銜「宮保」。
有一天他突然說有客人在家吃飯,忙的廚子就找了廚房裡僅剩的食材,雞脯肉,辣椒、花生米,索性切了一起倒進鍋裡炒,還加了點兒甜麵醬,沒想到慌慌張張隨意做的菜,竟然得到了大家的好評,還誇廚子會做菜。
後來這些客人回到自己家,也讓家裡的廚子仿著做在丁寶楨家吃的這個雞肉花生米的菜 ,卻怎麼也做不出同樣的味道。
於是大家都認準了「宮保」丁寶楨家那個菜的味道,於是就「宮保」家的雞丁這麼叫,叫著叫著就省略成了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就在請客的意外中誕生了,記好了,是宮保雞丁,別爆爆爆的叫了,丟人。
一不小心就創造了一個新菜,吃也要吃得明明白白,想吃看看具體做法吧:
宮保雞丁
食材
雞脯肉、幹辣椒、花生米
做法
1.雞胸肉拍松,切小丁,用一湯匙料酒,半湯匙食用油,少量鹽,一茶匙澱粉醃十分鐘入味。
2.蔥切段,鍋裡放油,七八成熱下雞丁炒變白,放入幹辣椒,蔥,炒出香味。
3.兌入宮保汁(調法:兩湯匙醋,一湯匙醬油,一湯匙料酒.加入白糖,再加入一湯匙水調勻),大火炒到粘稠幹松關火,倒入油炒好的花生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