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遺傳承人一起DIY舞獅頭,是我在南寧度過最酷的周末!

2021-03-01 南寧人不知道的南寧事

最近,一部名為《醒·獅》的大型民族舞劇

在全國掀起了一陣「醒獅」熱潮

舞劇以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

廣州三元裡抗英鬥爭為故事背景

以「醒」為神、以「獅」為形

講述了兩位舞獅少年阿醒、龍少

在面對愛恨情仇、家國大義等

不同人生抉擇時的自我覺醒與蛻變

各大網絡平臺上

總能看到觀眾對它的好評與稱讚,口碑炸裂

甚至連「王者榮耀」遊戲裡

都出了魯班七號的專屬醒獅皮膚

據說

它是中國第一部以「廣東醒獅」為主題

的大型民族舞劇

由廣州歌舞劇院歷時五年傾力打造

還獲得了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廣東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

等諸多榮譽

這部豆瓣評分9.0的人氣舞劇

 12月25日,終於也要登陸南寧

 將在「南寧劇場」上演!

(▲建議全屏播放,視覺體驗感更好)

而令人震撼的是

「演出所使用的獅頭,全由佛山黎家獅傳人

經一千多道工序手工製作而成!

要知道,黎家獅可是佛山有名的

唯一六代扎獅從未間斷的家族,已有200年歷史

手藝優秀程度不用說

舞臺中央的白金獅,雙眼炯炯有神

每一個細節手工都非常細膩、樣式飽滿

看過現場觀眾們,無不拍手稱讚

更讓小編興奮的是

 11月24日 

 黎家獅非遺傳承人將來到南寧 

 親自講述它背後的故事 

 並現場教大家製作做小獅頭 

對醒獅文化感興趣的大朋友和小朋友有福了

(繼續往下劃,獲取參與方式)

這次,或將是你離非物質文化遺產「醒獅」最近的一次!

11月24日,南寧劇場將舉辦一場黎家獅頭手作坊暨《醒·獅》粉絲福利會,劇中醒獅的製作者黎家獅非遺傳承人,將會到現場與南寧人一起分享醒獅文化的魅力。

黎婉珍 | 佛山傳統獅藝黎家獅的第五代傳人,2008年獲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代表性傳承人」稱號,1991年曾參加黃飛鴻獅王爭霸賽大型獅頭製作。

活動以文化講座、手作DIY的形式,傳遞醒獅所象徵的中華文化血脈和民族精神。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啦!

▲周嘉欣 | 黎婉珍女兒,佛山傳統獅藝黎家獅的第六代傳人,是年青一代的佛山獅頭製作技藝傳承人。

究竟是怎樣一場體驗?小編帶你提前看一看~

「醒獅」是一個極具內涵的文化符號,是連接著海內外華人的精神支柱。

俗話說「有華人的地方,必有醒獅節目」,不僅在中國南方地區,在一些外國的唐人街,也從來不乏熱鬧至極的舞獅表演和慶祝儀式。

在由非遺傳承人-佛山黎家獅傳人主講的講座中,舞劇《醒·獅》裡關於醒獅的故事,以及醒獅背後的數千年的文化底蘊,你都可以傾耳了解。

活動現場還有以《醒·獅》中白金獅形象,延伸創作的正版周邊產品可選購。那些在廣州賣斷貨的同名漫畫、小獅頭與手偶,這裡通通都有!

其中,《醒·獅》的同名漫畫,還榮獲了第15屆中國動漫金龍獎廣州獎最佳動漫品牌獎!帶回家珍藏或是送給親朋好友,都是不錯的選擇。

更有趣的是,在這裡你還能親自動手製作專屬於自己的小獅頭

由佛山黎家獅傳人親自指導,從塗色到配色,通通可以自己動手DIY。無論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可以體驗盡興。

而且,製作完成後的小獅頭,還可帶回家留作紀念噢!

現在長按下方二維碼,或文末閱讀原文

即可快速報名參與

「黎家獅頭手作坊暨《醒·獅》粉絲福利會」

 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哦

↓↓↓

注意,報名時請如下圖選擇項目

↓↓↓

【獅頭DIY材料費】

80元/個(獅頭)

可使用文惠卡餘額支付

一個小朋友最多2名家長陪同出席

【活動時間】

2019年11月24日星期天

下午15:00-17:00

【活動地址】

南寧市江南區星光大道4號

南寧劇場·大接待廳

【報名須知】

*獅頭製作涉及材料損耗,需支付材料費;

*每個名額僅限1個獅頭,製作完成後可帶走留念;

*未成年人須有家長陪同參與,家長無需另外繳費(限最多2名家長出席);

*手工製作有一定難度,建議1.2米以上兒童報名;

*報名時務必登記姓名及聯繫方式,現場籤到登記;

*報名費一經繳納,恕不退換。

五年構思,十三稿打磨,這一部場面宏大、舞美精緻的《醒·獅》,一經推出就引起了一陣轟動,及行業內外的關注,光看劇照就讓人熱血沸騰!

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工與創新,並融入多元的表達,讓醒獅不再拘於一地。即便是不了解嶺南文化的觀眾,亦能在現場感受到它蓬勃的張力。

除了獅頭以外,劇中還兼具了南拳、木魚說唱等多項非遺項目,給觀眾呈現出了熟悉又新奇的感官體驗,又讓劇中人物刻上了那個年代最深刻的烙印。

不僅藏有嶺南文化的靈魂,還有中華文化的根!非常值得一看!

現在長按下方二維碼,或文末閱讀原文

即可快速購票

↓↓↓

 演出時間 

2019年12月25日 20:00

 演出地點 

南寧市江南區星光大道4號南寧劇場

相關焦點

  • 湛江非遺傳承人再添殊榮
    醒獅非遺傳承人李榮仔在製作醒獅。出生於「中國醒獅之鄉」「能作為湛江非遺傳承人的代表,入圍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100名候選人名單,我感到十分榮幸!」李榮仔出生於1965年,遂溪縣黃略鎮龍灣村人。
  • 技藝超群,寶安新增3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賀虹(賀氏剪紙)、陳群妹(喜嫁禮餅「合成號」製作技藝),目前,寶安區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已達到14名。據悉,此次入選的代表性傳承人都能熟練掌握該項目的全套內容及技藝,並以身作則積極傳承,在項目流傳的區域內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有利於該區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作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福永街道,自清代嘉慶年間,就有舞獅活動,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玩玩具也能玩成非遺傳承人?最「古早」的國學學堂你一定沒看過!
    今天是2018年12月15日2018年倒數第二個周末在以往的周末小SHUI都是這樣的
  • 千位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
    □記者 王紅軍 報導  本報濟南7月23日訊 為落實省委宣傳部「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2件實事的工作部署,全省「扶持1000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活動今天在濟南啟動,濟南形意拳代表性傳承人楊遵利等10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新招收了徒弟。
  • 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林豔 攝 得知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時,南平南詞第八代傳承人、南平南詞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剛忙完演出,腦海裡浮現出七個大字——功夫不負有心人。 南平南詞是小曲種,何以能在國家級大賽中摘下一朵「牡丹」? 情系戲曲淵源長 肖向麗的演員夢,一半來自母親。
  • 助力非遺產業化,湖南13位非遺傳承人獲幫扶
    如何讓非遺走進生活,進而得到更持久的傳承?「非遺產業化」是一條值得推廣的路徑。 9月11日,湖南省首屆非遺傳承人公益幫扶大會暨張新發非遺產業化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文旅廳非遺處處長顏喜等嘉賓共同出席,見證湖南非遺產業化成果。
  • 保亭"非遺"黎錦傳承人黃桂瓊:多形式培養傳承人
    9歲織錦 18歲習得精髓  47年始終如一  「我是保亭非遺黎錦傳承人,歡迎大家來保亭觀看織錦。」這是黃桂瓊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9歲開始學習織錦的她,講起非遺黎錦來便滔滔不絕。回憶起小時候,看到母親織錦很好看,越看越喜歡,於是喜歡上了,接著便「愛不釋手」,沒曾想這一織,便是47年。
  • 近百組非遺傳承人進駐優酷 直播公開課推廣非遺文化
    用雕刻復活傳統年節中諸神的木版年畫、從最鮮美食材中尋找上古美味的荊州魚糕、從大自然中取材巧奪天工的傳統木雕……12日起,全國近百組非遺傳承人將進駐優酷,通過直播方式展示傳統工藝和非遺故事,讓「藏在深閨」中的老手藝,通過網際網路呈現在更多人面前。
  • 非遺傳承人張美蘭舉辦二人臺講座
    河曲視窗網訊(苗香9月24日下午,河曲縣二人臺藝術研究中心舉辦非遺傳承人張美蘭二人臺講座。
  • 鐵板浮雕非遺傳承人的「洋學徒」
    臨近春節,他們穿上了傳統服飾,與師傅郭海博一起,「敲敲打打」地準備迎接新年。去年,喜歡中國文化的他們,陸續拜在河北省非遺項目「郭氏鐵板浮雕藝術」傳承人郭海博門下,成了「洋學徒」。  【同期】  孟加拉國留學生 臺敏:我們國家沒有這樣的藝術,所以我一看到就很喜歡,我被吸引住了,我想學習(這門藝術)。
  • 江西九江:有看頭 有玩頭 有樂頭 非遺融入百姓生活
    據悉,九江首屆非遺廟會,吸引了非遺美食、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傳統表演、舞龍舞獅、燈彩表演等近80種非遺傳統項目參展、參演,其中九江市的1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全部亮相,讓市民朋友一飽眼福。67歲的九江市民魏安清一邊看非遺表演,一邊不停地用手機拍攝視頻和照片。
  • 我的理想:非遺傳承人在肩負的使命下,過的是怎樣的人生
    小時候,我們都寫過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班裡的同學講得最多的是科學家、醫生、作家還有老師,因為崇拜這些職業,所以我們希望也成為那樣的人。後來,長大了,現在的我們,成為了曾經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了嗎?還是說,依然在路上努力。
  • 非遺傳承人做主播,一點資訊上線「非凡的非遺」全球直播活動
    日前,一點資訊攜手數十位非遺傳承人正式推出「非凡的非遺」全球大型直播計劃,計劃自3月27日開始每周五選擇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作為主播,通過一點資訊客戶端和Facebook、YouTube等內容、社交傳播平臺進行全球直播和視頻傳播,讓用戶在特殊時期足不出戶在線「雲賞」非遺的魅力。
  • 2020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活動將於11月28日舉行
    年11月28日,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多彩貴州文產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活動將在貴陽市女子職業學校舉辦總結大會。、非遺產品/美食獎、非遺周末聚抖音推廣獎進行公布和展示。
  • 56個民族非遺傳承人同唱《我愛你中國》
    56個民族非遺傳承人同唱《我愛你中國》 2019-09-26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歸美女劉文娟學中醫成「非遺」療法最年輕傳承人
    這其中,蘊含了國家級 「非遺」項目—— 「劉氏刺熨療法」 的神奇技法。▲劉氏刺熨療法傳承人劉文娟   劉文娟是這一「非遺」療法最年輕的傳承人,今年32歲。被朋友稱為「女漢子」的劉文娟面容秀美,性格直爽。
  • 墊江縣大石竹編「非遺」傳承人入選「全國能工巧匠」
    墊江縣大石竹編「非遺」傳承人入選「全國能工巧匠」",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dianjiang/dianjiangxinwen/2020-12-21/3455100.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dianjiangxinwen/2020-12-21/b951ce47a1d313f7519988f3f809f41a.jpg
  • 「非遺」傳承活動 為祖國獻祝福
    長假期間,我市舉辦了非遺文創集市、手工藝精品展、漢服展示展演、非遺親子互動體驗以及非遺中醫藥義診等多元化展演、展示、展銷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活動現場,舞龍舞獅、面部彩繪、臉譜塗鴉等非遺活動,動靜結合驚爆眼球。30多位省市級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展演了剪紙、捏糖人、燙畫等非遺項目。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  「弟子鞠躬以禮拜師,願承技藝,閩臺共傳……」這邊廂,拜師臺上,陳琪樺、呂志翔、黃德平和江信愛等四名閩臺青年匠人一起齊聲誦讀拜師帖。我很高興在福州收徒,希望身上的手藝和半輩子積累的經驗,能夠更久遠地傳承下去。因為,保護文物就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非遺活化,融合創新  此次大會期間,還開展了閩臺工匠交流論壇、兩岸匠人工藝展、閩臺匠人漢服T臺秀等活動,現場,各具特色的手工藝品、非遺文創產品琳琅滿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