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佛手:丹葩羔漆細馨浮,蒼葉輕排指樣柔

2020-12-19 硃筆點江山

文/朱 濤

佛手向來是畫家愛物,可入丹青。歷代畫師,往往將此「多福多壽」的吉祥之果,寫入清供圖呈現給受眾。文人墨客,還常在把玩後,於歲朝那天置於案牘,以求來年紅紅火火。隆冬時令,清芬襲人,再配上窗前寒梅數枝,暗香浮動的陋室內,便處處充盈著盎然生機,即便是在月下獨處,也盡可在一份懷想繁春的愜意裡,悠然自得,洗卻俗塵閉門守歲了。

關於佛手,文人作品是多有描述的。「丹葩羔漆細馨浮,蒼葉輕排指樣柔。香案淨瓶安順了,還能摩頂濟人不」。這是曾任慶曆朝宰相晏殊的句子。晏殊字同叔,為一代詞宗,景德元年賜同進士出身。由此可見,至少在北宋,這種果實形如佛指的芸香科植物,便在國內有所栽培。除晏同叔外,宋人董嗣杲,也以《佛手花》為題,賦詩詠嘆。至明清以降,稱道佛手的詩詞文賦更不勝枚舉。

佛手者,福壽是也。各地勝跡以此冠名的不少,匡廬之山,即有被稱作「佛手」的峭壁。此崖,南宋周必大是遊覽過的,還在雪霽天晴之際,站在崖前眺望南山;潤之先生也登臨過的,他詩中寫到的仙人洞,即在廬山佛手巖下。只是不知偉人眼中,這佛手當是救苦救難的佛陀之掌,還是智慧和潛能,象徵著民眾開創未來的勤勞之「手」。

佛手又稱「九爪木」,以浙江金華佛手為著,常常被用作歲寒清玩。故在舊時,宮廷之內或大戶人家,乃至文人陋室中,這金黃的果子,同香櫞、木瓜等,均是常見的室內陳設,或置於案幾,或擺上書桌,與壽桃、石榴類搭配,取「多福」、「多壽」、「多子」的寓意。既可品賞,又能聞香,若炎炎苦夏置上一盤,大有取檀香代之的勢頭。舊讀李清照《醉花陰》詞,有「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的絕妙佳句,而佛手祛暑,則又該是一番別樣況味了。嗅著室中淡淡清芬,案頭,是香山居士的《白香山集》。或低吟淺誦,或掩卷長思,則夏夜燥熱,便會在月華清輝下,悄無聲息地杳然而去。

記憶當中,第一次見到「佛手」一詞,還當是在曹雪芹公的《紅樓夢》裡。少讀《石頭記》,探春屋中,紫檀架上大觀窯的大盤內,即盛有數十個嬌黃玲瓏的大佛手,還同顏魯公墨跡同陳。一部《紅樓夢》,對佛手的描寫尚不止一處。

後來,讀到沈三白《浮生六記》,方知清供佛手的盤子,最好是「雨過天青」之色,或福建德化的白瓷盤,以映襯佛手果實鮮黃。再後來,又知道了佛手忌醉鼻去聞,嗅者易爛。還有便是,和木瓜一樣,佛手也需講求供法,不能筆宣,亦不能將此供妥之果隨手取嗅或隨手置之。佛手佛手,有福之「手」。此物理當手中無,只合人人心中有。看來,這文士的至愛,是萬萬不可褻瀆的。

上個世紀末,隨南充耆舊唐友於習藝,這才知道,唐老恩師,民國時期的花鳥大家陳之佛先生即善畫佛手,《景年畫譜》中,便收入了他潛心繪就的得意之作。其實,就畫界而論,善繪佛手的並不在少數。以清代為例:缶廬的《指生月掌承露》,寫佛手三果,率性而為卻氣韻生動;任燻的《靈芝佛手圖》,設色濃麗而畫風古雅;陳師曾《水仙佛手圖》,至今還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至於近代白石老人,不但畫過佛手柑,他的題畫詩也別有情趣:「買地常思築佛堂,同龕彌勒已商量。勸餘長作拈花笑,待到他年手自香。」此卷,作於1917年,正是他接受朽道人勸告而「衰年變法」的關鍵階段,畫風既改,拈花妙手的偶得之,的的確確,也稱得上是指間生香了。行文至此,突然便想到雪庵和尚的一首詩作:「我手何似佛手,合掌面南看北鬥。兔推明月上千峰,引得寒山開笑口。」倘若當初,老人能將其置入寫就的佛手畫軸,豈不又添了別樣的一種趣談麼?

對於形狀奇特的佛手,我也可算情有獨鍾,然而,到底是未能得見真顏,當是另類的「葉公好龍」吧!

好在有了世紀之末的南粵之行。在離「中國佛手之鄉」不到200裡路的「羊城」,我終於見到了這果中仙品的熱帶果類,廋長的果瓣,確乎是狀若佛指的,纖細而分明,就如佛陀正拈花微笑。繼而也就知道了,佛手竟是香櫞的變種,屬柑橘之屬,不僅能夠清賞把玩,能散發出異香,還能盆栽製成盆景。佛手盆景枝葉繁茂,老乾蒼勁而古樸,是南派盆景中嶺南盆景的名貴樹種。就其藥用價值而言,佛手治病亦療效突出,不惟果實,根、莖、葉、花均可入方,可理氣化痰、舒肝健脾,長久服之,則益壽延年耳。聽過花農介紹後,再去細查《本草綱目》,倒還真有「佛手柑,氣味辛,溫無毒,治心下氣痛」的介紹呢!

嶺南大地,佛手幾乎處處可見,不光花市有,作為寺院的供養用果,還當仁不讓地,踏進了各處廟宇的門檻。無論是佛門清修之地,或是小小的案桌之上,纖纖佛指,都仿若是在指點迷津,開導信眾明心見性,大徹大悟。

假期中,常於外地作文化考察。或許是一種機緣巧合,在嶺南一帶的福建境內,我還見到過佛手製成的一種香茶,名「永春佛手」,竟是福建烏龍茶中,不可多得的極品佳茗。

泉州永春,素有「古桃源」之譽,古鎮達埔的獅峰之麓,雲霧繚繞,冷泉生煙。其巖旁藏寺,茶樹千樅。這裡出產的佛手茶,始於北宋,因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據傳,為閩南寺僧將茶樹枝條與佛手嫁接後所獲。「金佛手」以紅芽佛手為佳,在禪茶中,當屬絕品之類了。「品茗未敢雲居一,雀舌嘗來忽羨仙。」此句,出自康熙年間貢士李射策的《獅峰茶詩》,所贊之茗,即「永春佛手」,原本為供佛所用,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谷披崗,一望皆是。」若飲此茶,當取寺中鹿泉之水。泉水清澈而甘冽,以之煮茶,茶湯金黃,靜坐細品,可鑑禪心。

先父生前喜好烹茗,故我對茶經亦略知一二。佛手制茶,清室檔案中曾有過記載:將佛手、梅花和松籽三味,用雪水烹煮,則可盡得「三清」之茶。此法,系乾隆所創。白雪皚皚的皇宮內,圍爐夜話,和同僚共飲這御賜之物,自是一番十分難得的高雅情趣。但尋常百姓卻消遣不了。姑且不論這一份恩寵,非達官貴人而無緣領情,單單茶中的極品佛手,也消費不起。佛手的昂貴,王世襄公子王敦煌,曾引用明末清初小說《醒世姻緣傳》對白,言及福建鋪子的佛手,四枚即可賣到天價,大約相當於人民幣的好幾百元。這樣的價格,黎民百姓又如何享用?

而今,時代不同了,佛手的培植,在天南地北都遍及開來。肇慶、高要、德慶、雲浮,及四會和鬱南等地的「廣佛手」;產於江浙的「金佛手」,還有四川的「川佛手」……這些「金邊白肉」的果品,已進入了尋常百姓之家。就佛手製作的茶葉來講,如永春「金佛手」,極品亦不過300元一斤,這形色香三者兼備、入口餘香的佛手佳茗,也終於不再是皇親貴胄、官僚家庭,和文人雅士的專用之品了。

歲月不居,近些年來為生計奔波,便再也沒能到嶺南大地親近過佛手。偶爾想起,也試圖在院內老宅的邊兒上栽培幾株,可到底只是一時熱望。

前些天,應了地方政府邀請,與作家協會同好一道,前往近郊佛門採風。剛入寨坡村,便見了大片長勢喜人的常綠灌木。或許是蟄伏了一冬之故,正迫不及待地吐露著新芽。又見佛手,內心喜悅不言而喻,仿若見到了老友一般。大地歸暖,春返人間。可雖是初春,雖是乍暖還寒的時令,餘勢未盡的淡淡峭寒,卻再也無法關住大自然瘋長的生命。

佛手的花五瓣成冠,花白而蕊黃,星星點點地點綴枝頭。據陪同者介紹,其第一次開花在春分至清明,故我們所見,又是為初花了。而另一次開花,則在當年的立夏前後,9至10月,便果實成熟。

佛門引進的,是江浙一帶的佛手。這種佛手,以前文談到的「金華佛手」為最,原產印度,是從福州、臨川及蘇州等地遷徙的種群。「沁入詩脾清流環抱,香分佛果曲徑通幽。」宋人蘇東坡,為睹金華佛手的芳容,還特地從杭州慕名而來,並大加讚嘆。

佛門寨坡,海拔達500米以上,多為茅草遍野的山地。正因名貴藥材的引種,昔日荒山,才變成了今朝青山和金山。500畝佛手,每畝產量約4000公斤,若按每公斤10元銷售,全年創收即在2000萬元左右。

佛門即「福門」,「福門」引「福果」。「福果」得「福緣」,「福緣」生「福份」。100多年前,這種原產於異域之邦的「世間奇卉」,不遠萬裡跋涉到中國,在祖國的南方落地生根。而今,又從地處江浙的金華,奔赴川北。此佛門之緣,是又為黎民之幸了。

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佛手印象(二)--清緣--2020.1.8
    題蠟梅佛手清供圖楊卓 佛手拈來百事平,堪知逆水也當行。千山輾轉皆緣在,瘦影從容一念生。誰去苦空參遠道,梅開寒瑟啟春情。安然此刻柔香寂,花見無常是太清。      佛手,因其果實的奇異指形,別名甚多,比如佛手柑、五指橘、飛穰、蜜羅柑、五指香櫞、五指柑。       佛手還被稱為雪梨、香櫞。       稱為雪梨,想來應是果實沒有伸開玉指的狀態了,或是果肉的白嫩和花朵綻開時露出的雪白。其實,佛手花的背部帶有一些微微的紫韻。
  • 佛手印象(四)--溯源--2020.1.15
    佛手花宋·晏殊丹葩點漆細馨浮,蒼葉輕排指樣柔。香案淨瓶安頓了,還能摩頂濟人不。       明朝的王世懋在《閩部疏》講:「閩中獨荔枝奇絕,龍眼名『荔枝奴』,真堪作奴耳。次則佛手柑、橄欖,皆中原所無。」是說福建地區的荔枝、龍眼、佛手、橄欖是中原地區不曾出產的奇絕之物。
  • 翡翠佛手是什麼意思?有哪些深刻寓意?你會愛上這樣的佛手
    在市面上,有一種雕刻著佛手的翡翠製品。這翡翠雕刻佛手是什麼意思?其實,翡翠佛手,是佛教文化的延伸。佛手的「佛」與「福」諧音,寓意美滿幸福、吉祥如意;佛手的「手」為勤儉節約之手,寓意手到財來、守財安家。另外,一般佛手上還會握有一顆掌上明珠,有心肝寶貝之說。
  • 佛手丨碩果何曾墮雪霜,樹頭數載歷青黃
    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旁邊掛著小錘。 那板兒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錘子要擊,丫鬟們忙攔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揀了一個與他說:「玩罷,吃不得的。」 佛手又叫佛手柑,味道清芬幽雅,一般不作食用,主要供於書房案頭,取其香。
  • 賈母愛它,賈璉懷疑鳳姐昧下它,佛手是啥?竟讓世人爭破了頭
    題:賈母愛它,賈璉懷疑王熙鳳昧下它,不值錢的佛手是啥?竟讓世人爭破了頭!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這就奇了,平兒嘴上抱怨賈璉又來叨登這些沒要緊的事,又說佛手不值錢,然而,顯而易見,這個佛手,是一件人見人愛的奇物,否則,賈璉也不會懷疑富可敵國的王熙鳳會昧下它。《紅樓夢》故事裡,平兒一句「好容易留下的」,明顯是告訴世人,這個佛手,不但賈母愛她,王熙鳳也愛它,賈璉也稀罕得不得了。
  • 【彩虹班特輯】佛手瓜的故事
    我告訴小朋友,這是我們平時吃的佛手瓜,只不過它現在發芽了,我們把它種在小菜園裡,它會慢慢長大,開花,長出更多的佛手瓜!小朋友們一直在圍著這三個佛手瓜,覺得很好奇,我見小朋友們都對這個佛手瓜挺感興趣的,就對小朋友說:「誰願意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的?」當時有很多小朋友都舉手說願意,於是我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
  • 木上生花藝無雙 馨源藝術家居飾品的雕刻世界
    (馨源藝術家居飾品 木雕畫展示)匠心為靈魂擇良人而作在馨源藝術家居飾品看來,木雕畫無論是用刻刀定其形,還是用畫筆描其彩,都不是簡簡單單復刻世界,而是需要用匠人自己的視角展現世界的美好。於是在這樣的創作理念中,馨源藝術家居飾品選擇了經驗豐富的老匠人,讓他們將有厚度的人生閱歷刻進每一幅木雕畫中,如此一來,馨源藝術家居飾品的木雕畫,無論是大好河山的波瀾壯闊,還是精細蓮蓬的細節把握,亦或是沒有固定形體的線條與色彩的單純輝映,都能從中感受到馨源藝術家居飾品想要給觀者傳遞的美好聯想和視覺上的愉悅享受。
  • 寓意豐富的翡翠佛手,你真的了解嗎?
    翡翠因其晶瑩剔透的質地而備受人們的喜愛,被稱為「玉石之王」,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寓意豐富的翡翠佛手。其實佛手是一種果形像人手的植物,一年四季交替開花結果,綠葉長青,並且能散發出淡淡的迷人芳香,它有奇特的外形和良好的藥用療效。
  • 深度 | 佛手瓜之戀
    據《農民日報》報導,通過多年的發展,惠水縣已經建成以好花紅鎮佛手瓜扶貧產業園為核心的貴州省最大的佛手瓜種植基地,輻射帶動全縣發展佛手瓜種植1.6萬畝,其中深石山區1萬餘畝,龍鬚菜(佛手瓜尖)種植基地800畝,盛果期可日產220噸以上,年產量達4.8萬噸,實現產值約6000萬元。
  • 佛手蓮花的寓意是什麼?佩戴佛手蓮花的玉飾有什麼寓意?
    一隻佛手、一朵蓮,這是玉雕作品中常常出現的造型。對佛教有所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佛手與蓮花是佛教文化中的經典搭配。
  • 雲南千年菩提古樹,長出「佛手」,你親眼見過這個佛手嗎?
    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一棵可以生長佛手的古樹。是不是很神奇?讓我們看看!歷史背景這棵奇怪的古樹生長在美麗的香格裡拉,被稱為菩提樹。說到香格裡拉,應該沒有人不熟悉,香格裡拉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換句話說,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可見它有多美。
  • 滿樹佛手瓜
    只見原來一株大榆樹,此時已經變了另外一番模樣,像披了一件綠色鬥篷,佛手瓜的藤曼爬滿了整個區域,難以想像,三四米高的樹梢上,它也上去了。密密麻麻長滿鱗片一樣的葉子,遠看過去,一座綠色小山包。更讓人吃驚的是,大大小小垂下來無數顆果實,高的在樹梢,低的伸手可得。因為實在太重,這顆大樹一共四支胳膊粗的分叉,有三枝,均被墜斷。連著皮耷拉下來,正好方便佛手藤蔓大面積往上爬。
  • 工業水性漆廠家:水性漆優缺點
    近幾年,國家出臺相關「油改水」政策,工業水性漆發展趨勢日漸明朗,水性漆應用也從傳統家具行業轉向地板、金屬、汽車、船舶等領域。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工業水性漆種類以及優缺點。工業水性漆廠家:水性漆優缺點工業水性漆種類水性漆已經不局限指刷家具的水性木器漆,還有水性牆面漆、水性地板漆、水性金屬漆、水性汽車漆等,產品達到上百種
  • 德國都芳漆:內牆漆乳膠漆,塗刷步驟有哪些?
    今天德國都芳漆就為大家來分解一番內牆漆乳膠漆,塗刷步驟有哪些?一、牆面現狀的檢查及處理我們在粉刷內牆漆乳膠漆的時候,首先要全面檢查一下我們需要刷內牆漆乳膠漆的牆面是否結實和平整,假如牆面有缺陷,應該及時報告給物業或開發商修補,或者個別小洞自己用石膏填補。
  • 中醫隨筆|枳殼和佛手的愛情
    它們看上了隔壁同屬芸香科家族的佛手。在它們眼裡,佛手面容姣好,體態輕盈,千嬌百媚。特別是那金黃的膚色,是甜橙們百看不厭的。甜橙意欲與佛手喜結連理,於是傳話給佛手說,與我並肩吧!我用綠蔭庇護你。 佛手低下頭想想,甜橙這副驕傲的樣子,實在不是自己想要的。於是以沉默應之。
  • 大愚品讀《紅樓夢》,深度解讀佛手裡隱藏的秘密
    本文由作者 大愚原創 歡迎關注閱讀《紅樓夢》裡多次出現過一個道具:佛手。它究竟有什麼隱喻在其間?趁著這風清氣順之日,大愚陪大家閒扯一敘!佛手裡的秘密是姻緣。讀過《紅樓夢》的人大都熟悉,佛手最初出現在板兒和巧姐之間。
  • 佛手山的傳說
    可是如來佛祖所幻化出的佛手卻因為失去了法力,再也收不回來了,直接跌落在橫道河畔,化成了巨掌一般的大石崖,當地的百姓稱這隻巨掌為佛手,這山也就因而得名為佛手山。每到春夏時節,青年男女都要成雙成對到這裡祈福還願,佛手山也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佛山。       暖陽洋本名曹雪冬  1967年出生於海林市橫道河子鎮,現在海林市政府工作,喜歡朗誦、熱愛散文、詩歌、醉心舞蹈、篤愛徜徉山水之間。
  • 甜心來啦 夏日甜心林妍柔,細聲細語的花房姑娘
    她大概是31組甜心中,聲音最細最小的一位,說話時輕輕柔柔的,令人不忍拒絕;她生活在一個「花世家」,家中三代都與花打交道,是在花草間長大的花仙女
  • 陳思捷:深耕十年自帶流量的「佛手精靈」
    每天挑果,打包,寄快遞,全國各地的粉絲在等著她寄出的那一個個金黃佛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陳思捷是金華最初探路佛手銷售的電商之一,因為對品質近乎苛刻的追求和品類不斷發展,「佛手精靈」的雅號在圈內不大致而而走。她清秀溫婉的形象,也和佛手「清供佳果」契合,做佛手電商九年,她寵辱不驚,自帶流量,不失為一種小小的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