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抑鬱症:「我很好」的背後是「救救我」(文後附自測)

2021-02-17 中國心理諮詢師成長聯盟

 ·  01  · 

表裡不一的李晨

從開始上班那天起,李晨就像鐵人一樣不知疲倦地工作,短短5、6年時間,他已在工作中獨當一面,成為公司裡人人看好的骨幹。領導誇他能幹,是不可多得的得力人才;同事們贊他能力強又樂於助人,經常來找他幫忙。

李晨也表現出很自信,對同事的求助來者不拒,有時在順利完成比較困難的任務後,甚至表現出一些洋洋自得。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這事對我來說,那就是小菜一碟!」

在親人眼裡,他是家裡的主心骨、父母的好兒子,似乎全能地可以處理各種問題。然而,只有妻子知道,李晨最近這一兩年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常常前一秒鐘還在電話裡指點下屬、言語鏗鏘,下一秒掛斷電話就開始長籲短嘆、愁眉苦臉,有時會因為一點小事大發脾氣、或者喝醉酒後哭個不停。

妻子很擔心李晨的精神狀態,於是帶他來看心理醫生。經過信息收集和心理測評,李晨很有可能患上了「微笑抑鬱症」。

微笑抑鬱症是抑鬱症的一種類型。與其他抑鬱症患者相比,微笑抑鬱症患者能夠依靠自己的毅力控制情緒,即使內心極度痛苦,也可以表現得「雲淡風輕」,甚至能夠保持比較優秀的社交能力,讓別人誤以為TA「過得很好」。

其實,對於微笑抑鬱症患者來說,微笑是一種「防禦」手段。他們雖然看起來很高興,但內心往往遭受著極大的痛苦,情況嚴重時會有自殺傾向。

哪些人易得「微笑抑鬱症」?

1、男性抑鬱症患者更多見。美國心理學會曾指出,與女性抑鬱症患者相比,男性抑鬱症除了存在失眠、體重下降、情緒低落等共同症狀之外,還有其獨特的特點——人前狂妄不已、人後偷偷哭泣,「微笑型抑鬱症」隱匿性更強,更不容易被發現。

2、學識高、地位高、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更多見。這些人或是機關領導、企業老闆,或是專家教授、技術骨幹,他們通常留給別人「內心堅定」、「意志強大」的印象,仿佛不知疲倦,能力不容別人置疑。

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困惑、苦惱、無奈、悲傷,一些「成功人士」為了維護自己「能人」、「強人」的形象,不願向人傾訴委屈、無助、沮喪等負面情緒,強扛著壓力,導致內心深處的痛苦不斷累積。

諮詢室裡就來過不止一位患上「微笑抑鬱症」的「成功人士」。其中,一位年過五十的企業老總每月都會約一次諮詢,他坦言,生活太痛苦、太無助了,一大堆人指望著他,他不敢在人前流露出哪怕一點點的脆弱。

 ·  02  · 

「微笑抑鬱症」,危害更大!

心理學家指出,「微笑抑鬱症」患者往往不易被察覺,也不願主動求助,所以相比其他抑鬱患者,更容易越走越深,陷入深淵。

1、「微笑抑鬱症」不易覺察。患微笑型抑鬱症的人為了維護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會刻意掩飾情緒,行為頗具表演性質。正因如此,這種患者不像普通抑鬱症患者那樣容易被家人識別。

2、「微笑抑鬱症」反應更激烈極端。就像是一個不斷充氣的氣球,當壓力大到再也無法承受時,這類患者的反應是激烈而極端的。他們可能會從一個極度自信的人,變成一個非常自卑的人,甚至會全面懷疑和否定自己的能力,把自己評價為「一無是處的失敗者」。

3、自殺行為更為隱蔽。有些到了重度抑鬱症程度的患者,為了實現自己自殺的目的,會有意識地掩蓋痛苦體驗、故意表現出自己強大的一面,以此逃避醫生和親友的注意。甚至有些患者因為抑鬱症自殺之後,親友都不相信TA曾經罹患抑鬱症多年。

 ·  03  · 

「微笑抑鬱症」自救法則

「微笑抑鬱症」不易察覺又危害很大,但同時,抑鬱症的治療也是一個長期過程。所以,我們給正在閱讀此文的朋友們提供幾條自救法則,方便您使用,或者轉發給您身邊的家人、朋友。

首先,請扯下微笑的偽面。若你不是真正的快樂,請卸下微笑的保護。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從來不是「微笑」,而是真正的對策辦法。用微笑來壓抑負面情緒,反而會讓人們忽視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也會阻擋別人對我們的關心。

第二,健康關係從「不討好」開始。健康的人際關係應該是平等的,但是對於許多「微笑抑鬱症」患者來說,他們可能有更多「討好」別人的部分。其實,直接表達自己某些負面情緒(比如憤怒、委屈),有時是一種比微笑更好的自我保護,因為它會讓別人知道你的邊界和底線在哪裡。

第三,得了抑鬱症並不羞恥。患上「抑鬱症」從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就像感冒發燒一樣,只是生了一場心理疾病。很多「成功人士」不願意承認自己有抑鬱症,似乎一旦承認了,就說明自己「不再成功」,硬撐死扛的結果,只會讓抑鬱症狀不斷加重。

第四,建立社會支持系統。這個系統中要包括朋友、家人、心理諮詢師等不同身份的人。在你鬱悶難解時,向他們「訴苦」,表達情緒、暴露脆弱、尋求幫助。即使他們僅僅作為一名傾聽者,也對您的心理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五,學點自我放鬆的技巧。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藉助瑜伽太極、旅行郊遊、養花餵鳥、琴棋書畫、慢跑打球等方式,及時宣洩不良情緒,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類物質,使身心愉悅、壓力消除。

 ·  04  · 

真正成熟的麥子,永遠把腰深深彎下;真正強大的內心,笑容不僅僅掛在臉上,而是由內而發。識別「微笑抑鬱症」具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們為大家提供了下面的自測題。

如果你身邊的「精英人士」出現了「微笑抑鬱症」,請一定要多多給予他們傾聽和理解,必要時鼓勵他們及時就醫。早覺察,早治療,是對抗抑鬱症的不二法門!

自測:抑鬱症自我診斷表(美國心理學家David·Burns)

請在符合你情緒的項目上打分:

0=沒有,1=輕度,2=中度,3=嚴重。

1. 你是否一直感到傷心或悲哀?

2. 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3. 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自以為是一個失敗者?

4. 你是否覺得力不從心或自嘆比不上別人?

5. 你是否對任何事都自責?

6. 你是否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

7. 這段時間你是否一直處於憤怒和不滿狀態?

8. 你對事業、家庭、愛好或朋友是否喪失了興趣?

9. 你是否一蹶不振,做事情毫無動力?

10.你是否以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11.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飲暴食?

12.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13.你是否喪失了對性的興趣?

14.你是否經常擔心自己的健康?

15.你是否認為生存沒有價值,或生不如死?

【評分標準】

0—4分:沒有抑鬱症;

5-10分:偶爾有抑鬱情緒;

11-20分:有輕度抑鬱症;

21-30分:有中度抑鬱症;

31-45分:有嚴重抑鬱症,請立即治療。

作者簡介:王明姬,國內著名心理學家,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長期受聘為多家組織的管理諮詢顧問,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特邀專家。姚兵,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學博士生/心理諮詢師/稅務師/會計師。文章來源:明姬心理工作室(WMJ_YB)

近期優質文章推薦(點擊可看)

·   焦慮、抑鬱、累:都是因為內耗太大

·   如果你的孩子這樣畫畫,或許說明正在遭受「情感虐待」

相關焦點

  • 微笑抑鬱症:我很好,請你救救我
    文丨kk(富書專欄作者)在抑鬱中,你並不認為自己戴上了灰色的面紗,正在透過壞情緒的陰霾觀察這個世界,你只是以為快樂的面紗已經被拿走,現在才看得真切了。——安德魯·所羅門我沒有任何一個具體的仇視對象,也不覺得世界對我有多麼冷眼苛刻。
  • 「我很好」其實是「救救我」
    2017年,英國一位16歲女孩自殺身亡,女孩死後,姐姐發現她寫的字條秘密,正著看是「I 『m fine 」(我很好),倒過來卻是「救救我」家人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平時的她,在家人眼裡看不出任何跡象。在我們熟知範圍內,抑鬱症給人的印象是消極悲觀,愁眉苦臉。
  • 微笑抑鬱症測試題,抑鬱症心理測試,抑鬱症SDS自測量表推薦!
    有那樣一個如花的女孩,她的微笑治癒過很多人,每次看到她,我都會感覺很舒服,很陽光,我想就這麼看著她,就不會有悲傷。也許是老天也過於愛她,所以迫不及待的將她變成了天使,就這麼離開了我們的世界。上大學的時候看過一部韓國的電影《熔爐》,很多人不敢看這類影片,因為太過壓抑。到現在也忘不了劇中男主那無力的眼神,以及廁所上方惡魔的微笑。
  • 雪莉「微笑」離開:我很好的背後是「我不好」
    有一種抑鬱,叫「微笑抑鬱」」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這句話倒像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的寫照。不同於我們想像的歇斯底裡、大哭大叫,很多抑鬱患者其實看上去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很難把抑鬱症、自殺和他們聯繫在一起。
  • 「都挺好」的背後可能是「救救我」,警惕微笑抑鬱症!
    他們在別人面前表現的很開心,甚至很有幽默感,但在微笑和樂觀的面具背後,卻充滿了無價值、殘缺和絕望感。 和普通抑鬱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鬱」的患者並不是每天縮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擁有比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令人誤以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
  • 微笑抑鬱症|真心疼你笑容背後無法抑制的悲傷
    如果你看到上面的這幾條,會覺得「這就是我」,或者這就是「我身邊的某某」,或許,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會對你有所幫助。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然而,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微笑抑鬱症」。「微笑抑鬱症」患有抑鬱症的人並不像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那樣悲傷、萎靡不振,而是習慣性的,他們習慣性得將 「微笑」作為了一種條件反射,給自己戴上了厚厚的面具。
  • 微笑抑鬱症:笑容背後隱藏的究竟是什麼?
    經警方調查確認:Maisie 患有抑鬱症。她的家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在家人眼中,Maisie 是個聽話乖巧、陽光開朗、愛笑又活潑的女孩,她怎麼會…… 她怎麼會是個抑鬱症患者呢?    某天,Maisie 的姐姐在整理妹妹的遺物時,偶然間發現了 Maisie 寫下的兩個英文單詞:     乍一看,Maisie 是在說 「I'm fine,我很好」。
  • 鄭州母子失蹤10天,結局令人心碎:每一句「我很好」背後,都藏著「救救我」
    而這起悲劇的罪魁禍首,很可能又是「抑鬱症」。據死者家屬範先生介紹,他的妻子黃女士之前被確診患有抑鬱症,事發當天,妻子單獨帶孩子出門,誰知道卻是天人永隔。我們身邊很多人對這個疾病諱莫如深,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抑鬱症患者,他們可能也會笑,也會像正常人一樣去生活。等到爆發的一天,就是山崩地裂。千萬不要覺得抑鬱症都是想太多,都是矯情。
  • 成都抑鬱症檢測醫院——抑鬱症的自測方法大概有哪些?
    核心提示:長期忙碌的工作與生活,可能會讓大家產生諸多的不適感,比如情緒很焦慮、晚上睡不著、對生活產生厭惡感等等,感覺自己像得了抑鬱症,但又不確定,鑑於這種情況大家可以多學習了解一些自測方法,來及時的辨別,成都抑鬱症檢測醫院——抑鬱症的自測方法大概有哪些?下面就跟成都棕南醫院精神科的專家學者一起來看看吧!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自測呢?
    有時候我們單純的以為是暫時的情緒低落,殊不知這是抑鬱症的前期徵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種疾病吧!「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我媽看見了我腕上的刀口,只是罵了我一頓,卻不知道那個成天在他們面前十分快樂的孩子,活得有多麼難受。能不能悄悄帶走我,不要驚動我的父母,就像我從來不存在在這個世界一樣。
  • (內附自測表)
    抑鬱症的發病人群中女性高於男性,這是因為在當今社會女性不僅和男性一樣承擔著職業壓力,還得面對月經期內分泌變化,懷孕、流產、分娩後、更年期等特殊階段,是抑鬱症的高發期。在抑鬱症患者負性情緒表達的背後,其實是一種需要,表示他需要愛,需要更多的關懷和支持,表明他喪失了重要的情感,希望重新得到。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是要做好一個傾聽者和支持者。靜下心來去聽一聽抑鬱症患者心裡的聲音,學著去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傾聽,是幫助抑鬱症患者最重要的一個支持。
  • 陽光下的我,帶著微笑面具在哭-說說「微笑抑鬱」
    (晨重暮輕) 問:「你把自己打扮的一絲不苟,每天微笑著面對其她人,是不想給其她人添麻煩,不像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現給別人嗎?」 答:「恩。我每天都裝作我很好 ,用微笑掩飾自己,其實我的內心很孤獨,我真的很痛苦,我現在是在和你說話,但我每分每秒都想著死。」
  • 警惕這種抑鬱症!三招自測你是不是真正的快樂
    從張國榮到喬任梁,陳百強到崔雪莉,許多公眾人物,正因不堪忍受抑鬱症的折磨而選擇結束他們本應絢爛多姿的生命。惋惜之餘,我們不難發現,抑鬱症已然成為威脅我們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兇。事實上,他們有可能患了微笑抑鬱症。通常情況下服務行業人員(如服務員、推銷員、空姐、護士等)、職場白領等更容易如此。今年5月8日,是第72個「世界微笑日」。1948年,世界精神衛生組織將國際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過微笑促進人類身心健康,傳遞愉悅與友善。但我們的微笑,真的都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嗎?
  • 「微笑抑鬱症」,我是在笑,可是我不快樂
    你聽過「微笑抑鬱症」嗎?沒有,我只聽過抑鬱症。一位記者採訪一名大學生。那麼「微笑抑鬱症」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看看一位「微笑抑鬱症」患者的自述一位「微笑抑鬱症」患者的自述一位「微笑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患有「微笑抑鬱症」的人常常在人前嘻嘻哈哈,笑得比誰都開心,從不在人前顯露悲傷或難過,你認為這種人很堅強,其實不是,他們常常把落寞孤單留給自己,留給別人的是一副微笑的面具。
  • 身邊朋友患抑鬱症了,我該怎麼救救她
    近日,樂山一網友在新樂山APP發帖向大家求助:身邊朋友患抑鬱症了,我該怎麼救救她
  • 當我告訴我媽,我有抑鬱症後
    圖:堆糖(侵刪) 文:小夢 【夜行夢話,小夢傾聽】:全網同名,歡迎關注,轉載請授權,抄襲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她和母親說的話是:「媽媽,我仔細認真地想過了,我好像換上了抑鬱症。」 1.大多數人不理解的病症
  • 四川15歲女孩25層跳樓,父親託舉雙雙身亡:每一句「我很好」背後,都藏著「救救我」
    事發後,小曾跳樓的原因在當地朋友圈廣泛流傳,有兩種說法,一是女孩牴觸補習鋼琴,另外一種說法是女孩因為成績差與家人發生矛盾。據小曾母親稱,小曾患有抑鬱症,在事發前曾住院治療。「查出孩子有病(抑鬱症)後,孩子主動提出想學鋼琴,這才報的班,還買了鋼琴。」小曾的母親說。今年上半年,家人在小曾胳膊上發現劃割的傷痕,但怎麼問孩子也不說。
  • 自測是否患有抑鬱症?不妨對照一下這3種表現,一看便知!
    抑鬱症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很普通的疾病一樣,但是它的致死率卻不輸於其他的癌症,大部分的患者都會採用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每年死於抑鬱症的人不在少數,比如我們最熟知的明星張國榮和喬任梁都是死於抑鬱症。自測是否患有抑鬱症?不妨對照一下這3種表現,一看便知!
  • 別再說「高功能抑鬱症」「微笑抑鬱症」了,真正的抑鬱症是這樣的
    我看到很多心理圈的同行致力在科普抑鬱症是什麼及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看到更多的大眾對抑鬱症的恐懼:大眾有了很好自我覺察能力後,進而產生了更多對號入座的過程——當「高功能抑鬱症」「微笑抑鬱症」這些看上去很專業的名詞出現後,人們看似對抑鬱症的了解更多了,知道了更多的抑鬱症的表現形式,同時更多了很多不安:我雖然每天看上去開開心心的,工作也很積極,但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很無聊沒有意義
  •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比「抑鬱症」更致命的,是「微笑抑鬱症」
    是啊,他/她看上去很樂觀,那麼開朗活潑愛笑,怎麼可能有抑鬱症呢? 01. 在真正了解「抑鬱症」前,也許很多人對於「抑鬱症」的認知還停留在上面這句話。 但是,你永遠想像不到,那個在人前笑靨如花的人,背後想的都是怎麼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