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一點觀後感

2020-10-12 nancy🐳

今晚補了《悲慘世界》2012電影版,一開始是因為25周年音樂會的背景少了很多,加上看到有eddie,才說想找來看。中午看了一半,晚上補完,電影果然細節多了很多,雖然演員唱得沒音樂劇好,但是演技補救,加上背景的描繪,代入感更深。原來故事背景是發生在法國大革命後的十幾年,人們的生活並未改變,又換了一任國王,這些學院公子哥一心想要推翻統治建立barricade (原來說的真的是用桌椅堆起來的障礙),但是人民並未真正被喚醒,當打炮推來他們無處可逃,全軍覆沒,而戰前他們居然還在高歌drink with me,緬懷友情與舊日美好的時光,其中安灼拉穿著鮮紅的衣服,仰倒在二樓的窗前那幕,大概就是英雄跟烈士的真實化身,他已經不是人,是神!還有就是gavroch(忘了怎麼拼),小男孩唱著歌倒在barricade前,也是大哭。最後javert的自殺,加速他價值觀崩塌的,應該也有目睹這些年輕生命逝去的緣故。還有最後valjean死前,fantine一開口,anne heathaway那一刻真的像天使,一開始她唱i dreamed a dream我都沒啥感覺,這裡真的大哭!最後的最後,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再次響起,那些逝去的人再次出現在街頭,那些沉睡的人民也走到了街上,他們笑著,唱著,不再是黎明前孤獨的犧牲,他們期待的新世界始終會到來。最後再次表白eddie,沒想到唱這麼好。差點忘了,one more day加a heart full of love在電影裡的多重唱,聽起來超有戲劇張力。

相關焦點

  • 悲慘世界+一線希望+百科全書=雨果《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的主線《悲慘世界》的人性教化功能研究-垂楊紫陌。維克多·雨果作為世界頂級的文豪之作品中所呈現出的人文情懷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態度,雨果願意對喪失的靈魂進行施救,這一點從出場不多但是卻極為重要的米裡哀主教身上可以看出,這個角色的設定實際上代表了雨果心中對於罪惡所承認的應對態度和應對方法。悲慘世界讓我明白了雨果的作品《悲慘世界》簡介主要內容。
  • 法語文學翻譯家餘中先談《悲慘世界》:「悲慘世界」是悲慘的人的世界
    1978 年,他考上北京大學法語系,進入法語文學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雨果和他的小說《悲慘世界》無疑都是熠熠生輝的。《悲慘世界》最早叫《貧困》,是一個名詞,後來改為形容詞「悲慘的」。「悲慘世界」其實是指悲慘的人的世界。十幾歲:從事法語文學翻譯和研究後,您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對雨果及其小說《悲慘世界》的理解的?
  • 《悲慘世界》悲慘的世界真的悲慘嗎?
    除了初中時淺顯粗略地讀過原版《悲慘世界》,2012版的《悲慘世界》是我第一次接觸影視劇版的。當時認為這是一個逃亡者就算洗心革面也抵不過被繩之以法的故事,反應當時社會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抨擊資本主義的故事。但這次的電影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列夫·託爾斯泰曾說「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卻各有各有的不幸。」
  • 《悲慘世界》悲慘世界觀後感
    雖然eponine是店老闆的女兒,但是她愛上了另一個世界的馬裡尤斯,馬裡尤斯愛上了珂賽特,eponine並木有繼承原生家庭的惡,她展現了最大的善良,用生命詮釋了她的愛情,如果不能得到馬裡尤斯的愛,那就支持馬裡尤斯的事業愛情。她的勇敢,她的奮不顧身行為值得我欽佩。她是光輝的,角色是飽滿的。在愛情中會有這樣的問題,你媽媽和我掉進河裡,你先救誰?
  • 《悲慘世界》悲慘世界
    【透過電影·看世界】43-悲慘世界如果你對世界名著有興趣,但又覺得看書太枯燥,不妨來看看電影版的名著改編吧!《悲慘世界》是雨果鑄就的名篇,不得不說原本小說當中的人物情節環環相扣,本就動人心弦。而用電影音樂劇的方式表達出來,人物更加直觀立體,豐富多彩。其中故事情節不多加贅述,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
  • 《悲慘世界》:悲慘的不是苦難,而是人的內心
    ——《悲慘世界》冉阿讓,《悲慘世界》裡的男主人公,因為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入獄,三番四次逃跑,每次都被抓回,冉阿讓因此做了19年的苦役犯,後被假釋。在路過一個大主教家吃飯時,為了生計他又偷了一對銀器,警察抓他時,大主教說不是他偷的,而是自己送的。冉阿讓非常感動,靠著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富翁,並且樂善好施,收養了一個美麗可人的女孩珂賽特,前景可謂燦爛。
  • 電影2019《小丑》觀後感,你覺得呢
    「當層層堆疊的絕望,構成一把致命的槍」小丑觀後感從開頭的笑聲,就可以感受到一股沉重的氛圍,那種笑到骨子裡發毛的不知是喜還是悲的笑,讓人有點坐立難安,然後全片由這個突兀的開場開始了。而影片中最諷刺的一點是,他的職業是逗人發笑的小丑,但看完整部片子他的人生幾乎沒有什麼值得笑的部分。
  • 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由讓-保羅·勒沙努瓦執導,讓·迦本、布爾維爾等主演的劇情片,拍攝於1958年。
  • 《悲慘世界》:一個世紀過去,這世界依然悲慘
    這是我們就算沒有看過也耳熟能詳的標題:悲慘世界。拉德利憑藉首部長片《悲慘世界》成為第一位代表法國出徵奧斯卡的黑人導演。《悲慘世界》描述被剝奪利益的平民與權力機關的關係拉德利的父親是非洲馬利共和國的移民,導演從小便是在法國巴黎西邊的郊區蒙費梅伊 (Montfermeil) 長大。
  • 《悲慘世界》關於悲慘公民
    《悲慘世界》裡在喊viva la France,曾經酷玩樂隊有一張專輯就叫viva la vida (這是句廢話)好多人說是Cosette拖累了冉阿讓,但個人認為Cosette圓滿了冉阿讓。假使說是牧師帶他進入沒有怨恨的精神世界,那便是Cosette教會他如何去愛。
  • 《悲慘世界》菜
    看《悲慘世界》的歌劇時,沒有看原著。第一印象是夏天接近秋天蕭瑟的過渡午後,外國文學老師在講臺上放的那一小段影片——街壘戰。百來個人的大教室放這麼雄偉悲壯的歌劇,沒有劇院的那種氣勢,但場面實在令人震撼。看完之後,才知道《悲慘世界》的幾百年的永恆魅力在哪裡。 雨果像個食客,社會成為他眼前的一道菜的拼盤,有難吃的,有美味的,有生冷的,有滾燙的。
  • 《悲慘世界》世界太悲慘,到底要如何度過這漫長的人生呢
    多麼悲慘的世界!人要怎麼活這一生呢?你看男主,那麼孔武有力,那麼受人尊重,那麼富有且仁慈,那麼堅定且強大,那麼大愛無疆,他完全可以選擇一種優越美好稍微自私一點的生活!至少,他可以不去聽證會現場,戳穿謊言和上等人的虛偽的優越感,繼續幫助威市的市民穩定治安,發展經濟,不僅可以拯救何塞特,還可以拯救更多人,至少他的世界不用這麼悲慘,很多人的生活也不會那麼悲慘,只要他就這一次閉上一隻眼就好了!可惜他沒有!
  • 悲慘世界?!西貢小姐!!
    與此同時,和它同列世界四大音樂劇的《悲慘世界》不僅也將再度回歸,還將攜《西貢小姐》並肩亮相,更有經典音樂劇的原版主角首聚上海。還記得2013年初上映的音樂劇電影《悲慘世界》嗎?作為橫掃奧斯卡、金球獎的大贏家,電影《悲慘世界》可稱得上是原版音樂劇的實體場景版。其中給人留下印象最深刻、也是最為悲壯的經典樂章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就是本次音樂會「人民之歌」名字的由來。
  • 音樂劇《悲慘世界》
    音樂劇《悲慘世界》昨晚《好堂老電影》第192期,分享的是音樂劇《悲慘世界》。震撼。今天走在校園,還在不自覺哼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曾聽到人民的聲音)。關於音樂劇,現場觀賞過《貓》《歌劇魅影》《巴黎聖母院》(點看巴黎聖母院)以及《阿爾茲記憶的愛情》(點看阿爾茲記憶的愛情)等。
  • 從《悲慘世界》,到完美世界
    而所謂經典,總能在不同的時代、在各種載體上不斷重生,《悲慘世界》各種版本包括音樂劇、電視劇、話劇、電影、漫畫、廣播劇、話劇等,甚至還有一個日本的電玩遊戲。而剛剛獲得奧斯卡多個獎項、並已在內地上映的音樂電影《悲慘世界》,其實就是同名音樂劇的電影版。
  • 雨果《悲慘世界》的人物點評!
    《悲慘世界》這部經典巨著已經誕生100多年了,之所以被稱為巨著,被世人廣泛傳播,我認為是他深刻的描寫了亙古未變的人性!
  • 《悲慘世界》音樂劇
    2015年1月12日,六二班馬紫鑫同學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精彩的講壇——《悲慘世界》。
  • 《悲慘世界》之前世今生
    1853年9月15日,摯愛亡女的詩人接到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呼喚愛女亡魂的靈動桌,請求他「把《悲慘世界》寫完」。1860年4月26日,雨果打開存放手稿的箱子,繼續被1848年二月革命打斷的小說創作。1861年6月30日上午八點半,《悲慘世界》誕生了。
  • 《玫瑰之名》觀後感
    尤其在看完梁文道的解讀,是一本給讀書人的書  《玫瑰之名》觀後感(五):i  「亞里斯多德對柏拉圖的批判就是,獨立存在的理型的世界。所有物體的存在必然是理型和材質的結合。怎麼會有理型的世界。怎麼會由靈魂不滅。靈魂存在的方式只有人思維的能力。所以由於希臘思想以理性為主,基督教信仰以信仰為主,所以衝突在所難免。」
  • 《悲慘世界》:你到來的這一天,世界觀眾足足等了150年
    《悲慘世界》劇照《悲慘世界》是19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作為一部世紀級的作品,它理應被各種形式的傳唱,所以早在20世紀初,就有了第一部《悲慘世界》的影視作品,在那之後的又一個世紀裡,《悲慘世界》被翻拍出了數不勝數的版本,但它們都無獨有偶的淪為了原著光環下的「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