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悲慘世界》

2021-03-01 zing時間

音樂劇《悲慘世界》

昨晚《好堂老電影》第192期,分享的是音樂劇《悲慘世界》。震撼。今天走在校園,還在不自覺哼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曾聽到人民的聲音)。

關於音樂劇,現場觀賞過《貓》《歌劇魅影》《巴黎聖母院》(點看巴黎聖母院)以及《阿爾茲記憶的愛情》(點看阿爾茲記憶的愛情)等。關於《悲慘世界》,讀過不同版本的小說,看過改編電影(點看悲慘世界)。音樂劇《悲慘世界》也已是第3次看了,但,依然震撼。

原著作者維克多·雨果+曲詞作者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阿蘭·鮑伯利+導演湯姆·霍伯+主演休·傑克曼、羅素·克勞、安妮·海瑟薇、阿曼達·塞弗裡德、埃迪·雷德梅尼,電影的綜合性加上音樂的通感,視聽盛宴。

冉阿讓

音樂劇《悲慘世界》從頭至尾以音樂無縫連接,沒有對白,只有音樂。如此繁雜龐大的內容結構,眾多紛呈的人物形象,跨越時間那麼漫長的史詩性題材,本身長於情感抒發、弱於敘事表達的音樂劇,卻用兩個半小時,演繹得這麼好,而且演員雙棲,實在純粹有高度。

冉阿讓的《Who am I》(我是誰)和《God on high》(主在上)主題旋律,表現他信仰上帝之前之後不同的心理狀態。之前面對人生抉擇的矛盾衝突,以及之後的祈禱主題,虔誠而深邃。

冉阿讓

《Who am I》主題,樂句長短快慢不一,音程跳躍大,充分表現冉阿讓面對巨大困境的激動狀態,也象徵他強大的生命力。

《Who am I》出現3次都是冉阿讓唱的,但代表的卻不只是他一個人,同時也象徵著普遍人類共同的哲學命題。

《Who am I》也表現出獲得重生的意向。當人們在等待明天這一革命時刻的到來,是冉阿讓第一個唱出了《One day more》(待天明)的旋律主題,而這正是《Who am I》的旋律,只是改換了歌詞。

沙威

沙威作為冉阿讓的對立面,代表法律與秩序主題。他與冉阿讓一樣經歷著心靈的搏鬥,兩難境地的抉擇。

沙威的獨唱曲目《Stars》(繁星),旋律簡潔有力,表現他內心激烈的矛盾衝突。威嚴冷酷、亦正亦邪的悲劇反派沙威,面對冉阿讓的剛強有力和人格力量,他原先恆星一樣執著堅定的信念漸漸坍塌。沙威以他渾厚的男中音詠嘆「繁星」,情緒激動,情感層層遞進,逐漸達到高潮,終於精神崩潰,跳河自殺。

沙威

沙威的身體從高空墜落塞納河,那一刻,原作者雨果也希望他的靈魂能飛升吧,融入天上繁星,不定哪顆星,做隻眼睛,直到這個悲慘的世界停止悲慘。鷹犬作為鷹犬,只知道履行使命,一旦回歸到人的狀態,《繁星》表達了正義之感。

芳汀

芳汀的《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夢),旋律優美委婉,基調悲傷,情感飽滿,催人淚下。安妮·海瑟薇演繹得太完美,獲獎真是實至名歸。

小珂賽特

小珂賽特的《Castle on a cloud》(雲中城堡),孩子的童聲那麼空靈。長大的珂賽特,因為仍有不解與迷惑,依然是《雲中城堡》的童謠式旋律,舒緩,單純,有一種不明世事的天真,只是改換了歌詞,這是屬於純潔的珂賽特的音樂主題。

珂賽特

珂賽特、馬呂斯、艾潘妮,3個人互訴衷腸的《In my life》(珍愛今生)感情真摯,打動人心。

馬呂斯

珂賽特與馬呂斯

艾潘妮

艾潘妮獨訴相思之苦的《On my own》(孑然一身),在馬呂斯懷裡死去時的《A little fall of rain》(一場小雨),催人淚下。

艾潘妮與馬呂斯

珂賽特與馬呂斯

革命青年的《Drink with me》(與我同飲)充滿柔情與傷懷,馬呂斯的《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人去樓空),表明年輕人熱愛生活,渴望愛與關懷,但更嚮往自由,追求正義,一如裴多菲的那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革命青年

德納迪夫婦是一對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丑角兒,他們的《Master of the house》節奏明快,風趣幽默,一種滑稽諷刺的喜劇風格。

德納迪夫婦

這樣一對兒活寶,居然生養出艾潘妮那樣善良多情的女孩兒,可見人性的光輝,也體現了雨果的人道精神。

愛就是光,恕就是天堂

冉阿讓代表救贖主題,他的《Bring him home》(帶他回家),以詠嘆為基調,速度緩慢,節奏自由,曲調優美,高音卻不大音量,音色雄厚而柔和,「讓我死,讓他活」,八度大跳,情感深摯飽滿,流淌出冉阿讓的慈悲情懷。

同一旋律,也可以不同的形象歌唱。如《On my own》(孑然一身)表達孤獨的主題,艾潘妮演唱,表達她暗戀馬呂斯卻得不到回報的孤獨傷感。這一旋律在芳汀的《我曾夢想》結尾以器樂形式出現過,也以演唱形式出現在芳汀臨死之前,還出現在冉阿讓臨終之時。說明這一音樂主題,表達了不同人物共有的狀態——孤獨。這也是音樂劇的特殊魅力。

最後《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曾聽到人民的聲音)將音樂劇推向高潮,讓人在悲慘世界也存有希望!

往期分享

聊齋Why We Chat?

西班牙旅行11:塞哥維亞

西班牙旅行10:託萊多古城

記錄自己,給時間和回憶,也給你。讓過去過去,任未來到來,人生之旅,一場小歡喜。

相關焦點

  • 如何看懂音樂劇《悲慘世界》
    雖然音樂劇是近幾年才在國內興起,但觀眾們對於耳熟能詳的《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芝加哥》…… 並不陌生。倫敦西區原版的《悲慘世界》最為人稱道的地方在於皇后劇院設計巧妙的舞臺轉盤,可以說正是這一轉盤帶來的視覺效果成就了西區原版的《悲慘世界》。
  • 《悲慘世界》音樂劇
    2015年1月12日,六二班馬紫鑫同學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精彩的講壇——《悲慘世界》。
  • 音樂劇《悲慘世界》 資源分享
    音樂劇《悲慘世界》 資源分享在1982年,英國的音樂劇監製喀麥隆·麥金塔斯(Cameron Mackintosh
  • 走近音樂劇《悲慘世界》
    自法國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和詞作者阿蘭·鮑伯利創作並於1980年巴黎首演以來,音樂劇《悲慘世界》已誕生近40年,在44個國家,用22種不同的語言演出,相應地就有22個語言版本。在音樂劇歷史上,沒有一部音樂劇像《悲慘世界》那樣擁有如此多的語言版本。
  • 大眾和英語的勝利|音樂劇《悲慘世界》
    音樂劇《悲慘世界》的主要作曲家和歌詞作者早在1973年就合作出品過搖滾歌劇《法國大革命》(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比《悲慘世界》早七年。規模大得多,從攻佔巴士底獄,推翻波旁王朝,一直演到羅伯斯庇爾的暴政。音樂新奇得多,雖然也有傳統輕歌劇的段落,但主要歌曲都是非常上口的搖滾樂。
  • 搶先感受法語音樂劇版《悲慘世界》的音樂會現場
    2018年,在這部經典巨作問世38年後,法語版《悲慘世界》將以音樂會形式首次來到中國。9月21日起,《悲慘世界——法語音樂劇版音樂會》將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連演11場,以恢弘磅礴的舞臺語言和傳唱不衰的經典旋律。
  • 音樂劇《悲慘世界》千人KTV的跟唱語言選擇
    作為日常宣傳為西區、百老匯音樂劇的《悲慘世界》即便有著一個法語名Les Misérables,其讀法也早已被英語世界強暴的不成樣子,索性最後乾脆就叫Les Mis或者Les Miz。報警!有人是不是演了個假大悲!?
  • 浙大版《悲慘世界》 :一部用心的音樂劇
    看多了商業院線裡淪為噱頭的青春文藝,見慣了各種旅遊畫報裡矯揉造作的詩情畫意,我終於慶幸,在浙江大學音樂劇歌劇社,看到了真正的勇毅與情懷。(社長兼導演趙晨羲)我們總是只能看到舞臺上光鮮亮麗的角色,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不知道一部短短兩個小時的劇,可以讓一個劇社準備半年多,甚至一年多。
  • 著名音樂劇《悲慘世界》插曲欣賞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是改編自大文豪維克多·雨果著名長篇小說的百老匯音樂劇《悲慘世界》最為膾炙人口的插曲之一,由法國音樂劇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和阿蘭《悲慘世界》是雨果於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亦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悲慘世界》因為內容豐富和內涵深刻,使讀者們都體會到作品有一種深遠的份量感,讓眾多讀者感動。
  • 文學、戲劇與電影的結合——評音樂劇電影《悲慘世界》
    音樂劇可以在遵循原著脈絡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用音樂劇特有的方式來講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帶給人直觀的感動。音樂劇《悲慘世界》的故事正是通過幾個音樂主題而構架出來的。第一個主題《Look down》(往下看,多麼悲慘)是土倫監獄的開場曲,這個小調主題開始後不久,便轉成一個代表希望的大調主題。它實際上是整部音樂劇的一個核心主題,後面劇中幾乎所有的主題都由它生發而來。
  • 音樂劇電影版《悲慘世界 (2012)》高清中字
    音樂劇電影版《悲慘世界 (2012)》高清中字導演: 湯姆·霍伯編劇: 威廉姆·尼克爾森 / 阿蘭·布伯裡勒 / 克洛德-米歇爾·勳伯格 / 赫伯特·克萊茨莫 / 維克多·雨果主演: 休·傑克曼 / 羅素·克勞 / 安妮·海瑟薇 / 阿曼達·塞弗裡德 / 薩莎·拜倫·科恩 / 更多...
  • 乾貨 || 音樂劇《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內附音頻+譜例)
    《悲慘世界》音樂劇是由法國音樂劇作曲家克勞德
  • 音樂劇《悲慘世界》| 尋找世上那束光芒
    故事以1832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冉阿讓在多年前因為了家人沒有食物而去偷麵包遭判重刑,假釋後計劃重新做人、改變社會,但卻遇上種種困難的艱辛歷程。該劇於1980年在法國巴黎的體育宮首次公演,原本預計上演八周,結果延長加演,共演出了16周,因之後的場地時程已被預訂才不得不下檔。悲慘世界曾被英國BBC電臺第二臺的聽眾選為「全國第一不可或缺的音樂劇」。20
  • 《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一生必看的40部音樂劇有哪些?
    以音樂劇《悲慘世界》為例,沒錯,就是維克多·雨果的大部頭小說《悲慘世界》,原著那麼厚,音樂劇該怎麼改編、刪減才能既保留完整情節、又不失韻味呢?一個把上海文化廣場劇院一手打造成中國音樂劇的標杆劇場的人;一個為國內引進了《劇院魅影》、《悲慘世界》、《西區故事》、《搖滾莫扎特》、《巴黎聖母院》、《卡門·古巴》的人;一個開啟了世界音樂劇多元化格局在中國的歷史發展新進程的人。
  • 《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一生必看的40部音樂劇全收藏
    以音樂劇《悲慘世界》為例,沒錯,就是維克多·雨果的大部頭小說《悲慘世界》,原著那麼厚,音樂劇該怎麼改編、刪減才能既保留完整情節、又不失韻味呢?一個把上海文化廣場劇院一手打造成中國音樂劇的標杆劇場的人;一個為國內引進了《劇院魅影》、《悲慘世界》、《西區故事》、《搖滾莫扎特》、《巴黎聖母院》、《卡門·古巴》的人;一個開啟了世界音樂劇多元化格局在中國的歷史發展新進程的人。
  • 2012年音樂劇版電影《悲慘世界》:令人驚豔
    2012年版電影《悲慘世界》,謝謝朋友推薦,才讓我沒有錯過。驚豔的一部電影。音樂劇的唱詞加上電影的手法,雙劍合璧天下無敵。畢竟在不知道《悲慘世界》之前很多年,已經熟悉了他和大象的故事。(78年版《外國兒童短篇小說選》裡面把這一段取名《法蘭西小英雄》,當成了一個短篇。這本舊書攤買來的老書陪伴了我整個的童年,他的故事也是我所看到的第一個法國小說。)所以雖然那個大象一掠而過,還是有遇到了熟人甚至親人的親切感。
  • 13歲「音樂精靈」劉坤執導音樂劇《悲慘世界》
    「00後」在很多人眼中還是「熊孩子」的代名詞,但是2000年11月出生的劉珅已經成功地把風靡全球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原文、
  • 大黃蜂球迷家庭改編音樂劇悲慘世界名曲,客廳大合唱火遍外網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大黃蜂球迷家庭改編音樂劇悲慘世界名曲,客廳大合唱火遍外網 大黃蜂球迷家庭改編音樂劇悲慘世界名曲,客廳大合唱火遍外網 懂球號作者: WFC沃特福德足球俱樂部 05-12 13:27
  • 《悲慘世界》悲慘的世界真的悲慘嗎?
    除了初中時淺顯粗略地讀過原版《悲慘世界》,2012版的《悲慘世界》是我第一次接觸影視劇版的。當時認為這是一個逃亡者就算洗心革面也抵不過被繩之以法的故事,反應當時社會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抨擊資本主義的故事。但這次的電影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列夫·託爾斯泰曾說「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卻各有各有的不幸。」
  • 音樂劇太高級?實則是活在悲慘世界的歌劇魅影養了一隻貓
    偶然想起來初中時候還是小學時候的音樂鑑賞課,老師給看了音樂劇《貓》,應該是03年的巡演版,自此以後,對音樂劇就喜歡了,談不上迷,但也有點體會。幾年前找時間看了電影版的《歌劇魅影》,網易雲收藏了整個歌單,今天就索性把《悲慘世界》看了吧,畢竟有安妮海瑟薇和狼叔、哈有小雀斑。每次我說我要去看音樂劇,就有小夥伴搖頭說:「哇,逼格那麼高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