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8日訊 11月11日19時,《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在大慶歌劇院成功舉辦。90分鐘的時間裡,大慶交響樂團致敬「樂聖」貝多芬,傾情演繹《第一鋼琴協作曲》和《命運交響曲》,為大慶市民帶來一場氣勢恢弘的音樂盛宴。
大膽啟用新人
展現較高藝術水準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全世界音樂人通過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紀念這位古典主義音樂藝術大師。大慶交響樂團在今年年初就已將紀念音樂會提上日程,但受疫情影響,音樂會一拖再拖,終於在11日成功舉辦。
大慶交響樂團是一隻專業的雙管編制交響樂團,涉獵作品豐富,獨立完成大型交響樂作品300餘部,為市民奉獻了很多經典演出。大慶交響樂團也是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大力扶持的幾個有限地市級交響樂團之一,近幾年,大慶交響樂團曾多次邀請國內外著名演奏家、指揮家、歌唱家、作曲家合作,為大慶專業文化事業增添了絢麗光彩。
據大慶交響樂團團長、演奏指揮家白巖介紹,本次音樂會,與以往有所不同。受疫情影響,原定的世界十大華人鋼琴家袁傑未能如約出席。大慶交響樂團大膽啟用新人,青年鋼琴演奏家於玖珠「臨危受命」,演奏《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並在演出中展現出較高藝術水準,受到業界一致好評。
演出圓滿成功
向大師獻上崇高敬意
排練過程中,大慶交響樂團精益求精,全團上下全力打造這兩首樂曲,在不能聚集的日子裡,團員們在各自家中打磨自己的部分,觀賞世界名家的演奏經典,在微信群裡討論演奏細節……演出前的半個月,全團開始合練彩排,每次彩排,一首曲子演奏兩遍,整場排練足足需要三個小時。三個小時的演奏,既是對團員們專注力的考驗,亦是對大家體力的考驗。大慶交響樂團厚積薄發,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音樂會現場有許多帶孩子來的家長,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藝術氛圍,引導孩子走進藝術世界。演出開始前,很多家長已經給孩子介紹了貝多芬的坎坷命運,以及《命運交響曲》的創作故事,這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大慶人對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中場休息時,現場觀眾們各自小範圍聚在一起,討論演奏者的表現,以及作品的藝術性。兩位女觀眾的觀點贏得了周圍人的讚許,她們一直在討論曲調節奏、樂曲內涵、表現手法,討論八萬元的三角鋼琴和兩百萬的三角鋼琴不同的發聲原理……
音樂會現場,觀眾熱情高漲,《命運交響曲》終章完成時,觀眾席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在大家持續的熱烈邀請下,第四樂章的再現部再次奏響,這既是對音樂會圓滿成功的慶祝,又是對偉大作曲家貝多芬獻上的崇高敬意;這是大慶人對大慶交響樂團的認可,更是大慶人自身文化素質提升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