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獨立寒秋:斯人已逝,我還能說些什麼?

2021-02-08 富平文聯

斯人已逝,我還能說些什麼?

 —深切悼念田養民老師

 

獨立寒秋

 

    今夜落筆,窗外已是雪雨撲簌,冷意入懷。不為人間那一場散盡的雲煙,卻為人生那份揪心的傷感。每個人活著都不容易,只是那天走了,我們腹裹的心沾滿了他曾經的酸楚,那一幕幕、一回回痛感的情景,刺疼了神經,怎能不讓人潸然落淚。

一位我敬仰的老人,一位想和我探討詩和遠方的前輩,他今天走了,走得那麼匆忙,那麼決然,那麼的讓我痛心疾首。泣然而下的垂淚,我已模糊的看不清筆下行走的文字,如何記下我此時此刻的傷情。

田養民老師,我的忘年之交,奔跑的單車永遠地停滯了滾動,靜止在詩和遠方的途中。一位樸實豁達、慈祥博愛的老人,早年教書育人,中年返鄉墾耕,在農耕的歲月裡勤儉持家辛苦,養育兒女操勞。雖泛泛之輩,卻攝取道義的精神讓人敬佩。

他是一輛行走在頻陽大地的單車,一輛滾動人生價值觀的單車,不圖名利的奔波,無論是城鎮的大街小巷,還是故土的田園村寨,都留下了這輛單車碾碎的塵埃。一位粗繒布裹的老人,踏遍了故鄉的每個角落,單車的胎印昨天還依稀可見,富平的許多文人志士他都知曉,老人特別喜愛書畫,每每縣文聯有書畫展出,都會不約而同地出現在眼前,聞訊不請自到。雖沒有紮實的書寫功底,卻對作品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細品墨寶,津津有味。眸於落款,他就能道出這幅作品是誰寫的,那裡人就職於那裡,甚至能道出作者近來的生活蹤跡。富平境內的墨客,只有不知道他是誰,沒有他不知道這幅作品出自誰手。一位年餘八旬的老人,真讓人嘆服。

我與田老相識,緣於他知道我是邑嵐堡人,他打聽有關李柱石生前的事,而我恰恰是李柱石的後人。李柱石是我三爺,於是我們有了不解之緣,彼此成了忘年之交。圈裡的朋友都知道,那次由縣文聯和縣朗協舉辦的「音和韻雅,晴耕雨讀」年會,來了一位騎單車的老人,他頭頂編織袋雨水浸透了衣衫,誰知他在哪裡得的消息,他竟然頭頂風雨,腳踩泥濘地來了。那天,我和曹鄉文友雷向峰、王愛一行三人來到圖書館門口,車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中雨,當我下車撐傘的那會,一個蒼老熟悉的聲音呼之耳畔。回頭望去,田老把編織袋頂在頭上,推著他的單車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算是服了,為之感動,急忙迎上去責怪道:「天下這麼大雨,您咋來啦!」田老說:「從家走的時候沒下雨,上了閆村坡雨大了。」接著又說:「沒事,聽說有你的詩歌朗誦,我也來湊湊熱鬧。」一位八旬的老人,我還能說些什麼?我的心被針扎一樣,趕緊招呼田老把單車往院子裡推,老人還在念叨:「人家不知讓進不進,要不我把車放在街上。」其實讓進不進我心裡也沒數,只是不停地說:「進,進,沒事,擋住了再說。」好在那天門衛沒有擋攔,看著老人把單車放進車棚,當時,我的心傷透了。那天我們下來捎上老人該多好啊!

田養民在臺上朗誦

    感謝縣文聯和縣朗協,那次給了老人展示他才華的機會。老人的登臺亮相,圓了他多年來詩和遠方的追夢,成為他今生難能可貴的站臺。

我們何嘗不是一群執著的追夢人,在平淡的生活中捕風捉影,淘不盡詩歌與理想。我們還有機會重逢在人生的途中,而田老卻定格了他人生的瞬間,永遠地終結了他人生的站臺。

那天,許多文朋詩友都被田老的精神所感動,會後惠曉紅執意要用自己的車送田老,一位陌路相逢的老人,值得我們敬仰,他那種進取的情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斯人已逝,文修天上,星殉大地,將成為我們永久的懷念。頻山冷月凝霜傳噩耗,通衢廣陌誄辭悼田老。我心中念念不忘的田老,嘉城甚遠,蓬萊路遙山高,願您一路走好!

 

作者簡介:李謙增,筆名獨立寒秋,陝西富平人,農民勵志詩人,渭南市作協會員,富平縣詩詞楹聯學會理事。左手耕田,望山吟唱新篇;右手執筆,心懷文學夢想。散文、詩歌、小說均有涉獵,文章質樸厚重而不失藝術感,鄉土詩歌、「石老」系列小說等深受讀者歡迎。作品散見《陝西農村報》《文化藝術報》《富平詩聯》《富平文學》《石川河》《沙苑》等刊物,入選《新歌薈萃》《唯美文精選》《蘭亭詩語》等選本。

相關焦點

  • 酌月樓 | 我還能說些什麼...
    \\酌月樓|我在春天等你……快過年了,家裡什麼年貨也沒買。在這個冷得不願把手擱在鍵盤上多一秒鐘的冬天,我還能說些什麼,真的不想說什麼了。過年去吧,或者洗洗睡吧。朋友,當您第一時間看見這段文字,我相信我們都是夜行人。一群守在城市睡夢之外始終醒著的人。其實,每當夜深人靜,我多麼嫉妒一著枕頭就能打呼嚕的人。
  • 達達的歌單:斯人已逝,但將永存心中——《Supermarket Flowers》
    今天的歌我選了《Supermarket Flowers》,這是黃老闆寫給他已逝的外婆的,本來他只想寫給自己聽,但後來在奶奶的葬禮上放了之後,他的爺爺就鼓勵他發布出來。When God takes you back, we』ll say hallelujah,you’re home. 斯人已逝,但將永存心中。
  • 斯人已逝 育英精神永存——深情緬懷何黃美英女士
    可以說,溫醫大近30年的發展,與何朝育和何黃美英伉儷的慷慨襄助密不可分。連日來,溫醫大人紛紛追思何黃美英夫婦傾力捐助溫醫大發展事業的高潔品行和崇高善舉,深切緬懷何黃美英女士。唇顎裂,俗稱「兔唇」,是最常見的先天畸形之一,這不是什麼不治之症,但是許多貧困家庭卻因交不起手術治療費用,陷入深深的痛苦和遺憾。
  • 斯人已逝,音容永存,沉痛悼念優秀主持人小濟南
    而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更是被觀眾悼念小濟南的消息刷屏,他們在留言中表示,小濟南是他們最喜愛的濟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之一,小濟南主持的節目曾給他們帶來無數歡聲笑語,他們不願意相信小濟南離世的消息,他們表示震驚和難過,更多人表示無比痛心,無比難過!觀眾@醉生夢—:大明湖畔有人家,泉城再無曲二明!觀眾@老周:太突然了,難過,真希望這消息是假的!
  • 寒秋朗誦||故鄉的秋天
    《故鄉的秋天》作者:洋漾 朗誦:寒秋
  • 扶他一把 ——文學藝術的魅力
    當然,在我的幫扶作為中,亦曾遭遇過欺騙、冷遇和誤解。我交還戒指的同時也安撫了他的情緒。最後,失主說了幾句傷感的話:「這戒指是我百歲母親臨死前託付給我的。我以為被偷了,在目前這樣情況下肯定找不回我的金戒指了,我不抱什麼希望了。我對不起我的母親。但這次,我遇見了你,我該怎麼樣謝謝你呢?」  這些話頗使我感慨。我做了什麼了呢?
  • 斯人已遠,我們該思考什麼?
    原標題:斯人已遠,我們該思考什麼?
  •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深切緬懷遠東聯邦大學奧莉加·巴甫洛夫娜教授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時間回到2020年的1月份,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冬季研學活動。龍媒學子滿懷著對知識的嚮往踏入了白雪皚皚的遠東聯邦大學,開始了充實、快樂的研學之旅。
  • 7張唱片緬懷張國榮|斯人已逝,音樂長流
    《 似水流年 》 《 雪中情 》 《 這是愛 》 《 紙船 》 《 但願人長久 》 這些歌曲早就家喻戶曉 、 耳熟能詳 , 甚至成為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 經張國榮重新演繹,重新進入大眾視野並成為經典。
  • 悼念菲利普安德森,斯人已逝,凝聚態物理不朽
    安德森回憶童年時曾說,他是在「貧窮但安寧的中西部學者氛圍」下長大的,家庭啟蒙了他對科學和自然的熱愛。安德森16歲高中畢業,帶著獎學金讀哈佛大學,在19歲本科畢業,之後正逢二戰,他中斷學業,前往海軍研究實驗室,進行天線製造。
  • 全職太太是不是獨立女性?我就納悶了?咋沒人討論獨立男性?
    怎麼沒見人討論討論什麼是獨立男性?莫非這個世界上,男人們出生的時候就附贈著上帝給的「獨立」福利貼? 還有些人認為上班還有個好處是不和社會脫節,一個和社會脫節的人,肯定是個不獨立的人。這個清奇的腦迴路我也是服了……文學藝術中的避世高人,是否踏著社會的節拍
  • 斯人已逝,名流巨星為他送行,你能認出幾位?
    ,完全不像是72歲的人,這可是祖母級別的大明星啊。賭王的葬禮真是名流巨星雲集,幾乎每個人都有精彩的故事,可以獨立成書那種,看著他們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就像是一場悲歡離合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看得吃瓜觀眾們津津有味。
  • 英美文學考研-讀研之後我都在做些什麼?
    當然,我的專業是英美文學,主攻英美當代文學小說,導師人特別好,學術造詣比較高,見面聊天時,真真是覺得自己肚子裡那點墨水什麼也不是。聊了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家和小說,導師語重心長給的建議就是:「好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所以,我的研究生生活,就是每天花很久的時間,讀書,讀書,再讀書。這簡直就是我最理想,最夢想,最迫不及待的想要的生活,哈哈哈哈!
  • 具荷拉前男友獲刑一年,只可惜斯人已逝
    並且最讓人氣憤的是,具荷拉和前男友感情破裂後,前男友到處誣陷具荷拉家暴。但現實卻是具荷拉遭受到前男友的暴力行為,自己只是正當防衛,此事後已澄清。惡人先告狀,讓具荷拉備受輿論壓力一度輕生。除了前男友之外,網上的無腦黑評論無疑也刺激到了具荷拉。2019年5月25日,具荷拉被發現在住所輕生,其經紀人立刻把她送往醫院,所幸無生命危險。經紀人證實具荷拉患有抑鬱症。
  • 斯人已逝,墨香猶存|張賢亮的23部作品,你讀過嗎?
    三、《初吻》 暑假結束以後的新學期,我換了一所學校。媽媽說我已經是中學生了,不能像讀小學那樣,隨便哪個小學都行。媽媽說這所中學是所著名的中學,她還是託了人說情才把我送進去的,因為像這樣著名的中學一般是不收插班生的。媽媽叮囑我好好上學時,又像慣常那樣含著眼淚。我害怕看她的淚眼。
  • 李皓 | 我在文學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想放棄,還有些不舍;想在這條路上走得太遠,限於學識、修養、勇氣、稟賦等等因素,終究是文學的門外漢而已,至多能算作一個「票友」罷了。一個文學票友,動輒就給人寫序,對人家的作品說三道四,是會遭人恥笑的。這點自知之明我倒是有的,一些不相干的人突兀尋來,我基本都是不留餘地推辭掉。
  • 哲人遠行,風雨同泣;斯人已逝,精神長存
    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思想含混,是十分貼切的,中國人甚至連主動和被動語態也不做區分。當張三說:「我不要照相」時,他的意思究竟是他不願替別人照相,還是他不願被別人照相。這樣含混的表達方式用到學術研究上,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2013年8月在哲學研究的領域中,經常會遭遇到下面這樣的有趣現象:當人們站在哲學殿堂之外時,常常會煞費苦心地去思索「什麼是哲學?」
  • 金庸已逝 夢醒江湖
    初冬將至 斯人已逝,通俗文學大師、武俠泰鬥金庸先生於昨日逝於香港,享年94。
  • 斯人已逝音容猶在,張國榮白蛇造型不食人煙,風華絕代惹人憐惜
    《霸王別姬》應該是不少「哥哥」粉絲對他最深刻的記憶了,給人一種「絕唱」的感覺。他在劇中的扮相可以說是十分驚豔,反串也能夠成為觀眾心目中的白月光,也是難能可貴的存在。雖然斯人已逝,但是音容猶在,翻看這些老照片,也算是重溫哥哥鮮活的一面。
  • 性文學藝術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性文學藝術」,頗攫人目光。我不得不說作為這個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我以此為題有著媚俗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