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新增境內上市公司245家,上市公司成為引領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2020-11-1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羊城晚報。作者 莫瑾榕。36氪經授權轉載。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的「而立之年」。「十三五」以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上市公司質量日益提升。至今年9月,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突破4000家。

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上市公司數量第一大省的廣東,「十三五」期間在資本市場建設上同樣結下碩果纍纍。廣東證監局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2016年初至2020年10月22日,下同),全省新增境內上市公司245家,較「十二五」期間增長超60%;截至今年10月22日,廣東有境內上市公司664家,總市值達14.5萬億元。

上市粵企科技基因亮眼

近年來,廣東上市公司數量穩步增長,業績持續改善,已成長為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

一組數據印證了這一點:今年上半年,651家上市粵企實現營業總收入3.23萬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10.66億元。受疫情影響,儘管上述數據同比分別下降了0.99%和13.71%,但明顯優於全國平均水平,顯示出強勁韌性。此外,廣東536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比一季度增加了84家,盈利面迅速擴大到82.33%,經濟企穩暖意初顯。

隨著廣東經濟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上市粵企科技基因愈加凸顯。今年新上市粵企中,既有晶片產業相關的力合微、芯海科技,也有專注醫藥健康領域的百奧泰、安必平;既有智能製造行業的瑞松科技、博傑股份,又有主攻新材料的翔豐華。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廣東資本市場的新力量和主力軍,資本市場對廣東經濟轉型升級的貢獻不斷增強。

科創板開市一年多以來,廣東已有科創板上市公司26家,佔全國的13.9%。上半年,科創板上市粵企約有九成實現盈利,約七成公司的淨利潤超過去年同期,成為廣東上市公司二季度業績改善的有力引擎。

良性土壤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

上市粵企亮眼成績單的背後,離不開廣東資本市場的豐沃土壤和相關政策的保駕護航。

一直以來,我國金融業中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佔比相對偏低,制約著企業進一步成長,而發展和壯大資本市場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鑰匙。「十三五」期間,廣東不斷完善資本市場重大平臺建設。今年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正式落地,首批18家企業成功上市,其中粵企就有3家。備受關注的廣州期貨交易所創建工作已進入實質階段,籌備組於上月成立。此前,2018年7月,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正式設立;2019年3月,上交所南方中心正式揭牌落戶廣州

在眾多重大平臺的助力下,廣東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廣東企業通過境內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逾3萬億元,較「十二五」期間增長2.4倍,約佔全省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26%,直接融資規模明顯擴大。

在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上,廣東也加快改革步伐,走在全國前列。2016年12月,「深港通」正式啟航。「十三五」期間,「深港通」總成交額達17.7萬億元,其中2019年總成交額達5.6萬億元,同比增長95.1%。與此同時,跨境業務不斷發展。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廣東開放型經濟水平正不斷實現新提升。

數據說

●截至10月22日,廣東有境內上市公司664家,總市值達14.5萬億元;「新三板」掛牌公司1217家,其中精選層掛牌公司2家;輔導備案擬上市公司313家。

●「十三五」(2016年初至2020年10月22日,下同)期間,廣東企業通過境內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逾3萬億元,較「十二五」期間增長2.4倍,約佔全省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26%。

●「十三五」期間,廣東上市公司共完成重大資產重組130家次,交易金額5786.6億元,較「十二五」期間分別增長41.3%、154.4%。


36氪廣東——在廣東觀察世界,在灣區連結全球。

36氪廣東作為廣東地區領先的新商業媒體,以大灣區為核心,為各位創業者、投資人以及科技、財經、新經濟領域從業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業報導,搭建最暢通的產業對接通道,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廣東的報導,或轉載原創文章,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送至指定郵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轉載公眾號原創文章,或進入社群(備註:社群),請聯繫小氪微信。我們將在24小時內回復。

小氪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眾號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廣東  抖音:灣區會氪

相關焦點

  • 粵「十三五」新增境內上市公司245家
    上市公司成為引領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莫謹榕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的「而立之年」。「十三五」以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上市公司質量日益提升。
  • 閻慶民: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方面,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新上市公司340多家,其中科創板和改革後的創業板接近180多家,有力服務了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另一方面,更多長線資金配置A股,與去年初相比,權益類基金規模增長69%,專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持續提升,市場結構和生態發生了積極向好變化。資本市場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是微觀基礎。
  • 4年全省新增238家境內外上市公司!「鳳凰行動」計劃發布成績單
    論壇以「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為主題,圍繞「鳳凰行動展現浙江上市公司形象,深化改革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重點討論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與浙江作為。「鳳凰行動」計劃成績單發布2020年是「鳳凰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
  • 浙江「鳳凰行動」進入收官之年:境內上市公司512家全國第二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高屹提到,截至2020年11月末,浙江全省共有境內外上市公司641家,總市值13.1萬億元;其中境內上市公司507家,居全國第二;主板243家,中小板143家,創業板105家,科創板16家,數量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位。浙江新三板掛牌企業724家,數量位居全國第四位。
  • 2020福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報告:50強近半集聚廈門,電子及計算機...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商學院 孫越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不僅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和新動力,也是全球經濟復甦增長的動力源。值中國資本市場發展30周年之際,廣東時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攜手寶鼎資本於今年11月推出「併購影響力時代中國行——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巡迴沙龍(研討會)」,並對多個主要省份的上市公司發展質量狀況進行研究解讀,以管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現狀。
  • 聚焦數位化轉型 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愛我家獲上市公司金質量獎
    論壇以「弘揚企業家精神,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高質量發展、企業家精神、資本市場監管等重要議題。我愛我家控股集團獲評「金質量-社會責任獎」,集團董事長、總裁謝勇獲評「優秀企業家獎」。 作為資本市場最頂級的評選活動之一,「2020年上市公司金質量獎」由上海證券報及證監會投服中心聯合舉辦,通過聚焦具備科創力和社會影響力的上市公司,聚集行業內有超凡遠見、卓越才能的公司掌門人,共同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我愛我家深耕房地產經紀行業20年,上市以來保持了持續、穩健的增長勢頭,規模不斷擴大,積極謀求數位化轉型內生發展,獲得了主管部門和媒體的一致認可。
  • 「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踐行「雙支柱」發展的安迪蘇:安迪蘇的...
    編者按:為慶祝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經濟之聲聯合15家地方財經廣播推出大型系列報導《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通過對北京、上海、廣東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實地採訪報導,展示上市公司發展創新之路,呈現30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歷程。
  • 提高上市公司發展質量 新華保險在行動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有關資料顯示,2020年9月,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量超過40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79萬億元。作為國內首家通過A+H方式上市的保險公司,新華保險上市以來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連續多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福布斯全球500強等權威榜單。 戰略引領。
  • 閻慶民:「四個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閻慶民:要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繼續推動《公司法》的修訂和《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的制訂,嚴格履行監管主責主業,推動健全司法執法體制,落實「零容忍」的要求,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沒有好的上市公司,就沒有好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的永恆主題。」
  •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上市公司在經濟體系中「基本盤」「頂梁柱...
    與此同時,閻慶民提出,上市公司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基本盤」「頂梁柱」的地位日益鞏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必須承擔起直接責任、第一責任,大股東、實控人、董監高責無旁貸。「加快探索形成資本市場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機制和體系,謀劃和推動重點工作落地,是一個系統工程。」閻慶民就其中五個方面進行了介紹。一是著力完善基礎制度。
  • 新增上市公司和新設企業齊頭並進 助區域經濟發展「踩油門」
    《證券日報》在11月26日刊發的文章《年內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81萬家 批發和零售業佔比逾47%》中已經進行報導,從註冊地來看,江蘇、廣東、山東等3個省份年內新設企業最多。此外,上市公司也同新設企業一起,為區域經濟發展添新動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 海爾智家H股成功上市 成為首家「A+D+H」三地上市公司
    海爾智家成為首家上海、香港、法蘭克福三地上市的公司,構建起了「A+D+H」全球資本市場布局,這標誌著公司產融結合從全球大家電行業的領導者,進入物聯網時代場景品牌、生態品牌全球引領的新階段,成為第一家物聯網化的上市公司。
  • 張瑞敏:希望成為全球第一家物聯網化上市公司
    海爾智家H股上市構建「A+D+H」全球資本市場布局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12月23日上午,海爾智家H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成功上市。海爾智家成為首家上海、香港、法蘭克福三地上市的公司,構建起了「A+D+H」全球資本市場布局。
  • 籃球場上的上市公司風採|「聯合會」杯上虞區首屆上市公司(擬上市...
    場館裡正在進行的是「聯合會」杯上虞區首屆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男子籃球邀請賽。我區7家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各自組建的籃球隊,坐擁企業雄厚背景和實力,在高水平外援的「加碼」下,首次同場競技,在籃球場上一較高低!
  • 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核酸檢測展現第三方醫檢硬實力,發展人工...
    請聽人物專訪,廣東股市廣播記者關妙鈿對話金域醫學董事長梁耀銘——《核酸檢測展現第三方醫檢硬實力,發展人工智慧打造醫檢新生態》。金域醫學董事長梁耀銘關妙鈿:回顧公司的發展歷程,登陸資本市場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 閻慶民副主席在2020央視財經論壇暨上市公司峰會上的致辭
    下面,圍繞新發展格局中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發展,談兩方面的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服務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大有可為  「十四五」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要保持改革定力,加強改革評估,把握好改革的時度效,平穩推進資本市場各項改革舉措落地,不斷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二、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當仁不讓  3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得益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相伴成長、互相成就,實現了數量與質量的雙飛躍。
  • 「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堅持自主創新 勝在產品「顏值」
    編者按:為慶祝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經濟之聲聯合15家地方財經廣播推出大型系列報導《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通過對北京、上海、廣東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實地採訪報導,展示上市公司發展創新之路,呈現30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歷程。
  • 超400家優秀公司高管、頂級學者齊聚深圳 把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過去四十年講好了三個故事:一個是市場經濟,二個是外向型經濟,三個是工業經濟。未來三十年,作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需要講好三個新故事。」——這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秘書長張燕生,11月27日在深圳參加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時所分享的觀點。
  • 2020深圳上市公司治理報告發布 兩職合一等潛在治理風險需注意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境內上市公司共有298家,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主板75家上市公司,中小企業板113家上市公司,創業板89家上市公司,金融機構8家上市公司。深圳市上市公司分布在12個行業大類中,製造業樣本公司數量為177家,所佔比例最高,達到59.4%;其次為信息傳輸、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樣本公司數量為30家,所佔比例為10.07 %。
  • 廣東富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股票代碼:870707 五華縣上市企業實現零突破!!!
    ,成為五華縣首家在「新三板」掛牌企業。據了解,五華縣制訂了鼓勵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扶持辦法,企業通過有證券從業資質的中介機構規範化完成股份制改造後,註冊地在五華縣境內,在「新三板」等全國性證券場外交易市場掛牌上市成功的,縣財政一次性扶持企業150萬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