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鋼琴家大衛·弗雷領銜錄製
巴赫多架鍵盤協奏曲
法國鋼琴新秀大衛·弗雷領銜製作了一款新錄音,收錄了巴赫為多架鍵盤樂器創作的所有作品。弗雷曾把巴赫為多個鍵盤樂器創作的協奏曲稱為一場家庭聚會,在這張唱片裡他與安德烈·威格雷(Audrey Vigoureux)、伊曼努爾·克裡斯汀(Emmanuel Christien)就像一家人一樣親密無間。他們三人師出同門,都是巴黎音樂學院教授、著名鋼琴家雅克·魯維耶(Jacques Rouvier)的學生。如今師徒四人一起上陣製作了這張專輯。
大衛·弗雷此前已在Erato公司錄過巴赫的一些獨奏作品和協奏曲,還與老師雅克·魯維耶共同錄過名為《幻想曲》的舒伯特雙鋼琴專輯。《BBC音樂雜誌》對他演奏的巴赫曾給過這樣的評價:「弗雷的處理體現了豐富的層次,在他出色的技術控制下,音樂展現了良好的平衡並散發出高貴氣息,光影交錯產生令人難以抗拒的美,節奏的處理也富有活力。」弗雷自己也說過,巴赫是「一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巔峰」,值得不斷探索和發掘。
▲卡默利特教堂
這張錄音錄製於土魯斯美麗而混響豐富的卡默利特教堂(Carmelite Chapel),這座教堂建於18世紀,四位鋼琴家早在2013年就曾在此聯袂舉辦音樂會,而這次的弦樂團則出自土魯斯國家交響樂團。
弗雷說:「這些協奏曲給演奏家和聽眾都帶來了歡樂,音樂裡具有舞蹈神韻,而充滿韌性的旋律則帶有義大利風。」巴赫在魏瑪生活期間對義大利弦樂協奏曲非常著迷,他為四架鋼琴而寫的協奏曲其實仿效了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集《和諧的靈感》中一首四把小提琴協奏曲。
▲維瓦爾第:《和諧的靈感》中D大調四把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弗雷還說:「這些協奏曲具有非凡的藝術感染力和充沛的能量,這是很難用現代鋼琴來表現的。一大難點在於琴聲聽上去不能過於豐厚,特別是多架鋼琴一起演奏的時候。演奏者必須做到生動清晰並且對復調有深入的理解,唯此才能抓住那種具有舞蹈性的義大利韻味。」
在談到四架鍵盤樂器協奏曲時,他說:「四個聲部要既有獨立性又相互關聯,彼此之間要保持一定的平衡非常重要。雅克·魯維耶在教學時總是鼓勵我們要有獨特的個性,然而在這裡,保留個性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找到一個交集,讓四個聲部聽上去是一個整體才有意義。」
「在這張專輯中我們並不刻意求新。作為一名音樂家你要展現自己的眼光,用自己手下的聲音來產生向前發展的動力。觀眾可以判斷你是否帶來新意,能否營造出可供回味的東西。」
▲大衛·弗雷錄製巴赫鍵盤協奏曲
帕帕諾與博斯特裡奇推出新唱片
《安魂曲:戰爭之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之際,義大利指揮家安東尼奧·帕帕諾和英國男高音伊恩·博斯特裡奇再度攜手推出新唱片。華納公司於10月26日發布了他們的新專輯《安魂曲:戰爭之殤》(Requiem: The Pity of War)。該片收錄的作品出自四位作曲家手筆,除了馬勒、庫特·魏爾(Kurt Weill)外,另外兩位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年早逝:英國作曲家喬治·巴特沃斯(George Butterworth,1885-1916)和德國作曲家魯迪·史蒂芬(Rudi Stephan, 1887-1915)。
▲魯迪·史蒂芬
伊恩·博斯特裡奇指出,這張《安魂曲》中的歌曲並不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靈感之源,但其中一些歌曲涉及戰爭主題,而另一些則講述了時間流逝、情短情長等詩意話題。他解釋了專輯的策劃初衷:「我已經多次唱過布裡頓1963年創作的《戰爭安魂曲》。[他還與帕帕諾·安娜·涅瑞布科、託馬斯·漢普森聯手做了錄音。]2016年在蒙特婁演出這部作品時我想為一戰結束一百周年出一張唱片。威爾弗雷德·歐文(Wilfred Owen)的詩歌中提到過他置身戰壕的體驗,這讓我很感興趣。但是藝術歌曲文獻中與戰爭直接相關的作品很少,很難構成一張「壕溝生活」專輯。所以我們加了一些作品。整張專輯以馬勒《少年魔號》中的三首歌曲作為開始,包括《清晨號角》、《小鼓手》和《當美妙的號角響起》。」
之後是魯迪·史蒂芬的六首歌曲《我想為你唱一支歌》(「Ich will dir singen ein Hohelied」)作於1913-1914年間,風格上融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為一體,以格爾達·馮羅伯特斯(1872-1939)性感的詩歌為詞。後面的六首是作曲家喬治·巴特沃斯(George Butterworth)1910年前後創作的悽涼而抒情的組歌《什羅普郡的少年》(「A Shropshire Lad」),以詩人霍思曼(A.E.Housman,1859-1936)的詩為詞。這些詩歌是他在第二次布爾戰爭(1899-1902)的陰影下寫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許多英國士兵都曾讀過。
▲喬治·巴特沃斯
猶太作曲家庫特·魏爾以惠特曼詩歌為詞於1942年創作了一組歌曲,當時他逃出納粹德國定居紐約已有七年時間。而惠特曼的詩歌創作於美國內戰期間(1861-1865),其中最著名的是《哦,船長!我的船長!》。威爾在創作中表達了對第二故鄉的認同,其中融入了布魯斯和百老匯音樂元素。
指揮家帕帕諾指出,鋼琴家應該在演奏這些歌曲時具有管弦樂效果。馬勒的《清晨號角》(「Revelge」)和魏爾的《敲鼓》(「Beat,Beat the Drum」)伴奏部分中的敲擊效果會讓人聯想到士兵的紋身,而其他一些歌曲則有幽靈般的氛圍,像是遠處墳墓裡傳來年輕人的話音。
他說:「這些歌曲中有非常豐富的色彩和多樣的和聲,他們的創作與歷史進程息息相關,著實令人驚訝。正如威爾弗雷德·歐文所說,戰爭之殤在這些歌曲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從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憤怒和失落,它們具有很強的戲劇性,對聽眾很有吸引力。」
▲英國作曲家芬齊:「別再害怕驕陽」,選自聲樂套曲《讓我們帶上花環吧》,博斯特裡奇演唱,帕帕諾鋼琴
☞您一定知道巴赫,但您了解他的下一代嗎?
☞伯恩斯坦、巴赫和紐約迪斯科-朋克在此聚首,這是什麼盛會?